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二章 五頓飯

晨曦徐徐灑遍大地,清晨的平谷城一片安靜。

與往日不同,城中百姓沒有早早地去耕地種田,而是手持各種農具與許多軍士一起靜靜地站在東門外,翹首望向遠方。

人羣的最前面打出一道橫幅,雪白的絹布上寫著一行紅色大字——血債血償,爲冤死的五百兄弟報仇。

當太陽又升高了一些的時候,遠處出現了大隊騎軍的影子。這隊騎軍行進速度並不快,戰馬只能算是一溜小跑。隨著這隊騎軍的行進,進入視野的人數越來越多,足足有四五千人。

這些人正是凌雲的隊伍,昨天他一路上押解著鮮于銀的人馬返回平谷。因爲押解的人數太多,隊伍行進速度並不快。再加上夜間下起了小雨,以至到現在他們才趕到城外。

鮮于銀與他的手下行在隊伍的前面,左右都有凌雲的弓弩手看押。因爲凌雲所帶乾糧有限,一路上他的手下都沒有吃的任何食物,倒是凌雲對他格外開恩,給了一些食物。

可是他心裡憋屈,如何還能吃得下東西,索性與手下的軍士一起挨著餓。

眼看著快到平谷城了,鮮于銀終於鬆了一口氣,只要到了這裡,他便可以派人回去稟告劉虞,而後尋求解決辦法。

現在的鮮于銀對這羣手下的性命倒是不如何擔心,如果凌雲想殺掉他們,自然不用如此費事。只須派一人回城報信,城中再派一些人馬出來,以絕對優勢肯定打得他一點脾氣都沒有。

一路上,他都特別注意觀察了,隊伍中沒有任何一人離開。也就是說,凌雲並沒有要他們性命的打算。

坐在馬上,他遠遠看到東城門前聚集了很多人。平時幽州軍中有人出征,得勝歸來之時也會有人迎接,故而他對此並未在意。

等距離城門只有二百餘步時,城門前的平民和軍士忽然爆發出一陣喊聲。那些人邊喊著,邊揮舞著手中的農具或兵器,場面十分震撼。

鮮于銀起初並沒把這些喊聲當回事,還以爲是爲凌雲得勝歸來的歡呼。很快,他便發覺有些不對。那些喊聲嘈雜紛亂,卻沒有歡呼的樣子,聲音裡更多的是憤怒。

他凝神細聽,終於聽明白了,那些紛雜的喊聲都是喊著同一句話,因爲聲音參差不齊,一時之間居然沒聽清楚。

鮮于銀聽到了喊聲的內容,他手下的軍士也都聽明白了。這些人看到憤怒的人羣,再聽到他們的喊聲都不寒而慄。

因爲那些喊聲,都是針對著他們的,喊的內容就是“血債血償,爲冤死的五百兄弟報仇。”

看到這陣勢,鮮于銀立刻勒住戰馬,四處尋找凌雲。看這些人的憤怒的樣子,他真怕他們一時情緒失控,做出什麼暴力的事情來。

那些人見隊伍停了下來,立刻高舉條幅向鮮于銀等人涌去,邊走邊呼喊著。

終於,鮮于銀看到了從後面策馬趕來的凌雲,急忙問道,“凌將軍,這是?”

凌雲故做迷糊地看著那些人,一臉無奈的表情,其實他比誰都清楚,這些都是他暗中安排下的。而那些人所喊的內容,正是趙雲昨日所說的那句話。

昨天,趙雲看到凌雲的種種表現,把他對鮮于銀等人的意圖猜出幾分。剛好凌雲提出要做試驗,他便告訴凌雲寫上這句話,幫凌雲造造勢。這也算他投靠凌雲後做的第一件事。

大橫條幅在微微的晨風中分外扎眼,紅色的大字血淋淋地觸目驚心。

凌雲看著這架勢暗暗點頭,這幫人做得還真象,和“五四運動”有得一拼了。

鮮于銀聽到喊聲,再看到刺眼的橫幅,哪裡還不知道這些人就是衝著他來的。他手下的軍士雖然大多不認字,但耳朵都不聾,腦子也沒壞,那五百人就是他們殺的,知道人家是來討債來的。

現在鮮于銀也有些迷糊,起初他並沒真覺得趙雲是凌雲那邊的人,但看眼前的情形,好象不似有假。而且他一直沒想明白,這些人怎麼會知道昨天發生的事。凌雲軍中並沒有人離開,他不只自己觀察著,也暗暗囑咐了一些手下幫著監視。那麼多人居然沒有任何人發現什麼。

看著憤怒的人羣越來越近,鮮于銀慌忙對凌雲說道,“凌將軍昨天曾保證我等的安全,現在,你看......可如何是好?”

