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七章 破二城

破二城

“什麼?你再說一遍?!睏畎汉喼辈幌嘈抛约旱亩?。

軍士此時已跑到近前,“報楊將軍,敵軍破城了,數萬敵軍進城,弟兄們擋不住啊。”

楊昂只感覺腦袋嗡地一聲,聲嘶力竭地喊道,“快,別救火了,把軍士集中起來,把敵軍趕出去?!?

城中七處大火,八處冒煙,除了楊昂指定的軍兵外,凡是靠近起火地點的軍士都各自前去救火。城中混亂,軍士也混亂,想要短時間內把軍士收攏住,抵抗敵軍實在不易。

楊昂把軍士派出去收攏人馬,留下一千多人看守糧倉,而後帶著其他人快速奔向城北。

wωω▲ttκǎ n▲c ○

城中起火,明顯是對方敵軍的內應,裡面放火,外邊攻城。楊昂可不敢不留點兵馬看守糧倉,萬一敵軍的細作趁這個時間再把糧倉點著了,那就徹底完蛋了。

楊昂帶的兵馬也就三千多人,中途又遇到萬餘聞訊趕來兵馬,幾下兵合一處,鬧哄哄地趕向北城。

距離北城還有兩裡多地的時候,只見守城軍從北面潮水般潰退下來。

楊昂手持長槍攔住他們的去路,大喝道,“爾等好大的狗膽,竟敢臨陣脫逃,難道不怕軍法從事?”

隊伍總一名將官快步奔出,高聲稟報,“楊將軍,非是我等臨陣脫逃,敵軍太多了,根本擋不住了,你看?!闭f著,他回頭一指,“敵軍殺過來了?!?

楊昂順著那人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遠處影影綽綽,無數黑影晃動,人喊馬嘶之聲不絕於耳。

“如何丟的城池?難道連一時半會兒都支持不住嗎?”楊昂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肯定對方是在短時間內破城的,因爲他根本沒接到敵軍攻城的報告,而軍士來稟告的第一個消息就是城池被破。

“將軍,我等不知道,就知道城門裡一陣混戰,而後城門被打開了。敵軍根本就不是從城牆上爬上來的。大隊騎軍都是從城門進來的。將軍快做定奪吧,城是守不住了?!蹦敲麑⒐倏抟菜频卣f道。

楊昂怎麼敢輕易放棄城池,對手下軍士大聲命令,“速速隨本將軍殺退來敵?!?

衆軍無奈,誰都不敢抗拒軍令,只得隨著楊昂殺了回去。只有一些躲在暗處的軍士,藉著房屋的掩護,向更黑的地方跑去,脫掉軍服,混進了民宅中。

楊昂匆忙會聚起的兵馬絲毫沒有鬥志,好在又有兩股趕來的軍士加入其中,人馬顯得多了一些。

楊昂見兵馬增多,膽氣一壯,率軍超對面的敵軍迎去。

只是雙方尚未進入混戰狀態,楊昂的兵馬又呈敗退之勢向後潰敗下來。楊昂幾次呼喝都沒能阻止兵敗之勢。因爲李典的軍士太猛了,一路在奔騎一路飛射,弓弩齊發。

一面是勢在必得,一面是倉促迎戰,戰鬥力又不平衡,楊昂的人馬怎麼能擋住李典和于禁的攻勢呢?

楊昂見實在迴天無力,只得帶領殘兵敗將向城西撤退,好在西門並未丟失。軍士打開城門,楊昂帶著殘存的人出了西門直奔錫縣方向逃去。

李典帶著兵馬進城,迅速把軍士分成幾股,控制住城中各處重要地點,清理城內殘餘守軍。

于禁帶兩萬騎軍,出西城向楊昂的殘部追擊。

與此同時,房陵城中也是相同的景象。

文丑和高覽趁著大火殺進城中,守將張衛已率軍逃出城去,同樣逃往錫縣。

兩城的大火因何而起,這全都是凌雲的算計。

早在凌雲攻打豫州的時候,他便派出去許多軍士,潛入其他各州,留做後手。漢中一帶安排了人手。

這些人全都是凌雲從兵營中購買的軍士,一是能及時與凌雲取得聯繫,再者可以順利搭建兵營。

凌雲通過前幾次搭建兵營總結出來了經驗,雖然兵營只能存有一座,多了的話都不能使用。但凌雲想到了一個便捷的方法,雖然各地不能存在多個完整的兵營,但卻可以存在多個殘缺的兵營。在房陵和上庸城中,他派去的人早都搭建好了絕大部分兵營,只需再加上一塊木板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兵營。

