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

薊鎮一帶,在崇禎皇帝復建的旨意下達之後便開始大軍雲集,不斷有各部官軍來來往往,尤其薊鎮舊設鎮城,現如今已是車水馬龍。

黃得功在良鄉之役後敘功第一,時爲定西伯的唐通敘功爲第二,兩人由此而雙雙晉爲侯爵。

在崇禎十七年年中旬的時候,唐通在京師宣勝之後被遣往山海關協守,黃得功被崇禎皇帝平臺召見以後亦被委以重任,所部兵馬更是被崇禎皇帝金口欽賜爲‘虎山營’。

所以在當下的薊鎮一帶,各路官軍之中數量最多的還是要數黃得功麾下來自滁州、泗州的虎山營。

黃得功充任薊鎮新任總兵官,率領虎山營成爲京師以北藩屏,如同剛來到京師勤王時的神武軍一樣,風光無限。

黃得功到任以後,立即著手在薊鎮城舊址開始建城,起先由於缺少金銀支持,崇禎皇帝便是從京師一帶差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攜銀五十萬兩用於建城。

後來土石材料難以購買,黃得功向崇禎皇帝上報決定將周圍廢棄的屯堡以及烽火望臺暫時拆除,用於新薊鎮城的建設。

薊鎮舊有墩臺、烽火等三百餘處,但均已廢棄多年,留之無用,這件事經過內閣大臣的商議之後,由崇禎皇帝親自點頭執行。

事實上,黃得功在受到聖旨之前就已經開始每天和兵士們同甘共苦,奮鬥在第一線,聖旨到後更是日夜不停的搶築建城。

直到現在,總算是將薊鎮城完成了大半。

期間,曾有不少文臣對黃得功不接到聖旨便先行建城的想法有所微詞,在朝議上彈劾薊鎮總兵黃得功爲軍不法,縱容屬下攪擾百姓,武夫弄權之事。

崇禎皇帝起初嚴厲訓斥了彈劾的言官,而幾日之後,翰林院修撰陳名夏泣血上疏,再次彈劾黃得功不法等十二事,在朝中引起轟動。

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能象徵性的派遣錦衣衛與東廠緹騎前往薊鎮瞭解情況,但於此期間,崇禎皇帝並沒有解除黃得功的職務,反而明旨慰問,讓他不得因此事而對薊鎮事務有所鬆懈。

