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

“有甚麼想法,不妨直說。”李世民感覺到李誠話裡有話,便直接問了起來。

“陛下英明神武,這等事情還要做臣子的明說麼?”果然是李誠啊,看起來是在拍馬屁,實際上就是在討價還價,要我說?真的要我說麼?還是要我說呢?

李世民抽了抽嘴角,豎子,這是在報仇啊。高昌一戰,他沒撈著好處。

“朕可是把侯君集和薛萬均都放了,怎麼,還嫌好處不夠多麼?”李世民開始還有點生氣,但是很快就覺得好笑。這傢伙,總歸還是個年輕人啊,別看他外表老成的,有時候做的事情,讓人想發笑。

“侯君集和薛萬均,那是臣在幫陛下糾正錯誤。他們又不傻,真正感激的是陛下,又不是微臣。”李誠歪歪嘴,一副慾求不滿的樣子。

李世民看出來了,跟這傢伙生氣沒必要,不緊不慢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好茶,回頭讓人再送一點來,上次送的都不夠喝。”

“陛下,做人要厚道,微臣送的茶葉,您拿來賞賜給其他臣子,喝完了還找微臣要,這就過分了。”天底下敢當面吐槽李世民的,也就這麼一號了。偏偏李世民還就是不生氣,爲啥啊?很簡單,別的臣子面對李世民,那都是戴著面具的。

像李誠這種屬於基本上快絕種的奇葩。一點茶葉而已,換成別的臣子,那真是巴不得天天給皇帝送,好在皇帝跟前晃悠,讓皇帝記住自己,有機會就提拔一下。能在皇帝面前混個臉熟,對於一般的臣子來說,那是太重要了。

假設你是個人才,每天能在領導面前晃悠那種,當你做出成績的時候,領導就會說:XX不錯嘛,平時看著就挺能幹的。然後領導心裡印象加深了,下次有提拔機會的時候,領導就會說:XX一貫表現優秀,這個我是知道的。應該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嘛。

如果領導不認識你,做出成績來了,領導也就是表揚一句:不錯,繼續努力。轉頭事情忙起來,可能就會忘記你了。這就是事前沒印象,時候忘的快。這也是很多能幹的人,因爲就知道埋頭做事,卻不能被領導賞識提拔的原因了。

所以說呢,在唐朝,天子近臣的地位,那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求的東西。這些道理呢,李世民也很清楚,也不打算改變。用人嘛,當然用我熟悉瞭解的人。很簡單的道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是精力再旺盛的人,也不可能記住每一個下屬。

李誠看起來不在皇帝的身邊幹活,實際上也是天子近臣的範疇,而且還是很近的那種。不過李誠成爲近臣的方式,與一般的臣子不一樣。開始是李靖的推薦,後來是接二連三的搞事情,還都是大事好事。

這麼說吧,李誠這個近臣呢,其實不像一個臣子,反倒像是李二的親戚晚輩。這就不簡單了!而且還是那種比較親近的晚輩,這就更不簡單了。一般的晚輩,就算是李世民的兒子,敢這麼隨口吐槽麼?

天子都是孤家寡人,但本質上還是個人,人有其社會性,需要得到同類的認同,這點在皇帝的位子上很容易得到。但是另外一種東西,也是人的必須品,那就是親情友情。這兩樣東西,對於皇帝來說就是稀缺品了。

