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零八章 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

李世民與李誠的關係發展是漸進的,最初這就是一個走了狗屎運,戰場上的撿回一條性命的傻小子。抱大腿的形象很生動,後來的發展就有點不按套路來了。

沒法子,掛B就是這麼不講理!天生開掛的人,大概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見過。可能是學霸,可能是二代,也可能是自身就是牛逼閃閃自帶光環。

反正這種人很遭人恨就是了,別人辛苦努力,他隨便搞搞就OK。

李世民看李誠就有這種感覺,這傢伙鬼門關上走一遭,居然還有心思去平康坊浪一夜,而不是躲在家裡瑟瑟發抖。

于志寧沒出現,僅僅憑這韋挺跳出來,就猜到了事實的真相。多虧這傢伙是個懶坯,除了美女和錢財,似乎也沒啥能打動他的東西。李世民忍不住又回頭看看,家裡有沒有合適的閨女丟過去。兕子,還是小了點。

高陽和李誠那點事情,李世民早就查清楚了,剃頭挑子一頭熱。李誠也是緊守本分,沒出什麼大事。這會柏拉圖影響不到大唐,自然沒人一邊浪,一邊販賣精神戀愛的雞湯。高陽這種心態,李世民表示“我什麼都不知道”。

李二甚至動過這麼一個念頭,房遺愛要是無疾而終該多好?這樣高陽就可以丟過去。

貞觀年間的公主們大體上還是比較穩健的,真正掀起大唐女性奔放浪潮的,還是武則天和她的閨女太平公主。

嗯,現在的李誠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是一個可以留給未來皇帝做輔臣的臣子,暫時來說李誠就是一個智囊的角色。原則上是不打算放他離開的,不過李誠這傢伙不說話就算了,一說話都是挖士族門閥牆角這種大事情。

所以呢,李誠的獻策,往往需要一個很長的實踐週期。因爲這貨很懶,指望他去實踐不現實。比如這一次,李誠被人射一弩,發現最可能的目標後,動了解州池鹽的念頭,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河東那個地方,士族豪強可謂根深蒂固。

因爲黃河與太行山脈的關係,整個河東道被天險所包圍。山河裡表,這地方一旦出事,那就很難搞的定。地裡條件也決定了,這地界出事情也鬧不大。

起家太原的李淵,爲何揮師西進入長安,就是因爲河東道的地裡位置不足以爭天下。

綜上所述,李誠的建議很誘人,但是李世民必須謹慎。天下很大的,不單單是解州有池鹽,對解州下了手,其他地方的豪強會怎麼想呢?鹽這個東西,觸動太多人的利益。沒看見李誠遭到伏擊了麼?那是因爲那些不敢動李二,拿李誠出氣呢。

而且退一步,再仔細考量,未嘗沒有別的含義在其中。而且李誠的建議,未嘗沒有借刀殺人的意思。只不過李誠的建議,太過誘人了,李世民動心很正常。

這麼說吧,一旦解決了解州的池鹽問題,整個大唐北方的鹽利,都講納入朝廷的財政渠道。不過這事情還真的不好辦。

面對李世民的暗示,李誠的反應很無辜,聳肩苦笑:“陛下,這不是臣的私事。鹽和鐵,必須掌握在朝廷手裡,通過朝廷的強制手段來穩定價格,確保百姓能吃上低價鹽。”

李世民沒想到李誠會這麼幹脆的回答,仔細一琢磨還真是這個道理。鹽這東西,只要落入了私人的手裡,價格就一定會漲。天下那麼多人,一斤鹽漲一文錢,就是個不得了的數字。

讓百姓吃飽穿暖,再吃的稍微好一點,大唐江山就是鐵打的。

“自成,你這是在勾引朕發瘋啊。”李世民居然開了一句玩笑,學著李誠的語氣說話。

“陛下,臣也就是隨便說說。臣告退!”李誠退了下去,心裡很遺憾。李世民還在猶豫,不過李誠堅信,這顆種子埋下去,遲早會長出參天大樹的。

正在辦公的大佬們,被李世民叫了過去,開一個小會的意思很明顯。

“朕擬對食鹽加強管制,各位愛卿以爲如何?”很沉穩的語調,但是並沒有得到大佬們的響應,想法大佬們的臉色都非常難看。鹽這個東西,在唐朝基本上不在朝廷的控制範圍內。涉及到一個很大的面,一張很大的網。

