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jì)

廠衛(wèi)們的統(tǒng)計結(jié)果還沒有出來,此時剛回到宮中的崇禎皇帝卻又陷入另一件令人毛骨悚然之事,韃子來了,而且是忽然間出現(xiàn)在自己眼皮子低下來了!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總算是明白被自己附身那位在歷史上經(jīng)受的感覺,京城裡到處都有人想要自己的命,一不小心就可能這在上吊之前一命嗚呼。

幾個月以來,崇禎皇帝在後世一向樂觀的心性都快被嚇出心臟病來了。

崇禎皇帝聽番子彙報之後不由覺得自己命大,好不容易下決心御駕親征一次,這邊還在聚攏兵力還沒等動作的時候,千里之外的盛京居然立馬就知道了。

將廠衛(wèi)探報和唐通的捷報結(jié)合起來,崇禎皇帝心裡就出現(xiàn)了一個根本不敢相信的結(jié)果,那就是在自己出城御駕親征前後幾天的時間,這個消息就已經(jīng)被建奴忠誠的奴才們送往盛京。

自己動身和多爾袞知曉這兩者之間前後相差不會有太久,甚至可能只在幾天之內(nèi),不然就算韃子動作再快,也不可能直接出現(xiàn)在千里之遙的京師郊外。

想想自己努力幾個月纔有的這點兒家底差點被多爾袞隨手來個一鍋燴,崇禎皇帝心中頓時一股無名火起。

“方正化,先把大內(nèi)裡裡外外查上一遍!”

“曹化淳,這事你不用管,帶著西廠的番子繼續(xù)幫吳又可和袁班治瘟。”

本以爲(wèi)這京城被自己裡裡外外殺了幾遍,又有三廠一衛(wèi)的番役們?nèi)找贡O(jiān)視,起碼也會安穩(wěn)一些,不用再繼續(xù)提心吊膽的活著。

可現(xiàn)在想來,卻是自己把北京城的情況想簡單了。

明面上那些東林黨是老實了,也沒有人敢和如日中天的廠衛(wèi)叫板,可暗地裡做了什麼勾當(dāng)卻是不得而知,居然連自己手下那些機警的番子們都沒發(fā)覺。

“傳朕旨意,將所有首級在承天門外築爲(wèi)京觀,以儆效尤!”

堆疊京觀,向來都是要傳揚成四海皆知的大勝才行,這可是個大事,朝堂的百官聽到了都是極力反對,但崇禎皇帝壓根不管你這些,轉(zhuǎn)頭直接去問內(nèi)閣首輔魏藻德。

經(jīng)過上次‘魏青天’的事,魏藻德覺得自己此前都是爲(wèi)民請命,到現(xiàn)在也換了副心態(tài),一條道走到黑就是,實際上除了崇禎皇帝也沒什麼其它的選擇。

況且這‘良鄉(xiāng)大捷’乃是國朝百年未有而實實在在的大勝,據(jù)內(nèi)庫大使所說,這些首級擱在內(nèi)庫都堆不下了,此時不拿出去好好的吹一波,難道還留著等下崽兒不成。

魏藻德這次同意的時候也留了個心眼,居然出來說要和內(nèi)閣大學(xué)士馮銓共同主持此次築京觀事宜,顯然是和昔日仇敵閹黨開始摒棄前嫌、同仇敵愾,成立了一個新的黨派——保皇黨。

崇禎皇帝哪能不知道這兩人的小算盤,魏藻德和馮銓想要好名聲,自己也不吝嗇,給他們就是了。

保皇黨在朝中的形成正是有利於自己皇權(quán)的穩(wěn)固,崇禎皇帝后世那九年的義務(wù)教育還是沒白讀的,沒多說什麼便欣然接受,促成‘皆大歡喜’的局面。

當(dāng)然了,這個皆大歡喜是相對而言的,東林黨官員們再次反對無效,只能是回家繼續(xù)憋著生氣,說是不敢說的,就連路上談?wù)搸拙涠疾桓摇?

因爲(wèi)這麼做的,官職小一些的在第二天基本都被番子直接抓到大牢嚴(yán)刑拷打,官職稍大些的也別想倖免於難,崇禎皇帝人家金口玉言,往往都是直接找個由頭給抄了。

沒錯,反正撕破臉皮了,崇禎皇帝現(xiàn)在就是這麼狠。

三日之後,崇禎皇帝擺駕來到承天門外,看著聚齊好的將士們,也是當(dāng)衆(zhòng)流下了喜極而泣的淚水,哽咽著說了一句“將士們辛苦了。”

這話在後世都聽出繭子來了,乃是領(lǐng)導(dǎo)人閱兵必須要走的程序,但現(xiàn)在這年頭從皇帝嘴裡親自說出來,就好像拍到兵士們的心窩子上去了,感覺暖暖的,很貼心。

天啊,這麼好的皇帝哪裡去找!

