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八章 兵進曲阿

兵進曲阿

諸葛謹奉凌雲之令前往吳郡做監軍,他剛剛率領護衛拜別凌雲出發。諸葛亮催馬了追了上去,叫住諸葛謹,在他兄長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諸葛謹點了點頭,與兄弟再次分別。

這一切都被凌雲看在了眼裡,雖然沒聽到諸葛亮說什麼,憑直覺,他感覺應該與山越一族有關。

好在山越一族的事情還有些遙遠,凌雲需要處理的是眼前的事情。

王朗已死,會稽郡衆軍大多歸降,只有少數幾名王朗的親信在王朗屍體旁悲痛欲絕,如何都不肯離去。

凌雲對這幾人心中生出一些好感,可以說這幾人比那些貪生怕死之輩更爲可敬。因而,他令人傳話,讓那幾人帶著王朗的屍離開。

而後凌雲將會稽郡的事務交給大將樊能,封他爲會稽太守,領降軍收復會稽郡。

劉繇明知凌雲此舉用意,卻無法反駁,以後張英、薛禮肯定也會如樊能一般,從自己身邊調離,到各處高就。

對於部將來說,這是好事,他們心裡會感激凌雲的重用。都說人往高處走,鳥往高處飛,劉繇此時已無危險,這些人即便離開劉繇,也不會在心中產生任何不安的情緒。而劉繇也無法阻擋手下大將的前程,到最後劉繇知道只能是一個光桿太守,即便想興風作浪,也沒那個本錢了。

凌雲不只將樊能調走,還從劉繇所部調了兩萬大軍,總不能讓樊能光桿一人帶著降軍去收復會稽覈吧,他自己必須有自己的兵力。

而樊能既爲劉繇部將,手中自然掌有兵馬,劉繇對此也說不出什麼來。

安排好之後,凌雲帶軍離開太東城,至於太東城的重建問題,凌雲已聯繫糜竺讓他處理。

下一步,凌雲率軍趕往曲阿,他要親自去取孫策。

當初孫策從豫州兵敗之後,便脫離袁術的掌握,率軍返回曲阿,休生養息。

一月後,凌雲終於率領大軍抵達曲阿邊境,此時已是春暖花開時節。

因爲整個冬季,凌雲開疆擴土,地盤擴展非常迅速,這些地盤需要大量的物資和糧食。

凌雲大多是從北方運來,佔據了很多運力。

至於經濟方面,他又擴建了一些鐵礦場和銅礦場,加工業和養殖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水利的興修,使農業發展也很快,新式農具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整個北方都處與蓬勃的經濟發展狀態,糧食充足,百姓富庶。

