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三章 荊州危機

荊州危機

馬騰見韓遂和馬超都有意歸降凌雲,他掃視著帳下衆將,問道,“諸位有何高見。”

衆將在龐德的帶領下齊躬身施禮道,“末將等全憑二位將軍做主,誓死追隨將軍。”

馬騰皺了皺眉頭,這些人雖然說得慷慨陳詞,忠心耿耿的樣子,實際上他也聽出來了,不反對歸降凌雲。不反對就是贊成,只是他們換了一種表達方式。

從眼前的情形看,手下多數人都贊同歸降,都不想再與凌雲對抗了。雖然自己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去與凌雲硬碰。

這就象一場豪賭,如果硬碰,贏了還好說,一旦輸了,會丟掉許多人的身家性命。馬騰不得不慎重對待。

整個大堂的人都看著馬騰,就連韓遂也不例外。平日裡雖然遇到事情二人商量著辦,但最終拍板的都是馬騰。

見手下人都含著期待的目光看著自己,馬騰輕嘆了一聲,凝重地說道,“既然諸位有如此心思,那我們便一起歸降凌雲吧!”

衆人聽到了想要的結果,長出了一口氣。

主意已定,接下來就商議歸降之後的事情。天子在西涼不過就是個擺設,說廢了也就廢了。無須太麻煩,只須將他放逐出去,任其自生自滅即可。

至於出兵遼東的事,由馬超負責,起西涼兵馬十萬,趕往遼東。馬騰親自帶著隨從趕往安豐城,面見凌雲,表達誠意。由韓遂在涼州坐陣,主持軍政事務。跟隨馬超出戰的有龐德和馬岱,糧草無須準備太多,凌雲負責後勤輜重。他們要做的只是擇日起兵即可。

商議完畢,衆人各自回去準備。

次日上午,馬騰將凌雲的信使請了過來,把自己的回信交給信使。並讓信使先行一步,他隨後趕往安豐城。

凌雲在安豐城住得非常滋潤,一切事情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對於西涼的事情,凌雲沒有什麼擔心。他相信馬騰是個聰明人,聰明的人肯定會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現在的馬騰就如在大海里撲騰的人,撲騰不明白可能就沉了。而凌雲卻是他唯一的岸,馬騰沒有別的選擇。

果然如凌雲所料,信使帶來了好消息。

遼東的戰事準備,凌雲早已做好,無非是糧草、軍服、兵器等輜重問題,現在的他的財力雄厚,這些東西無須準備太長時間。

現在的凌雲除了處理軍政事務之外,就是專心搞科學研究,剩餘的時間主要就是陪著三位夫人。

東漢的科學技術並不發達,在很多領域都有極大提高的餘地。雖然凌雲並非搞技術的出身,但就憑日常生活中對各種知識的瞭解,都完全可以把這個時代的各種技術提高到新的高度。

這種技術的研究,主要表現在農業和工業生產方面,有些東西凌雲並不是能立刻就拿出來的,憑藉著他的印象和記憶,逐步挖掘,逐漸接近後世的水平。

當然了,有些東西,即便是凌雲知道,也無法制作出來,還是受科技的限制,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沒有精密的儀器和生產所需要的其他科技元素,總是受到很大在的制約。

有些東西還不是凌雲能系統地想到的,但隨著他逐漸接觸到現有的技術,總是能有新的技術隨之而生。

這些事情讓凌雲身邊的人驚歎不已,更讓百姓得了很大的利益。就連諸葛亮和郭嘉等人都會凌雲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愧不如。

只是凌雲的事情太多,並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進來。他開始著手推廣造紙術和印刷術,推動教育的發展。在東漢時代就著手進行教育改革,一代代地發展下去,將會達到什麼程度,凌雲對未來的充滿了期待。畢竟後世許多高科技的東西凌雲都接觸過,許多在後世被證實的理論他也知道很多,有了明確的目標,所缺的只是路程而已。

就在忙碌而充實的日子裡,馬騰來到了安豐城。

對馬騰的選擇,凌雲非常滿意,不動刀兵就收復了涼州,減少了許多傷亡。可以說馬騰對涼州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凌雲沒有失言,按信中所說封賞了馬騰和韓遂。二都各領數郡,官職爲太守。在凌雲治理的地盤內,除凌雲外,並無人任州牧官職,所以二人只能暫居太守之位。

