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

很快,崇禎皇帝又要御駕親征的消息傳遍了京師,聽到的人,無不是爲之捏了一把冷汗。

據說周皇后和柔貴妃、袁貴妃聽見這個消息之後,隱隱有些怪罪張世澤、朱大典與蔣德璟的意思。

畢竟當時與皇帝陛下商議的是你們,眼下皇帝要親征,近些日子連後宮都不去了,卻整天擺弄那些刀馬,不怪你們怪誰?

對後宮裡幾位娘娘的怪罪,張世澤倒無所謂,畢竟自己手裡握著兵權,也不是混朝堂的。

可朱大典與蔣德璟就不同了,他們一個是兵部堂官,一個是內閣首輔,後宮的意思不免也是需要照拂一下。

不過他們兩人也無奈,這位皇帝的性子幾位娘娘還不清楚麼,那是想什麼是什麼的主。

人家要親征,那是我們兩個能攔得住的麼?

把話說的直了些,莫說朱大典和蔣德璟,就是滿朝文武全都一起上,這位皇爺頂多當堂散朝,然後該幹什麼就還得該什麼去。

崇禎皇帝爲什麼有時候非得去親征,一是宮裡待著屁事兒沒有閒得慌,奏摺整天看就跟批作業似的。

批吧,其實都不是多大的事兒,不批吧,這不又給那些人可乘之機了麼。

萬一忽然來了個影響挺深遠的奏摺自己因爲犯懶給錯過了,那可就得不償失。

要真是那樣,崇禎都能猜到後世那幫磚家叫獸們會據此一頓瞎特麼分析,把沒事都能說成有事了。

更何況在宮裡還不止批摺子一件事,家大業大到處都得皇帝定奪,反正想想就煩得很。

得空了,總還是要想著往外跑跑。

以上只是其一,第二個也是此戰的重要性根本不亞於滅大順、大西的那兩戰,平定建奴,那是多大的功勳?

崇禎要是不去,打贏了頂了天算上個後方調度之功,前方戰鬥又和自己有個屁的關係。

聲望該刷還是得刷,不刷聲望,怎麼能讓那幫各懷鬼胎之人踏踏實實在自己手下辦事。

以往那些次都是去打打醬油,喊上兩句將士們辛苦了。

這時候的人都對皇帝有種憧憬,自己這麼一喊,可能本來可能打輸的戰鬥卻特麼因此打贏了,這都是沒準的事兒。

不過這回崇禎不打算光打醬油,眼看著建奴也就這最後一戰了,不親手上陣砍兩個,怎麼對得起穿越者的身份?

打定主意的崇禎皇帝讓皇太子朱慈烺臨朝,安排好京師內外的留守事宜,告別了皇后及託婭等后妃,又順便去找了一趟許久沒見的張嫣。

安排好這一切,崇禎才穿上那副招牌的‘純金’寶甲,配上寶劍,跟著隊伍走在出宮的路上。

去找張嫣,崇禎也是有些考慮的。

皇帝牛逼在哪兒?

有些時候你無意之間的一個舉動,就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後半輩子。

其實對張嫣,崇禎一直是挺牴觸的,穿越過來以後也沒見她幾回。

原本那個崇禎十分尊敬張嫣,每天都要去請安問好,所以宮裡對這位皇后也就待遇頗好。

可自打穿越之後,現在這位壓根不怎麼去了,張嫣的地位也就每況愈下,待遇甚至就跟被打入冷宮的妃嬪似的。

歷史上的這位張皇后,崇禎皇帝對她也是挺尊敬,聽到她的境況以後,心裡自然過意不去。

爲了表示自己仍舊對她重視,所以出征前崇禎皇帝才特意去看望了一下。

這一看,相當於表明態度,整個宮裡就全記住了。

在這以後,張嫣的待遇‘噌’的一下就提高上去,這種事崇禎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比如選秀女之後,甭管甚麼端嬪、秦昭儀,還是常婕妤、趙選侍,基本都各自獨守空房,很長時間崇禎連一趟都沒去過。

她們這些好歹算是皇帝的正式女人,有了名份,待遇自然不同,可儲秀宮裡那些就不一樣了。

這些秀女頂多算崇禎的備用女人,平時也都是要當成丫鬟使喚的。

皇帝一趟儲秀宮沒去過,隨著大選秀女的降溫,這些秀女也就發現,宮裡待遇變了。

不過崇禎後來的確有一次恰好路過儲秀宮,看見裡邊這麼多美女,順嘴就問了一句。

聽直殿監掌印李春回答,崇禎纔是恍然大悟,想起來還有這麼一個地方。

穿越幾年了,崇禎晃盪的永遠是那麼幾個主殿和暖閣的中心地帶。

對一個人來說,皇宮實在是太大,幾年的時間裡崇禎又太忙,哪裡有時間到處都走。

李春也是個碎嘴子,崇禎不過是隨口一問,他說著說著就把儲秀宮的境況說了出來。

說是這些秀女每日要做許多繁重的勞務,但伙食和住處並不是很好。

當時李春說的樣子很心疼,給崇禎都看得直皺眉頭。

當然了,崇禎不會認爲他一個太監會對女的有什麼感情,應該只是純粹的可憐罷了。

想想也情有可原,李春雖然是掌印太監,但直殿監畢竟管不著尚宮局的事兒。

想從根兒上解決‘秀女難、難秀女’問題,還得自己這個皇帝親自出手才行。

首先崇禎一句話就把選秀女這個規矩給廢了,什麼時候缺了什麼時候再選。

倒不是怕花錢,只是崇禎覺得這些花季少女在儲秀宮就這麼整天熬著,實在是耽誤人。

穿越過來這麼久,儲秀宮也就去了那麼一回,秀女又那麼多,那麼被崇禎臨幸的機率有多大?

基本爲零。

這特麼不是耽誤了人家麼。

不過崇禎也沒辦法,古往今來都是這樣,這些秀女多半都還堅定得很,就是讓李春去攆走攆不走。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在待遇上下點成本了,保證她們活的舒坦點就行了,畢竟路是自己走的。

李春隔天告訴崇禎,說是那日去了儲秀宮以後,那裡的女官直接把待遇提高上去,乾的活也沒那麼多了。

崇禎當時也只是笑了笑,真是自己去哪,哪就能立馬有變化,可是就連宮裡的人自己都不能面面俱到,更何況是天下萬民呢。

出了宮,看著湛藍的天空,眼前承天門廣場上列這吳啓華及禁軍的一個大營兵力。

這些士兵昂首挺胸,看著他們皇帝的到來,鴉雀無聲,但勝似有聲。

崇禎深呼口氣,正欲下令進軍,新建伯王先通卻忽然從後列跑過來,興奮地喊道:

“皇上,宛如姑娘找到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二章:著吳襄提督京營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
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二章:著吳襄提督京營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杭锦旗| 北京市| 平罗县| 红安县| 彩票| 星子县| 呈贡县| 石台县| 临沧市| 东乌| 田东县| 遵义县| 大方县| 山东省| 彰武县| 峨边| 玉门市| 高邮市| 太谷县| 昂仁县| 徐汇区| 乐业县| 大厂| 大同市| 松潘县| 渑池县| 措美县| 奉贤区| 万盛区| 盈江县| 宁蒗| 嫩江县| 平凉市| 云梦县| 咸宁市| 监利县| 盐边县| 桦甸市| 乐陵市|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