“陛下,此事須謹慎。”長孫無忌很乾脆的告誡李世民,不要亂來。這個事情太複雜了。

“李誠豎子,不足與謀!”房玄齡更直接,點名道姓了。所以說,大佬們沒一個簡單的。

這事情要進行推斷,一點都不復雜。李誠在大殿裡睡覺,落在了最後。李世民把大佬叫來,說鹽的事情。結合李誠被刺與這兩年的鹽價,結論出來了。

魏徵也開口了:“陛下,最穩妥的辦法,還是增加海鹽的產量。”

馬周立刻反駁:“增產沒用,鹽還是要經商人的手賣出去。鹽山海鹽,出貨價不過五十文一擔,長安鹽價呢?三百文一斗。”這就是實幹家,用數字說話。

“建立官方渠道,逼著他們降價。”長孫無忌也投入進來了,這事情給大唐帶來的好處,太大了。根本就無法想想的好處,鹽價和糧食價格能降下來,能保大唐江山二百年不動搖。

“官營的話,與民爭利的帽子就戴上了。不妥!”房玄齡考慮的更深,馬周顯得有點激動道:“房相,此言謬也,爲了百姓能吃上便宜的鹽,與民爭利又何妨?”

“嘿嘿,這個民都是那些人呢?”李世民冷笑著問一句,高度又上升了。

“狗日的李誠!害人不淺!”罵人的是褚遂良,這是氣急敗壞了,當著皇帝都罵了起來。不罵不行啊,皇帝動心了,這建議太坑人了。下面的人要執行起來,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

“李誠呢?走沒有,把他叫來。”魏徵使勁的拍著椅子背,顯得有點激動。

侯君集斜著眼睛瞄著魏徵道:“魏相,難不成還要彈劾自成?”越看這幫人越不順眼,還是李誠這廝有義氣。不是李誠,沒準就降職流放了。言官老大魏徵,不是個東西。

工部尚書張亮嘿嘿嘿的笑道:“候尚書,息怒啊。”這哪是勸架?這是火上澆油。

“你閉嘴!”所有人異口同聲,連李世民都這麼說,張亮被噴傻了。我幹啥了?

“此事,還需謹慎再謹慎啊。”一貫不喜歡做出頭鳥的高士廉,也開口了。老先生沒幾年活頭了,現在就一個想法,求穩,再求穩。第一版《氏族志》立場不穩,逼著李世民跳到前臺。要不是他有個孃舅的身份,呵呵呵。

多一句,當時高士廉有兩個幫手,韋挺、岑文本。現在的高士廉是尚書右僕射,人臣頂峰的時候,他也沒啥可追求了,在追求就是當皇帝。多虧第二版立場進行了糾正。

說穿了這事情有點嚇人,擺明了就是一個大坑。但是做成了,好處太明顯了。看看人家漢武帝就知道了,鹽鐵專賣,不然對匈奴的戰爭,早就打破產了。

但是這個事情一旦去做了,後果太嚴重。現在的鹽價,依舊是暴利,所以格局還算穩定。

“去,把李誠叫來。”李世民開口了,李誠在哪呢?在陪李明達玩呢,李治也來了。看見李誠,這倆孩子就屁顛屁顛的跑過來。

李誠這邊給李明達推鞦韆,那邊還跟李治閒聊,問他讀書的事情。然後灌輸一些道理:“不能死讀書,要通過實踐來理解書裡的道理。這叫知行合一。其實聖人的道理很簡單的,就是仁政求大治。什麼是大治?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就是大治。”

“道理很簡單,但是要做到是很難的,人都是有私心的,所以要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爭取多放獲利,事情纔會比較順利的推進。必要的時候,暴利手段也是可以的。”

李誠看似很隨意的聊天,其實都是在教李治怎麼做一個皇帝。李治現在還小呢,也沒惦記當太子,李誠教啥都覺得是對的。反倒另外一個老師蕭德言不是很被信任。

李誠這老師,很是不務正業,不教書本上的知識,全教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算學這種冷門學問,李誠一直盯的很緊,不在長安也會李治定期去李莊交作業。

