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星、曲轅犁

這個事情並不算完,成柱這個遊俠兒,放棄了“賽朱亥”的稱號,在長安城修養了一段時間後,騎著馬出了城,往西域的方向去了。成柱在長安城修養期間,李誠的美名開始傳揚。

遊俠兒這個羣體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重恩重諾。

成柱只要遇見人,就傳李誠的美名——仁厚!而且把事情的經過告訴遇見的沒一個人。

口口相傳之後,李誠美名遍長安。另外一個當事人賀蘭越石,在家呆了一段之後,再次出現在人前時,證明了成柱所言不虛。這時候成柱已經離開長安,走之前留下一句話,“俠以武犯禁,不可長久。大丈夫當上馬能殺敵,下馬能安民。”並坦言,“此自成先生相贈”。

賀蘭越石親自來到李家拜謝才發現,李誠已經離開長安城,去了城外農莊。悵然之餘,轉而敲隔壁的門。雙手奉上婚書,對楊氏道:“賀蘭越石愧對武家,愧對自成先生,懇請成全。錯在賀蘭越石一人爾。”

楊氏還有啥可說的,正式完成了退婚,這一下武順算是迴歸單身。

李誠不知道這個事情,他在城外農莊裡忙了半個月。幹啥?育苗啊!家裡後院的地,早就開出來了,就等著他來育苗呢。

正月一過,三秦大地春耕啓動,李誠的農莊上下也沒閒著。農莊缺牲口的事情,程處弼給幫忙解決了,找老孃開的口,遼東盧氏的商隊送來犍牛一百頭。

李誠這裡萬事俱備的時候,新問題又來了。就是在耕地的是時候,李誠發現犁不對勁。曲轅犁居然還沒出現,這一下李誠又有事情做了。親自指揮鐵匠木匠,忙了兩天,打了兩副曲轅犁。組裝完畢之後,這一大早的,在選好的地頭擺開陣勢。

對於新式犁的出現,農莊的莊戶門都帶著質疑的態度。畢竟李誠不是農戶出身,這些人種一輩子的地,還需要你來教我怎麼種地?耕地?

但是李誠現在威望太高了,高晉讓人拎著鑼一通敲,喊了一嗓子,農莊裡的每家做主的人,只要在家都來看新犁的實驗。

莊戶中最有經驗的老農,一頭牛一個人,輕輕鬆鬆的曲轅犁走一趟一週,這老農不行了,過來給李誠跪下,口稱:莊主魯班在世,老漢服了。

一些農戶不信邪,親自下地走一趟以後,回來都跪了。一個人,一頭牛,輕鬆耕地。就算家裡沒牲口的,兩個壯男的在前面拉,老人在後面扶著犁,也能解決問題。

更讓莊戶們拜服的是,李誠拿出一百頭牛來,家家戶戶領一頭回去,讓他們代養。如果生下牛犢,要還給李誠。

這個事情還不算完,李誠讓人給崔成送個信,崔成立刻趕到,親眼目睹了曲轅犁的效率後,崔成讓人給曲轅犁綁上紅布,第二天一早敲鑼打鼓的送到皇宮裡,給皇帝獻禮。

就這事情,他還不給李誠說,生怕被李誠阻止了。李誠的本意,是讓他推廣。但是還有什麼推廣方式,能比的上皇帝的旨意和朝廷的效率呢?

李世民看見新犁,聽崔成講述之後,皇帝和一羣大臣也是一臉“你特麼的拿我開心呢”的表情,開什麼玩笑,從古至今,誰也沒見過一個人一頭牛,就能解決過去四五個人才能做到的事情,甚至效率還高過以前。

看見大家的表情,崔成不慌不忙的補刀:“臣不敢欺君,此吾義弟自成所創曲轅犁,已經在農莊試過。”

聽說是李誠搞出來的事情,可信度直接滿值。出於謹慎的態度,李世民還是下令,帶著一幫大臣去城外找李誠,看看所謂的曲轅犁有沒有那麼誇張。

一幫宰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都在,一起奔著李誠的農莊來了。大張旗鼓的樣子,把高晉腿都嚇軟了,連滾帶爬的上前見過陛下。

李世民道明來意之後,高晉換了個人似得,昂首挺胸的帶著皇帝和大臣去找李誠。

李世民帶著一幫大臣,乾脆一擺手:“跟著他,看看豎子李自成在搞個甚?”

