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

崇禎皇帝點頭準許,大赦斯民,普天同慶,與民共樂。

“...四方流賊,一律解散,不咎既往,若有迷途不返、執迷不悟者,將遣朝廷百萬雄獅,一體剿絕...”

大赦天下說的好聽,但其實並不是把犯人一股腦全放出來,尤其是當下這個時局,那些已經抓進來的流賊若全放出來,天下還不得因此再次大亂。

這次崇禎皇帝的大赦天下,實際上只是爲了籠絡人心之舉,屬於恩旨,範圍小而且力度不強。

根據朝廷規定,此次特赦的犯人需得要地方州府衙門的官員上呈到布政司,再由布政司遞送通政司,通政司上交到刑部,刑部拿到案底後重新審覈,將需要赦免的名單拿到冬暖閣,得到崇禎皇帝批覆準許之後,才能得到赦免。

這一整套的程序下來,按照常理來說,沒有半年也要數月,外地犯人想要因皇帝得龍子而得到赦免,起碼也要到崇禎十九年下半旬去了。

自崇禎十七年以來,由於崇禎皇帝事必躬親,軍政大權一手掌握的情況來看,上下高效還是低能,完全取決於皇帝本身。

往常崇禎皇帝看過程繁瑣的事務,一般都會大手一揮將繁瑣的步驟簡便化,如今這等大赦天下的事喊得響亮,但過程卻依然繁瑣,可謂發人深思。

當然,京師的犯人可能會快一些,畢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最近幾月可能就會陸陸續續的釋放。

好景不長,崇禎皇帝正在滿臉欣慰和寵溺的看著自己這兒子的時候,一名太監慌慌張張,不合時宜的快步走到門外。

這小太監剛到門前就被聞訊趕來阻攔的李春擋住,“哎哎哎,說你呢,叫什麼,沒見皇上正樂呵著呢?閒雜瑣碎的事務,還是放到暖閣去吧。”

“李公公,小的叫王安,是司設監的。”這喚做王安的小太監見到是直殿監掌印李春,也是恭恭敬敬說道:

“這事兒非同小可,小的也是沒法子,怕耽擱了大事。”

李春想起前不久王承恩和李若鏈瞞報那件事,心裡也在敲鼓,心道皇上最恨的就是欺下瞞上,想想也是問道:

“這麼著,你和咱家說,咱家去稟報皇上。”說著,見王安面色猶豫,吞吞吐吐,李春當時面色一變,訓斥道:“怎麼,你還怕咱家搶了你的功勞不成?”

“咱家這是在保著你,這個時候去上報,咱家不會有事,但若是你去了,皇上說不得就一句話把你給咔嚓了,到了那個時候,哭都沒地兒去。”

“這...”

王安心中和明鏡似的,但也是無可奈何,還是附耳貼上去悄聲說話。

“還有這檔子事兒?”聽完這話,李春面色一變,變得有些焦急,說道:“行了,你可以回去了,咱家這就進去把這事兒稟報皇上。”

不多時,李春來到宮內,看著其樂融融的帝后三人,也是暗自嚥了口唾沫,硬著頭皮喊道:“啓奏陛下,前往登萊平亂的楊總兵有摺子回來了。”

“怎麼樣,楊御藩是不是將那巡檢司剿乾淨了,如今可是回到三屯營中?”崇禎皇帝抱著朱慈灼,頭也不回的笑著說道,似乎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呃...”李春一時啞然。

崇禎皇帝沒聽到回話,回頭看見神情猶豫的李春,心下便知登萊出事了,周皇后見到崇禎皇帝臉色變了,也是督促說道:

“陛下,軍國大事爲主,快去看看吧。”

崇禎皇帝將朱慈灼放到周皇后手上,最後看了一眼,頭也不回的跟著李春出宮前往冬暖閣議事。

“砰!”

看完兩道摺子,崇禎皇帝直接一把將其擲到地上,呵呵笑了一聲,說道:“很不錯嘛!這登萊兩府當官的都是以下犯上、目無君父的賊子,這次也好徹底清剿個乾淨。”

“朕昨日在詔書上就說過,若有迷途不返、執迷不悟者,將遣雄獅一體剿絕,陳洪範、張嚴好大的夠膽,因爲自己有昔日孔有德他們的能耐嗎?朕就不信了,小小的登萊,還能翻了天不成!”

聞訊而來的一衆帝黨都是面面相抵,次輔蔣德璟出列道:“陛下息怒,此時臣等監察、任人不利,也有責任,待今日出了暖閣,臣便與閣老魏大人召集閣臣連夜擬出個章程,儘快解決登萊的亂子。”

臣子們紛紛點頭,就連張世澤、王永恩在內的一批勳戚們也是不例外,崇禎卻冷笑道:“召集閣臣擬定章程就不必了,此事朕已有定議,李鳳翔。”

李鳳翔聞言,心中一邊叫屈,一邊趕緊躬身道:“奴婢在。”

崇禎皇帝一拍桌案,道:“傳朕旨意,調張存仁、牟文舉前往登萊協助楊御藩平亂,何騰蛟的母喪也該過了吧,調他到登萊任巡撫,李鳳翔,到了那兒,給朕好生旁敲側擊一番,讓他們明白明白事兒,不要胡來!”

李鳳翔點頭道:“奴婢明白,陛下放心。”

“還有,王承恩,這段時間你東廠的人馬也多朝登萊和山東派一些,南京那頭就讓李有成先搞著,你主要是把東廠在山東和登萊的分署建起來。”

“若是民間有甚麼風吹草動,或者其餘官員、軍將有此類事件萌芽,不必怕朕震怒,直接通報,朕準你深夜入宮上奏!要防患於未然,這等事在國朝不是頭一次發生了,決不能再有下一次!”

崇禎皇帝看向王承恩,說話的時候好像忽然想起什麼來,補充道:

“對了,陳錦那廝押到京師以後就不必會審了,也不必經過朝堂,直接給朕押到菜市口剝皮楦草,三族誅盡!”

“至於那個陳洪範,朕念他曾爲國朝建有功勳,平定之後,便只殺其本人,子女家人均不再株連,那個喚做張嚴的,十族夷平,跑了一個,朕惟你是問!”

這次捅出這麼大的簍子,王承恩心底十分愧疚,當即便是打著包票說道:“陛下放心,老奴這次親自去一趟山東,按名單抓人,一準跑不了!”

聞言,崇禎皇帝消了氣兒,冷哼道:“你就不必親自去了,京師廠衛的事還離不開你。”說話間,看到周圍臣工唯唯諾諾的模樣,崇禎又是無語不已,說道:

“張嚴此等地頭蛇一般的人物,平日與京師是八竿子打不著,如今竟也能鬧到朕的暖閣中來,而且還在山東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足見汝等辦事之不利,監管下屬之不嚴!”

“汝等回去之後,限兩日之內給朕寫出一份檢討,自陳罪狀,寫不出來的,以大罪論處!”

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
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旺苍县| 韶关市| 靖安县| 大邑县| 息烽县| 浏阳市| 平果县| 房产| 施甸县| 益阳市| 金堂县| 黔南| 广宗县| 长葛市| 平顶山市| 上蔡县| 建始县| 钦州市| 平利县| 德钦县| 阿合奇县| 乌恰县| 鹤山市| 舞阳县| 叶城县| 扎兰屯市| 嘉兴市| 兴宁市| 岐山县| 南和县| 榆树市| 阿鲁科尔沁旗| 多伦县| 赤水市| 会东县| 普洱| 江陵县| 鄢陵县| 衡山县| 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