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獻計
兗州,陳留郡。
一處大堂之上,上首位置端坐一人。
此人目視兩側文武,若有所思。眼眸之中盡顯憂色。
片刻之後,他開口說道,“諸位,方纔你等也聽到探馬稟報,凌雲發大軍五十萬兵臨兗州,你等可有何退敵良策?”
一干文武互相看了看,皆現沉思之色,卻無一人答言。
上坐之人正是兗州之主曹操,聽聞凌雲平定冀州之後,召集手下人商議對策。見手下人都未說話,曹操心生不悅,這段時間他被凌雲的兵馬打得落花流水。
本來心裡就不舒服。
派出大量人手查探凌雲的底細,卻一無所獲,彷彿凌雲憑空冒出來似的。沒有任何痕跡可查。
開玩笑,凌雲就是橫空出世,從後世穿越過來的,任曹操怎麼查能查到呢?
曹操等了片刻,見依然無人答言,他把臉轉向一人,問道,“文若,可有良策。”
這人名爲荀彧字文若,是曹操最爲倚重的謀士,先前出兵之時,曹操將其留在青州協助管理州務,並未帶在身邊。
屢次大敗之後,曹操不得已將他召來。
見曹操詢問,荀彧從對列中緩步出來,對曹操施禮道,“主公,決勝之關鍵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凌雲連番獲勝,是這三樣都佔據了。論天時,冬春以來,雨水稀少,凌雲的弓弩手不手掣肘,自然所向披靡。論地利,凌雲步步爲營,以東向西推進。凡徵天下者,若非從北自南,便是從東向西。如不以如此順序,必難成事?!?
曹操雙目盯著荀彧問道,“文若,此是爲何?”
“主公,天下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以高取低,勢如破竹。若以低取高,則步步爲艱,終不能成事。” 荀彧緩緩說道。
曹操仔細想了想剛纔聽到的那一番話,突然目露精光,對荀彧道,“文若先生真乃神人也,請繼續說。”
荀彧微微一笑,“主公謬讚了,在下方纔所說是爲地利也。還有人和,凌雲資源豐厚,施惠於民,得百姓擁護,後方安定,前方將士安心,所以能一而再地獲勝?!?
“這麼說,很難打敗凌雲了?”曹操皺眉道。
荀彧擺了擺手,“主公,非也。在下方纔所說是凌雲。而主公也佔天時、地利、人和?!?
曹操面色了好了一些,“請先生細說”
“天時之所以爲天時,是爲時也,天時並非恆定不變,而是經常變化,雨季將來,雨雪冰霜看似平常,卻是兵之勝敗的因素。若利用好了,可做奇兵。若論地利,凌雲在東方,而主公在北方,算是各有其利。至於人和,主公平定黃巾之亂,安撫百姓,深得民心。在這上面也不遜色。”
“按先生所說,我等應該與凌雲平分秋色,不相上下,爲何我軍卻連連敗退?”
“主公,在下方纔所說的是運,兵運,行軍打仗不只靠兵力,還要靠兵運。但兵運是以兵力爲前提的,這有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又怎能依附呢?主公與凌雲同佔天時、地利、人和,而凌雲兵力充足。主公雖有大軍,卻多爲新收之黃巾軍,軍力不足,兵器遜色,是以失敗的原因?!?
“如此說來,先生可知,本公也派人複製了連弩和巨弩,雖然比凌雲少一些,卻也不算遜色太多?!?
荀彧微笑道,“那凌雲還有五萬鐵甲,主公可曾有應對之法?!?
曹操道,“若我等只守城,鐵甲有何用處。”
“主公,此言差矣。若只防守,鐵甲大軍自然不能發揮其恐怖的戰力,但如此一來,我軍只能守而不能戰,就失了先機。在行動上多受掣肘,首先就立於不勝之地,最好的成績便是不敗,又如何能勝。”
曹操聞言,如夢方醒,立刻起身施禮道,“文若一言,令操茅塞頓開,實在是受教了。”
荀彧急忙還禮道,“主公,折殺在下了?!?
曹操哈哈大笑,“要得,得先生,如我之子房也,先生繼續說?!?
荀彧依言道,“主公,若想扳回先機,則要破敵之長,補己之短。只是在下雖然有個想法,但未經過深思熟慮,不知道該說還是不該說?!?
說著話,荀彧看了看旁邊的謀士和武將,欲言又止。
曹操立即明白了荀彧的意思,對衆謀士武將說道,“今日暫且退帳,待本公與文若商討之後再做定奪?!?
衆人依言退去,曹操把侍衛也摒出大堂。
“文若,此時但講無妨?!?
“主公,並非在下故弄玄虛,實在此計不宜外露。”
曹操微微一笑,“文若多慮了,你是本公左膀右臂,若能挽回大局,你就是絕對的功臣。”
荀彧不再客套,想了想說道,“主公,凌雲雖佔天時,我們可以讓其失去天時。如今李傕、郭汜控制當今天子,左右朝政,主公可上一道表,於當今天子。讓其遣李傕、郭汜出兵征討凌雲。李傕、郭汜本爲反賊之名,若天子下詔,則李傕、郭汜反賊之名盡去。李郭二人爲澄清令名,必會遵照天子詔書而出兵。主公可在表中請求天子令下詔書,著天下羣雄共同征討。天子被困長安,早想有人興兵救駕,如果各路諸侯兵合一處,則會有機會聯合共反李傕、郭汜,這是天子的唯一機會,天子必然不會放過。即便李郭二人不出兵,主公亦可聯絡羣雄發兵長安。各諸侯早有心剷除李郭之亂,奈何沒有藉口。如今二人不遵聖詔,正好給了出兵的理由。如此一來,無論李郭二人出兵與否,天子都不會受到連累。而各路諸侯只要兵馬一動,李郭必然驚恐,肯定會改變主意,帶兵興討凌雲。到那時,主公的兵馬就會大增,又了衆諸侯之力,再對抗凌雲亦會輕鬆許多。而且天子下詔征討凌雲,凌雲則會真正冠上反賊之名,可謂名不正,言不順,喪失天時也。天時一失,民心浮動,凌雲治下百姓知道天子下詔討伐凌雲,必以凌雲爲反賊,則凌雲民心盡失,怎有不敗之理?”
