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

此刻站在城樓上的周思昭回想起往事,仍然唏噓不已。

“當時咱們投降,那是到了沒辦法的地步,一個個都穿的跟要飯花子似的,還提什麼打仗?”

正在這時,站在周思昭身邊的東江舊將閔煉忽然說出這句話,周思昭也是無聲的笑了笑,嘆口氣道:

“是啊老閔,整整二十年了。毛大帥,你在那頭兒過的可還好嗎?”

說著,周思昭將手猛然拍在城磚上,恨恨道:

“朝廷良心發現,有意復我東江鎮,如今多爾袞率主力入關,機不可失!就算是死,末將也要爲東江鎮的弟兄們搏一個忠烈祠的名份!”

閔煉聽到這話,同樣是神色凝重,點頭道:

“說的不錯,就算戰死,也能入祠,東江鎮的弟兄們理應得到這份榮勳!”

既然要起事,周思昭肯定不能自己單打獨鬥,他便是聯繫了在復州的漢軍統領李成仁,此人是李永芳長子李延庚的兒子。

那李延庚雖然是大漢奸李永芳的長子,但卻是爲了大明而死,李成仁早有微詞,亦有心爲父報仇,當即與周思昭一拍即合。

周思昭金州起事的同時,李成仁便在復州一帶積極響應,兩人共同號召東江舊部和遼東一帶的有識之士歸明。

回到城內,周思昭看著一箇中年男子,坐下來說道:

“李百戶,你說你是東廠在遼東的辰顆坐記,空口無憑,你這叫本將如何相信於你?”

“是啊!”閔煉嚷嚷道,“據我所知,東廠在外是有字醜寅卯十二顆坐記,辰顆的位子可不小了,該有腰牌什麼的證明身份吧?”

聞言,那中年男子呵呵一笑,從懷裡寶貝似的取出一塊略微古樸陳舊的令牌,說道:

“周將軍,劉某爲免建奴發現此令,素來是貼身攜帶,從不離身,可能證明身份?”

看見這個,周思昭和閔煉對視一眼,都是不約而同的點點頭,實則相信了六分,如果這個劉百戶是韃子派來的人,那他根本不會有東廠正兒八經的辰科坐記令牌。

兩人爲保險起見,還是故作有無的問了劉百戶許多關於東廠的事情,見對方對答如流,並且根本沒有什麼猶豫和躲閃遲疑之色,這才相信了八分。

“朝廷可有什麼話傳下來?”

周思昭這次復叛,實際上是被逼無奈,也相當於和建奴徹底撕破臉皮,所以他必須要替部下將士和他們的家人尋找一個容身之所。

如今只有這個劉百戶來尋他,所以周思昭就算並沒有完全信任對方,也只能司馬當活馬醫了。

李百戶知道周思昭等人的擔憂,並沒有強求,這次來的本意只是想爲朝廷盡一份力,也不免自己家累世爲大明臣民。

他家本是東廠安排在遼東的世代坐記,常年在一個區域爲生,每個人都有正當夥計,說這家人是東廠番子,壓根都不會有人信。

東廠之中像李百戶他們家這樣的各地坐記還有很多,多是分散在各地,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就連如今的朝鮮土地上,都有東廠失聯許久的世代胥吏。

爲了讓各地聽記、坐記的偵緝順利,東廠甚至利用職權僞造了大量官府文書,給這些人安排了官面上的身份,因而就算有人去查,只要不是東廠主動交出文冊,也根本不會發現什麼蛛絲馬跡。

有件事崇禎曾在東廠的檔案中查到過,從此便是對東廠的能量深以爲然。

天啓年間,正是所謂的閹黨最勢力最旺盛的時期,遼陽一帶有個士子喚做武長春的,閒來無事去逛逛青樓。

這青樓本是士子們飲酒作樂消遣的場所,武長春酒量欠佳,在裡邊喝多點兒就開始胡言亂語,說了些有關閹黨的壞話,沒成想當天夜裡就被東廠坐記一字不落的上報。

緊跟著第二天一大早,甚至還沒等武長春睡醒的時候,一大批東廠番子就衝進房間把他抓回去嚴刑拷打,這整個過程沒人知道,反正武長春最後是被定罪成建奴的奸細給直接弄死了。

整個事件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若不是崇禎皇帝去翻閱檔案也根本不會知道,但就是這些小事,便已經足以說明東廠的諜報勢力在當時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遼東一帶的廠衛勢力曾達到‘路人過街而不敢妄語’的地步,在東林黨可勁兒黑的九千歲魏忠賢的大力排兵佈陣之下,東廠的情報機構在天啓年間實則已經形成了一張常人難以想象的大網。

