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guān)大戰(zhàn)(上)

雷家是唯一一個在山西境內(nèi)被誅殺九族的,動手的又是禁軍,意義上就與尋常官軍不同。

說出去有些過於冷血,但崇禎知道,戰(zhàn)爭不是兒戲,如今山西這個情況,唯有徹底根除雷家,才能讓方家及更多的人得到免死。

用雷家的慘像來震懾羣小,讓他們明白繼續(xù)與朝廷作對的下場,才能真正讓地方上得到靖平。

果然,昭告天下以後,大明境內(nèi)各地都是風(fēng)聲鶴唳,不少勢力小的賊匪都是主動投誠,尋求減免,以免陷入雷老大那種境地。

山東境內(nèi)早年就被山東軍清剿得差不多,但他們一直對各地盤根錯節(jié)的豪強沒什麼辦法,畢竟這些人於理上還是大明子民,沒到發(fā)兵剿滅的地步。

山西之事傳到山東以後,豪強們便也是坐不住了,一個個小會議開起來。

如今這個勢頭不對,地方上一旦平靜下來,沒有什麼大的亂子,這種事就遲早要蔓延到他們這裡來。

可恨就恨在流賊和建奴不爭氣,從兩個方向一起輪番攻打,居然還叫崇禎緩過氣兒來,給逐個擊破了。

指望他們是不可能了,如今山西已定,山東也承平多年,土匪、山賊們的山大王當不成了,他們的土皇帝自然也快做不下去。

常人都說皇權(quán)不下鄉(xiāng),但皇權(quán)強勢之時,即便是一里一境,也都是遠遠的對京師不敢有絲毫違逆。

崇禎皇帝率領(lǐng)禁軍繼續(xù)前進,此時,潼關(guān)方向也傳來了最新的軍報。

軍報有些簡略,只是幾句話概括了大致軍情。

堵胤錫率領(lǐng)五省聯(lián)軍進發(fā)潼關(guān)以後,和李自成前後鏖戰(zhàn)了幾個月,朝廷不斷增派兵馬和物資,李自成也三番五次的派大軍援助,至今依舊沒個結(jié)果。

不過沒多久,東廠的密奏也跟了上來。

相較之下,這份報告就顯得十分詳細,幾乎把如今陝西、河南的戰(zhàn)事都理順得差不多。

河南方面,現(xiàn)在彰德、開封、歸德三府都已經(jīng)被張世澤率領(lǐng)的京軍拿下,包括葉雲(yún)林、王文耀在內(nèi)的很多僞順軍將,墳頭草都幾米高了。

不久之前,李自成爲挽回大順在河南的頹勢,派郝?lián)u旗、張能二將分率十萬大順軍前去增援。

不過號稱得興師動衆(zhòng),那是流賊的一貫風(fēng)格,實際這兩位到底是帶著多少人馬進入河南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只知道戰(zhàn)果,起先張世澤小敗一陣,不得已退守開封。

但是很快,牟文綬奉堵胤錫檄令率山東軍援剿河南,在陳州擊潰郝?lián)u旗後與張世澤兵分兩路,夾攻張能。

三月底,該部大順軍在退往鄭州途中遭遇山東軍伏擊,慌忙竄逃,一頭扎入張世澤埋伏已久的包圍圈內(nèi)。

最終,該部賊軍被全殲在鄭州以西五里山地之中,遠近震動。

郝?lián)u旗聽聞張能所部被官軍全殲的消息之後,戰(zhàn)意全無,覺河南事已不可爲,但因怕李自成怪罪,不敢退回山西,所以前往宜陽觀望形勢。

殲滅張能以後,張世澤趁勢拿下鄭州,餘的新鄭、禹州等處也均是傳檄而定,歸於大明。

與此同時,張世澤率山東軍一路南下,在汝寧八戰(zhàn)八捷,四月中旬收復(fù)汝寧全境,並於本月初西進,前往南陽府。

潼關(guān)一帶,邸報上說戰(zhàn)事依舊吃緊,但據(jù)廠衛(wèi)密奏所言,倒是有了些動搖。

......

“砰砰砰——”

碧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雜質(zhì),空氣中都流淌著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芳香,但蒼穹之下的通關(guān)卻是被煙霧所籠罩。

連綿不斷的巨響聲,顫動著潼關(guān)本是無懈可擊的城防。

密密麻麻身穿紅黑色相間甲冑的大明士卒如潮水一般的涌向大順軍建立的潼關(guān)防線。?