全國都是如此,馬騰也無法計較,在安豐城住了數日後返回涼州。

凌雲派了一批官員隨同馬騰一起返回涼州,協助進行各種律令的執行事宜,現在使用的還是凌雲以前頒佈的律令,新律令尚在逐步編訂之中。

時光匆匆,一晃又是一個月過去。

劉芷很爭氣地給凌雲生了一個兒子,令凌雲極爲興奮。轉眼來到東漢時代已經五個年頭,終於有了子嗣。若是父母知道後,該是多麼高興。

想到父母,凌雲就忍不住激動,現在形勢一片大好,距離自己九錫將軍的目標越來越近了。不知道父母這些年過得如何,無論身在哪裡,凌雲始終都沒有放下自己的牽掛。

只等平定益州、荊州、交州之後,便可一次直升爲九錫將軍,從而接父母回來。

此時的荊州大地,正在被趙雲統帥著大軍逐步蠶食。劉表的兵馬幾乎不堪一擊,若非趙雲顧慮著百姓的生命,鐵蹄之下,恐怕戰果更大。

即便如此,劉表卻依然頑強抵抗著,沒有絲毫歸降的意思,但荊州集團內部卻並不平靜。

這一天,劉表府中的大堂之上,劉表正與僅在襄陽的幾位部下議事。劉表的大多數部下都在各地抵擋趙雲的進攻,留在襄陽劉表身邊的人並不太多。

大堂之上有劉表的得力部下蒯良,有他的外甥張允,有他的兩位妻弟蔡和、蔡勳。他二人也是被凌雲給逼瘋了的蔡瑁的兄弟。還有一人是劉表的別駕張先。

劉表高高坐在主位上,臉色非常難看,望著幾位手下,嘆了口氣道,“諸位倒是想想辦法啊。”

張允說道,“主公,如今城中兵力空虛,即便是荊州全郡,亦沒有多餘的兵馬。現在,蒯越將軍在西陵城阻敵,文聘將軍在蘇陽,韓玄太守與魏延將軍在競陵等地都面臨著凌雲的強大攻勢。這幾個城池都距離襄陽城不遠,若其中一城有失,對方的大隊兵馬便可直抵襄陽城下,到那時,此城恐怕難保。屬下建議主公暫離襄陽,去往他處。”

蒯良搖頭說道,“主公不可,如今大敵當前,我們如要戰,只有背水一戰。若主公離開此地,則會使軍心不穩。前方將士不明真相,以後主公要放棄荊州之地,哪還能抵擋得了凌雲的大軍。只有主公坐陣襄陽,我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況且話又說回來了,即便主公離開此地,又能去哪裡呢。現在天下大部分地盤都掌握在凌雲手中,就連西涼的馬騰、韓遂也歸降了凌雲。去益州?恐怕劉季玉也是自身難保。除此外,只有交州。主公數次下書給交州刺史士燮,想與他一同抗擊凌雲。可士燮年紀老邁,昏庸怕事,皆不敢答應。誰也猜不透他到底是怎麼想的。主公更不可去他那裡,恐怕會更危險。如主公還在荊州之地,是在襄陽還是其他地方還有什麼關係呢?主公能調用的就是本州的資源,能對付凌雲的也就是現有的人馬?如這些人抵擋住凌雲,凌雲的病馬自然無法來到襄陽。如果對方能來到襄陽,誰還能阻擋他們併吞荊州的腳步呢?”

蒯良的一席話說得劉表的臉色更加難看。

按劉表的意思,他也有暫時撤離的打算,是以從他外甥的口中說出。劉表統治荊州數年,對蒯家多有倚重,所以蒯良的話頗有些重量。蒯良的兄長蒯越在外征戰,做爲兄弟,他當然不想兄長因爲主公的離開而發生變故。

其實劉表也算個人物,少年時就與其它七人並稱爲“八俊”。董卓亂政時,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所殺,董卓上書遣當時的北軍中侯劉表繼任。由於通往荊州的道路被強盜和袁術堵擋,劉表無法直接上任,於是他匿名獨身赴荊州,方纔得以上任。

其時山東兵鋒四起,江南宗賊大盛,劉表亦合軍兵屯於襄陽。初在荊州之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屯於魯陽,手下擁有所有南陽之衆。吳人蘇代爲長沙太守,貝羽爲華容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

劉表至荊州,單馬進入宜城,與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然後才坐穩荊州之地。

現在蔡瑁、蔡中已死,蔡瑁的兩位兄弟蔡和、蔡勳已然無法與蒯氏兄弟抗衡。所以蒯良之言,劉表也不能不有所顧及。因爲蒯氏一族的在荊州的勢力實在龐大,劉表若不倚重,荊州內部就會不穩。尤其是這樣的時候,更不能容許此事出現。