李誠這種在李世民看來完全心理不設防的言行,對於皇帝來說就更爲珍稀了。

“少廢話,朕就是要喝你家的茶葉,你不送,朕就派人去取。”李世民也不講理了,講道理沒意義,重點是特麼的講不過這小子,這小子一肚子的歪理。

“你是皇帝你說了算!”李誠歪歪嘴的樣子,李世民很想一腳把他踹飛。想想還是忍了,沒事看這小子吃癟,還是很愉快的。

“哼哼,三國之事,趕緊說說你的想法,朕的時間很寶貴。”李世民悻悻的開口。

李誠看看四周,沒有別人,只有一個徐慧在一旁似乎隱形了。心道,看來陛下最近獨寵徐慧,可以坐實了。這地方是李世民的書房,平時批閱奏摺的地方,只有徐慧一個人,嘖嘖。

李世民可不年輕了,典型的老牛吃嫩草。嗯嗯,老夫聊發少年狂。可不是老夫麼?李世民的鬢角白髮可見,這皇帝當的不輕鬆啊。

“陛下,其實三國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大唐周邊的小國。順從還是不順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唐國力始終強盛,軍威不可阻擋。”李誠緩緩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生怕李世民不接受。這年月,做天可汗還是要有“德”的。

“朕不用你來教。”李世民覺得這就是廢話,很不爽的懟了過來。

“陛下,臣沒打算教育陛下,臣只是想說,三國之間的矛盾,大唐不用多插手,讓他們去鬧就是了。到時候,看看怎麼處置對大唐有利,那就怎麼處置。聽話的,給根骨頭,不聽話的,一棒子敲過去。”李誠總算是說完了。

李世民瞪眼道:“豎子,這話不怕被御史聽了,彈劾汝爲佞臣,蠱惑君上行無得之舉耶?”

“陛下,不管是那個臣子彈劾微臣,陛下就讓他去高句麗教化蠻夷便是。”李誠一句話把李世民給說樂了,豎子,太缺德了。大唐的臣子中,確實有一些讀書把腦子讀傻的。不過總體上來說,這種書呆子還是少數。

畢竟在這個時代,不斷的開拓進取,不斷的想歪擴張,炫耀武力,纔是大唐風氣的主流。

“嗯,朕回頭跟諸相商議一二,看看如何處置。你回吧,有什麼好的想法,來跟朕講。”李世民明白李誠的意思了,三國怎麼打都沒事,大唐的利益不受損就行。而且大唐要做裁判,他們的是非對錯,大唐說了算。

李誠正要告退呢,李世民擡手招呼:“等等,新羅百濟倒也罷了,高句麗,不好辦啊。”

“陛下,高句麗如不肯從,則令幽州總管,以輕騎擾邊,再搞幾次操演,令可禁絕起商路,驅逐其使臣。以彰顯大唐之威嚴。”這一套李誠在新聞裡看的多了,沒看見現代的半島局勢,動不動就聯合軍演麼?

大國外交,最終還是爲了國家利益服務。做老大的,就是要剛猛,事情的發展必須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辦。大唐現在的地位,就是現代的燈塔國一般。不過因爲交通和距離的因素,縮小到了東亞的範疇內。

“朕知道了,高昌之事,朝廷欲設安西都護府,侯君集諫言,歸還焉耆被高昌掠奪的土地人口及牛羊。自成親歷此戰,有何看法?”李世民把話兜了回來,不想再談半島三國了。

“陛下,按照臣的意思,焉耆那邊,歸還牛羊,再撥一點糧食就可以了。土地和人口,大唐也是缺的。尤其是在高昌,那邊的人口可不密集啊。”李誠想了想,還是說了真話。

其實李誠心裡很明白,李世民同意了侯君集的意見。

“此言明日在大殿上說吧。”李世民露出戲謔的表情,彷彿看見李誠明天在大殿上被羣臣集火的場面,好刺激。

“呵呵,臣擔心焉耆使者要哭暈在大殿上,臣就不做這個惡人了。”李誠很果斷的放棄了抗爭,這應該是朝廷上下君臣之間,達成共識的事情。自己一個人,還是算了吧。

李誠再次告辭離開,李世民嘆息一聲,起身背手在書房裡踱步。李誠的建議,在他看來沒有什麼太大的毛病,難的是朝廷內部,總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尤其是在半島的問題上。

高句麗不是高昌,完全是兩個概念。高句麗很強,這點隋煬帝已經證明過了。朝廷內部,對於高句麗的態度,存在著分歧。歷史久有徵高句麗之心,卻一直沒提出來。就是因爲反對的力量太大。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魏徵。