緹騎歸京之後,由東廠掌刑千戶李有成與錦衣衛千戶高文彩證實了東林黨徒彈劾之事均屬子虛烏有。

正朝臣大驚失色之時,內閣輔臣、工部尚書馮銓忽然出列,拿著早就準備好的奏章怒斥東林喜好朋黨之爭,糾劾東林黨陳名夏等十二人陷害忠良。

內閣首輔魏藻德繼而出列,言語之中,對陳名夏等人頗有微詞,順帶證實了前些時日恰巧在街上撞見陳名夏等人進出春風樓之事。

其後,東廠提督太監王承恩出面說是陳名夏等人在彈劾黃得功之後的前些日便想將家產移往南京,均被東廠人員查獲。

如此做派,顯然是心中有鬼,不打自招。

崇禎皇帝勃然大怒,當庭下旨將翰林院修撰陳名夏等十二東林文臣革職抄家,爲首的陳名夏更是被誅殺三族,廠衛緹騎甚至分批次前往外地拿人以歸京成觀。

崇禎皇帝事後不肯罷休,嚴令東西兩廠與錦衣衛聯手徹查,再次查出東林文臣王立極等八人均有貪贓等不法之事。

相較崇禎年初皇帝濫殺重臣,這次雖然沒有幾個大官,但影響卻更爲重大,由此而牽連的士子和基層官員達數百人之衆。

京畿一帶廠衛遍地橫行,大肆捕殺東林黨徒,搗毀各個東林黨人宣講教學的書院與隱秘地點,稍有對抗便是抓到大獄之中嚴刑拷打,屈打成招。

當然了,以上這些顛倒是非的話出自江南復社對朝廷和京師現狀的抨擊,並非事實。

真正的事實是崇禎皇帝查到陳名夏等人與建奴私通,實際上是受了建奴的授意纔會在薊鎮搞事。

所以崇禎皇帝纔在震怒之下令廠衛徹查,廠衛得力,一舉查獲不少京師中不斷與建奴有所往來的官員士子。

這些復社士子在江南一帶編造名目,稱這件發生在崇禎十七年九月中旬的事件爲“甲申暮秋冤案”,到處宣揚崇禎皇帝乃桀紂昏君,縱容廠衛鷹犬遍地害人的言論。

崇禎皇帝對此並不在意,不過是一羣捏著筆桿子的跳樑小醜而已,自己握著生殺予奪大權,他們又能怎麼樣。

現在的薊鎮廢棄已久,早就不是當初名將戚繼光鎮守時那樣了,黃得功認爲想要恢復防衛能力,至少還要半年光景才行。

虎山營的鼎鼎大名許多人都曾聽說,冤案之事傳出以後,崇禎皇帝對黃得功的信任和包庇之情盡顯,更是沒有任何人再敢對復設薊鎮之事說三道四。

像是永平府、遵化還有中屯衛的各個文官武將不斷來薊鎮城,開始與黃得功送禮寒暄。

對於這些,黃得功來者不拒,照單全收,但事後卻是將全部禮物交給當地錦衣衛千戶,又將送禮的人列成一個名單,一併上交。

且不說錦衣衛對此事如何反應,在重建薊鎮的過程中,黃得功逐漸發現三屯營對薊鎮防戍的重要性,便是上疏建議崇禎皇帝重設三屯總兵一職。

這樣一來,也能與薊鎮鎮城形成夾角,更容易戍衛京師。

薊鎮城與三屯營舊址相距不過十餘里,如此近的距離之下,一般人都不會想朝廷在此地安置一個協守總兵來牽制自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也是人人都懂。

黃得功這個奏疏在許多人看來,那是傻子一般的言論,但他卻根本沒有考慮過這層,全心全意的只是想把薊鎮再建起來。

黃得功實際上和崇禎皇帝想到一起去了,要是三屯營派一個得力將領建起來,薊鎮的衛戍也就提升了一大截,京師便不至於只有山海關一道屏障。

山東總兵劉澤清被朝廷官軍合力圍剿之後,牟文綬累功升任山東總兵,崇禎皇帝採納了黃得功的建議,啓用楊肇基之子楊御藩復爲三屯總兵。

說起來,楊御藩還真是最適合三屯總兵這個位子的。

其父楊肇基征戰一生,最後死在三屯總兵任上,崇禎皇帝讓楊御藩回到三屯營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希望楊御藩能繼續其父忠君爲國的事業,和黃得功爲朝廷守好北方。

當時身在山東萊州的楊御藩聽聞此事,當即激動的不能自己,立即帶著楊部兵馬北上前往三屯營赴任。

三屯營這個地方,對於楊御藩和楊家來說意義重大,算得上是比較熟悉,楊肇基於此鎮守多年,在本地的百姓與軍將之間也是頗有力度。

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
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西县| 中宁县| 工布江达县| 任丘市| 永丰县| 汉寿县| 东乡族自治县| 年辖:市辖区| 桓台县| 那坡县| 交口县| 石景山区| 饶阳县| 饶平县| 临桂县| 聂荣县| 沧州市| 武义县| 古蔺县| 五寨县| 西林县| 海林市| 石林| 商南县| 清水河县| 疏附县| 昭觉县| 丰城市| 孙吴县| 兖州市| 宜君县| 东港市| 沭阳县| 逊克县| 静乐县| 介休市| 平罗县| 安陆市| 壤塘县| 封开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