凌雲輕輕搖了搖頭,“可能死去的人裡有他們的父兄叔伯、小舅子大舅子、姐夫妹夫一類的人,不然他們不會如此憤怒。”

“可是,將軍說過......”

凌雲擺手制止,“本將軍說過的話當然算數,你現在便派人回去見劉州牧,這邊的人本將軍先壓一壓,儘量確保你們的安全。”

聽到凌雲終於鬆了口兒,鮮于銀立刻對一名親信囑咐了幾句,把他派了回去。

此時,趙雲也催動戰馬從隊伍後面趕了過來。他看到人羣中的橫幅,露出難以置信的眼神。雖然他昨天聽凌雲說出能千里傳音之言,心中感覺應該不會有假,但當他親眼看到卻是另一番感覺。

他昨天對凌雲說那句話時,聲音極低,外人絕不可能聽到。而且他一直與凌雲在一起,並未看到凌雲吩咐任何人離開。顯然不是凌雲派人傳信,既然不是派人傳信,那就是說千里傳音的功能千真萬確。

在這件事上,凌雲沒有必要騙自己。雖然平谷城遠比常山近,但凌雲既然有把握,肯定此言無虛。再加上昨晚與凌雲談論天下大勢,凌雲對天下了如指掌,見解獨到,令他眼界大開,一夜之間使他的見識提高了許多。

如此能人,有些奇特的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再看看城中平民與軍士在一起同仇敵愾,平和相處,如同魚水,較之原來見到官軍爭相逃避時簡直是天壤之別。趙雲不禁暗自慶幸,上天待我不薄啊,有此明主,何愁不能建功立業,造福萬民。

就在他心潮起伏之時,凌雲的喊話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凌雲坐在馬上,雙手虛壓,止住了人羣的喊聲,“諸位軍士,諸位百姓,凌某知道那五百人中有你等的親人,也能理解你們此刻的心情。但人死不能復生,諸位還須節哀。本將軍在此發誓,一定妥善解決此事,爲那些冤死的兄弟討回公道。”

“元兇便在軍中,請凌將軍爲死者報仇!”

人羣中爆發出一道喊聲,其他人紛紛跟著喊了起來,場面再次一片混亂。

凌雲嘆了口氣對鮮于銀說道,“鮮于將軍,你還是就此離去吧,以免遭到報復。”

鮮于銀急忙施禮,“凌將軍,咱們可是說好的,保證我等的安全。如果在下一人離去,這算什麼?此事萬萬不行,還請將軍履行承諾。”

“唉”凌雲嘆了口氣,“鮮于將軍,你也看到了,你先前誤聽虛假消息,誤殺了那五百人,軍心激盪,民憤極大。若不妥善處理,本將軍也難以平復。要不然,鮮于將軍可將親近之人放走,多走一個是一個。”

“凌將軍,在下是相信將軍的一句話纔來到平谷城,在下身死事小,可是對凌將軍聲名的影響極大,還望凌將軍話復前言。”

凌雲皺眉道,“你怎麼死腦筋啊,你派幾個親信再去見你家主公。把此地的緊急情況說上一說,劉州牧也好能快點派人來不是?”

“對、對”鮮于銀似有所悟,急忙應道。隨後又派了兩人回去。

等人走了之後,凌雲再次對衆人說道,“諸位,你們也知道,令下如山。鮮于將軍也是奉命行事,劉州牧既然下令,鮮于將軍怎可抗命。而且此間還有諸多誤會,還請諸位各自歸去,本將軍保證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衆人聽凌雲如此說,紛紛跪在地上高呼,“謝凌將軍爲我等做主。”

而後平民拿起農具去耕地,軍士各回各的軍營,一場大戲就此告一段落。

鮮于銀看著一場危機就此解除,立刻施禮答謝凌雲,他還真害怕凌雲借先前的機會對他的人痛下殺手。

凌雲和鮮于銀談了一會兒,說現在軍民雖然散去,但他們報仇之心不死,恐無人保護會鬧出大事。而後以保護爲由,把鮮于銀等人關入一座軍營。

鮮于銀等人進入軍營之後,無須再擔心性命安危。只是他們已近一天未吃東西,個個腹中飢餓。

無奈之下,鮮于銀求見凌雲要吃的。

凌雲當即應允,時間不長飯菜送到了大營。這次送來的飯菜數量較少,每名軍士都只吃到很少一點。對於餓了一天的軍士來說,只相當於墊個底兒。吃了這一點,腹中更是飢餓,還不如沒吃的時候。

看著軍士的可憐樣,鮮于銀只好再找凌雲要吃的。

很快,又一撥飯菜送來,這次的量和上次一樣。軍士吃完之後還是杯水車薪,沒吃飽。

奈不住軍士央求,鮮于銀又把凌雲請來,“凌將軍,軍士尚未吃飽,可否再給備些飯菜?”

