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超的選擇

馬超的選擇

這一路上,因爲有小喬在,遠沒有劉芷和靡貞隨在身邊來得隨意,但大喬頗爲善解人意,路途上也算生色不少。本來二女都很中意凌雲,但趙雲也是上上之選,小喬也就心裡裝著趙雲一個人了。

半個月後,一行人抵達安豐城,凌雲終於見到了萬分想念的劉芷和糜貞。對於大喬的存在,二女都沒說什麼。他們知道以凌雲的身份和地位這種事是免不了的,雖然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但很快就和大喬打在了一起。

至於小喬,凌雲安排了一座府邸,供其居住,一應使女全部由糜貞進行安排。此時的劉芷已經大腹便便,不方便做任何事情了。

凌雲回到安豐城,此城暫時就成爲了凌雲的統治中心。除了陪伴三位夫人之外,凌雲便是進行了一系列的舉措。

首先將劉繇的罪狀公告天下,以防效尤。

同時凌雲從各地選派一些信得過的官員,代他到各地巡視,主要是巡查吏治,瞭解民生疾苦。

這事只靠凌雲一人,肯定做不來。現在他的手下有很多三國時代的名人,有的是歸降凌雲的,有的是自動前來投效。凌雲根據其才能,給予適當任用,現在以凌雲的勢力,已經不需要到處求賢,一些有能力的人都會主動投靠在凌雲的帳下。

凌雲有著智能管理,能查看別人的資料,所以說對一些不熟悉的人也能掌握其才能。當然,史書不一定都準確,凌雲也會根據自己的判斷來確定,儘量做到人盡其才。

另外凌雲開始籌備開國之事,現在無疑時機已經成熟,兵精糧足,民生富庶。經過慎重考慮,凌雲將國都選在了幽州右北平郡。按照風水之說,此乃龍脈所在。而且此地還有一個優勢,便是離燕山大營較近,大營是他起家的根本所在,所以離得越近越好。

當然了,大營在山上,交通不便,要不然凌雲還真想把皇宮建在大營之內。確定了都城,凌雲令燕山大營的楊昭著手召集匠師,按照凌雲的意思繪製圖紙,準備興建皇城。

大營中的平民都是能工巧匠,這些事情自然難不住他們,而且大營中能購買各種材料,燕山一帶物產也比較豐富,此事交給楊昭最適合不過了。

至於諸葛亮和郭嘉,凌雲令他二人帶頭根據原有的律令,編制新的律法。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幸好有原有的律令做爲基礎,二人再按照凌雲的意思去進行完善即可。

凌雲有提前兩千多年的經驗,看得多,見得廣,很多事情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所以每當提出來之後,都讓諸葛亮和郭嘉折服不已。

ωωω ●ттκan ●℃ O

如今的遼東一帶,有太史慈、鮮于銀和樂進駐守,北邊幾個少數民族已經不敢再來侵犯。凌雲如今正在南方大舉用兵,還沒來得及對那些民族進行整治。如今要在右北平建都,北邊必須得平定下來。

只是遼東一帶,太史慈原有兵馬十萬,後來經過裁撤,只剩六萬多兵馬。要想同時對付夫餘、鮮卑等幾個民族,兵力還顯不夠。如果只攻其一方,又擔心其他民族會乘機攻打遼東。

最後凌雲想到了西涼馬藤和韓遂,凌雲修書一封,派人直去西涼。

此時的西涼反比以前更爲平靜,馬騰和韓遂拒絕了劉表的出兵請求之後,在西涼之地休養生息。

對於兵力空虛的司州都不敢前去騷擾。

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那些放回去的降軍的作用,凌雲此舉並沒有白費。被放回去的軍士在西涼一帶悄悄地傳播著他們的所見所聞,說司州如何如何好,說凌雲統治的地區多麼富足。說那些留在凌雲軍中的士卒正在拿著軍餉。

事情就怕比,涼州境內多沙地,水土並不肥沃,物產也不豐富。多數還是以畜牧爲主,民生不穩定,生活水平低。有了司州的比較,衆軍士都厭惡打仗,更不想與凌雲做隊。

在將官中,龐德也會偶爾提及凌雲,雖然他掌握著其中的度,但在西涼將領中也產生了一些影響。

而韓遂和馬藤更爲關注南方的戰局。他們現在屬於蟄伏階段,暫時不宜動兵,軍士也沒士氣。但這一切並非不可改變的,只要劉表和劉璋取得勝利,凌雲便會對南方增兵。到那時二人聯合羌族,再取凌雲的地盤就會容易得多。

