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

斐迪南三世有點頭腦,這一點即便是崇禎皇帝,也不得不承認。

這小子和默罕默德四世相比,聰明的地方就在於他知道雙方實力上的差距也,也懂得怎麼做能讓自己的國家存活下去。

神聖羅馬帝國當大明帝國兢兢業業的狗腿子,雖說暗地名聲不好聽,但各種利益特權卻是實打實的。

說句實話,崇禎也不打算讓大明統治整個世界,這不可能,無論後世還是現在,這都不可能,只是癡心妄想罷了。

僅靠大明的力量,在強盛時還能控制這麼多領土,但事實證明,從沒有一個國家能保持永遠強盛下去。

羅馬帝國、蒙古帝國,甚至奧斯曼帝國等都說明了這個道理,那麼崇禎皇帝就要退而求其次,培養出一些忠心耿耿的奴才,建立一個嶄新的世界格局。

要知道,單一的國家容易衰弱,穩固的格局卻並不容易被打破,後世自美蘇冷戰以後形成的“一超多強”格局,直到現在也沒有動搖。

老美是超級大國,英法歐盟等在拿著自己好處的同時,也就是在維持老美的超級地位。

現在崇禎致力於要形成的,就是這樣一個類似後世的“兩超多強”格局,畢竟誰特麼知道自己死了以後那些後代都是什麼樣?

別說會有多少明君、千古一帝,只要是出一個庸碌無爲的,就算幾百年積攢下來的國勢也能在十幾年敗光。

現在費迪南三世提出來的建議,明顯就是後世的聯合國。

後世那個聯合國到底是個什麼“國”,這個時代沒有人比崇禎皇帝更清楚。

說白了,那就是一個老美打著堂堂正正名義打壓其它國家的武器,這和崇禎在亞洲的組織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狗屁組織,宗旨都是“和平”,但這種和平,卻是在維持現有的世界格局,保證不會有其它國家出來瓜分。

有個段子說的好,小國有紛爭,聯合國出面,紛爭沒了,大國和小國有紛爭,聯合國出面,小國沒了。

至於“一超多強”之間的矛盾,聯合國從來就沒有正式出過面,在這些超和強面前,聯合國的話實際就是個屁而已。

要是敢說點不中聽的話出來,超強聯手,能分分鐘讓聯合國從上到下換一批成員國,再把不聽話的那些打掉。

費迪南三世的這個構想,不得不說,正中崇禎皇帝下懷。

李定國在克里特島擊潰比特利斯之後,奧斯曼實際上就已經對大明沒什麼威脅了。

這也就是說,自明軍衝入坎地亞城的那一刻起,世界格局基本就已經定型了。

但話說回來,大明現在雖說依舊是走到哪打到哪,但卻沒那麼多精力維持穩定了。

那些新佔領地區的人往往都是言語不通,文化不同,前腳軍隊剛走,後腳就揭竿而起。

說直白點,就是現在大明的地盤已經飽和了,能佔領的地方都占上了,版圖沒法繼續擴大下去了。

剩下那些地區就算強行佔領下來,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仗,這誰耗得起。

總不能學蠻清那一套,把當地平民不分良莠全部屠乾淨吧?

所以現在崇禎皇帝最聰明的做法,不是繼續武力征服更多的地區,而是趁著自己還沒昏頭,多維持已佔領地區的穩定。

頒佈一些有利各族人民融合的政策,在拉攏一批當地貴族當奴才,至於其它的國家,基本沒必要親自出手了。

大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奧地利四家是當今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實際上後面三個都是大明刻意培養起來的

培養出這三個強國做敵人?

不,他們都是大明最忠實的盟友,有些事大明甚至不需要出面,他們就能上趕著幫你擺平。

御四家在保持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證其餘國家繼續衰弱下去。

具體做法就是,大明收了神羅、西班牙他們當小弟,這些小弟往下再收攏一批小弟,小弟則繼續收小弟。

這些弟中弟,就會組成後世聯合國的雛形,這個雛形組織內成員國都將得到全球性特權,他們義務則是要維持各地區的“穩定”。

這個穩定,是保證一些地區能在常年戰爭狀態,並且不會有任何一家做大,這就和當初大明對蒙古和女真各部扶一家打一家一樣。

只有讓那些國家繼續打仗,才能延緩他們的發展,才能讓他們繼續聽指揮,而“兩超多強”則可以大發戰爭橫財,飛速發展。

但事情總會出現意外,隨著時間的前進,總會有有某幾個混得好的新興國家漸漸崛起,妄圖挑戰大明及下面四大強國共同維護的這個新世界格局。

到那個時候,弟中弟們擔憂失去現有特權,就會請求各大強國和大明出手,一塊幹掉那些敢於挑戰強權的王八蛋。

各大強國可能會有一個兩個因爲各種原因而慢慢走向衰弱,但他們不可能全部衰弱。

整個兩超多強的格局,最高維護者是大明,大明一旦傾覆,整個世界格局將會重新洗牌,這是所有強國和弟中弟們都不願意看到的。

因而這就保證了大明只要內部不出大亂子,在外部事宜上,基本永遠都會是世界的主宰。

這,就是崇禎皇帝爲後世奠定的世界格局。

費迪南三世肯定不是個穿越者,要不然也不至於被歐洲那些小國按在地上摩擦,但是這傢伙提出來的意見卻很超前。

但是崇禎皇帝還是委婉的拒絕了這個要求。

原因只有一個,聯合國這種東西肯定是要出現的,但絕不是現在,現在的世界有了這玩意只會更亂。

不過費迪南三世的話卻提醒了崇禎皇帝,而他會在有生之年設置一個以大明爲主的“帝國議會”爲雛形。

這個議會絕不是後世聯合國幹啥都要表態。

現在這個世界,是以武力爲主的世界,大明也是用各種征服來獲得如今這個超級帝國的地位。

現在搞出一個投票的聯合國出來,那不是自己用繩子把自己絆住了嗎?

聯合國出現的時候可能是一百年後,也可能是兩三百年以後,崇禎皇帝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現在的大明,是皇權至上的時代,費迪南三世這個建議太超前了,在大明很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損害皇權威嚴。

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一十五章:著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a>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a>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
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一十五章:著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a>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三十五章:整篩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a>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罗平县| 桐梓县| 兴和县| 夏邑县| 正阳县| 木兰县| 晴隆县| 景谷| 齐河县| 特克斯县| 常熟市| 上饶县| 错那县| 荥经县| 当阳市| 沐川县| 彭州市| 江北区| 北辰区| 清河县| 冀州市| 德钦县| 县级市| 塔城市| 樟树市| 盱眙县| 台南县| 宜兰县| 卢氏县| 永新县| 班玛县| 定西市| 贵南县| 奉节县| 德安县| 兴业县| 乳源| 张掖市| 双江|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