凌雲看著一個個空桶,嘆道,“鮮于將軍,你但有所求,我都是儘量滿足。可是你也知道,眼下糧荒,我軍中糧食也不多。而且我的軍士只吃少量便可吃飽,也不知道你的人餓了多少天,怎能一次都給補回來。如果給太多的糧食,這個虧空如何來補?你總不能讓我的軍士餓肚皮給他們吃吧?”

鮮于銀聽凌雲說到糧食虧空,心想有門,便立即說道,“凌將軍,吃了多少糧食,等我家主公派人來時一併補償給將軍,將軍意下如何?”

“唉,鮮于將軍,既然你如此說,本將軍還能說什麼?寧可我的軍士少吃些,也不讓你做難。”

“如此就拜謝凌將軍了。”

凌雲擺手道,“本將軍也知鮮于將軍的難處,多謝就不必了,等你劉州牧派人來時,你替我討回補償即可。”說著話,凌雲轉向鮮于銀的軍士,“諸位,既然來到本將軍的領地,本將軍決不會餓到你們。這樣,本將軍每天給你們五次飯如何?

人羣中立即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凌雲說完,轉身問鮮于銀,“鮮于將軍,如此可滿意?”

“滿意、滿意,多謝凌將軍!”鮮于銀快速盤算了一下,如果一天送五次,按他這個量,軍士應該能吃飽。

聽到鮮于銀答應,凌雲匆匆離開了軍營。

此時他心中非常痛快,靠,一天五頓飯,看老子訛不死你。

第五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俘敵第一百六十章 半路營救第八十七章 耍賴第一百九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殺第五十六章 議事第二十八章 好奇害死貓第二十五章 打的就是官軍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六十三章 救援第一百零七章 防守反擊第七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十三章 肉的威力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七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八十六章 詔書第一百一十二章 反攻第三十九章 援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章 火燒連營第七十五章 踢營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五十五章 趙雲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零五章 收劉繇第八十四章 雙簧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九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二百零二章 擒三將第二十一章 野史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一百九十五章 蔡瑁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氣周瑜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四十一章 交換第七十四章 夜襲太守府第一百二十章 薊縣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擒三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備獻城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章 兩條路第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呂布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傕的選擇第五十七章 姐姐和妹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面用兵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發河池第十一章 第一輪(求推薦)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攻營第七十五章 踢營第二百二十章 典韋VS關羽第十八章 動靜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一百七十四章 義釋第七十九章 空城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五十八章 細作第一百八十二章 凌雲用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反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擒龐德第一百二十章 薊縣之戰第八十四章 雙簧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超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破二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七十六章 狼煙起第二百零五章 收劉繇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
第五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俘敵第一百六十章 半路營救第八十七章 耍賴第一百九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殺第五十六章 議事第二十八章 好奇害死貓第二十五章 打的就是官軍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六十三章 救援第一百零七章 防守反擊第七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十三章 肉的威力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七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八十六章 詔書第一百一十二章 反攻第三十九章 援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一百八十章 火燒連營第七十五章 踢營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五十五章 趙雲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零五章 收劉繇第八十四章 雙簧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九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二百零二章 擒三將第二十一章 野史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一百九十五章 蔡瑁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氣周瑜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四十一章 交換第七十四章 夜襲太守府第一百二十章 薊縣之戰第二百零二章 擒三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備獻城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九十章 兩條路第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困呂布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傕的選擇第五十七章 姐姐和妹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面用兵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塞外征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發河池第十一章 第一輪(求推薦)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攻營第七十五章 踢營第二百二十章 典韋VS關羽第十八章 動靜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一百七十四章 義釋第七十九章 空城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五十八章 細作第一百八十二章 凌雲用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反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擒龐德第一百二十章 薊縣之戰第八十四章 雙簧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超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破二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七十六章 狼煙起第二百零五章 收劉繇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行唐县| 南雄市| 东安县| 广饶县| 全椒县| 得荣县| 象州县| 乌兰县| 民乐县| 大邑县| 蒙城县| 乌兰察布市| 翁源县| 板桥市| 永州市| 桐城市| 景宁| 永定县| 白银市| 铅山县| 英超| 通许县| 广安市| 黔南| 休宁县| 松江区| 石狮市| 阜阳市| 乐清市| 东明县| 梓潼县| 巴塘县| 盱眙县| 襄城县| 富锦市| 阜城县| 阿巴嘎旗| 泗阳县| 永嘉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