城上城下,已然是成了官軍和流賊的埋骨之地,城頭和城下,雙方兵卒屍體層層疊疊的累積起來,使得高聳的潼關(guān)城牆都顯得低矮了不少。

由於明軍是有備而來,誓要拿下潼關(guān),所以此時不僅遠遠有車炮營立在山巒之上,對城中的順軍進行火力壓制。

大軍衝鋒的時候,火槍隊也在隨隊向前進發(fā)。

來到三五百步距離的時候,火槍手們分散開來,站成幾列,對城頭進行更密集的輪番連射。

在火槍手前面,則是一望無際的進攻大軍。

最前排兵士推著無數(shù)盾車,這些盾車是新制產(chǎn)品,寬有一人多,高在一人左右。

盾車爲硬木所制,厚達一寸,約三十多毫米,可以良好的防護弓箭,就是一般的弩箭也無法擊穿,可以給後面的兵士以極大的保護。?

此外,盾車外圍又加裝了一層鐵皮,基本免疫所有箭矢和射槍的襲擊,即便是面對火器,也能在一定距離下有效防禦。

現(xiàn)在的明軍,吸取了攻城戰(zhàn)時兵士成爲活靶子的教訓(xùn),像是堵胤錫手下的五省攻堅主力,早就完成了裝備的更新?lián)Q代。

當然,全國方面還有待時日。

在盾靠右處,又新設(shè)一個類似城頭垛口的圓弧凹陷,當敵方射箭時,己方可以躲避,當自己要射擊時,則可以將火銃或弓箭架在木垛上面。

這玩意還是崇禎根據(jù)多年與韃虜作戰(zhàn)時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

建奴作戰(zhàn)時,主要攻城器械就是這種盾車,只不過他們沒有用來射擊的木垛,這是加強改良版。

在建奴看來,自己的騎射天下無敵,要什麼木垛?

堵胤錫的戰(zhàn)法也很簡單,大隊衝鋒,後方火力壓制,一旦上了城,那就是以命搏命的白刃戰(zhàn),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實際上,強攻也沒什麼其它的法子,最多就是用器械減少兵卒傷亡。

此時已經(jīng)快步入火器大時代,面對一些精良的西式火槍,任何盾牌掩護都沒有什麼防護作用。

面對敵人的弓箭手普通盾牌還行,但從攻城時從腦袋上面射下來的彈丸,誰不害怕??

途中有個盾車遮掩一下,不說實際的保護,那種心理安慰更是無與倫比。

順軍遠遠在城牆上看著,都是驚訝不已。

明軍的盾車兩邊都有小輪,看他們推、拉、擡、扛,靈活多變,都是輕鬆不已,防護力又強,自己手裡這火銃和弓箭,拿著還有什麼用處。

很多順卒是赤民出身,他們也知道,便是民間最輕的獨輪車,重量也超過一百斤,明軍使用的盾車也肯定有幾百斤。

不過盾車雖包裹著一層鐵皮,但畢竟主料還是木材。

精良的火槍,在百步左右射擊,足可以打穿這樣的硬木,那個時候,明軍就算躲在盾車後,仍然是死路一條。?

不過此時順軍中裝備的火槍,大部分都是‘起義’過程中自明軍之手繳獲,這些衛(wèi)所粗製濫造的玩意兒,當初害了明軍,現(xiàn)在又把自己給坑了。

就憑這些東西,明軍盾車衝到城下,自己也實難對他們造成什麼傷害。

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zhàn)(上)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zhàn) 確定形勢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zhàn)(中)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zhèn)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zhàn)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shè)銀行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fù)建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zhàn)將啓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二百零三章:奪權(quán)之辯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四百六十二章:戰(zhàn)兵、正兵、輔兵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zhàn)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四發(fā)章推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zhuǎn)敗爲勝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shè)銀行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
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zhàn)(上)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zhàn) 確定形勢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zhàn)(中)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zhèn)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zhàn)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shè)銀行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fù)建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zhàn)將啓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二百零三章:奪權(quán)之辯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四百六十二章:戰(zhàn)兵、正兵、輔兵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zhàn)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四發(fā)章推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zhuǎn)敗爲勝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shè)銀行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宁市| 鹿泉市| 金川县| 海盐县| 启东市| 故城县| 绥中县| 庆城县| 孝感市| 庆元县| 慈利县| 股票| 扎赉特旗| 勐海县| 虞城县| 肇东市| 衡山县| 安仁县| 新田县| 衡南县| 石城县| 新化县| 青岛市| 陵川县| 博客| 贵定县| 双牌县| 称多县| 临泽县| 镇雄县| 庄河市| 嘉祥县| 久治县| 苏尼特右旗| 大安市| 错那县| 汽车| 焉耆| 昭平县| 嘉兴市|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