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

祖大壽不會放過自己,打是打不過的,跑又跑不了,投降的話他也絕對不會接受,看來今天是逃不掉了。

如果沒有那事,自己可能今日也就不會死了,剛想到這裡,大門忽然被人打開,卻是祖大壽的長子祖澤潤次子祖澤波拎著血淋淋的鋼刀踏了進來。

“哈哈哈,爹,你真該出去看看,那幫滿洲人跪地求饒,滿臉不可置信的樣子,實在是太解氣了!”

“是啊,咱們漢軍弟兄都被滿洲人欺壓得不輕,今日終算是翻身了,何時渡海歸附朝廷?”

“不急,隨爲父出出迎孔有德。”祖大壽振了振盔甲,起身就向外走,祖大樂用刀指著蜷縮在地上不斷求饒的李率泰,問道:

“將軍,這狗賊怎麼處置?殺了算了!”

祖大壽想了想,“咱們將城交給孔部以後,就將這李率泰的人頭一併送過去,也好讓他無法再降。”

祖大樂聞言嘿嘿一樂,再看向李率泰的時候,那滿眼的笑容卻是讓後者不寒而慄。

就在祖大壽和孔有德交接海州城的時候,寧遠衛以南的覺華島外,卻有密密麻麻的不少小船悄悄駛入軍港,鼓足風帆,向島上行駛而去。

這支船隊的率領者,是東江總兵黃蜚麾下副將薛去疾。

這薛去疾與線國安不同,後者早年便開始轉戰各處,後來纔來到黃部,他早年便是黃蜚舅舅黃龍的部將,一直在皮島。

後來皮島失陷,朝廷沒消息,他便跟隨黃蜚在渤海一帶四處漂泊,直到崇禎十九年再隨前者復鎮東江。

接到黃蜚的軍令之後,薛去疾便是定下計劃,匆匆出海,這支船隊雖然小,士卒卻有近萬人,另外還有三十餘艘廣底船,負責運載大批的輜重。

“上,不要引燈!”

薛去疾一聲令下,所有的士卒全部都脫下了軍服,改爲便裝,號令卻是絲毫不亂。

東江軍的水兵都是海陸兩棲,即使在黑夜中下船,如此龐大的船隊也沒有發出任何的雜音,各船之間憑藉著桅桿上的昏暗明燈有序的前進。

他們下船後不久,三個黑影湊在了一起,其中一個瘦高個子悄悄的看了看岸邊黑壓壓的人羣,再看看前方不遠處已經昏睡的清軍哨兵,冷笑一聲:

“看樣子這些建奴是根本沒料到我軍會奇襲,老李,你帶著三千人迂迴到後側,老六你帶另外三千人到兩側,聽我號令行事。”

“尊命,今日就幹他一票大的!”兩人相視一笑,帶著一批黑影靜悄悄的從岸邊離開。

不遠處的清軍寨樓上,兩個步甲正在靠著牆邊大打哈欠,便是身後的小佐領也沒有留意到前面的黑壓壓與往日有何不同。

忽然間,寂靜中陡然出現“嗖”的一聲,後方睡眼惺忪的清軍佐領應聲落下寨牆,餘下那兩個還沒來得及揉出眼屎,便聽見一陣震天的喊殺聲。

這些喊殺聲自四面而來,陡然出現無數個火把,將原本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清兵一見,頓時嚇得屁滾尿流。

原來不知什麼時候,他們的四周已經摸上來無數東江鎮的明軍,這些明軍皆穿戴著與京畿明軍相同的制式鎧甲。

覺華島上的三千滿洲兵還有七千餘漢軍旗分佈得很散,薛去疾的東江軍雖然人數和對方差不太多,但勝在出奇制勝,還是夜襲。

很快,覺華島上的清軍便被分割包圍,諸部殲滅,然而在這個時候,餘下的幾個地方也同樣掀起了戰火。

......