只是南方和東方較之北方多有不如,眼下春暖之際,凌雲率領的大軍還穿著越冬的服裝。穿的多了就顯得天氣炎熱,軍士動輒汗如雨下,有時不得不敞開了衣服。

在本地製作春衣已不可能,隨著軍士的再次增多,軍服裝出現了緊張。早在兩月前,凌雲便安排人手在豫州一帶製作軍服。到現在雖然做完了,但還沒能運來。

因而凌雲在曲阿邊境暫時駐紮,並未立即發動攻勢。

此時趙雲已經率軍攻入揚州北部,公孫瓚在一次亂戰之中被趙雲所殺,也算報了當日陷害之仇。

如今袁術勢力極巨壓縮,大軍僅餘四萬多人,龜縮在壽春茍延殘喘。

凌雲和趙雲兩路大軍相距不過五百餘里距離,這是兩軍分開後,第一次離得這樣近。

半月後,凌雲盼望的軍服終於送到,全軍都換上了合身的衣服。凌雲見時機已然成熟,便向曲阿發動了攻勢。

在這段休整期間,凌雲給公孫策寫了一封信,無外乎是勸其歸降之意。而孫策卻出人意料地給了凌雲答覆,一句話不降。

不降便不降,凌雲不管他降不降都不可能放棄對曲阿動用武力。

歷史上江東之地,有長江爲天險,那只是指靠近荊州一帶的地形。這段地形在劉繇所佔的地盤之中,如今凌雲揮軍進攻曲阿,雖然有些水路,卻根本無法阻擋住凌雲大軍的腳步。

三天後,凌雲的大軍抵達曲阿的第一坐城,於潛城。

曲阿位於揚州北部,北面是壽春,西鄰廬江郡,東接吳郡,南面則是會稽。

於潛城便位於曲阿的南部,此時已集結了孫策的重兵。

因爲北面是壽春,尚且有袁術支撐,所以孫策孤注一擲,將寶都押在南方。

他從豫州撤回曲阿之時,拐走了袁術的六萬兵馬,他自己原有兵馬五萬,回到曲阿之後,又進行招募軍士,得兵四萬。眼下他共有兵馬十五萬。

凌雲所帶只有九萬五,在兵力上較之孫策少了一些。本來他有兵馬十萬,其中五千給了諸葛謹。

好在諸葛謹和嚴白虎在吳郡屯兵,牽制了孫策的兩萬人馬,也算爲凌雲減輕了一些負擔。

也就因爲孫策有這些兵馬,他纔敢與凌雲一戰。

凌雲在於潛城外二十里處紮下大營,令軍士好生布置大營,嚴密防範。

第二天上午,他帶著手下衆將,開赴於潛城下,向孫策討敵要陣。

在豫州時,孫策曾與趙雲對過幾陣,都以失敗而告終,他對趙雲有恐懼癥。現在趙雲正在攻打袁術,凌雲這邊又沒有鐵甲軍,孫策自然不會害怕。

凌雲的兵馬剛在城下列開陣勢,孫策便帶軍出城迎戰。

凌雲陣營手先出戰的是大將高順,高順擺手中槍來到兩軍陣前高聲喝問,“誰敢與某一戰。”

話聲剛落,孫策陣營中奔出一員大將。

此人胯下青鬃馬,手中提著一桿鐵脊蛇矛,快馬如飛奔至高順馬前。

“小兒高順,休要張狂,待某家取你性命。”

高順鬚眉倒豎,臉上的怒容一閃而過,他知道對方是想激起自己心頭的怒火,讓自己不能以平和的心態對敵。高順身經許多陣仗,立刻意識到了這點,他手中槍一指對方,高聲喝問,“老兒,報上名來,高某槍下不死無名之鬼。”

那名大將年約四十左右,被人稱爲老兒,不禁嘿嘿冷笑,“休逞口舌之利,老夫程普是也,看打。”

說著話,程普蛇矛一擺,晃出幾道蛇影向高順刺去。

高順不慌不忙挺槍相迎,二人馬打盤桓戰在了一起。

陣前的凌雲聽那人報出姓名,不禁多打量了幾眼,他之所以以前讓趙雲對孫策手下留情,就因爲他比較喜愛孫策之才,對他手下的大將也頗爲敬重。

這是後世看《三國演義》落下的毛病,孫策手下有幾員老將都是其父的舊將,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對孫家忠心耿耿,凌雲自然不想讓這樣的人物過早隕落。尤其是這個程普,早在幽州之時就有人向他舉薦。

此人家在幽州右北平郡,在當地名聲不小,凌雲也有意收服此人。但他知道若孫策不降,恐怕此人絕不會歸降。即便孫策身死,那些老將能夠歸降,凌雲也是心中沒底兒。

在幽州時,凌雲忙著應付袁紹和曹操,與公孫策並無交集,縱然有什麼想法,他也無法實現。

當時程普的家人尚在幽州,凌雲曾多次給予保護和賙濟,後來程普派人將家眷接走,凌雲得知後並未阻攔。

當然了這些只是小恩小惠,凌雲並未想以此就能籠絡住程普之心,只能說是凌雲愛才的表現。

畢竟雙方現在處於敵對陣營,生死相見,若論恩惠,孫堅父子給予程普的恐怕比自己要多得多。

兩軍對壘,即便是親兄弟又能如何。比如新收的諸葛亮和諸葛謹,比如自己的大舅子糜竺和糜芳。

凌雲心緒幾經迴轉,又把精力放到了戰場之上。

此時高順與程普已戰了六七個回合不分勝負,高順手中槍上下翻飛,不急不躁,使得章法森嚴。

ωωω ◆TTkan ◆¢ ○

程普的蛇矛亦是靈活多變,宛如活了一般,滿場飛舞。

在最開始收復高順之時,他並沒以爲高順能有多大本事,畢竟《三國演義》中此人並不能排得上名次。但投入自己軍中之後,幾場大戰中都表現不俗,其武藝與一代名將張遼幾乎不相上下。只是當初呂布碰上了自己,否則在此二人的輔佐之下,也能幹出一番事業。