上次大戰,被凌雲燒了許多兵馬,其中就有數萬羌族的軍士,可以說羌族與凌雲之間已經間接地通過馬騰結下了仇恨。

但是戰局的發展,並未如同他們所希望的那樣進行,劉表和劉璋節節敗退,所失土地越來越多,抵抗能力越來越差。

就連劉備也率軍歸降了凌雲,荊州和益州之地更加危險了。

就在他們進一步等待更新的消息時,凌雲派去的信使到了。

這一天,馬騰和韓遂等人正在大堂上討論時局,忽然有軍士進來稟報。

“報,二位將軍,城外有凌雲的信使求見。”

馬藤和韓遂互相看了一眼,彼此臉色都不好看。馬藤道,“該來的還是來了,躲也多不過,凌雲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時間啊。”

韓遂道,“如你我兄弟處於他的位置,會給我們自己機會嗎?兄長,還是聽聽他的條件吧?”

馬騰點了點頭,對那名軍士說道,“把信使帶進來。”

一柱香的時間之後,信使在軍士的帶領下來到大堂。

“馬將軍、韓將軍,奉我家主公之令,給二位將軍送來書信一封。”信使說完,從懷裡掏出書信。

有軍士接過來轉呈給馬騰,馬騰逐字逐句地看著,看了好半天,而後面色凝重地將書信交給韓遂。

韓遂看著看著,眉頭皺了起來,而後將書信放到了案幾之上。

馬騰與韓遂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都是滿臉的苦笑。

又過了一會兒,馬騰問那名信使,“你家主公可還有何話語要帶給我等?”

信使施禮道,“馬將軍,主公並無任何話語帶來,我家主公所要說的話都寫在了信中。”

馬騰點了點頭,沒再問什麼,而是將頭轉想了馬超。

馬超在下首坐著,以他的身份顯然不適合主動去看凌雲的書信,但他的心裡卻非常好奇信中說了什麼,讓父親與韓遂如此表情。

見父親看向自己,馬超施禮道,“父親可有何事?”

他的意思想借此機會看看書信,誰知馬騰卻搖了搖頭轉過了頭,對信使說道,“此事事關重大,且容我等商議之後再給凌州牧回覆。”

信使施禮道,“正該如此。”

“馬岱,你且帶這位先生大館驛安歇,切記要好生款待。”而後馬藤說道。

馬岱應了一聲,將信使帶了出去。

等信使走後,馬超站了起來,“父親,到底信中寫的什麼?”

馬騰拿起案上的書信,遞給了馬超,而後對韓遂說道,“二弟,你怎麼看?”

韓遂沉吟片刻道,“兄長,此乃凌雲借刀殺人之計,按理說我等萬無應允之理,只是若不應允……”

說到這裡,韓遂停了下來。

馬騰嘆了口氣,道,“原因就在這裡,聽說昔日揚州刺史劉繇歸降凌雲之後,因爲徇私枉法,被凌雲處以斬刑了。”

韓遂道,“可是還有宛城張繡的例子,他卻被凌雲抄斬了。”

馬超聽著二人的談話,目光卻在信中迅速地看著。

信中說,凌雲擬將開國,勢將天下一統,如今只益州之地,荊州之地,交州之地尚且未最後拿下。但荊、益之地,已近半收入囊中,完全收復指日可待。至於涼州,看馬騰與韓遂如何選擇。如果二人誓死不降,凌雲將會大舉用兵,各憑兵馬爭江山。如果二人肯歸降,凌雲可將涼州之地依然歸馬騰、韓遂駐守。如果二人願意歸降,則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廢當今天子,二是讓馬超統西涼兵馬去遼東,協助太史慈平定外族。

信中還明確說明,凌雲把話都說在明處,不願等他們歸降之後,再逐次下令。如果二位將軍願意歸降,則立刻辦理這兩件事情。如果不願的話,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信很簡單,意思也很明瞭,可是馬超看了一遍之後,又看了一遍。這信表面看起來是徵詢意見,可是措辭十分霸道,簡直就是威脅。

總體意思就是,你們要做這兩件事情,如果不做,就派兵來打你。

但好在尚且給他們選擇的餘地,雖然這個餘地很小。

看完之後,馬超說道,“父親、二叔,此事如何處理?”

