天天看小說

第一千零七八章 【金甌全】

所謂的金牌倒也不是什麼厲害的物件,只是後人不明覺厲的以訛傳訛。

金牌並非是什麼傳令牌或是刻著什麼“如朕親臨”字樣的銘牌,而是一種以最快速度傳遞郵件的特殊標誌,是宋代多種通信證件的一種。

據史料記載,這種金牌多用於赦書及軍機要務,由皇帝下令責成內侍省直接交發。金牌制度始於宋元豐六年,牌體都用木頭做成條狀,長約一尺左右,周身塗滿硃紅油漆,上面篆刻著“御前文字,不得入鋪”八個黃金“警”字。

這裡的“御前文字”,是指從朝廷皇帝身邊傳來的公文、信件;“不得入鋪”是指傳遞郵件時,驛吏不得在驛站內交接,而只能在馬背上依次傳遞。如此規定不僅大大縮短了郵件的傳遞速度,而且加大了驛吏的工作效率。

據《宋史》記載,該“金牌”光耀炫眼,傳遞時急飛如電,望之者無不避影,日行五百里,晝夜不停鳴鈴遞送。雖然不比目下最快的八百里飛遞快,但它的級別最高,自然要既快也穩,更是萬萬不能遭敵繳獲或是遺失、遺落。

因此,聖旨一到遼陽,黃傑也就明白自己所夢的一十三道金牌之事,只不過當真是日有所思的警示之夢,倒也一笑了之。

實際上,同來的聖旨共計有八道之多,一道是改封黃傑爲遼王,並晉黃傑妾室安人封宜奴爲燕國夫人;一道是將黃傑妾室耶律骨欲與完顏兀魯封爲大同郡夫人(大同爲遼國先都)、白城郡夫人(白城也即金國大都會寧府前名);一道是封黃傑的庶長子黃玄霸爲遼國公。

之前趙福金封晉王后,按例與黃傑的幾位妾室封了國夫人,其中出身良家的青禾、萬春奴、姚玉和冷枝、綠萼各有分封,而周燕奴和封宜奴,因爲兩人出身不是良人,也就僅得了個八等安人的封號。

如今黃傑既然已經升爲了“異姓王”中爵位最高的“一字並肩王”,而黃傑的唯一子嗣又出自封宜奴膝下,自然封宜奴的地位也就隨之水漲船高要予以加封。

此外,當年黃傑拐帶遼金兩國公主回大宋的事情雖然於公而言實爲不信不義之事(黃傑爲迎親使,本是要迎金國公主回大宋完婚,結果監守自盜),不過隨著如今宋金國戰,且大宋二帝以及宗室遭難,黃傑先是隻身勤王又揮軍護國,如今更是北征女真,所以當年他拐帶兩國公主的事情在民間反倒被傳爲了一件美談。

要知道,除掉蘇廿孃的這個郡主身份水分太大,趙福金、耶律骨欲和完顏兀魯三人可當真是宋、金、遼三國的公主,而且都還是長公主(趙福金雖然是補位升的長公主,可這也是名正言順的長公主),就華夏至今三千年的歷史中,何成出過一位駙馬連娶三位以及三國長公主的?自然是獨有黃傑一個,便再無古人了!

所以,乾乾脆脆明明白白的把耶律骨欲和完顏兀魯的身份曝光,讓她們名正言順的給黃傑出來站臺也就是了。

除此三道聖旨,其餘五道分別是:一、加封種師道爲太保,晉燕國公、信安軍節度使,領河北制置使。二、北伐前軍都統制折可適折封府谷開國縣公並領遼東制置使、河東經略使折可存封寧遠開國縣公並領遼東經略使、熙河經略使姚古封三原開國縣公並領遼東宣撫使。三、增遼東路,以遼陽爲首府,領錦、宜、顯、西、耀、沈、開、定、保、宣十州。四、宋金議和,北征大軍除京畿、禁軍所屬須得擇日班師之外,其餘部隊就地裁撤、解散,自行屯駐遼東,準遼王黃傑鎮守遼陽,領軍五萬鎮御。五、遼東制置、經略、宣撫三司即日起就地招募流民,屯田墾荒,並於錦州、耀州、開州修築防線,以防金兵再至。