歷史上的呂布雖然屢次兵敗,但卻曾經佔據過徐州之地,就連劉備這樣的梟雄也不得不在小沛屈居於呂布之下。

高順是凌雲的意外收穫,此時的表現更是不凡,又與程普戰了十數回合,還是不落下風。

雖說二人沒分勝負,但廝殺之中卻兇險無比,無論是雙方哪一人,只要稍有疏忽便會死於非命。

凌雲用心觀察著,典韋也同樣關注著戰局。

又戰了十幾個回合,典韋嘴角露出了微笑,他對凌雲說道,“主公,高順與程普武藝相當,但高順勝在年輕力壯。主公請看,高順不出二十回合必能取勝。”

凌雲點了點頭,他也看出來了,高順此時比先前的槍法慢了一些,但程普的蛇矛慢得更多,如此大戰頗費氣力,如果體力不支,出槍不準,招式不到位,很難發揮本身的戰鬥力。

幾個回合之後,程普招架的時候多了一些,而高順卻攻得虎虎生風。

然而就在此時,孫策軍中忽然響起金鐵交擊之聲。程普虛晃蛇矛,將馬帶到一邊高喝道,“高順小兒,我家主公鳴金,待下次再與你一戰。”

說完,程普策馬回陣。

高順殺得興起,大喊道,“程普老兒,休要走,再與高某大戰一百回合。”隨著喊聲,他策馬追了下去。

此時孫策軍中射出一陣亂箭,高順用槍撥開箭矢,圈馬返回陣中。

這是因爲對方怕誤射到程普,才從兩側射來幾箭,若再追下去,箭雨之中,他也難保不受傷。

高順剛剛在場中停住坐騎,只見孫策軍中又奔出一員大將,“高順休要張狂,黃蓋來也。”

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五十八章 細作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五十九章 悲催的紀靈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攻營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一百四十一章 埋伏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九十二章 五頓飯第一百五十五章 奴家的心事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義釋第一百三十三章 遼東第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七十三章 兵臨漁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一百三十六章 伏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牧第一百九十五章 蔡瑁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一百零九章 又見小姑娘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九十七章 再攻獷平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二十八章 好奇害死貓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陣前相見第九十七章 再攻獷平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二十八章 好奇害死貓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凌雲用兵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埋伏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二百一十章 偷營劫寨第六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二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一百二十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張邈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局平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復漢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四章 晚上幹,白天也幹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揚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劉關張反目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七十五章 踢營第二十七章 撈人第十七章 招降第一百九十三章 護衛軍的實力第七十四章 夜襲太守府第十八章 動靜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七章 找死將軍第八十七章 耍賴第六十二章 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司州第五十五章 趙雲的消息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七章 找死將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九十三章 護衛軍的實力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二百章 破宛城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五十二章 糜貞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五十九章 三路大軍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一百八十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義釋第二百三十章 要謀反?第一百零五章 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一百四十章 鐵甲軍第一百六十章 半路營救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
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五十八章 細作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五十九章 悲催的紀靈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攻營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一百四十一章 埋伏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九十二章 五頓飯第一百五十五章 奴家的心事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義釋第一百三十三章 遼東第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七十三章 兵臨漁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一百三十六章 伏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牧第一百九十五章 蔡瑁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一百零九章 又見小姑娘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九十七章 再攻獷平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二十八章 好奇害死貓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陣前相見第九十七章 再攻獷平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二十八章 好奇害死貓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一百八十二章 凌雲用兵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埋伏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二百一十章 偷營劫寨第六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二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一百二十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張邈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局平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復漢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四章 晚上幹,白天也幹第二百一十四章 定揚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劉關張反目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七十五章 踢營第二十七章 撈人第十七章 招降第一百九十三章 護衛軍的實力第七十四章 夜襲太守府第十八章 動靜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七章 找死將軍第八十七章 耍賴第六十二章 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司州第五十五章 趙雲的消息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七章 找死將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九十三章 護衛軍的實力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二百章 破宛城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五十二章 糜貞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五十九章 三路大軍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一百八十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義釋第二百三十章 要謀反?第一百零五章 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一百四十章 鐵甲軍第一百六十章 半路營救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桃源县| 博湖县| 许昌县| 舟山市| 元江| 寿宁县| 渑池县| 淳安县| 全州县| 永宁县| 邻水| 资阳市| 夏河县| 射洪县| 哈密市| 十堰市| 呈贡县| 桓仁| 长寿区| 璧山县| 苍南县| 治县。| 象州县| 泸西县| 庆阳市| 庆元县| 临湘市| 高安市| 和硕县| 鹤岗市| 富民县| 六枝特区| 浦城县| 阿拉善右旗| 习水县| 巴楚县| 灵寿县| 大同县| 南溪县|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