這樣兵營的搭建就變得簡單多了,一塊木板而已,順手就能釘上去。

凌雲先是在上庸城完成了兵營的最後建造購買了上千名軍士,這些軍士混進楊昂的大營,神不知鬼不覺地清理了一些營帳。將守軍的軍服換到身上,這些人馬分做幾路,在夜深人靜的上庸城中到處放火。

即便在大街上碰到敵軍,因爲穿著對方的軍服,一時之間對方也絕對不能分辨出來。

這些人放完火後,趕奔北城門,守軍根本不防,誰能想到上千人都是敵軍的細作。以有意算無意,這些人迅速拿下北門,打開城門,李典和于禁的大軍蜂擁而入。

這些軍士按照凌雲的吩咐,在城門打開之際把頭巾全部扔掉,李典和于禁的兵馬見到沒頭巾的軍士自然知道是自己人,因而兩下兵合一處,共同掩殺楊昂的兵馬。

漢中一代多山,不太適宜騎軍做戰,因而張魯的騎軍較少。

從上庸城中逃走的兵馬也只有騎軍,于禁追了一陣,見楊昂已經跑遠了,便押著俘虜返回上庸城。

這一路追殺,有數千名漢中軍士被俘,跑掉的只有不足萬人。

房陵城的攻擊是在上庸城之後,上庸城買完軍士,兵營立刻被摘掉一塊木板。而房陵城的兵營再釘上最後一塊木版之後也投入了使用。

如此奇謀,守軍根本無從防備。主要是遊戲模式可以出兵,這個功能太變態了。

別說楊昂和張衛想不到,就是李典、于禁、文丑、高覽也不知道究竟是何原理。

在接受凌雲軍令之時,他們心中還暗自嘀咕,聽起來一切都象神話。按凌雲那麼說,似乎房陵和上庸就是他們自己的城池似的。

他們只須在約定的時間到城外,城門自動打開,他們進城,而後裡邊就有人接應。他們心裡不是不相信,但是卻非常難以理解。但他們知道凌雲絕對不會在這件事上開玩笑的。而凌雲用兵,向來算無遺策,根本沒打過敗仗。

終於他們親身經歷此戰,再一次認識到主公凌雲的恐怖之處。就這樣的打法,誰能打得過?

因爲此時的他們對凌雲徹底心服口服,爲凌雲死心塌地地賣命了。

錫縣。

張任率領益州十萬大軍到來之後,守城主將楊任向他介紹了此時的雙方情況。

張任遠道而來,也是跋山涉水,軍士大多疲勞,雖然聽楊任說凌雲的兵馬已經分出兩部分,分別前往上庸和房陵。但他並沒有去救援。

至於楊任,他心中清楚,凌雲分出去的那兩支人馬並不太多,只是比那兩縣的守軍在人數上稍微佔據優勢而已。

所以他也並沒有把李典和文丑的那兩支人馬當回事,他擔心這是凌雲的調虎離山之計,他這邊若出兵救援,恐怕錫縣會遭到襲擊。

兩支人馬的主將在不救援一事上達成了一致,但楊任卻主張兩下兵合一處,半夜偷襲凌雲大營。

現在楊任有兵馬八萬人,張任又帶來十萬,在人數上已超過了凌雲的兵馬。

楊任把這個想法與張任一說,張任卻不同意,因爲已經有軍士稟報過,徐晃帶著兵馬在半路埋伏著。他惟恐中了凌雲的圈套,所以駁回了楊任的請求。

張任與楊任之間本無隸屬關係,張任不同意,楊任也不敢輕易出兵。

到中午的時候,楊昂帶著殘兵敗將抵達錫縣城。

楊任一見此景大爲震驚,仔細詢問之後,他才知道事情始末。

一天之間就丟了上庸城,這是他始料未及的。爲此他打了楊昂二十軍棍,以做懲戒。

誰知大棒子剛剛打完,錫縣又迎來了張衛的敗軍。

楊任本來還想派人去通知張衛,小心凌雲的計策,現在一看人是不用派了。凌雲的計策已經用完了,房陵城已經失守。

楊昂丟了上庸城,他可以打二十軍棍,但張衛丟了房陵城,他卻有些顧忌。因爲張衛非是楊昂可比,張衛是漢中太守張魯的親弟弟。

爲此,楊任有些躊躇,但最終還是下了狠心,將張衛拖了出去,同樣打了二十軍棍。

如果因爲那層關係而治軍賞罰不公,他這個主帥也不用當了。

楊昂心中有愧,對那二十軍棍也沒說什麼。見張衛同樣被打,他的心裡更平衡了。按理說,丟失一城打二十軍棍應該算很輕的懲罰。

這也是楊任考慮到大敵當前,纔沒有下狠手。

但張衛被打,心中卻頗不服氣,他平日裡受張魯的庇護,還沒吃過這樣的虧。二十軍棍相對來說較輕,但真打下來也得在榻上趴上幾天。

躺在榻上養傷的張衛,給張魯寫了一封密信,將事情經過詳細說了一遍,而且他在信中著重指出,楊任明知凌雲派出兩路大軍前去攻打上庸、房陵兩縣,而他卻在錫縣城中按兵不動,既不支援,又不進攻凌雲。