見蒯良反對自己,劉表把目光轉向蔡氏兄弟。

蔡和見狀,急忙施禮道,“主公,依屬下之見,若是背水一戰,在襄陽也好,在其他地方也好,只要有利作戰便好。如蒯先生所說,主公現在是全軍的主心骨,主公在則軍心大盛,必能剋制住凌雲。愚以爲若主公親臨前線,必定士氣更盛。而凌雲如今不在軍中,必不如我軍。到那時,大破凌雲的雄師,收復我荊州河山指日可待。”

劉表聽完,狠狠地瞪了蔡和一眼,他說的還不如蒯良呢。蒯良尚且讓他坐鎮襄陽,而蔡和直接把自己送戰場上去了,那不是找死嗎?

實際上,對於劉表的生死蔡和並沒在意,他的兩位兄長都死在凌雲手上,心中自然恨極了凌雲。以他們兄弟的勢力若想報仇,勢比登天還難,所以他便把報仇的希望落在了劉表身上。但現在戰況並不好,只有劉表親自出徵,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

對於這個主意,劉表自然不會採納。打凌雲可不如先前平定荊州,凌雲現在有近四十萬大軍在荊州、益州一線。若不是還有劉璋是他的盟友,二人一同對付凌雲,劉表恐怕也不會打這場仗。

即將兵敗,劉表連談判的本錢都沒有,現在的他倒有些後悔,不如學馬騰和韓遂那般歸降了凌雲。或許還能剩下半個荊州,現在對方大軍來攻,又打了這麼長的時間。而且還是他最開始出兵,相助劉璋,怎麼說都是自己理虧。

真是進退兩難,劉表一時之間,臉色更不好看。

蒯良讓自己駐守在襄陽,蔡和讓自己親自出戰,張允讓自己離開襄陽,三人說的各自不同。

劉表便把目光轉向了別駕張先,“張別駕有何高見?”

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二章 罵不起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司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易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五十章 一石二鳥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半夜放火第六十五章 何去處從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六十四章 破城之危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二百一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悍的弓箭手第八十九章 三個數第一百五十三章 郭嘉來投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九十八章 一路追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五十八章 退紀靈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一百九十四章 瘋了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一百章 不信你試試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十三章 肉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司州第一百八十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零七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零七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七十章 李典出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凌雲的身份第一百九十六 半路遇敵第十六章 主公威武第九十一章 一句話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二十四章 假消息害死人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悲催的紀靈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十七章 招降第七十三章 兵臨漁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顏良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二百零二章 擒三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五十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五十六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二章 罵不起第八十章 再燃烽火臺第一百八十一章 劉璋的反應第九十九章 意圖何在?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第十章 房子、女人和娃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五章 奴家的心事第七十六章 狼煙起第七十九章 空城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四世三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二百一十章 偷營劫寨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六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殺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間計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破二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城之戰
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二章 罵不起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司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易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一百二十三章 對峙第五十章 一石二鳥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半夜放火第六十五章 何去處從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六十四章 破城之危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二百一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悍的弓箭手第八十九章 三個數第一百五十三章 郭嘉來投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生擒活捉第九十八章 一路追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五十八章 退紀靈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一百九十四章 瘋了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一百章 不信你試試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十三章 肉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司州第一百八十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零七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零七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七十章 李典出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凌雲的身份第一百九十六 半路遇敵第十六章 主公威武第九十一章 一句話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二十四章 假消息害死人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悲催的紀靈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十七章 招降第七十三章 兵臨漁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顏良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二百零二章 擒三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五十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五十六章 議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二章 罵不起第八十章 再燃烽火臺第一百八十一章 劉璋的反應第九十九章 意圖何在?第二百二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零一章 進軍揚州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第十章 房子、女人和娃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一百五十五章 奴家的心事第七十六章 狼煙起第七十九章 空城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四世三公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二百一十章 偷營劫寨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六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殺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間計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破二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城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周宁县| 巴楚县| 竹北市| 呼和浩特市| 宁德市| 开江县| 绥芬河市| 呼图壁县| 德安县| 航空| 梁河县| 福清市| 剑阁县| 宁阳县| 内丘县| 平利县| 镇原县| 宜川县| 芜湖县| 英德市| 瓦房店市| 屯门区| 石泉县| 太白县| 侯马市| 长治县| 定襄县| 八宿县| 梧州市| 辽中县| 蒲城县| 密云县| 海丰县| 东台市| 佛学| 昂仁县| 信阳市| 贵州省| 曲周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