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一章 爆破

“兩路援軍戰敗,敵酋跪降,安東成敗關係整個戰局。乙支文德卻一兵一卒的援兵也沒有再派出去,真是難以理解。”手持戰報,劉仁軌頗爲費解的搖頭晃腦。

端著望遠鏡看遠端海岸線的李誠,根本就沒回頭,一邊繼續觀察,一邊淡淡道:“乙支文德很不簡單,此人深諳用兵之道。”

高句麗的政權有點類似部落聯盟,乙支文德的強悍纔是這個政權穩固的基礎。一旦此人死了,高句麗內部必然生出爭鬥。現在某半島小國,生生把高句麗和本國曆史綁在一起,純屬扯淡。作爲新羅的延續,與高句麗本是生死仇敵。

半島三國就其根源而言,都是北部山區的部落演變而來。如果不是學習中國文化,哪來的統一政權?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難道就這麼放任安東城被圍攻?”劉仁軌還是沒有想透這個事情。

“都過去一個月了,纔看見一份戰報。”李誠忍不住吐槽,悠悠的嘆息一聲。其實信鴿是個不錯的通訊工具,奈何這年月的猛禽太多,信鴿經常放出去就回不來了。而且就目前的訓練結果來看,投入運用的時間還早著呢。

這一次李誠就沒能用上,只能依靠快船來回於水師和卑沙城、登州三地之間傳遞信息。這份戰報,就是從遼東傳到卑沙城後,再傳到李誠的手裡。這都是半個月前的事情了。

這東西想想就覺得讓人發狂,就算是這樣,這年月已經是很快的了。經歷過手機氾濫時代的現代人,吐槽都沒什麼興趣了。只能是因陋就簡,適應這個時代的通訊方式。

這種糟糕的通訊方式,造成的結果就是將領的作用被放大很多,往往一個將領的素質,就能決定一場戰役的成敗。李誠倒是想過弄無線電,可惜他是個文科僧不說,關鍵這年月不具備那個條件,原理倒是學過的。

“居然是知兵的,爲何不再救援安東了呢?”劉仁軌還在這個問題上打轉,水師的情報來源得益於這幾年的海貿。高句麗內部一堆商人充當了帶路黨,李誠佈下了情報系統,把情報及時的傳輸出來。

“不是不救,而是沒法救。南北兩路援軍大敗之後,高句麗兵力不足的情況顯而易見。乙支文德最好的辦法,就是層層設防,不斷的消耗我軍的士氣。安東就算丟了,冬天一到,我軍的戰鬥力也將急劇下降。”

說著話李誠放下了望遠鏡,回頭正色道:“我軍如不能速勝,冬季來臨,唯一的選擇就是主動後撤。不然就後勤補給就能給大軍拖死。退一萬步,安東拿下了,我軍也只能止步於此。安東往東,半島地形險要,我軍很難快速推進,只能等待來年了。”

“安東乃半島門戶,一旦丟失,戰爭的主動權就掌握在我軍手裡。屆時,留一上將率一萬之衆,保安東不丟即可。乙支文德看的很清楚,他現在採取的辦法就是最好的辦法。拖到冬天,纔有機會翻盤。如果硬來,只能是招致速敗。”

劉仁軌聽著連連點頭,李誠又道:“任何一個合格的統帥,在面對戰爭的時候,都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來看待戰爭。綜合兩國國力對比來看,乙支文德無疑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安東城高地險,恐難速勝啊。”劉仁軌流露出擔憂的神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只要不是瘋子,都必須遵循戰爭的基本規律來發動戰爭。這也是唐軍沒有選擇春季開戰的緣故。

“常理自然是如此,乙支文德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但是這個世上是有例外的!”李誠突然詭異的笑了笑,劉仁軌被這個笑容晃了一下,後頸部有點涼涼的。