張衛寫的都是事實,但其意非常明顯,對楊任產生了懷疑。

守城的兵馬都是楊任的親信,張衛派的人出去剛走不久,楊任便得到了稟報。楊任本是一個聰明人,聽說張衛派人出城,心裡有了一絲不祥的感覺。

只是現在軍務太多,他沒有時間多想。

城中上庸、房陵兩縣的敗軍需要安置,軍心低落需要鼓舞,而且還要小心與張任相處。此人自認爲是前來救援,是來施恩的,並未把楊任這路兵馬放在眼裡。而且在吃、住等方面還極其挑剔。

對於夜間輪流執守,進行防禦的主張也拒絕了。

而對面凌雲的大軍虎視眈眈,說不上什麼時候就會如洪水般捲來,前幾次弓弩手的襲擊,他還記憶猶新。

一時之間,楊任感覺到內外交困,兵力雖多,卻覺得戰事艱難。

他甚至懷疑,自己當初所做的那些推斷是否正確,因爲現在大戰剛剛開始就脫離了他的掌控。

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六十二章 意第十三章 肉的威力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劉璋的反應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四十九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一百三十章 夜攻北新城第十一章 第一輪(求推薦)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典韋第一百五十四章 曹孟德的退路第一百九十六 半路遇敵第九十八章 一路追殺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五十二章 打劫牛羊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九十四章 瘋了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超的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通牒第十一章 第一輪(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一百七十八章 取錫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二十一章 野史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五章 狠狠地射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顏良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二十九章 顛峰對決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傕的選擇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五十二章 打劫牛羊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間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退紀靈第九十八章 一路追殺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劉表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大事了第九十二章 五頓飯第八十五章 三縣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一百二十八章 典韋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五十四章 失蹤之謎第四十三章 增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九十章 兩條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城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圍蔡瑁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二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二州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二百一十九章 陣前相見第九章 真的假的第四十九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備獻城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攻營第八十七章 耍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悲催的紀靈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十七章 撈人第九十二章 五頓飯第六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八十六章 詔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糜貞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九章 真的假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五十三章 郭嘉來投第一百二十九章 顛峰對決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屠村疑案
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六十二章 意第十三章 肉的威力第八十三章 大營的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八十一章 劉璋的反應第一百零二章 行刑第四十九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喬與小喬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一百三十章 夜攻北新城第十一章 第一輪(求推薦)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典韋第一百五十四章 曹孟德的退路第一百九十六 半路遇敵第九十八章 一路追殺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五十二章 打劫牛羊第一百四十三章 河內第一百九十四章 瘋了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一百五十章 毒糧毒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超的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通牒第十一章 第一輪(求推薦)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一百七十八章 取錫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二十一章 野史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五章 狠狠地射第二百零四章 勸降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張遼的手段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顏良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剿第一百二十九章 顛峰對決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傕的選擇第三十二章 武庫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張飛第五十二章 打劫牛羊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間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退紀靈第九十八章 一路追殺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劉表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大事了第九十二章 五頓飯第八十五章 三縣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最大贏家第八十一章 四面鼓聲第一百二十八章 典韋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五十四章 失蹤之謎第四十三章 增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伏第九十章 兩條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城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圍蔡瑁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二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二州第十九章 內務府總管第二百一十九章 陣前相見第九章 真的假的第四十九章 見招拆招第二百二十六章 劉備獻城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糧之禍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次攻營第八十七章 耍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悲催的紀靈第二百零七章 太東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十七章 撈人第九十二章 五頓飯第六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八十六章 詔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糜貞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九章 真的假的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進軍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一百五十三章 郭嘉來投第一百二十九章 顛峰對決第三十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屠村疑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灵璧县| 石首市| 那坡县| 陕西省| 酒泉市| 顺义区| 东至县| 扬中市| 望谟县| 清水县| 吴堡县| 宁武县| 东至县| 莫力| 滦平县| 甘肃省| 屯留县| 阳新县| 津市市| 平湖市| 会同县| 广德县| 河西区| 旺苍县| 长沙县| 武川县| 东安县| 德钦县| 万安县| 格尔木市| 郓城县| 湟源县| 博湖县| 哈密市| 板桥市| 道真| 桦甸市| 平阳县| 兴安盟|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