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

“微臣覺得範大學士摺子裡寫的很明確了,時不我待,萬一讓李自成先進北京佔據先機,我韃清再想入主中原就是難上加難。”

說著,多爾袞攜殿上一大半的貝勒大臣跪地請求:

“臣等提議,當聚我八旗兵馬,合全國之力,進圍山海關!”

話已至此,孝莊也就不再好多說什麼,轉身向福臨示意一番,福臨則是唯唯諾諾的點點頭,牙牙學語般的說道:

“朕將擇日在大政殿拜攝政王爲大將軍,統率我八旗大軍南下,入主中原!”

“臣多爾袞領命!”

福臨雖然是個六歲的小毛孩子,但怎麼說都是韃清的皇帝,大殿之上金口玉言,豪格和代善等人再不滿,也不可能當衆(zhòng)頂撞皇帝,只得是跟著多爾袞叩拜了事。

大政殿在後世的名字叫篤恭殿,是瀋陽清故宮又一個仿照大明紫禁城皇宮的建築。

說起來,自打建奴竊據遼東以來,他們總是覺得心裡有些自卑,尤其是見過高大的北京城之後,這種想法在他們腦海中更是揮之不去。

可能是因爲自己的皇宮太過小兒科,所以建奴便強迫遼東漢人之中的能工巧匠,幫助他們在盛京建立了自己的‘紫禁城’。

這還沒完,建奴們爲了自褒自揚,甚至美言盛京皇宮是結合了滿漢兩種建築文化的瑰寶。

如果崇禎見到建奴這所謂的‘瑰寶’,怕是會忍不住當場發(fā)笑。

不論從格局、規(guī)模,還是佔地面積等種種方面來看,這建奴的皇宮都是處處透著一種小家子氣,和大明紫禁城根本毫無可比性。

......

此時身在紫禁城的崇禎皇帝又陷入另一場麻煩,京師起鼠疫了。

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天要亡大明啊,李自成頻頻叩關,想要把自己逼到歪脖子樹上吊,周遇吉如此勇猛,白廣恩也是不負厚望。

好不容易見到點曙光的崇禎皇帝正準備大展身手,誰成想卻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算是當頭澆了盆冷水。

鼠疫即是瘟疫的一種,在這種緊要關頭,這玩意兒突然在京師爆發(fā)了,那可真是要命。

要是治不好,那就不是要崇禎自己的命了,那是要整個京師裡所有人的命。

崇禎皇帝確實知道在歷史上北京城爆發(fā)過一場鼠疫,只不過前段時間東忙西忙給忘了,聽到番子密奏後便對此事極爲重視,甚至超過了建設新軍。

畢竟張世澤和周經武也說了,這東西要是不治好,新軍也根本操練不起來,最後不等李自成來打,基本上就沒幾個人還能拎動刀。

按理說這大明太醫(yī)院聚齊了天下最好的名醫(yī),所以崇禎皇帝立馬將希望寄託於此,接連派了幾個御醫(yī)去專事處理鼠疫。

可這種法子歷史上的崇禎用過,並不管用。

現在的崇禎皇帝也搞一次結果還是一樣,治沒治好姑且不論,最後甚至染上鼠疫死了好幾個,北京城是人心惶惶。

崇禎皇帝沒法子了,只好把兩次治好自己的老牌御醫(yī)翁炳實當絕招派出去,又寄希望於他的身上,可是沒想到,這貨出去不到兩天就染上鼠疫駕鶴西去了。

這消息一傳出來,且不說翁府上下披麻戴孝、嚎哭漫天,崇禎皇帝自己也是嚇了夠嗆,特意吩咐尚膳監(jiān)調整飲食規(guī)律,嚴格規(guī)劃一日三餐,以清淡養(yǎng)性爲主,什麼油葷辛辣一概不沾。