巍峨的山海關,依舊是大明的金黃色豔陽旗幟在空中獵獵作響,明軍無數的長槍手正挺立其上,看著遠處的山巒,個個面色嚴肅。

山海關東面的上層額枋前懸有“天下第一關”的巨幅匾額,樓下則是山海關的東城門。

“天下第一關”匾額,用現代的話來說,長至少五米多,高一米半,便是每個字都一米有餘,這副匾額,其字爲楷書,筆力蒼勁渾厚,匾額沒有留下任何落款。

時人曾訛傳是權臣嚴嵩所書,其實黃得功就任以後問過本地人,這副匾額是由本地一個喚做蕭顯的漢人所書。

相傳,“下”的最後一筆,不是一起寫上去的,而是蕭顯將蘸滿墨汁的抹布拋向空中而點上去的。

正是這被稱爲“京師屏障,遼左咽喉”的天下第一關,清軍至今都沒能突破寸土,前些次的入關,全都是繞道蒙古在喜峰口趁虛而入。

然而現在這種情形顯然已經不可能發生,藺養成鎮守喜峰口,黃得功調任山海關,便是永平府,也有身經百戰的張鼐率部駐守。

永平府之後,薊鎮、三屯營又有楊御藩等重兵把守,便是臨近京師的通州等處也有足量的明軍,清軍想要故技重施再次入關,可謂難如登天。

忽然間,緊閉了多年的厚重東門忽然響起拉閘的聲音。

由於東門許多年衛城打開,便是二十幾名兵士也是拉不開,需要上油才能緩緩打開,僅是這一步驟,便有了一炷香之久。

當然,這是多年來山海關東門的首次打開,也屬正常。

黃得功所部中軍將領田雄率領三千餘騎一萬餘步軍,忽然自東門而出,直奔廣寧中前所城。

在此之前,黃得功曾受到喜峰口藺養成和天津曹友義的書信,稱黃蜚要孤軍深入去殲滅曹家,要他出兵配合。

起初黃得功是拒絕的,原因無它,就是山海關的地理位置,原本薊鎮已經十分重要,但山海關卻比薊鎮重要十倍。

這裡是北復遼東,南衛京師的重地,崇禎皇帝交給自己鎮守,那是天大的信任,輕易出關,一旦受挫便悔之晚矣。

不過很快,黃得功瞭解到關外建奴火燒自家眉毛的事實,現在關外實際上直達錦州一線的清軍,幾乎都已經撤離。

最近的清軍主力一萬多人,還是駐紮在錦州、寧遠兩地,餘下各處都是由漢軍旗和蒙古人守備,滿洲兵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是兵到即復。

就算如此,黃得功爲保險起見,也還是向朝廷上奏,靜等旨意。

這次朝廷的旨意下達很快,原因是兵部尚書朱大典拿著黃得功的摺子繞過如今圍繞是否出兵協助朝鮮爭議不休的問題直接面聖去了。

崇禎皇帝仔細考慮之後,雖然允許了山海關總兵黃得功、寬河總兵藺養成、天津海防總兵張名振、天津總兵曹友義的聯名請求,但也是約法三章。

最主要的一條,這次出關不是爲了收復失地,不需要搞的興師動衆,全都派精銳小分隊去,打下來也不需要佔領。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帶上漢民和物資,沒時間就把當地旗人滅瞭然後直接跑路。

崇禎皇帝消滅建奴有生力量的意思自然不能明說,現在建奴眼看著要不行了,更要一步一步把他耗死,決不能給它任何翻身的機會。

建奴的兵馬以騎兵爲主,動作起來就像飛似的,不然薩爾滸明軍分兵爲何會被建奴騎兵逐一擊破。

這次一旦孤軍深入被拖累,很有可能被多爾袞調兵圍堵,若是地方鎮守損失過大,甚至造成大將陣亡,多爾袞勢必會集中建奴全國之力趁機攻打喜峰口或山海關。

到那個時候,形勢可就變了,崇禎皇帝絕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你來我就跑,你出亂子我就撿便宜

這次是要把毛爺爺的游擊戰法貫徹到底,還不到關外決戰的時候。

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二十八章:示威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完結感言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
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二十八章:示威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完結感言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泰顺县| 峨山| 象州县| 论坛| 湖口县| 黄石市| 松滋市| 中牟县| 长顺县| 东城区| 沐川县| 陆川县| 阳江市| 舟曲县| 乌鲁木齐县| 兴仁县| 安化县| 湖口县| 南安市| 南陵县| 东丽区| 项城市| 邵阳县| 双桥区| 镇安县| 门头沟区| 邻水| 鹿泉市| 靖宇县| 冷水江市| 凤冈县| 类乌齐县| 龙口市| 建阳市| 建瓯市| 镇康县| 张家界市| 东海县| 赞皇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