只要皇帝想知道某人的消息,不出三天就會有勤勞的番子將此人近期的一舉一動甚至是所說過的每一個字如實上呈到皇帝手邊。

對於天下間的文人士子來說,無處不在的廠衛就是他們的公敵。

因爲如果廠衛繼續這樣下去,士子們幾乎是前腳做出一個決定,後腳皇帝就知道了,控制朝政一說也壓根就不存在。

如今東廠由於崇禎皇帝昔年的年輕氣盛而被裁撤,上面最得力的皇帝狗腿子反而被自家主子一網打盡,東林黨成了最大的贏家。

崇禎穿越過來的時候,朝中一羣東林大佬把持朝政,地方上江南復社與豪商聯手,一個把控輿論,一個代天子掌管天下土地,自己這皇帝就是被綁住雙手的瞎子。

在廠衛銷聲匿跡這十幾年中,幾乎每一天都是天下士子的新春佳節。

無數曾安排在遼東的得力胥吏由於皇帝降旨裁撤東廠而失去鐵飯碗,至今失聯了十幾年之久。

王承恩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翻閱保存下來的東廠文冊,把各地散落的東廠情報人員儘可能的再召集起來。

歷史上韃清入主中原,再加上崇禎裁撤廠衛,這些坐記也是逐漸的銷聲匿跡,真正將多年在遼東探聽到的虛實嚥進肚中,誰也不會再提舊事。

然而如今的情況不同,最近劉百戶等人忽然接到京師的消息,說是崇禎皇帝幾月之前不僅復設東廠,就連其餘的西廠和內廠也都全給建了起來。

同樣的,錦衣衛也是經過一次重大改革,崇禎皇帝接連誅殺了幾個東林黨中素有威望的大臣九族、十族,將原本和東林黨狼狽爲奸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撤職誅族,換上了平民出身的李若鏈。

種種傳聞都足以說明如今的崇禎皇帝已經摒棄東林黨,開始走老朱家皇帝的老路,重新重用廠衛,這對蟄伏在遼東幾十年甚至許多代的胥吏們來說,實在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念及於此,李姓百戶正色說道:

“據我東廠飛信,陛下親口聖諭,所有撥亂反正、迴歸大明之人全都既往不咎,並且陛下有旨重建東江鎮,以黃龍黃大帥的外甥黃蜚爲首任總兵。陛下欽點周將軍爲東江鎮守副總兵,恭喜恭喜了!”

“陛下已經下旨爲毛大帥平反!並且歸明之後,諸位的家眷都能在京師得到妥善安置,累年積欠的軍餉和衣甲將會一齊補發到大家手中,其餘一切待遇與其它官軍別無二致,請將軍放心!”

周思昭聞言大喜,連忙說道:

“李百戶說的可是真的,陛下真是如此說的?不是在哄本將開心?”

崇禎皇帝在這些東廠胥吏眼中早成了堪比洪武、永樂的英明君主,又豈容周思昭等人起疑,劉百戶當即怒道:

“某家世居遼東,豈能哄騙於你?”

“再者說了,我東廠飛信向來是督公親自執筆,不傳他人亦從不外泄,若不是如今時局艱難,某又何必說給你看?”

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
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七十六章:歷史的小偏差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广汉市| 布尔津县| 运城市| 巴南区| 凯里市| 蕉岭县| 车险| 郓城县| 通化县| 仙居县| 涪陵区| 常山县| 呼和浩特市| 井陉县| 清苑县| 宁远县| 罗定市| 大足县| 黑水县| 云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洛川县| 靖宇县| 五峰| 北川| 宜章县| 喀什市| 桐乡市| 遵义县| 滨海县| 沂南县| 讷河市| 陇川县| 汽车| 重庆市| 兴海县| 筠连县| 边坝县| 萨嘎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