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宛城
夜晚抵達宛城外的兵馬正是凌雲一行,之所以來的這麼晚,是因爲他在當初被圍的地點處理善後事宜。
與張繡大戰中,很多護衛軍受傷,凌雲不能撒手不管。傷兵統統集中到一起,隨著當地軍士回城治療,等待傷好後再歸隊。
前來救援的那兩支千人的軍士實際上分屬四個城池的,因爲城中兵馬不多。
凌雲採用誘敵深入的計策殲滅了追擊的敵軍。這四個城池的兵馬雖然都只有數百人,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凌雲購買了足夠的軍士,這些人暫且用不上,讓他們各回各自的城池,確保地方治安。
張繡的潰軍逃向四面八方,凌雲的軍士追擊得也比較分散,傷兵走後沒,凌雲令身邊的軍士打掃戰場。順便等待追敵的軍士返回。
過了好一段時間,陸續有追敵的軍士回來,先回來的軍士無不盡殺敵軍。隨著返回的軍士不斷增多,凌雲大致瞭解了張繡殘軍的情況。凡是被軍士追殺的敵軍,悉數被殲,只有極少數殘軍外逃,而且有部分軍士繼續追趕。相信那些逃軍必定兇多吉少。
張任、李嚴等一干降將在凌雲身邊也都瞭解了這些情況,衆人無不咋舌,看來凌雲是真的發怒了,居然下令一個不留。而且他真的做到了,相信張繡的命運將會很悲慘。
張繡的命運怎麼樣,別人都不太關心,只是張任與他是師兄弟,畢竟存有同門之情。他心裡不僅爲張繡擔心起來,但他也無法向凌雲求情,先前張繡的架勢實在是太囂張了,分明要一舉滅了凌雲。如今凌雲這邊死傷數也不少,他們之間的恩怨絕對不是自己一兩句話所能抹殺的。況且張繡勢大的時候,也未曾有絲毫手下留情的意思。
張任知道開口也無用,所以也就不再爲此多廢口舌。
人之命,天註定,胡思亂想沒有用。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一切都是張繡自找的。貓有貓的命,狗有狗的命,只希望張繡能逢熊化吉,逃得一條性命。
等打掃完戰場,掩埋了戰死的軍士,凌雲立刻率兵啓程。只留下數十名軍士在原地繼續等待追敵人未歸的軍士。
這次凌雲共買了三萬軍士,其中一萬五跟著展熊追殺張繡而去。另外一些人去追殺別的逃軍。凌雲幾次升級之後,可購買的兵馬不斷增加,但他都沒買兵。就等著關鍵的時候派上用場,出奇兵制勝?,F在購買了三萬軍士,只剩下一萬多的名額。
因爲這耽擱,凌雲抵達宛城時已是午夜時分。
展熊等人一路追殺,就在城外守了半夜,都未曾進食。
凌雲的便令軍士在城外紮下大寨,好生吃喝休整,等待天明之後再行攻城。
眼看著外面的大軍增加了許多,胡車兒一面派人去報於張繡,一面命令軍士嚴密防範。只是他對守住宛城已經喪失了信心。
至於出城偷襲凌雲的大營,他更沒這個膽量。
近半夜的休整,天亮之後,大軍用過早飯,凌雲一聲令下,大軍開始攻城。
凌雲的大軍並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具,但對於凌雲來說,攻城根本不用那麼麻煩。
弓箭手壓制住城上的軍士,有人射落吊橋,打開城門,宛城便被攻破。前後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城上的守軍見如此聲勢,早都嚇破了膽,都沒有死戰的心思。五萬大軍出去攔截凌雲,被人家給打回來了,而且幾乎打光了還追到老家。城中剩下的那些軍士再膽大也不敢硬拼啊。
破城之後,三萬多大軍蜂擁入城,控制住四面城門,將外面負責攔截出城的軍士放了進來。
四面城門都派專人把守,固若金湯,城中的人根本無法出去。
強悍的軍士在四處快速地清理城中守軍,胡車兒在城破之時便被亂箭穿身而死。其餘的軍士都面臨著凌雲大軍的瘋狂圍殺。
凌雲的軍令,宛城的軍士一個不留。
有些想要歸降的軍士都被無情地殺掉,凌雲的大軍肆意地收割著守軍的生命。凌雲真的怒了,張繡觸到了他的逆鱗,想要殺死自己,想要擄去自己的夫人,那麼,準備好吧,承受你應該承受的後果吧!