安東城下的戰鬥日漸激烈,李績指揮兩萬府兵,分成十隊,輪番上陣,堆積土城。

城內守軍很快就發現了唐軍的舉動,立刻做出反應,也在城內相對應的地點,依託城牆構築土城。李道宗指揮唐軍一萬,各種攻城器械輔助,猛攻西門。

李世民顯得極爲淡定,每日站在西北方向的山頭,用李誠送的望遠鏡觀察戰鬥。

李道宗和李績的配合相當的默契,在唐軍的猛攻之下,城外築城的速度要遠遠高於城內。

“最多三日,可用一千弓箭手居高臨下,輪番壓制城內敵軍。”李績特意來彙報成績,李世民不動聲色的繼續觀察戰場:“探馬可有回報高句麗援軍之事?”

“據查,乙支文德並沒有再派援軍,而是傳令各城加緊備戰,嚴防死守。”李績沒想到李世民會問這個,心態很快調整好了,正色回答。心道:陛下是嚐到了打援的甜頭呢。

圍城打援的戰術,歷史上屢見不鮮。正所謂攻敵之必救,安東城就是這個情況。南北兩路援軍,就是死在這樣的戰術之下。三十六計裡的圍魏救趙,就是類似的案例之一。

“乙支文德一代梟雄,朕當滅之!”李世民霸氣的一揮手,當面之敵全部殲滅的氣勢涌現。你不是梟雄麼?朕是“千古一帝”,這個成爲是李誠拍馬屁用的,李世民覺得很合適。

李世民回到營地時,看見長孫無忌站在營帳的門口,頓時心頭一喜。長孫無忌身邊還跟著一個登州來的工兵隊校尉,李世民見狀知道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李誠留下來的這些人還真是訓練有素,一共才七日的功夫,就做好了一切準備。

“傳令李道宗來見朕。”李世民立刻下令,然後才把工兵校尉叫到跟前低聲問話:“可是準備妥當了?”工兵校尉顯得有點激動,聲音顫抖道:“回陛下,一切準備妥當。”

“再仔細查看一番,萬萬不可有差錯。”李世民對此很是在意,工兵校尉低聲道:“回陛下,臣仔細檢查了十餘遍,錯了臣自裁謝罪。”

爲了升官發財,這個工兵校尉也是拼了。此人是登州寒門弟子,入水師而得重用。現在機會擺在面前,自然要牢牢的抓住,具體的李誠早就交代過了。

“好,朕信你,自成調校出來的人才,朕用的放心。”恩自上出,李世民很清楚李誠這麼安排的舉動。這個校尉在李誠的手裡,已經到了巔峰了。安東城破,該校尉怎麼也能得個爵位。今後對李誠固然感激,但肯定是對皇帝效忠。

這種寒門弟子,跟門閥的部曲不一樣,門閥的部曲,效忠的對象是家主。

長期以來門閥把持著教育權,包涵了文化教育和軍事教育。李誠的出現,撬動了這種固定的趨勢。印刷術這東西,已經嚴重的動搖了文化教育的禁錮模式。軍事教育這一塊,李誠搞了個水師學堂,李世民一直在關注。

現在看來,李誠的做法是可行的,至少在水師這一塊,門閥的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軍官絕大多數都是寒門子弟,這些軍官被提拔任用,他們效忠的對象只會是君王。

眼前這個校尉就是個最好的例子,李世民頗爲興奮的想著將來的可能出現的情況。科舉制度給寒門子弟打開了上升的通道,將來完全可以開軍事學堂。儘管學堂裡頭畢業的軍官,多數可能還是門閥子弟,但同樣是給了寒門子弟一個上升的通道。

作爲皇帝,李世民很清楚一旦上升通道被阻斷,會給皇帝的統治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陛下,臣奉命來到。”李道宗趕到了大帳,李世民下令:“大軍後撤五里,做好一切進宮的準備。”李道宗一臉的迷惘,李世民笑道:“朕得仙人相授秘術,可破安東城牆。”

