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五章 進兵漢中

進兵漢中

漢中,歷史上兵家必徵之地。

漢中是一個郡名,位於益州北部。在後世有“棧閣北來連隴蜀,漢川東去控荊吳”的說法。凌雲平定司州之後,把目光當在了漢中。

此時的漢中太守姓張名魯字公祺,其先祖爲大漢開朝功臣,留侯張良張子房。張魯在漢中大力推行“五斗米教”,在當地頗有影響,自成一股勢力。

漢中郡雖在益州版圖之內,但卻不受益州牧轄制。此時的益州牧是劉璋劉季玉,其父劉焉新喪,劉璋繼任益州牧不久,有心收復漢中,卻一直未能如願。

凌雲親率大軍十七萬,帶著一衆武將和郭嘉、糜竺,開赴漢中。糜貞和劉芷再次隨軍前往。

從長安至漢中,大軍足足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長途跋涉,所到之處,無數百姓爭相慰問。

凌雲連行軍帶體察民情,一路上對司州百姓的疾苦有了深深的體會,更堅定了他早日一統天下,解百姓於倒懸的決心。

一個多月後,凌雲的大軍終於抵達司州與益州的交接處,再往前面便是漢中郡的錫縣。

凌雲按住大軍,在錫縣縣城三十里外紮下連營。爲了防止敵軍同樣採用火攻的方式,凌雲特意把大營地點定在了一條河邊。大營四周佈下了許多暗哨。當初馬騰就是因爲沒有暗哨才讓凌雲一把大火燒得大敗。

劉芷和糜貞的營帳紮在凌雲的中軍大帳附近,與凌雲的寢帳緊緊相連。在安陵的時候,由於凌雲醉酒,二女輪流伺候。使他們之間的最後一層紙也消弭於無形,自此二女輪流伺候凌雲。

凌雲也就沒再客氣,該辦的事都辦了,但對於二女的誰大誰小的名分卻沒做最後確定。二女也無怨言,在那個時代,妻妾成羣的事比比皆是,只要能跟在凌雲身邊,她們也就感到滿足了。

所以凌雲這一路,表面上是出兵打仗,實際上如同十幾萬兵馬護送著他們一路遊山玩水一般。

有兵馬護送,大將跟隨,美人相伴,一路檢閱屬於自己的河山,那種感覺如同君臨天下一般。

到了漢中,凌雲把心收了回來,讓郭嘉寫了一封書信,送與張魯。大軍藉此機會,休整訓練。

書信與以往一樣,就如同以前攻城之前還要勸降一番似的。

凌雲在信中擺明了天下大勢,歷數以往和他做對的各大勢力的悲慘結局,如公孫度、曹操、袁紹等。又道出了識天下大勢的徐州牧陶謙。

這些人除公孫度外,都擁有一州之地,尚且不敵凌雲大軍,此番大軍來攻,是希望張魯認清形式,歸降從寬抗拒從嚴。

書信送出半月後,張魯那邊派來了使者。

使者名爲閻圃,是張魯手下第一謀士。

凌雲送去書信只是走走過場,並未指望這一封書信就能把行魯給勸降了。畢竟誰手中把握著權力都不想隨便放下。

漢中只是一郡之地,凌雲拿下一個州都沒太費力氣,更不把這個小小漢中郡放在眼裡。

大帳中,凌雲高坐主位之上,郭嘉和糜竺於兩側相陪。

使者閻圃走進大帳之中,略一打量,向凌雲施禮道,“漢中功曹閻圃見過凌州牧。”

凌雲低頭細細打量了閻圃一陣,問道,“想必張太守已經收到本公的書信,爲何不親自前來歸降?”

閻圃一愕,心道,這凌雲的口氣好強硬,似乎一準吃定了漢中似的。

他正了正頭冠,抱拳說道,“我家主公恐凌州牧不瞭解漢中詳情,特派在下前來相告。”

凌雲哈哈一笑,“難到漢中還有本公不瞭解的事情嗎?”

閻圃說道,“凌州牧可知道我家主公深受漢中百姓愛戴,漢中兵精糧足,財產富足,土地肥沃,四面崇山峻嶺,十分險固。即便是前益州牧劉焉與現州牧劉璋亦不敢妄動兵戈,輕啓戰端。一旦兩下開兵見仗,無非是魚死網破之局,於雙方都無益處。”

“哈哈哈”

凌雲笑道,“如此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你覺得以你隻言片語便可保漢中無憂嗎?我且問你,你可知司州、幷州、冀州、青州,哪一州不比你小小漢中郡兵多。那一州的城池堅固不如你漢中郡,合一州之地,哪一州沒有你一郡之地富足,哪一州的兵馬沒有你漢中的精良?即便如此,你看看,睜開眼睛看看,這些地方,現在都插著誰的大旗。可笑啊,可笑啊,可笑你井底之蛙,大言不慚。你只看到漢中百姓生活富足,你所說的富足是什麼?你到過本公治下的城池去看過嗎?你到本公所在的土地走過嗎?還敢說你漢中的百姓生活富足,實在是天下最大的笑話。”

凌雲一番話如同連珠炮一樣,逐條批駁,絲毫不給對方喘息之機,一氣呵成。讓閻圃根本沒有預料到。

說實話,閻圃根本沒有到過凌雲治下的土地走過,雖然聽聞凌雲治理有方,百姓富足,但具體如何卻不清楚。

凌雲如此一問,他一時語塞,根本無法辯駁,因爲他對凌雲那邊的情況不瞭解。於是他話鋒一轉說道,“凌州牧,如今州牧大人佔據數州之地,定是兵多將廣,若論富足或許猶有過之,不過,倚強用兵,致生靈塗炭,有傷天和。”

凌雲微微冷笑,“若論天和,你家張太守自可退出漢中,如此何來大戰?”

