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

盛京皇宮,年僅七歲的福臨正在布木布泰的手把手教導之下學習漢語詩詞,自打即位之後,這幾乎成了順治每日早晚的必修課。

年幼的順治皇帝現在還並沒有什麼陰謀論,只是對促成這一切的攝政王多爾袞有些恨意,他的小腦袋瓜裡很想不通某些事。

若不是多爾袞再三勸諫自己母后,自己也不至於學習這些令人頭皮發麻的詩詞,若不是他整日進宮和自己母后說著說那,自己更不必有這麼多的束縛和規定。

在熟練的背誦完一整首唐代詩詞之後,布木布泰像是十分高興,揮手示意幾下表示下課了。

福臨見到了顯得極其興奮,一下子就將方纔心中對多爾袞的怨念拋之腦後,正要歡樂的跑出去尋找幾個宮女太監玩耍,卻冷不丁和一個匆忙進門的正黃旗侍衛撞在一起。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侍衛後退幾步,象徵性的喊了幾句後,便是趕緊上前向布木布泰行禮請安。

兩黃旗歷來是皇族親掌,此時也正是他們在負責宮禁之中的安全,布木布泰見到這個侍衛臉上神情就知道有大事發生,趕緊將順治拉回來,正色斥道:

“什麼事情慌慌張張,難道是天塌下來了不成?”

“啓稟聖母皇太后,明國的使臣到了,正在崇政殿等待,說是有禮物和國書交給聖母皇太后和陛下,聖母皇太后,要不要卑職將他轟走?”侍衛說話的時候,眼神躲躲閃閃,一直不敢與布木布泰正面對視。

“母后,明國怎麼會派使臣來呀?”順治皇帝還是頭一次遇見關內大明派使臣來這種事,當下是既好奇又覺得驚訝。

布木布泰沒有回答順治的問話,冷哼一聲,說道:“既然都已經來了,那還是見見吧!免得又要有人說咱們大清怕了明國,你先安排著。”

“遵旨!”侍衛頭也不敢擡,喊了一聲就立即告退。

“福臨,你得記住,你是我們大清的皇帝,待會兒見了明國的使臣,面上可不要給他們任何好臉色,要知道,就是這些人欺壓我們愛新覺羅家數百年。”

“母后,我怕......”福臨緊緊抱住布木布泰的腿,將腦袋擠進了中間。

“怕什麼,你是皇帝,他不過是明國的臣子,該怕的是他,而不是你!”布木布泰搖搖頭,似乎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

“大明正二品左副都御史施邦耀,這兒有禮了!”施邦耀輕蔑的眼看著從後宮走出來這一女一小,心中冷哼道了一聲蠻夷,面上卻仍是不動聲色。

“放肆!”

布木布泰橫眉以對,嬌喝道:“本宮管你是不是御史,本宮是大清的聖母皇太后,這位是大清的皇帝,見了皇帝、皇太后卻不行禮,你們的皇帝就是這樣訓導你們的嗎?”

“哈哈哈。”

施邦耀卻好像聽到什麼十分可笑的話,大笑幾聲,緊接著面色肅穆的朝北京城方向一拱手,正色說道:

“我大明的皇帝今年剛剛冊封了安南幾國的國王和都統使,周邊諸國之國王、都統使名號亦向來是我朝廷頒賜,卻從未聽過甚麼大清皇帝,究竟是從何而來?”

施邦耀說話時高高昂著頭顱,甚至連布木布泰和福臨正眼都懶得瞧上一眼。

“真是太放肆了,來人!”布木布泰氣的花枝亂顫,她本想著給這明國時辰一個下馬威,沒成想對方卻如此頑固,話說的這麼絕。

然而不待她說完,施邦耀冷笑幾聲,忽地揮手大喊一聲:

“不勞煩了!汝等休要碰我,怕髒了在下身上的大明官服!”說著,施邦耀在一衆滿清王公貴族震驚的眼神下拿起地上的盒子,高聲說道:

“此爲我大明皇帝贈予汝等蠻夷的禮物,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我看如今卻也不必,因爲這個物件,你們是送不回來的。”

