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被害者的行動軌跡!
楊錦文搖頭:“不對。”
“怎麼不對了?”貓子回了一句,看向鄭康:“鄭叔,您是老刑警了,您覺得我分析的有沒有道理?”
鄭康把菸頭扔進泥濘路面:“有個屁道理,第一,左右兩片的玉米桿沒有一點踩踏的痕跡;第二,人在這裡被殺了,兇手怎麼把屍體帶走?”
“兇手有一輛轎車……”
貓子看向兩米寬的泥巴路,改口道:“不對,兇手肯定有一輛摩托車,楊錦文今天早上不是說了嗎?兇手把屍塊統一拋在了燕子河的蘆葦蕩裡,他是有交通工具的。
而且,昨天下了一場暴雨,今天這雨還在下,痕跡早就被破壞了?!?
這時,楊錦文指向右側遠處的一處棚屋,門口站著一個穿著長筒水靴的農婦。
“黃翠翠遇害當天並沒有下雨,而且天氣情況是白天炎熱,下午稍微涼爽;這片地方,白天正是日曬的時候。
這兩邊的玉米正在抽穗,不可能沒有人照管。
你去那邊問問,五月三十號晚上六點過後,有沒有農戶在地裡幹過活?”
貓子一臉不情願,豎起兩根手指:“第一,‘貓子’不是你叫的,你應該叫我師兄;第二,你是新來的,應該是你去跑腿?!?
楊錦文笑了笑:“誰主張,誰舉證。師兄,要是黃翠翠真的在這裡被害的,那你就找到了她的遇害現場,大功一件?。 ?
貓子雙眼一亮,顧不得田埂泥濘,拔腿就向遠處的棚屋跑去。
楊錦文沒有等他,繼續往前走去。
鄭康加快步伐,避開後面的黃毛,小聲問道:“小楊,你分析的是有道理,但貓子分析的也沒錯,真不在這周邊仔細查一查?”
鄭康想要求穩,主打的就是辦案細緻。
楊錦文要是沒有重生的優勢,自然不會那麼疏忽。
但黃翠翠生前的軌跡,前世的專案組調查了許多次,玉米地早就被排除。
楊錦文想了想,回答說:“師父,晚上七點,天都還沒黑,而且這邊的田地,除了種的玉米之外,還有其他蔬菜田。
這片蔬菜是供給菜市場的,五月三十號下午到晚上,這片肯定有人照管,不可能沒有目擊證人?!?
果然,當他們走到路的盡頭的時,貓子氣喘吁吁地跑來,一言不發的跟在鄭康的身後。
鄭康轉頭看他:“情況怎麼樣?”
貓子搖頭:“五月三十號,從下午五點開始,這片玉米地有五六個人給玉米桿施肥,一直忙到晚上八點,天黑了他們才收工?!?
“那他們有沒有見過被害者黃翠翠?”
“我沒問?!?
“傻啦吧唧的!這你都不問?”鄭康停住腳步,向走在前面的楊錦文喊道:“別往前走了,跟我取證去!”
楊錦文回過頭:“師父,我想在這周邊看看?!?
“也好,你在周邊找找目擊證人,但別走遠了?!?
鄭康想要發火,這徒弟沒法帶了,要不是他和陸少華沾點關係,早就把他罵的狗血淋頭了。
鄭康帶著貓子折返,準備去採集筆錄。
楊錦文帶著黃毛繼續往前走,前方是一個陡坡,上去後是棉紡廠小學。 黃毛緊跟了兩步,開口道:“警官……”
楊錦文看了他一眼:“別這麼叫,我們不是官,叫我警察同志就好?!?
黃毛點點頭,小心翼翼地問道:“警察同志,我想問問,我姐是怎麼被害的?轄區派出所的警察向我們通報時,並沒有說我姐的具體情況。”
楊錦文搖搖頭:“這個我沒法回答你,等查到了兇手,案子了結後,你自然就知道了。”
“對了,你姐平時走路快嗎?”
黃毛不假思索的回答說:“我姐是一個急性子,走路很快,做事也很積極,而且她還唸叨著回家給我姐夫做晚飯,她應該不會在路上耽擱?!?
“她是準時七點鐘離開你們家的?”
“是的,我爸七點去廠裡上夜班,當時她和我爸是一起下的樓?!?
前世時,專案組模擬了黃翠翠回家的路線。
從棉紡廠職工宿舍準時七點鐘出發,按照她的步伐行走,並且還結合了目擊證人的證詞。
採集到的口供和模擬的結果是,黃翠翠大概遇害的地點是在距離她住處一公里內的某個地方。
一方面是天已經黑了,97年不像楊錦文前世,晚上七八點,街上還是燈火通明。
這個時候路燈都很少,也沒有社畜熬夜加班,稍微繁華的地方是在市中心那一帶。
另一方面是作案地點相對荒僻,並且道路和建築結構相對複雜,便於兇手藏匿和逃竄。
這又延伸出兩個不同的猜想。
第一,假如黃翠翠遇害地點和分屍現場是同一個地方,那麼兇手就應該是住在這條路的附近。
因爲分屍的動靜很大,如果兇手不住在附近,他應該是不敢在陌生的環境中分屍。
第二,遇害地點和分屍現場不一致,那麼兇手殺了人之後,立即使用交通工具把黃翠翠的屍體帶走,而後在別處、或者是在自己家裡進行了分屍。
前世的專案組,普遍認爲是第二種情況,至於原因,那就是後兩起案件的發生,排除了兇手在家附近蹲守殺人的猜想。
原因很簡單,三名女性被害者的遇害地點不一樣,兇手的行兇路徑也不盡相同。
兇手不可能在住處範圍內,行兇殺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這個推測,是當時楊錦文提出的:“兇手就像潛伏在鋼鐵叢林中的惡魔,他隨機尋找自己的獵物,就像偷狗賊一般。
他找到容易下手的獨行女子後,出手殺人,而後把屍體帶走,進行慘無人道的分屍!
至於兇手爲什麼要帶走屍體,推測爲兇手是想取走被害者的內臟器官,兇手爲什麼需要女人的內臟器官?”
這個疑問沒有再往下猜想,在沒有抓住兇手、取得實證的情況下,沒人敢亂說。
楊錦文回憶起前世的有關案件的推論,結合種種猜想,唯一符合兇手作案的地方和時間要素的,就在一公里外的老城區!
這裡是黃翠翠回家的必經之路,人煙稀少,巷子裡七繞八拐,兇手很容易對黃翠翠下手。
而且,老城區那一帶磚瓦泥牆,大多是建G前的低矮房屋,在未來一個月內,即將被推倒重建。
如果這裡是黃翠翠的遇害地點,一切線索都會消失。
這也是當初專案組最爲頭疼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