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四章 李治上課(下)

李誠心裡有數後,先教李治阿拉伯數字,在紙上寫了0、1、2、3、4、5、6、7、8、9、10,然後開始跟一個一個數字的教,對應漢字的數字。最後告訴李治,這種數字有一個優點,就是在演算和記錄時比較方便。

缺點也是有的,就是容易被人改動。所以呢,記數字的時候,尤其是關係到財務的記賬時,可以採用漢字和阿拉伯數字兩種方法同時記錄對照。這樣一個不容易出錯,一個別人也不好改動。然後李誠佈置了一些家庭昨夜,宣佈家裡的課上完了。短暫休息,吃完午飯出城去上課。

聽說李誠要出城去上課,李治喜的抓耳撓腮,兩個內侍卻呆不住了。其中一個悄悄的溜走,李誠看見了也當著沒看見,吩咐下去準備吃午飯。

秋萍一臉喜色,昨夜的愁緒一掃而空,瞅著空子問李誠:“李郎,給王爺當師傅的事,怎麼也不說一聲?”李誠一臉淡然,擺擺手:“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有什麼可說的。把皇子教好,纔是爲人師表的本分。”

李誠家裡的炒菜輕易的征服了李治,不過李誠卻不讓他多吃,告誡小胖子:“節食惜福,還有呢,人要是胖了,身體就容易生病。爲什麼呢?人胖了,身體的負擔就重了。一天兩天沒什麼,時間久了,就像一個車輪,總是拉著重車,磨損的也快。”

李世民這裡下朝回來,準備吃飯的時候,身邊的太監來彙報,說李誠要帶著李治出城上課。

李世民聽著一愣,稍稍沉吟便道:“自成是師傅,他怎麼教雉奴,那是他的事情。做父母的,怎麼可以干涉呢?不但不能干涉,還應該積極配合。李自成年紀輕輕,才具超於常人,每每有過人之處,這就是朕讓他當師傅的緣故。以後這種事情,不要上報了。”

飯後李誠帶著李治在後院溜達,一邊散步一邊有目的地聊天。

“晉王,中午飯菜你知道從哪來的麼?”李誠笑著問,李治歪著腦袋想了想:“是師孃端來的。”一句話,正好捧著果汁過來的秋萍差點把盤子給摔咯,開心的走路都在飄。

李誠示意她別過來,帶著李治繼續溜達:“那師孃又是從哪弄來的食物呢?”

這一次李治不懂了,搖搖頭:“師傅,這個不知道。”

李誠笑呵呵的看看他,點點頭:“那我們就說說中午吃的飯是從哪來的。晉王說是師孃端來的,你看見的,這個沒錯,回答正確。但是師孃又怎麼弄來的食物呢?後面有個廚房,所有食物在端上桌子事前,稱之爲食材。食材經過師孃和廚師的加工,變成了食物。再往前推,食材又是從哪來的呢?”

李治還是搖搖頭,李誠道:“食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素食材,一種是肉類。素食材,比如我們吃的包子的外面的一層面,之前叫做麪粉,麪粉是用麥子磨出來的。還有就是我們喝的米粥,那是粟米熬製而成,粟米則是由粟研磨去殼後得到。這是我們最常用的兩種食材。今天下午,我們出城去,看看粟米和小麥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你自己去解決,不懂就問農莊裡的莊戶。千萬不要以爲你身份高貴,就看不起那些百姓。要知道,陛下乃至整個天下所有的達官貴人,都是由這些普通的百姓在供養。這些百姓呢,體現在文字上,就是民。”

溜達一圈,又佈置了一個作業,李誠帶著李治,輕車簡從,出城之後奔著農莊而來。這一路上,李治非常的興奮,一直趴在車窗上朝外看,不斷的問這問那,李誠一一回答。不管李治理解不理解,先把答案告訴他。

走到一塊地邊上時,李誠吩咐停車,讓李治下車,走到地裡,指著地面上殘留的秸稈:“晉王,這就是一片小麥地,秋收已經結束了,我們看見的是殘留的秸稈。”

“師傅,我好像明白了一個事情,麥子是地裡長出來的。”李治給出了自己的判斷,李誠點點頭:“說的沒錯,麥子確實是在地裡長出來的。”

上車繼續前行,經過一片粟米地,李誠又重複了一遍,這一次李治知道,粟米是從哪來的了。將至農莊的時候,李誠對李治道:“現在是秋天,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所以我們看見的都是收割後的田地。明年春天,我再帶你來看看,百姓是怎麼春耕的。”

“師傅,小麥和粟米,都是農夫春天種在地裡,然後秋天收穫麼?”李治真是聰明,從沒接觸的過的事情,一點就透。李誠點點頭:“說的沒錯,春天種下種子,秋天收穫果實。但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從種子種下去,就要擔心它會不會發芽,發芽之後,還要澆灌除草施肥,從小苗到最後的收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有任何的災難,都可能導致秋天顆粒無收。大唐以耕戰立國,其中耕的根本,指的就是民。沒有他們的辛苦勞作,國家收不上稅賦不說,百姓沒有糧食吃,就會早飯。”

“爲什麼沒糧食吃就會造反呢?”李治提出了一個敏銳的問題,李誠就等著他這句話呢,一臉正色道:“記住了,民以食爲天,如果一天沒吃的,你會怎樣,如果你兩天、三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你都沒吃的,你會怎麼辦?”

