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門關

李誠負責後軍,跟以往的後軍不同,不但有輜重,還有一支醫療隊。這纔是侯君集所指,有了這個醫療隊,西征大軍的士氣直接上一個臺階。戰場上很倒黴,纔會直接掛掉。多數人都是受傷,然後傷口感染沒救下來。

李誠“發明”的戰場護理,無疑大大降低了傷口感染的概率。但是誰也不敢說,他做的比李誠更好,這次有李誠親自殿後,當兵的覺得就算是受傷了,閻王爺想收人,都得問問鄯州城裡出名的“閻王敵”吧。

這種氣氛在軍中很濃郁,侯君集也很意外,這一次出兵的士氣,遠遠的高出以前不少呢。

任何一個統帥都知道李誠的重要性,就算再不喜歡,侯君集也得承認李誠很重要。

晨色之中,大軍出征,契苾何力率前軍先行一步,中軍隨後,李誠率輜重最後出發。

唐軍能否揚威西域,高昌一戰至關重要。李世民早早命唐儉往薛延拓,聯盟共同出兵。但是薛延拓卻陽奉陰違,只是做個樣子。大軍出征,開弓沒有回頭的箭。

李世民自然是高度重視這次出征,親臨軍營踐行。親自送走中軍侯君集後,李世民對指揮後軍的李誠道:“朕不擔心我軍會輸,只是擔心滅國高昌之後,該如何安撫善後。”

李誠聽了笑道:“陛下心中早有決斷,何必再爲難臣呢?”

李世民聽了怒道:“豎子,不肯爲朕分憂耶?”

李誠只好笑道:“高昌地處絲路要害,既滅之,可設一州,不可效吐谷渾故事。”

李世民笑道:“自成不是要在高昌種棉花麼?”李誠聽了搖頭:“臣反悔了,不要高昌的土地種棉花了。”李世民聽了不禁愕然,這小子怎麼就反悔了呢?

“爲何又不要了呢?”李世民忍不住問一句,李誠嘆息道:“太遠了。”李誠之前想的還是太簡單了,忽視了現在這個道路狀態。單單是把棉花運回來,都能搞死人。

“棉布是好東西,值得大力推廣,朕不會虧待你,等回來再說吧。”李世民給個準話。其實他還是有別的想法的,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李世民有啥想法呢?很簡單,讓李誠經略西域。在李世民看來,李誠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過一看李誠現在妻妾都在長安,真讓他留在西域,那真是太爲難人了一點。畢竟還年輕呢,滅高昌設西州的話,還是另外派個歲數大一點的人吧。

李誠猜到了李世民的心中所想,所以才說不要高昌的好處了。虧就虧了,那地方實在太偏了,距離長安太遠了,李誠還是比較嚮往去南方的。想法是好的,將來卻不好說。

古代的行軍速度怎麼都不能算快。唐軍算是精銳之師了,在官道上的行軍速度還能保持一日百里。也就是每天五十公里,這還要歸功於炒麪。中午的時候就在路邊休息,吃點炒麪喝點水,吃飽了休息一會,繼續上路。

炒麪這個東西,自然不能頓頓都吃的。這東西其實並不好吃,而且還比較幹。

晚間宿營之後,吃的自然是地方上提供的小米飯。菜也是簡單的乾肉和菜乾湯,用湯泡小米飯來吃。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裡好幾萬人呢,隴右一帶地廣人稀,很難供給的上。

這個季節新鮮蔬菜和肉,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各領軍將領倒是能吃上一點地方上提供的羊肉,但是李誠卻不肯肚子享受。晚飯的時候,直接大鍋架起來,燒肉湯與官兵共享。

在鄯州營的時候,李誠名聲不顯,自然是可以吃獨食,但是帶兵出征,別的不知道,同甘共苦才能上下一心,這點李誠是知道的。不就是吃點苦麼?帶了辣椒醬的李誠表示沒壓力。嗯,老乾媽瞭解一下。

早晨起來,吃一頓麪條,加兩勺子辣椒醬,吃的一頭是汗。這算是李誠個人的特別待遇。隨軍的五十親兵,人人都帶了不少辣椒醬。因爲產量的問題,目前能吃上辣椒的還是少數。

隴右的情況已經不樂觀了,至少這是李誠曾經經歷過的,當年從鄯州回來的時候,情況比現在還差點。但那時候的李誠跟現在不一樣,那會帶著一幫人,很好對付。現在帶著的整個後軍,人多車多,方方面面都要關注到。

這一次比上一次進軍鬆州,還要辛苦很多。這一路只能咬牙堅持,但是更艱苦的在後面。

玉門關就在眼前時,李誠稍稍躊躇,策馬登高,極目遠望,大河奔流,雄關磅礴。玉門關的來由是羊脂白玉,漢朝的時候,西域的羊脂白玉經過這裡,進入中原。故而得名!

“總管,這就是玉門關。”裴行儉一臉嚴肅,無論是誰,面對雄關豪氣頓生。

“班超年邁思歸,上書稱: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中原王朝自西漢開始經略西域,李誠目睹雄關在前,不禁追思前賢。

“還有這事?不想如班定遠者,亦有此等感嘆。卑職讀書太少了。”裴行儉說這話的時候,語氣是真誠的。換成別人說這個,他肯定會懷疑一下,你是不是不在編段子。但說這話的是李誠,那就沒啥可懷疑的。

這個段子的真假李誠無從考證,他也就是偶然讀書得見。可以確定的是,玉門關對於遠征西域的漢家兒郎來說,實在是太有象徵意義了。過了玉門關,就是家鄉。

你個門閥子說自己讀書少?你逗我玩呢?你這麼說話不怕被流氓打麼?李誠剛要吐槽,想起來了。關於班超的這段話,出自張岱《夜航船》,這哥們可是明朝人。關於張岱斯人,也是個很有趣的傢伙。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他的資料來看。