大臣們都在痛恨李誠,他是在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知道又如何呢?皇帝動心了,下面這些大臣也都動心了。沒法子,利益太大了。海鹽那個東西,基本就沒啥本錢的。尤其是李誠的曬鹽,就是一點人力成本在內。

程咬金這個老流氓,沒事去打草谷,抓奴隸丟到鹽場降低成本。鹽場這個東西,只要地方合適,人力充沛,可以不斷的擴張。

回頭看看李誠都幹了一些什麼事情吧?土豆番薯這些作物,直接導致耕地價格跌了一半。棉布又讓土地價格升回來了。鋼鐵提高後,民間農具的價格也跌了兩成左右。就李誠乾的這些事情,給他尚書右僕射都不過分好不好。

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要搞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理解的怪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承情第二十章 問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承情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三百七十章 陌生的感覺第二百九十九章 用人第六十七章 底牌越多越好第五十三章 西市立威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四百四十六章 西州第四百零七張 把握機會的能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和親之議第三百零六章 猜不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星、曲轅犁第四百七十二章 霸氣絕倫李自成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脅羣臣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二十五章 炒麪第一百一十九章交通工具震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五十四章 製造輿論第五百九十九章 求穩的李世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竟不能易一字第五十七章 不請自來的李泰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九十六章 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九章 求大郎開恩第一百二十三章閒著也是閒著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二百七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四百五十五章 忠義之士李自成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五百四十九章 需要一個建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二百六十三章 成敗關鍵日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百五十二章 流言再起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五十六章 缺啥補啥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三百三十四章 資深球迷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六十九章 三字經第二百三十二章 關門,放皇帝!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三百九十章 避暑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催妝詩第一百一十章 拜年、不做官第四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閻立本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四百七十二章 霸氣絕倫李自成第四百五十五章 忠義之士李自成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二百七十八章 凌煙閣裡的奇葩第五百六十六章 爲時晚矣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
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對待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要搞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理解的怪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承情第二十章 問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承情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三百七十章 陌生的感覺第二百九十九章 用人第六十七章 底牌越多越好第五十三章 西市立威第一百六十六章 探監第四百四十六章 西州第四百零七張 把握機會的能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和親之議第三百零六章 猜不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星、曲轅犁第四百七十二章 霸氣絕倫李自成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脅羣臣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二十五章 炒麪第一百一十九章交通工具震第二百三十七章 賊膽第五十四章 製造輿論第五百九十九章 求穩的李世民第一百二十二章 竟不能易一字第五十七章 不請自來的李泰第五百章 聲望更上一層樓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七十八章 書報店開業第九十六章 人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功勞搶定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九章 求大郎開恩第一百二十三章閒著也是閒著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二百七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四百五十五章 忠義之士李自成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好的感覺第五百四十九章 需要一個建議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二百六十三章 成敗關鍵日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四百五十二章 流言再起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四十二章 領導說話的藝術第三十一章 衛生運動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五十六章 缺啥補啥第五百八十八章 天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面子問題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三百三十四章 資深球迷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二百四十七章 豬隊友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六十九章 三字經第二百三十二章 關門,放皇帝!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是自己想要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三百九十章 避暑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催妝詩第一百一十章 拜年、不做官第四百六十四章 春風得意閻立本第五百四十五章 不得安生第四百七十三章 有你什麼事,滾第四百七十二章 霸氣絕倫李自成第四百五十五章 忠義之士李自成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二百七十八章 凌煙閣裡的奇葩第五百六十六章 爲時晚矣第八十六章 死活不進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綦江县| 彰化市| 百色市| 拉孜县| 托里县| 阿城市| 孟州市| 五家渠市| 鄂伦春自治旗| 韩城市| 桦川县| 靖江市| 芦山县| 攀枝花市| 兴海县| 兰州市| 莫力| 深水埗区| 安图县| 绥宁县| 阜平县| 临沭县| 清流县| 台北县| 宜丰县| 清水河县| 澄江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寿县| 武隆县| 客服| 凉城县| 九寨沟县| 龙井市| 屏山县| 孝义市| 怀集县| 澄江县| 磐安县| 荥阳市|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