時間已經是午後,眼看唐軍潮水一般的退下,城內守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西北方向的築城也跟著停止了,唐軍嚴陣以待,掩護府兵緩緩退場。李績面對這樣的命令,頗爲費解。但還是堅決執行了,並且帶著一千騎兵,親自斷後。

全軍退出安全距離後,眼看太陽距離山頭也不遠了。難道說陛下真的要放棄麼?李績很是疑惑,根據他對李世民的瞭解,這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啊。

就在此時,李世民帶著一羣人過來了,招呼李績道:“懋公,跟著朕一道看看這安東城牆是如何倒塌的。”李績愣住了,皇帝說的也太自信了。

百騎護衛之下,一行人來到城西的一個山坡上,李世民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

“陛下,要準備夜戰麼?”李績實在是忍不住問一句。

“懋公,待城破之時,敵亦喪膽也,兵不血刃取城便是。”

面對李世民充滿了自信的回答,李績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他所有的經驗,在這一刻都無法發揮任何作用。現場各位大佬也都一臉的迷惑,李世民微笑不語,看著城西的城牆。

一炷香的時間左右,一聲悶響如同驚雷在耳旁爆炸,大地微微顫動。

“地龍翻身了!”李績一聲驚呼,看像李世民時,發現皇帝一臉平靜,眼睛裡閃爍著激動,盯著城西的城牆。李績轉頭一看,呆若木雞。

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四十章 牆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四百零五章 領會意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你倒黴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四十二章 什麼?駁馬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聯想太多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擊的力度第四章 對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第十三章 春聯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零三章 助陣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六章 徹底懾服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二百零七章 孤篇壓全唐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一百零五章 送禮的新方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二百九十九章 用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一百九十章 燒他孃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師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六百零一章 誰執牛耳?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 新羅,到了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七十四章 李治上課(下)第二百五十章 牛進達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五百零九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義第三百零六章 猜不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誠生病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一百九十七章 給朕滾出大理寺第三百五十八章 講道理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三十八章 初見天顏第三百四十章 新羅,到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四百八十八章 寶貴的記憶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四百七十九章 繞不過李自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孺子可教第三百零三章 真實心態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第九十六章 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同是天涯失意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媚娘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何必興師動衆呢?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理解的怪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十三章 春聯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一章唐朝闖入者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原因何在?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分的驕傲等於愚蠢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二百六十三章 成敗關鍵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杜家
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四十章 牆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四百零五章 領會意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你倒黴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四十二章 什麼?駁馬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聯想太多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擊的力度第四章 對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第十三章 春聯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零三章 助陣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三百三十六章 徹底懾服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二百零七章 孤篇壓全唐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五百一十章 順利到不正常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一百零五章 送禮的新方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第三百八十八章 涼爽工程第二百九十九章 用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一百九十章 燒他孃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師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六百零一章 誰執牛耳?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 新羅,到了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七十四章 李治上課(下)第二百五十章 牛進達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五百零九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義第三百零六章 猜不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誠生病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擰老道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一百九十七章 給朕滾出大理寺第三百五十八章 講道理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三十八章 初見天顏第三百四十章 新羅,到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四百八十八章 寶貴的記憶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四百七十九章 繞不過李自成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四百四十一章 孺子可教第三百零三章 真實心態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第九十六章 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同是天涯失意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媚娘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何必興師動衆呢?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理解的怪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十三章 春聯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一章唐朝闖入者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原因何在?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分的驕傲等於愚蠢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二百六十三章 成敗關鍵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杜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怀柔区| 四平市| 汶上县| 白城市| 惠州市| 名山县| 上思县| 枝江市| 平和县| 涞水县| 治多县| 娄底市| 垦利县| 文安县| 色达县| 高阳县| 华亭县| 松江区| 莆田市| 黔江区| 永顺县| 常州市| 霸州市| 平顺县| 泊头市| 日土县| 青神县| 河西区| 盐津县| 铅山县| 滦南县| 乐陵市| 甘洛县| 观塘区| 通山县| 平武县| 宜丰县| 南宁市| 绥中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