無法吐槽,李誠只能把裝逼進行到底:“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裴行儉沒想到李誠冒出這麼一句,不禁感嘆,露出嚮往之色:“紅顏易老,英雄遲暮。歲月之殤!無怪有看破紅塵者,修行於事外求長生。”

李誠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是不是拉這貨一起說相聲,捧哏的水平很高嘛。不過他嚮往的那些修行者,現在都是山中的一堆白骨吧?有的可能連骨頭都沒剩下都不好說。偏偏這時代的人都信這個,李誠還不好打擊他。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走吧!”李誠調轉馬頭要走前,最後一裝。

裴行儉被徹底震住了,拉住繮繩道:“總管,兩首詩的全文呢?不能總說一半吧?”

李誠得意的哈哈哈大笑起來:“我樂意!”裝了就跑,好爽。

玉門關前,看不到商隊進出的場面,只有大軍綿延不斷的入關。時候不早,夜宿玉門關。

行軍期間禁酒,但是今天卻是個例外,侯君集派人把正在安排宿營的李誠給請去了。

玉門關守將陪同,侯君集,薛萬均,李誠三人一起喝一頓酒。用侯君集的話來說,“過了玉門關,再喝酒就得等到破高昌了。”人的感情很奇怪,侯君集一直不喜歡李誠,薛萬均也差不多。總覺得不是一路人。

但是這一路走過來,一個多月的時間,李誠負責的後軍穩如狗,從來不給中軍添麻煩。要知道,其實事情最多的是李誠的後軍。不但是輜重,還有醫療隊,工匠。這些人可不是軍人。醫療隊還能理解,工匠幹嘛的呢?

工匠是打造各種器械,沿途還要負責維修車輛。這個時代的軍隊,都是帶有工匠的。

大軍在玉門關休整一日,做最後的準備。玉門關外,被這個時代判定爲西域。

實際上呢,玉門關外還有一個陽關,過了陽關,纔算是徹底的進入了西域。這兩關,都是漢朝所設。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個關口,絲綢、茶葉,全是這兩個關口攔下來的。不然就絲綢和茶葉的貿易如此興旺,這兩種技術早該被傳出去了。

關於絲綢的技術被外傳,還有一個故事,唐朝的一個公主和親了,在迎親者的鼓動下,偷偷把蠶種和工匠帶出了兩關,絲綢生產的技術,最遠甚至傳到了波斯。

不知道別人看到電視節目裡津津樂道這段子的時候,會是什麼一個心態。反正筆者的反應就一個,民族罪人。這是盛唐,不是任人魚肉的滿清。滿清的種植和生產茶葉技術被泄露,導致印度廣泛的種植茶葉,多少有點無可奈何。

話說,自家有點好東西,難道不該藏著掖著麼?非要白送給別人才甘心?

一夜宿酒,李誠也喝的爛醉。被隨從扶回去不提。短暫的休整之後,大軍繼續前行。

西風古道,黃沙蔓草,駝鈴悠悠,這就是西域!

高昌距離太原了,唐軍出征,根本就沒法做到戰略欺騙,也不打算欺騙,就是這麼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西出陽關,沙漠就在眼前。儘管這個時代的沙漠,還沒有那麼變態,但是沙漠就是沙漠。進入沙漠之後,大軍的行軍速度立刻出現了下降。

第三百五十八章 講道理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一百零一章 分紅、發紅包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三百零九章 妙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曠古絕今第三百六十九章 結社率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角抵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三百四十四章 主辱臣死第五百六十一章 馬周快瘋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五百四十章 因爲那個人是李誠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五百三十章 再離長安第十一章 飽暖思淫慾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西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一百二十二章 竟不能易一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五十七章 不請自來的李泰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三十四章 回長安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三百八十章 識人之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藍田房第三百章 考校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九十五章 著急麼?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心資本家第一百一十章 拜年、不做官第十五章 遇敵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重的請求第五百三十六章 惡例之開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第五百八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噁心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敢亂開車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實第一人第九十九章 最頂級的酒樓
第三百五十八章 講道理第三百零八章 許敬宗的擔憂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一百零一章 分紅、發紅包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三百零九章 妙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曠古絕今第三百六十九章 結社率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義第三百三十一章 角抵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三百四十四章 主辱臣死第五百六十一章 馬周快瘋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謂文會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四百一十九章 皇帝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贓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五百四十章 因爲那個人是李誠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五百三十章 再離長安第十一章 飽暖思淫慾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西州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一百二十二章 竟不能易一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八十四章 卑鄙小人李自成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五十七章 不請自來的李泰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望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三十四章 回長安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七十章 班底的發展對象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尋常中的不尋常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三百八十章 識人之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藍田房第三百章 考校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九十五章 著急麼?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心資本家第一百一十章 拜年、不做官第十五章 遇敵第三百一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重的請求第五百三十六章 惡例之開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第五百八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三百三十章 求個公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噁心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敢亂開車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實第一人第九十九章 最頂級的酒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石家庄市| 油尖旺区| 资溪县| 普兰店市| 无极县| 仪陇县| 安徽省| 仁化县| 阿克陶县| 京山县| 河北省| 信宜市| 屯门区| 西吉县| 卓资县| 兰西县| 左云县| 东乡县| 兴安盟| 凌源市| 滁州市| 枝江市| 铜川市| 青河县| 江华| 崇信县| 林芝县| 班玛县| 文昌市| 临沂市| 磐安县| 安丘市| 平顺县| 合川市| 沂源县| 普宁市| 上饶县| 延庆县| 竹溪县|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