李世民悠悠嘆息一聲,現在還不是時機,至少眼下更要緊的事情,不是高句麗。

回到家裡的李誠,迎面見著的是崔媛媛,手裡拿個本本遞過來:“有人送來了厚禮。”

李誠接過本本看一眼,新羅使者樸正勇,送來了一份“土產”,百濟使者,也送了一份土產,唯獨高句麗沒有送禮。真不會做人。禮單附拜帖。

關於高昌的後續事宜,次日的朝會上,終於有了個結果。長孫武及“倡議”下,大臣紛紛附和,李世民最後拍板,以浮圖城爲庭州,交河城設安西都護府,喬師望爲第一任都護。

至於鞠智盛,則被李世民拜爲左武衛將軍,爵金城郡公。什麼意思呢?安心呆在長安,一輩子夾著尾巴做人到死吧。唐朝第一次對西域露出了野心。

李誠當然是沒上朝的,在家裡睡覺呢,這不是還在假期麼?早晨起來,那邊估計都散朝了,蹲在門檻上捧著大碗喝粥。立秋過了,天氣還是那麼熱,但是夜裡涼爽了一些。

這個時代平均氣溫偏高一些,對於農耕文明來說,算是個好消息吧。不像明朝,小冰河時期。如果不是小冰河時期,明朝的國運還會堅持一段。

自然氣候對於農耕文明來說,太重要了。明朝那種冬天,真的能凍死一片一片的。

“媛媛,派人去通知一下,今天我的在家,想來拜訪的就來吧。”李誠指的自然是樸正勇和沙羅,人家送的東西可不少呢。

第五百六十一章 馬周快瘋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謀主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資深球迷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一十三章 似乎有了答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報至長安第一百零九章 春節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第四百零五章 領會意圖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二十七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二百四十四章 龍骨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二百六十九章 保護對象李誠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所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六十五章 神射,震懾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心資本家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三十五章 好鄰居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四百一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師第七十五章 印刷術成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一百零五章 送禮的新方式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二百五十四章 商隊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二百二十四章 義薄雲天李自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顏值不夠能力湊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四百零二章 大跌眼鏡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十一章 飽暖思淫慾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見骨的傷口第二十七章 軍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五百八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亂花迷眼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五百七十八章 小挫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一百二十四章 滾就滾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一百零五章 送禮的新方式
第五百六十一章 馬周快瘋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四百八十九章 居然成了祖師爺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謀主第九十一章 酒坊人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資深球迷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給朕機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毒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一十三章 似乎有了答案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報至長安第一百零九章 春節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五百九十六章 惜身第四百零五章 領會意圖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二十七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二百四十四章 龍骨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二百六十九章 保護對象李誠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所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六十五章 神射,震懾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心資本家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三十五章 好鄰居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海第四百一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師第七十五章 印刷術成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一百零五章 送禮的新方式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五百二十一章 正確的決斷第二百五十四章 商隊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二百二十四章 義薄雲天李自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顏值不夠能力湊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四百零二章 大跌眼鏡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十一章 飽暖思淫慾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徵:臣請誅李誠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變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見骨的傷口第二十七章 軍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四百五十八章 短暫的寧靜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五百八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十四章 追殺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五十章 絕佳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四百六十一章 亂花迷眼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五百七十八章 小挫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一百二十四章 滾就滾第二百四十二章 鹽山第一百零五章 送禮的新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抚顺县| 平罗县| 依兰县| 昆山市| 义马市| 泗洪县| 额尔古纳市| 兴安盟| 焦作市| 沂南县| 平南县| 武威市| 六盘水市| 沭阳县| 武强县| 周宁县| 吴堡县| 罗源县| 恩施市| 南开区| 长葛市| 阿鲁科尔沁旗| 江口县| 松原市| 建湖县| 无锡市| 堆龙德庆县| 防城港市| 南京市| 鄂伦春自治旗| 凤台县| 林芝县| 成武县| 吕梁市| 沈丘县| 永川市| 沈丘县| 紫云| 驻马店市|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