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

說實話,就連崇禎都覺得,剛纔新建伯王先通是不是表現的太過火了?

轉念一想,這特麼算過火?

這要是過火的話,歷史上清軍入關那些簡直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這些和韃子們屠殺漢人相比,簡直就是小打小鬧好嗎。

明軍打到現在,真正說打下來以後屠了的城鎮,也就只有這麼一個盛京。

就是這裡,明軍屠起來也是有講究的,先把城內的漢人給保護到東南角,然後再專殺蠻夷。

一天一夜下來,城外的河都變成了血色,無數屍體順流而下,平日裡熙熙攘攘的盛京城,一下子寂靜不少。

“我原本以爲大明朝的皇帝,會是一個正人君子,不會牽連普通百姓,沒想到——”

“沒想到朕卻是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

崇禎皇帝仔細看了一眼布木布泰,發現這妞倒是有點姿色,不過還真沒到能讓他欲罷不能的地步。

說實話,崇禎覺得布木布泰不如後宮裡的周皇后雍容華貴,在大明頂多是個儲秀宮秀女。

可能是人各有所好,所以多爾袞才讓布木布泰一直攥著?

“你說的沒錯,朕不是正人君子,朕壓根也就不想當甚麼正人君子,當正人君子多累,還是無恥點好,活的也舒服。”

說著,崇禎皇帝面色呵呵的笑容卻忽然沉下來,繼續道:“你說朕無恥可以,但若說睚眥必報,朕可比不上你們建州人!”

“這是睚眥必報嗎,這是國仇家恨!如果那個奴兒哈赤不背叛我大明,你們豈能落到今日這個地步?”

布木布泰被這話駁斥的啞口無言,他身側的福臨也是渾身一顫,因爲他從對面那人身上感受到了無邊的怒火。

“皇上,這些預備營的怎麼辦,您給個話!”

就在這是,吳啓華與李世遙帶上來一批年齡在十四五歲左右的小建奴們。

看見如此,剛剛轉身欲走的布木布泰趕緊又回過頭來,看向崇禎的眼中充滿祈求。

“別......”

“砍了,一個不剩,全都砍了。”

然而崇禎並不是多爾袞,他不會因爲布木布泰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任何決定。

一句話落下,布木布泰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披著八旗甲冑的小戰士們,被如狼似虎的明軍一個個砍頭。

“你爲什麼,你爲什麼要這麼做!難道就是因爲報仇嗎,那你衝我來啊!”

“殺這些孩子算什麼?他們中最小的才十幾歲啊!”

聽到布木布泰的哭嚎聲,崇禎皇帝這次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轉身負手喃喃道:

“爲什麼,布木布泰,你還是不懂啊!”

“這就是戰爭,有借就有還,這其中豈是朕能一手改變的?或許朱棣收留你們,本就是個錯誤吧。”

崇禎這兩句句話是給自己說的,語氣很小,但一直站在身旁的張世澤還是聽到了。

張世澤的臉上毫無變化,布木布泰仍然在那裡放聲大哭,她聽不見,當然也不會懂。

......

其實只有盛京城內的建奴是崇禎下令殺的,其餘遼東各個地方,基本不等明軍出手,旗人就都被殺的差不多了。

說到底,明軍動手還是簡單利索的,多半都只是砍頭痛了那麼一下下,可民間的手法就連崇禎都覺得殘忍。

比如活人大串燒,就是把旗人綁在木頭上,當著衆人的面活活燒死,這在中原早就不算什麼稀奇事兒了,甚至是屢見不鮮。

說起來,這還是闖軍拷問地主的首創,左良玉缺錢的時候也曾照葫蘆畫瓢學過,效果很顯著。

除了這個,遼東民間還應運而生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折磨法,連各地官軍都看不下去了。

像是把旗人女子扒光了滿大街遛彎然後強按在木馬上,穿腸而過的,這都是比較清淡的死法了。

很快,明軍重新收復遼東以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在遼東隨處可見而且地位一等一的旗人們,就成了稀有物種。