聽荀彧說完,曹操哈哈大笑,“文若,果然是妙計,如此無憂矣?!?
“主公,此爲向天子求兵,向諸侯求兵。至於對付凌雲,在下還有幾條計策,可雙管齊下,同時進行?!?
曹操眼睛又是一亮,“文若請講?!?
“主公,凌雲勢大,但整個軍中只凌雲一人具有震懾力,主公可派人行刺凌雲,如凌雲一死,其手下必然分崩離析,各自爲政,主公可乘勢大加招攬其手下。”
曹操沉思片刻道,“凌雲既然如此勢大,其身邊守衛必定良多,要想刺殺成功,談何容易?!?
荀彧微笑道,“若真刀真槍,肯定難以成功,主公請看下毒如何?”
曹操臉上露出微笑,“文若,如能成功,當然甚好。此事由你全權負責。”至此曹操明白了荀彧爲何在大堂之上不說出此計。先前所說,是謀也,而這一計是能是術,非常歹毒術,絕不能讓外人知曉。
聽曹操如此說,荀彧暗自苦笑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這影響聲譽之事,曹操必然不會自己親力親爲,肯定也不會交與其他人去辦。既然主意是自己出的,主公肯定是讓自己安排,自己當然不能出賣自己,無論事情敗露與否,都與曹操無關了。
想到這兒,荀彧鎮定了一下心思,繼續道,“此乃針對凌雲的計策,還有幾一計可針對凌雲的大軍,削減其戰鬥力?!?
“哦”曹操更露出興奮的表情,“快講”
“主公,如今瘟疫頻繁,在各州之間氾濫。在下聽聞幽州一帶也有瘟疫,只是凌雲都派人給壓制了下去。咱們可派人找瘟疫病人,將幽州能治病一事散播出去,如此一來,若天下瘟疫者皆去幽州,那麼凌雲將會是何表情?如果瘟疫在凌雲的大軍中傳播,則會使其軍心不穩。若凌雲施以救治,病人數量太多,必會耗費他的財力。使其減少在軍力方面的投入,則可削弱其兵馬的戰鬥力。”
曹操點了點頭,“這事好辦,安排軍士扮做從幽州回來的病人即可,想必患病之人必然趨之若騖,幽州就有一出好戲要看了,還可減輕本地的壓力?!?
荀彧又道,“與此同時,主公可廣收鐵料,秘密組建鐵甲軍,一旦時機成熟,即便是凌雲的鐵甲軍也不足爲懼了。”
曹操臉上再露笑容,“文若此言甚是,本公早有此意,不知文若還有何良言?”
荀彧接著說道,“近日聽聞呂布投在凌雲麾下,我觀呂布其人,素有野心,必然不會久居於人下,其早晚有反叛之心。一旦實際成熟,必然會離凌雲而去,或者取而代之。不若主公給他創造一個機會,若他成功,則主公可多一臂膀,若不成功,也可動搖凌雲的軍心。成功了咱們有莫大的好處,若不成功,怎麼也沒任何損失?!?
“好好好,若早將文若先生請來,何至有先前大敗?!?
曹操連說了三個好字,握著荀彧的手連連誇讚,“有文若在,何愁大事不成也?!?
接著,二人又在一起密探了許久。
冀州,魏郡,鄴縣。
凌雲正與滿寵在一起閒敘。
“伯寧(滿寵的字),你我一見如故,相識恨晚啊?!?
“主公如此說,令寵汗顏,寵本無名之士,在曹公帳下聽候使喚而已,怎敢得主公如此厚待,方一相見就給予從事之職。”滿寵施禮道。
凌雲微笑道,“伯寧,或許這就是緣分吧,我看你順眼。當然了,那只是說識人之明,但我有感覺,伯寧定會與本公一起成就一番大業。不信就走著看?!?
凌雲說這話非常有底氣,歷史上的滿寵文武雙全,勇而有謀,算無遺策,屬鳳毛麟角之類的人才。只是曹操暫時還沒發現他的才能。
當然,或許此時的滿寵黑沒成長到那個地步,眼前,滿寵不過與凌雲年紀相當,也可謂是年輕氣盛。
“主公,承蒙厚愛,寵自當竭盡全力,以報主公知遇之恩?!睗M寵施禮道,“主公,寵聽聞曹操將荀彧調至軍中,此人素有大智,目光深遠,足智多謀,主公不得不防??!”
凌雲點了點頭,荀彧其人,他自然知道,在心裡也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伯寧,你與荀彧可有交情?”
“主公說笑了,寵職位卑微,荀彧卻爲曹操帳下首席謀士,怎麼能有交情?”滿寵回道。
“伯寧莫急,本公覺得你也有荀彧之才,如今曹操又荀彧,我有你滿寵,看看誰能得勝?!绷桦呅Φ馈?
“主公”
滿寵輕呼一聲,心中非常感動,他志向雖然遠大,卻無地施展,如今得凌雲厚待,如何不熱血沸騰。
在他心裡,雖然職位不如荀彧,但卻並不覺得自己不如對方,正如凌雲所說,二者在此相遇,正好一比高下。
更重要的是,凌雲給了他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