馬超還是非常謹慎,雖然年紀輕,有自己的想法,卻沒輕易說出來。

馬騰說道,“讓我們駐守西涼之地,這也是暫時的,如果發生變故,凌雲一道命令下來,我們可能就會失去此地。那劉繇便是如此。”

馬超道,“父親,據超兒所知,劉繇確實犯下重罪,凌雲的確是按律辦理。而且在處罰之時,還給劉繇留了情面,否則他全家都會被處斬。”

馬騰道,“凌雲這是殺雞駭猴,誰知以後此事會不會被重演。凌雲平定四方速度極快,降將極多,此時還要倚重這些人,若等以後他的根基牢固之後,誰知道他還會不會下手。”

馬超道,“父親,聽說凌雲起事之時,身邊並無多少大將,譬如趙雲、典韋、張遼、徐晃等許多大將都是後來歸降凌雲,現在不是也深受重用嗎?兒覺得,只要恪守本分,勤勉謹慎,凌雲未必會那麼心狠手辣。”

馬騰看了看馬超,問道,“依你的意思是傾向於歸降凌雲了?”

馬超立刻回答,“父親,孩兒只是分析,至於如何決斷,還要看父親和二叔的。比如廢天子,只要明眼人都知道,此舉並非父親的主張,而是凌雲授意。比如出兵遼東,父親覺得是凌雲好打呢,還是與凌雲一起打外族容易呢?”

韓遂插言道,“孟起,你就這麼看好凌雲?”

馬超施禮道,“叔父,從龐德被釋放一事上,可以看出凌雲對我們並沒有太過苛刻。而他火燒連營之後亦沒有乘勝追殺,說明他並不想對我們斬盡殺絕。從司州並未佈置防禦力量上看,他是想觀察我們的心思。這些都表明凌雲很在意我們的選擇,或者說,只要我們真的忠心不二,我們將會比現在更如意。”

“好,說得好!”

聽馬超說完,韓遂拍案說道,“兄長,我同意孟起的話,贊同歸降。”

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四章 失蹤之謎第一百五十八章 退紀靈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一百七十章 李典出戰第十六章 主公威武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六十四章 破城之危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局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退敵第二百一十二章 氣周瑜第八十二章 戰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陣前相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五十二章 打劫牛羊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章 要謀反?第六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楔子第六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二百章 破宛城第四十七章 賣馬買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五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五章 攻與守第四十五章 攻與守第二十章 老毛病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狠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發河池第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劉璋的反應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一百六十章 半路營救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俘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牧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面用兵第十章 房子、女人和娃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十七章 招降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四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比箭第六十二章 意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六章 戰鬥的號角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二章 罵不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凌雲的身份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一百九十六 半路遇敵第九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四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四十九章 易勢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七十九章 空城計第八十九章 三個數第八十四章 雙簧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八十章 再燃烽火臺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二章 罵不起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六十一章 兩件事第六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一章 交換第二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
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四章 失蹤之謎第一百五十八章 退紀靈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一百七十章 李典出戰第十六章 主公威武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六十四章 破城之危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局平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退敵第二百一十二章 氣周瑜第八十二章 戰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陣前相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五十二章 打劫牛羊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章 要謀反?第六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楔子第六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二百章 破宛城第四十七章 賣馬買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五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五章 攻與守第四十五章 攻與守第二十章 老毛病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狠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發河池第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劉璋的反應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一百六十章 半路營救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一百二十一章 俘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牧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面用兵第十章 房子、女人和娃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十七章 招降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四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二百一十五章 比箭第六十二章 意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六章 戰鬥的號角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二章 罵不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二百二十八章 凌雲的身份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一百九十六 半路遇敵第九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四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四十九章 易勢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七十九章 空城計第八十九章 三個數第八十四章 雙簧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八十章 再燃烽火臺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二章 罵不起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二百零六章 諸葛出山第六十一章 兩件事第六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一章 交換第二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鹤山市| 澎湖县| 凤翔县| 徐水县| 大庆市| 汤阴县| 海丰县| 通城县| 潮州市| 兴文县| 东阿县| 忻州市| 满城县| 丹凤县| 叙永县| 石屏县| 巢湖市| 陵川县| 宁夏| 青海省| 城固县| 城口县| 梧州市| 潞西市| 红河县| 眉山市| 阜康市| 乌兰县| 尚志市| 石河子市| 吴旗县| 龙游县| 乌拉特前旗| 辽宁省| 麦盖提县| 景东| 阜南县| 泸溪县| 库尔勒市|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