好在唐朝的大臣們不像後來的文臣,多數是手無縛雞之力。這會李世民身邊的臣子,都是那種必要的時候,拎著刀能剁人的文人。可以說,唐朝漢民族精英們,大面積文武雙全最後的餘暉。這個時代的世家子,講的就是出將入相。這個將,是可以衝鋒陷陣那種。

走幾步路算的什麼?李世民就是馬上皇帝。沒少帶著人衝殺地陣。

高晉趕的太急,在地上摔了一跤,泥地裡打了個滾,顧不上擦拭,爬起來就跑。

李世民示意下,兩個宿衛上前,告訴高晉彆著急,慢慢的走過去就行。

在田間地頭走了一刻的光景,李世民看見遠端有幾個人,這裡的地不算很好,距離渭河有點遠。“告訴高晉,別聲張。”李世民再次叮囑。隨後下令一干隨從們就不要跟著來了。

總算是看見李誠了,這貨一身布衣,在田間耕地。田埂邊秋萍帶著一個丫鬟,荊釵布衣,邊上是個大茶壺。看見有人來了,秋萍招呼一聲李誠,安靜的看著來人。

看見一身泥土的高晉,秋萍也有點吃驚,正要說話,高晉先開口:“陛下來了,秋姨娘。”

“啊!”秋萍狠狠的吃驚,趕緊對田裡的李誠喊:“郎君,陛下至。”

李誠聽了隨意的擺擺手:“來了就來唄,我把這塊地翻完再說。”

李誠的心情很好,很久沒有下地幹活了。不過在現代,那是機器耕地,機器收割的時代。在唐朝,爲了掌握耕地的手藝,李誠花了一上午呢。現在正耕的上癮呢,專注的很。

“等等,你說誰來了?”李誠反應過來了,一擡頭,看見十幾個人呢,更遠的還有一堆。

得,這是皇帝來了,我說你沒事不呆在宮裡,總往外跑多嫌人啊。還要特意招待你。

這都是春耕了,你不忙麼?李誠心裡腹誹,還是牽著牛,扛著犁上來了。放下犁,牛拴在樹上,整理一下衣衫,李世民走近了。

“微臣恭迎陛下!見過各位上官。”李誠不能失禮啊,趕緊上前說話。

李世民上下打量一番李誠的樣子,心裡很滿意。說種地就一定要種地。

“你弄的新犁?”李世民奔著新犁就來了,李誠點點頭:“嗯,弄了兩具,一具給了長安縣令崔成,我那義兄,讓他去推廣。一具我自己留著用。家裡的木匠鐵匠,還在日夜趕工。再下一場春雨,就是春耕的好時候,時間不等人呢。”

“嗯,那你爲何現在耕地?”李世民好奇的問一句,李誠笑道:“這地要種番薯的,提前把地翻出來,免得到時候事情堆一起。番薯耐旱,也不挑地,肥有點草木灰防蟲子就行。”

“嗯,這犁果真如你所言?”李世民又問一句,李誠反應過來了:“嗨!我說呢,原來是崔功達乾的好事,把陛下給招來了,真多事。”

噗,李世民擡腳就踹,李誠也沒敢躲,齜牙咧嘴的笑了笑。李世民道:“豎子!你可知道,此犁一縣推廣,省下多少人力畜力?全國推廣,又是何等要緊的事情?”

“嘖,陛下聖明,臣還是眼界淺了,就惦記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李誠很乾脆的認錯。

李世民回頭道:“來個人,下地走一趟。”魏徵大聲道:“臣來走一趟!”