瘋狂的圍殺一直在繼續,一萬多守軍如何抵擋住三萬多如狼似虎的大軍,他們被催地發現,一生中最恐懼最黑暗的日子來臨了。
衝進城中的展熊並未過多理會守軍,他率領三千人一路衝殺,殺奔張繡的府邸。府邸附近的數百軍士根本不堪一擊,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被清理乾淨了。張繡身中數箭被展熊生擒活捉。他的家眷亦悉數被展熊控制起來。
城中到處是喊殺聲,到處是刀光劍影,城中的守軍被殺得越來越少。
到中午的時候,已經找不到一個活著的守軍了。
凌雲下令,城中百姓,凡舉報一名混入百姓中的守軍者,賞五十金。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五十金絕對是天文數字,立刻有百姓動了心思。雖然百姓不會對城中所有人都熟悉,但相鄰的人家都還了解。哪家多了人,哪家有壯漢從軍,都很清楚。
過了不到一個時辰,凌雲這邊就接到了大量舉報,展熊分別派人前去捉拿,一經覈實,立刻緝拿,就地處死。被舉報著達數百之多。
凌雲從張繡的府庫中取出金錢,一一兌現懸賞。
宛城之中,有人歡樂有人哭。
到最後,舉報著逐漸少了,凌雲估計即便有漏網之魚也屈指可數,遂不再追查。
張繡一家被押到大街之上,董君歷數其罪狀,宣判其全家抄斬。
張任見此情景,向凌雲求情,想求凌雲放了張繡的子嗣,爲張家留一條根。凌雲豈能留下後患,當初張繡興兵之時,凌雲給過他機會,讓他退兵。而張繡仗著勢大太能裝b了,凌雲就是想讓他知道什麼是後悔,就想想殺他全家給天下的諸侯看看,將來或許他們就是這樣的下場。
張任盡了心思,遭到凌雲拒絕後,他也無話可說,必將張繡做得太過分了。凌雲現在瘋狂的報復,誰都可以理解。
張繡一家數十口被斬殺於長街之上,張繡最後一個被斬,他眼睜睜地看著眼前景象,後悔莫及。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當大刀向他砍來的時候,他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行刑之後,凌雲又處決了一批宛城的官員,其家財全部充公。而後,凌雲出榜安民,公告天下。
他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發生第二次,這次幸虧他拖延了一段時間,又恰好有購買軍士的名額。如果將來再發生類似的情況,誰也不敢保證是否能逢兇化吉。所以凌雲才使用雷霆手段,讓世人看看,想要襲殺的他的人會得到什麼下場。讓那些敵隊勢力看看,跟著那些和自己作對的人到底會有怎樣的下場。
儘管現在殺的人多些,但凌雲相信,有了這次教訓,以後會少死很多人。
血洗宛城之後,凌雲任命董君爲主將,領一萬兵馬鎮守宛城。
三日後,凌雲率領大隊人馬離開宛城向豫州繼續進發。
天氣逐漸轉冷,已近初冬季節。
一路上兵馬行進速度並不快,豫州戰事進展穩定,凌雲順便在沿途考察民情。
公告傳播的速度極快,凌雲在路上數次聽聞軍士稟報,當地百姓對宛城之事都已知曉。出乎凌雲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沒有百姓對此有何微辭。百姓普遍都認爲是張繡自己引火燒身,不識時務,基本上就是吃飽了撐的。甚至很多百姓都爲凌雲當時的處境捏了一把冷汗,若是凌州牧有何閃失,那麼他所治下的地盤是否還會出現大亂的情況呢。百姓都不想再經戰亂之苦,在內心深處都盼望凌雲平安。
血屠宛城一事也傳到了一些諸侯的耳中,那些諸侯不禁暗暗咋舌,他們不是震驚於凌雲的狠,而是因爲他不但狠,更有狠的本錢。
又過了二十多日,在第一場雪落下之時,凌雲趕到了豫州的安豐郡安豐城。
趙雲率領手下衆將出城將凌雲一行人接至城中。如今的趙雲已率軍佔領了豫州的大部分地區。所佔各城官員的任命都是通過上報凌雲,批準後才實施任命的。
沿途之上,凌雲親眼所見,各地治理井井有條,豫州已同凌雲治下其餘各城一樣步不正軌。
現在的袁術節節敗退,整個豫州之地,他僅存兩城。眼前豫州將盡數落入凌雲之手。
這一段時間,公孫瓚損兵折將,戰無不敗,接連丟失城池,心中極爲窩火。而袁術的另一股勢力,孫策一方也拿凌雲沒有絲毫辦法。孫策雖然手下有幾員老將,但趙雲部下大將更多,而且他還有五萬鐵甲軍,在戰場上幾乎所向披靡。
袁術眼家無法戰勝凌雲,已經返回淮南,孫策來助袁術也是被形勢所迫,他並未於趙雲力拼,而是接連後退。致使豫州之地接連丟失。趙雲在短時間內佔領大片土地。
凌雲將張任、李嚴等降將介紹給趙雲軍中諸將,暫由趙雲統領諸將。經凌雲解說,趙雲和張任這才知道二人乃是同門師兄弟。相敘之下,二人一陣嘆息。
所嘆皆爲張繡,如若張繡不倒行逆施,圖謀不軌,師兄弟三人同在軍中,自可創建一番大功業。
凌雲在軍中休整了十天,十天之後,凌雲令郭嘉分別給袁術、公孫贊和孫策寫信,令其三人速速來降。
實際上凌雲並未指望這幾人能歸降,因爲三人都是有雄心之人,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決不會低頭。
凌雲是藉此機會造勢,令那些早就安插在淮南的人放出口風,把他書信的內容公佈於衆。
以此給袁術的人馬留一點希望,那些人就會期待其主將能如凌雲所要求那樣率軍歸降。最終不論袁術等人歸降與否,凌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他的軍心。
發出書信的五天後,凌雲令趙雲率軍進攻豫州的最後兩城。
其中一城爲公孫瓚鎮守,一城爲孫策鎮守。
得知道趙雲大軍來犯,公孫瓚捨去城池,退入揚州境內,與袁術的兵馬會合。
孫策在公孫瓚退走之後,也率軍撤出豫州,審時度勢,他考慮到此時不宜再幫助袁術對抗凌雲。
他走得更徹底,離開豫州之後,派人向袁術報了個信,謊說老家曲阿遭到嚴白虎的攻擊,不得不回去相救。
實際上,山賊嚴白虎一直沒有停止過騷擾曲阿,按孫策所留的鎮守曲阿的兵馬足以抵抗嚴白虎。
既然收到凌雲的書信,孫策不想再爲袁術賣命,此時袁術的兵力已經對他構不成威脅了。
公孫瓚和孫策的離去,讓趙雲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二城。
至此,豫州全境完全劃入凌雲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