更別提崇禎皇帝還是流淚哽咽著說出來的,讓所有人都覺得沒有白爲(wèi)大明奮戰(zhàn)效死,如果蒼天再給他們一次重來的機會,他們還會選擇爲(wèi)崇禎皇帝死戰(zhàn)。

如果非要加個期限,他們希望是一百年。

這個時候京觀也築得差不多了,崇禎皇帝走下城樓從將士們中間穿過,特意看了看這些黝黑憨厚的面容,和其中幾個人含笑對視,來到石碑前,親自揮筆寫下一段小字,說道:

“承恩,將這些話拓於碑上,教天下人知曉朕之心意!”

王承恩先是山呼萬歲接旨,而後上前一看,當(dāng)即覺得胸中涌起一陣難以名狀的自豪感,若自己不是個太監(jiān),還真要和唐通、黃得功他們上陣殺敵才痛快。

“良鄉(xiāng)一役,我各路王師並駕齊驅(qū),正奇互用,並協(xié)一心,累敗來犯之賊。有如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亦如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功級,封爲(wèi)京觀,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兇逆之鑑戒,大泄神人之憤心。”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還在最後加了一行小字:

“皇明混一海宇,文治武功之盛,雖已不及漢唐,然丹心猶存。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十七年閏五月甲申,大明皇帝朱由檢以平賊紀(jì)。”

當(dāng)碑文上的內(nèi)容被傳達下去之後,下面的人都是臉色各異。

對於東林文官們而言,崇禎皇帝這殺氣騰騰、唯恐天下不亂的碑文正是昏君的最好憑證,事實證明,此桀紂之君根本不會管黎民百姓的死活!

東林黨的文人們已經(jīng)在心中醞釀好要如何聲討崇禎皇帝,而在場的明軍將士們卻是個個面色漲紅,人人緊握著手中刀槍,恨不能再上戰(zhàn)場與賊虜拼他個你死我活!

被崇禎皇帝召集起來的明軍將士們,站在這樣一個宣揚大明武功的石碑京觀面前,只覺得心中滿是自豪感,這樣一個皇帝,誰說他是昏君?

說這話的人才是昏庸之臣!這是千古難遇的明君,甚至在某方面足以和永樂大帝相媲美的明君!

據(jù)傳,當(dāng)日閱兵結(jié)束之後,各軍本打算回營修整,路旁幾個士子吟詩作賦,大致意思誰都能聽懂,大概就是在說崇禎皇帝寫這樣的碑文,是個不折不扣的暴虐之君,更是個比隋之煬帝更昏聵的君主!

豈不料,士子們這般自以爲(wèi)是的吵吵嚷嚷卻讓路過的兵士聽不下去了,幾個在戰(zhàn)場上殺了順賊的漢子更是直接一口濃痰噴了過去,怒聲罵道:

“只知道在後嚼舌根的慫貨!當(dāng)今皇上聖明,處處皆爲(wèi)我等謀求福祉,你們倒好,恩將仇報不說,反而處處聒噪攪人,真是該死!”

有一個披著甲冑的京營兵士大聲同意,惡狠狠道:

“兄弟說的不錯!像你們這等書生,上戰(zhàn)場後莫要立刻嚇得尿了褲子纔是,若真有戰(zhàn)場相遇那日,不必求饒,俺必定替皇上摘了你的狗頭!”

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zhèn)關(guān)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wèi)利往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fēng)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fù)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zhàn)場轉(zhuǎn)折(三千字求票!)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wěn)定的皮島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zhàn)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一百一十四章:復(fù)設(shè)東江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五十八章:爲(wèi)公,也爲(wèi)私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yè)帝國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dāng)睜眼瞎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yún)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guān)失陷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zhàn)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nèi)議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zhèn)聯(lián)軍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zhàn)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guān)大戰(zhàn)(上)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一十七章:內(nèi)宮六虎
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zhèn)關(guān)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wèi)利往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fēng)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fù)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五百四十四章:韓子元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zhàn)場轉(zhuǎn)折(三千字求票!)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wěn)定的皮島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zhàn)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一百一十四章:復(fù)設(shè)東江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五十八章:爲(wèi)公,也爲(wèi)私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yè)帝國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百二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dāng)睜眼瞎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yún)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guān)失陷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zhàn)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nèi)議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zhèn)聯(lián)軍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zhàn)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guān)大戰(zhàn)(上)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一十七章:內(nèi)宮六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泉州市| 淮安市| 三原县| 南召县| 洛宁县| 福鼎市| 繁昌县| 邹城市| 济宁市| 石林| 凌云县| 盖州市| 内丘县| 纳雍县| 康定县| 新乡市| 乐平市| 时尚| 韶山市| 房产| 达州市| 大石桥市| 通江县| 天全县| 吴堡县| 黑河市| 北流市| 台南县| 垦利县| 静宁县| 大厂| 北安市| 龙南县| 玛纳斯县| 临城县| 舞钢市| 阳谷县| 德令哈市| 武川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