說著脫掉鞋子,撩起衣服,紮在腰間。李誠趕緊幫忙把牛和犁套好,魏徵舉起鞭子,啪的一聲,熟練的驅趕牛往前走。李世民站在田埂上,瞪著眼睛看,果不其然,在李誠的指導下,魏徵一個人就能輕鬆的耕地。

走了一個來回,魏徵停下了,大聲道:“啓奏陛下,李誠所言不虛,此物應立刻推廣。”

“豎子,不聲不響的又弄這麼一個大事出來,要不是你那義兄,朕還不知道呢。”李世民笑的眼睛都瞇成縫了,上回還說李誠是福星呢,這回玩的更大了。

李誠笑道:“陛下,回吧,這地界人多了不方便說話。”

說著交代一聲,讓其他人繼續耕地,自己拎著鞋子,在前面給李世民等人帶路。

“自成,真沒想到,愛卿真的會種地啊。”李世民很是感慨,雖然每年春耕他也要下地做個樣子,但是要說技術如何,真沒法達到李誠這種造出新式犁的水準。

李誠是個掛逼,還很不謙虛的笑道:“陛下,臣最擅長的事情有兩個,一個是耕種養殖,一個是經商賺錢。其他的,都是隨便玩玩。”

這牛吹的,邊上一堆人想打死他。你這樣說話,大唐的文人們臉往哪擱?

李誠在後麪人羣中看見李承乾,實在有點意外。李承乾微微頷首,上前來給李世民見禮:“兒臣,見過父皇。”這是在人前,不然得叫“大人或者耶耶”。

李世民笑道:“太子來的正好,李自成製作的新犁,大大方便了耕作。少府監要加快製造和推廣的進度,這事情交給太子來督辦。”

李承乾心裡其實對這個不在意,他來這裡是因爲李世民讓人通知他過來一趟。

這時候的李承乾,還沒開始大規模的作死。李世民一看李誠如此年輕,動了留給太子提拔的使用的念頭。

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二百九十六章 規劃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李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二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念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五百二十三章 脈絡清晰了第二百七十章 三觀盡毀裴行儉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報至長安第一百八十一章 催妝詩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得到和付出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給朕滾出大理寺第三百五十六章 有點後悔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聯想太多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一百零四章 不務正業的典型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講道理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十七章 對峙、消弭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三百四十五章 到底誰過分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第十四章 備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二百九十一章 先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四百二十五章 炒麪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隱秘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這買賣做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結的會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上風浪大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二百四十八章 原因何在?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三十一章 角抵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四百四十二章 什麼?駁馬降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四百三十三章 瀚海行軍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利是圖李自成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二百五十一章 冷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四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驚喜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體會什麼叫絕望第一百七十六章 省親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掩飾第十四章 備戰
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波第二百九十六章 規劃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二百五十六章 羈縻之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李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沒資格討價還價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兩類事情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二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念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五百二十三章 脈絡清晰了第二百七十章 三觀盡毀裴行儉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四百四十五章 捷報至長安第一百八十一章 催妝詩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得到和付出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給朕滾出大理寺第三百五十六章 有點後悔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聯想太多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一百零四章 不務正業的典型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七十三章 李治上課(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講道理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十七章 對峙、消弭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三百四十五章 到底誰過分第二百五十七章 兇殘!更兇殘!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容易啊第十四章 備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二百九十一章 先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齊聚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士第二十五章 高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四百二十五章 炒麪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第五百零一章 雨中邂逅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隱秘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羅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這買賣做得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結的會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上風浪大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二百四十八章 原因何在?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元夜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三百三十一章 角抵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四百四十二章 什麼?駁馬降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四百三十三章 瀚海行軍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利是圖李自成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四百七十章 你不明白!第二百五十一章 冷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四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驚喜第三百五十二章 怨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閨女好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體會什麼叫絕望第一百七十六章 省親第五百九十三章 弱點明顯第五十九章 豎子怪物耶?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掩飾第十四章 備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庄浪县| 潮州市| 阿尔山市| 沅江市| 永康市| 宁国市| 章丘市| 富顺县| 武鸣县| 绥江县| 天峨县| 桑日县| 文水县| 沁源县| 通渭县| 东平县| 无锡市| 峨眉山市| 璧山县| 肥城市| 南雄市| 新干县| 凤庆县| 武汉市| 株洲县| 栾川县| 鸡西市| 星子县| 调兵山市| 丽江市| 潼关县| 隆德县| 沙坪坝区| 舞阳县| 长子县| 巫山县| 遂宁市| 喀喇| 临海市|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