這八道聖旨若是細細看來,倒也內含深意。自然,先剔除了加官進爵的旨意,單說其中增遼東路、設制置、經略、宣撫三使並招募流民屯田,修築防線這一系列的佈置,也就能瞧出宋廷之中如今掌舵之人,倒也沒有一個是飯桶的。

不用說這一系列的安排,肯定是出自吳敏、李綱、王黼、白時中等人之手,沒有一招是廢棋。

這首先,增路也即意味著歸化,增加遼東路的這個設置,便也就等於是把黃傑如今攻佔的遼東土地納入了大宋的版圖,而從此以後,但凡插著大宋戰旗的遼東地界,就可以用一句“自古以來”劃定跟腳。

其次,設制置、經略、宣撫三使,也即意味著大宋朝廷對遼東的管制,從此以後遼東路所屬也即是如大宋的京畿十五路一般,屬於朝廷中央直轄,接受大宋朝廷的直接控制,再也不是什麼化外之地。

至於招募流民屯田,修築防線的做法,自然也就是要使出吃奶一般的氣力,把這塊土地牢牢守住,要麼讓它成爲直搗黃龍的跳板,要麼就是扼守金人咽喉的老虎鉗。

所以,綜上所述,當黃傑接到了來自東京的這八道旨意之後,雖然因爲奇夢警示而帶來的不安感並未消退多少,但至少他也明白朝中諸公並不都是渾人,與金國議和之事同樣是個謀略罷了。

如此旨意,擺明了他們還是從根本上支持黃傑的戰略意圖,以行動支持黃傑對金國的攻伐。只不過如今雙方都需要一個看似名正言順的臺階來順坡下驢,也就湊合著虛與委蛇而已。

畢竟,大宋講究仁孝,趙福金以公主之體監國,怎麼也要顧及仁孝之名,不能當真學著當年老流氓(劉邦)的樣子,與金國的吳乞買說什麼“汝烹吾父兄,且分吾一杯羹”之類的話。

所以這和談並贖回趙佶、趙桓父子之事,無論如何都要擺個樣子出來,做與世人來看。

不過話說回來,也就在東京的八道聖旨於八月二十二這日送達遼陽的時候,西北方面也經得勝關走陸路送來了一道差不多一日千里速度的飛遞,種師道在得知金軍於七月二十二日正式撤出了大同府,取道歸化州北還的消息後,於八月初九命領三萬折家軍駐守代州的折可求(折可適的兄長)出雁門關奔赴大同府,於八月十四夜抵達大同收復城池。