當然了,崇禎皇帝不會忘記爲了大明勇於獻身的忠臣,降旨追贈太醫(yī)院御醫(yī)翁炳實爲太子少保,諡“忠恪”,也算是稍稍安慰一下翁府上下受到傷害的幼小心靈。

現在每天清早,崇禎甚至開始有意識的繞圈跑步,鍛鍊身體,以增強自身抵抗力,爲的就是避免自己染上鼠疫。

皇帝都成這副模樣了,鼠疫在北京城已經多嚴重便是可想而知。

滿朝文武大臣就沒有一個不害怕的,據東廠探子稟報,說是半個月之內,京城裡的富戶和高官們基本就把各種藥房搶購一空,無論是不是治鼠疫的,反正見藥就買,有藥就吃,各種草藥的價格也是突飛猛進。

崇禎皇帝聽到這消息後雖然無奈,但也是束手無策,沒什麼法子可用,幾天下來,可謂是愁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其實從萬曆年間開始,山西就已經出現瘟疫。

自打崇禎六年,山西連續(xù)十年全境大疫,伴隨的還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旱和蝗災,鼠疫則是在去年和今年達到高峰,根本停不下來。

再加上小冰河期,這些玩意一股腦兒全來了,已經不是一個正常朝代能管得住的,就算是一般的盛世碰上了,怕也會因此而傷筋動骨,更何況是明末。

河南、江蘇兩省在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七年間也多次出現大疫,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曾多次發(fā)內銀賑災,而京畿一帶也並不是相安無事。

早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順德府與河間府知府便報有大疫,那個時候崇禎皇帝沒管,實際上是屬於沒錢管也沒人派。

到了崇禎十六年,通州、昌平州、保定府又報有大疫,並且自二月至九月間曾短暫的傳入京城之中,便是鼠疫在北京城的第一次小規(guī)模出現。

說來也趕巧,正是在這三、四月間,就在這崇禎十七年要命的節(jié)骨眼上,京師大疫進入高峰,所謂‘東死鼠,西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說的就是現下京城裡的狀況。

知道這些破事之後,崇禎皇帝也就忽然間有些明白過來,歷史上李自成京師是怎麼輕易之間進入北京,爲什麼在歷史上沒打幾天就開城投降了,其中應該也有鼠疫的原因。

就現在的情形來看,鼠疫在歷史上並沒有得到解決。

不過就在這天早晨崇禎皇帝跑圈之後剛剛回到暖閣的時候卻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居然有人治好了得鼠疫的病人。

這次是西廠中負責西街聽記的番役立功,說是有個姓吳的江湖遊醫(yī)用誰也看不懂的方子去治自己婆娘,起碼現在看來,他這婆娘真在轉好。

這件事還是西廠番役們偶然聽聞,這些番子動作也朕夠快的,爲了防止消息散開,第一時間就把這姓吳的遊醫(yī)控制住,連著他的婆娘一塊帶到一處院落,就等崇禎皇帝的旨意。

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yǎng)成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zhàn)(中)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xù)命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wèi)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zhàn)爭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zhàn)前斬將!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a>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yǎng)成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xiāng)?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zhàn)(中)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wèi)勤王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
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a>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yǎng)成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zhàn)(中)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xù)命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wèi)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著的五省總督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zhàn)爭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zhàn)前斬將!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a>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yǎng)成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xiāng)?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zhàn)(中)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wèi)勤王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新绛县| 西贡区| 阿合奇县| 景德镇市| 随州市| 剑阁县| 湘潭市| 福清市| 定远县| 科技| 宁强县| 民勤县| 浑源县| 延安市| 中方县| 昌邑市| 宁夏| 莒南县| 封开县| 崇阳县| 都江堰市| 孟津县| 罗平县| 抚顺县| 来宾市| 达拉特旗| 双峰县| 霍山县| 增城市| 泰宁县| 周至县| 新竹市| 乐山市| 英德市| 永康市| 大埔县| 许昌县| 石台县| 波密县|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