“找父皇啊!”李治給出的孩子的答案,李誠笑了笑:“那麼如果父皇也沒有糧食給你吃呢?”李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李誠見狀很嚴肅的告訴他:“人都是有父母的,你要吃食物,父母也要吃食物。小孩子沒有食物可以問父母要,父母也沒有食物呢?等著活活餓死麼?”李治聽了搖搖頭:“去找吃的吧?”

李誠點點頭:“對,活不下去了,不能等著餓死,去找吃的。這個過程,如果只是一個人一個家庭,問題還不算太大。如果有無數的家庭都這樣呢?百姓必然鋌而走險,造反求生。”

李誠知道自己講課的內容,一定會傳到李世民的耳朵裡,但是這些道理相信李世民很清楚,不會因此而生出猜忌的想法。告訴一個皇子,這天下的生民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這是政治正確。李世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不然就不會去動門閥士族的心思了。

還是一個八歲孩子的李治,無法完全理解這其中的道理,但是李誠還是灌輸給他了。

到了農莊,高晉出來迎接,看見來了個王爺,還是李誠的弟子,喜笑顏開的張羅一番。

李誠拿出一個小本子,還有一根裝了木把子鵝毛筆,遞給李治:“你把粟、和麥變成糧食的過程記錄下來,不懂的字,先畫個圓圈。”拿著鵝毛筆,李治有點懵逼,不會用啊。

李誠笑著教他怎麼用,然後李治歪歪扭扭的寫了起來,過了一會交作業。不安的看著李誠檢查他的昨夜,李誠看了看,很有意思。李治的作業如下:民○○,○○面,○爲○○。

李誠看他費老大的,一共就寫了三個字,其中主要精力看來是用在畫圈上面了。看來這個畫圈,對他來說難度很大,儘管畫的圈也是歪歪扭扭的。

李誠拿起鵝毛筆,把他的原文改了一下:民種麥,賣磨面,面爲包子。然後還給李治,念一遍之後笑問:“是這個意思吧?”李治點點頭:“對,就是這個意思。”

李誠笑道:“不錯,你做的很不錯,拿著小本子回去,晚上就用這文字做作業。”

上課結束,李誠讓李治在農莊裡自由活動半個時辰,然後回家。

李誠所料不差,他給李治上課的內容,在他帶著李治回城,給李治送到皇宮門口時,全都傳到李世民的耳朵裡了。聽完之後,李世民不禁感慨:“自成這個課上的好,應該把所有皇子都送給他去上一上這樣的課。以後雉奴上課的事情,就不要再報了。”

李世民徹底放心了,道理其實很簡單,李誠講的內容,其實是在告訴李治,身爲皇室人員,你要知道老百姓和皇室的關係。搞不清楚這一點,將來會給在位的皇帝弄出無數的麻煩。李誠的立足點,是教會李治,如何鞏固皇帝的統治。

這些內容,絕對是和李世民的胃口。

李治回到宮內,按照李誠的指點,第一時間來見李世民,彙報今天上課的內容。李世民興致勃勃的聽他講訴今天的進過,最後滿意的點點頭:“雉奴學的不錯,自成教的更好。”

李治拿出小本子,遞給李世民道:“父皇,這是師傅寫的一首詩,名字叫做《讀史有感憫農》。”李世民一看硬筆書法,覺得很怪,但是另有一番風韻,再看詩的內容,面色微微一變。小本子上的一頁,寫著兩首詩,憫農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殺神!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五百三十章 再離長安第一百一十九章交通工具震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搶救價值的關係第六章 毒箭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騷操作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五百零八章 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慈不掌兵,噩夢開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誠生病了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一十六章 當校長好不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六十一章 來歷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九十章 結社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驚變驟起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三百八十三章 忽悠組合拳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崔氏的驕傲一錢不值第三百三十九章 顏值不夠能力湊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徹底懾服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五百三十二章 鐵板一塊第四百八十六章 這買賣做得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一百零二章 重啓聯姻計劃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三百三十九章 顏值不夠能力湊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五十一章 一夜成名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約失敗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四百零九章 兼職管家裴行儉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不出去的妹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女王的用意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門關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第八十章 熬夜看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實第一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四百零九章 兼職管家裴行儉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莊新貌第四百零二章 大跌眼鏡
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殺神!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五百三十章 再離長安第一百一十九章交通工具震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搶救價值的關係第六章 毒箭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騷操作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五百零八章 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慈不掌兵,噩夢開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四百四十三章 李誠生病了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一十六章 當校長好不好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六十一章 來歷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九十章 結社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驚變驟起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三百八十三章 忽悠組合拳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崔氏的驕傲一錢不值第三百三十九章 顏值不夠能力湊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三十六章 徹底懾服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五百三十二章 鐵板一塊第四百八十六章 這買賣做得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一百零二章 重啓聯姻計劃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真傻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三百三十九章 顏值不夠能力湊第五百零四章 花大錢,說句話就走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五十一章 一夜成名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約失敗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四百零九章 兼職管家裴行儉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不出去的妹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女王的用意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門關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第八十章 熬夜看書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五百一十四章 格格不入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實第一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四百零九章 兼職管家裴行儉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莊新貌第四百零二章 大跌眼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永胜县| 大名县| 曲松县| 长治市| 大邑县| 清新县| 报价| 日土县| 萨嘎县| 蛟河市| 彩票| 淄博市| 乌拉特后旗| 阜阳市| 平邑县| 五常市| 景洪市| 博野县| 新余市| 和政县| 宁阳县| 安丘市| 比如县| 扬州市| 山东| 宣化县| 哈密市| 临城县| 肥乡县| 称多县| 阜新| 昌乐县| 前郭尔| 平陆县| 兴城市| 云梦县| 高陵县| 青川县| 宣化县|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