布木布泰非常疑惑,擺手制止了登上殿的侍衛,凝玉一般的手掌緩緩打開木盒,緊接著便是捂住嘴嬌呼一聲,盒子落在地上,內中早已乾涸的頭顱也是隨之滾落在地。

頭一次見到這等慘像的福臨立即抱住布木布泰,全無所謂的帝王風範,見此,施邦耀也是哈哈大笑,說什麼福臨的言行舉止,甚至都不如崇禎皇帝剛剛出世不久的第八位皇子。

“拉下去,拉下去!!”布木布泰簡直氣的嗓子都要冒出火來,想也沒想便是揮手讓侍衛來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施邦耀似乎早就預料到這一點,一點反抗都沒,只是昂著脖子等死。

就在他馬上就要被侍衛帶下殿的時候,布木布泰卻又是擺手制止下來,她想了想,竟是從臉上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咬著牙說道:

“如此,還請使臣回去告訴那朱由檢一聲,就說我們大清皇帝不是和他一樣殘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天下間的有識之士同樣會對我大清趨之若鶩。寧先生的遺孀和家人我們都會好生保護,無論是滿是漢,天下間有才能之人都可以投奔我大清。畢竟,大清取代明國,是天命。”

聞言,一味求死的施邦耀有些吃驚的看著布木布泰,心中掀起了千層浪,不多時,他冷哼一聲,掙脫侍衛的手,面無表情道:

“既然如此,某便告辭了!”

殿上每一個八旗的王公貴族都想把這耀武揚威的施邦耀撕成碎片,然而布木布泰不許,就連濟爾哈朗和代善等人也不許,他們也是毫無辦法,只得作罷。

......

且不提沒死成的施邦耀一路上心中的震驚,馬爺這頭也已經硬著頭皮和五城兵馬司的差頭接上了頭,打算來個蚍蜉撼樹。

遠在百里之遙的塞外朵顏地界,一支兵馬卻也是姍姍來遲。

大約一月之前,順治小皇帝福臨授多爾袞大將軍之職,親賜敕印,多爾袞這次吃了上次的教訓,並未誇下海口說一定能直接入關,兵馬也沒有帶了很多。

說起來,多爾袞本人對漢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折服,他認爲,要想徹底滅亡漢人,根癥便是要徹底滅絕他們的文化。

這次出關時清軍號稱二十萬,實際人數也就是十五萬上下。

從崇禎十七年年底開始,遼左一帶大小叛亂便是層出不窮,多爾袞就是因爲在甲申年抽乾了遼東的清軍,這才差點釀成難以挽回的大錯。

所以這次出去,滿八旗的主力他就只帶著本部兩白旗兩萬餘騎,其餘數萬人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蒙軍旗和漢軍旗,除此之外,負責運輸輜重的包衣們也是成羣結隊,人數不下三萬,就這樣,堪堪湊成了十幾萬所謂的鐵騎大軍。

其實說實在的,多爾袞這次出來一是深深厭煩盛京城內新舊兩派的恩怨瓜葛,想出來透透氣,二來也是聽說了朵顏一帶都統臨死前的彙報,想借用收復朵顏三衛的戰功來震懾那些王公大臣。

剛剛進入朵顏地界,後頭一名來自盛京的騎兵便是趕到,面色嚴肅的說道:“攝政王,聖母皇太后命你即刻收兵返回盛京,有要事相商!”

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
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和县| 尉氏县| 临湘市| 宿州市| 嵩明县| 永吉县| 乡宁县| 台中市| 玉树县| 阿勒泰市| 淮南市| 镶黄旗| 康乐县| 瑞昌市| 尖扎县| 会理县| 社会| 宁远县| 文化| 枝江市| 辉南县| 巨鹿县| 邯郸市| 渝中区| 饶阳县| 禹城市| 册亨县| 阿瓦提县| 潜山县| 贵州省| 通化市| 基隆市| 长岭县| 米易县| 云和县| 娱乐| 平湖市| 安塞县| 扶绥县| 宣城市|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