及至八月二十六日,宋軍兵分多路,收復整個大同府所屬金國控制區全境。

至此,被大宋念念不忘了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從這日起終歸大宋版圖,天道重光,金甌無缺!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八章 【罪己】第一百七七章 【歸航】第一百二八章 【旺夫】卷十二 金甌全 第九百九五章 【相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五章 【搞事情】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四章 【智取】第二百零九章 心魔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十章 【籌備】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八章 【戰略轉移】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一章 【蜀錦】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六章 【伏筆】第一百十一章 【插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二章 【換防】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一章 【心意】卷三 蜀道難 第二百八四章 【投資】第一百零二章 【登門】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五章 【算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二章 【不甘心】第九百六八章 【包袱】第二百零九章 心魔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四章 【太子】第九百二二章 【屁滾尿流】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五章 【撥亂反正】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二章 【意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六章 【生爲宋卒】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十章 【大同韓氏】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一章 【開工】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六章 【混戰】第一千零三章 【報急】第九百七四章 【錯愕】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一章 【拿下】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第九百四五章 【開門迎敵】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九章 【蕞爾之國】第二百一四章 暗算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二章 【鴻門宴】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幫助】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一章 【不投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八章 【根由】第二百三一章 【變數】第九百六十章 【送上門來】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四章 【黃州衛】第六章 【書童】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二章 【生路】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四章 【瞧好戲】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十章 【情種】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章 【流年】第一千零七三章 【良法】第一百六十章 【三驚】第一千零七章 【蛇狗貓】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六章 【請罪】第八十八章 【接戰】第一千零四六章 【陣圖】第六十一章 【東坡肉】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九章 【不換】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五章 【軍車】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四章 【金主崩逝】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五章 【算賬】第一千零六三章 【意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三章 【向北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七章 【變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三章 【分派】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八章 【避嫌】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五章 【徒勞】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六章 【梁山破】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四章 【郭藥師】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第十一章 【禍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六章 【梁山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發高麗】第一百八六章 善緣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三章 【亡命之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三章 【可爲刀焉】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八章 【轉回】第二百三二章 【黑白奴】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二章 【智闖】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一百八六章 善緣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零五五章 【平戎萬全】第二百一九章 稀奇道理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九章 【無能】第九百九八章 【立約】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一章 【入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四章 【姐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第九十六章 【陽關道】第一百五二章 【童太尉】第一千零十六章 【獠牙】第一百七六章 【案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五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五章 【黃花蕩】第二十七章 【功德】第一千零七七章 【約成】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五章 【搞事情】
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八章 【罪己】第一百七七章 【歸航】第一百二八章 【旺夫】卷十二 金甌全 第九百九五章 【相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五章 【搞事情】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四章 【智取】第二百零九章 心魔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十章 【籌備】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八章 【戰略轉移】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一章 【蜀錦】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六章 【伏筆】第一百十一章 【插旗】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二章 【換防】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一章 【心意】卷三 蜀道難 第二百八四章 【投資】第一百零二章 【登門】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五章 【算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二章 【不甘心】第九百六八章 【包袱】第二百零九章 心魔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四章 【太子】第九百二二章 【屁滾尿流】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五章 【撥亂反正】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二章 【意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六章 【尾大不掉】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六章 【生爲宋卒】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十章 【大同韓氏】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一章 【開工】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六章 【混戰】第一千零三章 【報急】第九百七四章 【錯愕】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一章 【拿下】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第九百四五章 【開門迎敵】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九章 【蕞爾之國】第二百一四章 暗算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七二章 【鴻門宴】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五章 【密約】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幫助】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一章 【不投宋】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八章 【根由】第二百三一章 【變數】第九百六十章 【送上門來】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四章 【黃州衛】第六章 【書童】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二章 【生路】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四章 【瞧好戲】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十章 【情種】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章 【流年】第一千零七三章 【良法】第一百六十章 【三驚】第一千零七章 【蛇狗貓】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六章 【請罪】第八十八章 【接戰】第一千零四六章 【陣圖】第六十一章 【東坡肉】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九章 【不換】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五章 【軍車】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四章 【金主崩逝】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五章 【算賬】第一千零六三章 【意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三章 【向北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七章 【變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三章 【分派】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八章 【避嫌】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五章 【徒勞】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六章 【梁山破】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四章 【郭藥師】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第十一章 【禍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六章 【梁山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發高麗】第一百八六章 善緣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三章 【亡命之徒】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三章 【可爲刀焉】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八章 【轉回】第二百三二章 【黑白奴】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二章 【智闖】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一百八六章 善緣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零五五章 【平戎萬全】第二百一九章 稀奇道理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九章 【無能】第九百九八章 【立約】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一章 【入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十四章 【姐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第九十六章 【陽關道】第一百五二章 【童太尉】第一千零十六章 【獠牙】第一百七六章 【案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五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五章 【黃花蕩】第二十七章 【功德】第一千零七七章 【約成】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五章 【搞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黄大仙区| 丹寨县| 塘沽区| 栾川县| 黔西县| 内黄县| 黔西| 宣化县| 溧水县| 通辽市| 香河县| 宜宾市| 仪陇县| 安福县| 湖南省| 南京市| 游戏| 普定县| 大余县| 五峰| 连平县| 天气| 建宁县| 永济市| 乌拉特中旗| 体育| 泸定县| 金平| 安阳县| 聂荣县| 新乐市| 沁阳市| 武宣县| 越西县| 波密县| 长阳| 汪清县| 平果县| 宜宾县|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