幾個月的時間,明軍在各地緊趕慢趕的復建和整改,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百姓們對旗人的仇視。

畢竟滿清竊占遼東幾十年,每一天他們過得可都不是人過的日子。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積怨,這話在崇禎看來,那是一點不假,遼東百姓的積怨,那根本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滅了滿清,但崇禎還是有點不爽,因爲黃臺吉和奴兒哈赤自己都沒砍著兒,而且滅的太快了,完全沒快感。

當時本想著好好氣氣布木布泰,結果誰知道,這娘們承受不了壓力,轉身帶著福臨就投井裡去了。

孫之獬知道自己不會有好下場,明軍攻入盛京僞皇宮的那會兒,就尋了個情景的地方上了吊。

這可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時看著上了吊的孫之獬,崇禎真是無語不已。

自己沒上吊成,反倒是孫之獬上了吊,恰好還是顆歪脖子樹,你說巧不巧?

看來後世本來關於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煤山上吊的事兒,現在可能就變了。

變成崇禎皇帝中興大明帝國,收復遼東,一統海內,又逼得建奴狗奴才孫之獬在盛京後花園一顆歪脖子樹上吊了。

這麼一想,崇禎覺得倒也不錯,不然本該有人在歪脖子樹上吊的年代,總覺得少點什麼。

除了下令把建奴祖墳給刨了,將黃臺吉和奴兒哈赤父子倆拎出來當衆鞭屍以外,對於僞皇宮裡的那些滿清妃子們,崇禎也是另有想法。

旗人裡邊除了一不小心邂逅的董宛如以外,崇禎不想再和第二個人有任何瓜葛,所以處置也就隨心所欲得很。

那些蒙古蠻子跟了大明這麼久,雖說沒用他們做什麼大事,可好處象徵性的也得給點。

正好滿清僞帝妃嬪不少,崇禎又看不上眼,就全都被分給了布爾民、袞布等各種蒙古汗王。

那些歸附晚了沒趕上趟的蒙古部落主們,聽到這消息後各個都是後悔不已,就好像失去了什麼珍寶似的。

對此崇禎表示很不理解,這裡頭他也曾粗略的看了幾眼,比起原汁原味的漢家女子來,都是庸脂俗粉罷了,又有什麼好稀罕的?

很快烏爾邁告訴崇禎,包括布爾民在內,很多蒙古部落主想到得到那些妃嬪的賞賜,都不是單純的看上顏值。

他們考慮的遠比崇禎要多。

比如你從大明皇帝手上得到了前清僞帝妃子賞賜,這就代表你是最初就歸附大明的部落。

除此之外,這也表明了大明對你的重視。

要知道,現在的大明可和原先不一樣了,崇禎頭上頂著的名號多了去了。

大明皇帝這是本職工作,兼職的還有草原天可汗,偉大的征服者、復興者,云云此類簡直闡述不清。

那些得到了賞賜的蒙古部落主回去之後就像課堂上得到了小紅花的小學生,牛逼吹的震天響,在草原上地位都不一樣了。

看他們那股子興奮勁,崇禎也就不好意思再說自己就是嫌麻煩隨手扔給他們的了。

這一頂促進融合的帽子,朕戴了,還挺舒服的。

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四發章推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
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四發章推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九龙城区| 墨竹工卡县| 衡南县| 新泰市| 黑山县| 黄陵县| 二手房| 阿拉善盟| 松阳县| 五家渠市| 博白县| 德清县| 繁峙县| 清徐县| 刚察县| 砀山县| 永年县| 高阳县| 白水县| 岑溪市| 缙云县| 红安县| 霍林郭勒市| 舞阳县| 城步| 清流县| 固阳县| 邹平县| 洛宁县| 娱乐| 轮台县| 拜城县| 阿坝县| 竹溪县| 巴马| 监利县| 大连市| 修武县| 苗栗县|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