“凌州牧,漢中乃我家主公……” 閻圃繼續說道。

凌雲擺了擺手,說道,“如果你只是想勸本公就此罷兵,你就不必再說了。對你我瞭解,對張魯我瞭解,對漢中我更瞭解。此番用兵就是爲了早日解救黎民,使漢中之地從此再無兵戈,還百姓一個平定的生活。若你家主公執掌漢中,他能保證以後,無人來犯嗎?我凌雲能,我重要接管漢中,漢中從此無戰事。”

閻圃微微一楞,這凌雲口氣可是真大,自言對什麼都瞭解,那不是天下沒有什麼是他不知道的了嗎?

想到這,閻圃問道,“凌州牧,可知州牧大人在此用兵,天子做何感想。”

“哼”凌雲怒道,“少和本公提天子,天子是無辜,是可憐。可天下百姓就因爲他的存在而顛沛流離,苦不堪言。如此天子不要也罷。”

這還是凌雲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詆譭天子,其實他心裡根本沒把天子放在眼裡,只不過是恰到好處地利用了他幾回。

興亡誰人定,盛衰豈不憑,憑什麼百姓就得跟著這樣的天子吃苦受罪。

聽到凌雲的話,閻圃大吃一驚,即便羣雄割據,戰亂頻繁,卻沒有敢這樣公開評論天子,他不由得對凌雲的狠厲又多了幾分認識。

“別的不用多說,回去稟告你家主公,本公給你半月時間,前來歸降。如若不然,本公先攻錫縣,再攻上庸,而後房陵。若真到了兵戈相見的時候,悔之晚矣。來人,送客。”

凌雲說完,帳外走進來幾名軍士,站到了閻圃身旁。

閻圃見這氣勢,不敢再多說什麼,對凌雲拱了拱手,匆匆走出大帳。

漢中郡,南鄭城中,張魯的府邸。

閻圃帶著隨從快馬加鞭趕回來,向張魯稟報了此行經過,他不敢怠慢,凌雲只給了他半個月的期限,時間緊迫,他可不敢在這上面耽誤工夫。

張魯坐於上首,聽閻圃說完,憤怒地一拍案幾,“豈有此理,凌雲太也張狂,居然詆譭天子,還給本公設定期限。”

張魯這一發怒,大堂上諸人都不敢說話。

張魯稍微平息了一下怒氣,看著左右兩側的文武。

左邊是武將楊任、楊柏、楊昂、張衛,右側是謀士閻圃、楊松。

“閻圃,此事你如何看?”張魯還是率先問了他的第一謀士。

“主公,此去凌雲大營,在下仔細觀察了凌雲的大軍,近二十萬之衆。並且皆是精兵,麾下武將皆是出名戰將,並且大量輜重隨軍而行,看其架勢似乎有長久打算。主公若要退敵需早做準備。” 閻圃說道。

張魯的臉色有些難看,閻圃的話他聽明白了,表面上是主張硬抗凌雲,還讓他早做準備。實際上,他從數個方面說出了凌雲的強大,潛意識裡就表達出了不可抗拒凌雲的意思。如要硬抗不異於自己找死。

深深看了閻圃一眼,張魯把目光轉向武將一邊,把希望寄託在他的第一武將楊任身上,“楊將軍有何意見。”

楊任戰了起來,拱手說道,“主公,末將主戰。”

張魯滿意地點了點頭,“楊將軍可否詳細說說,是否有退敵之計。”

楊任點了點頭,“末將有些粗淺見解,還請主公明鑑。”

張魯見楊任有辦法,臉上終於露出了一些笑容,他知道楊任若是沒有把握不會說出來的,“將軍有計請講。”

楊任道,“據末將所知,凌雲糧草輜重大多運自幽州,幽州距離此地數千裡之遙。此次所帶輜重糧草雖多,後續必然難以爲繼。漢中之北,是爲司州,東北是爲豫州。司州之地,凌雲剛剛收復,必不能提供充足糧草,而豫州之地,凌雲尚未平定,其趙雲所率兵馬亦需糧草,也不能供應凌雲大軍。或許幷州、冀州一帶能有餘糧,但路途同樣遙遠。遠水不解近渴,若凌雲軍糧短缺之日,亦是鞭長莫及。我漢中有精兵十六萬,雖然較之凌雲有所不及。但我軍都爲本地軍士,一貫養精蓄銳。凌雲的大軍北軍南戰,多會不服水土,況且他們長途行軍,已算疲憊之師。”

說道這兒,楊任停了一下,看著張魯。

張魯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方纔楊任所說深入他的心裡,的確分析的不差。

見張魯並沒有防備別人的意思,楊任繼續說道,“如此,我軍只須堅守一段時日,凌雲大軍必然因爲糧草緊缺,而不戰自敗。爲了能固守至凌雲退兵之時,主公可聯繫益州劉璋、荊州劉表、宛城張繡,凌雲野心不小,其勢日漸壯大。脣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都懂,若現在諸強不齊心合力對抗凌雲,一旦凌雲勢力越發壯大,再拒之則晚矣。主公還可聯繫西涼馬騰,從涼州進兵司州,趁凌雲兵力空虛之際,兩面夾攻。凌雲收尾難顧之時,必然先保其根本,撤回司州,至此漢中之危解矣。”

張魯聽完,用力一拍案幾,“好,正合我意,各位即刻聽調,對抗凌雲。”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狠了第二百三十章 要謀反?第一百零九章 又見小姑娘第五十六章 議事第九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復漢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九十章 兩條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擒龐德第五十八章 細作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零一章 對戰第六十七章 潰退之謎第二十五章 打的就是官軍第八十九章 三個數第一百五十四章 曹孟德的退路第六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章 找死將軍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一百零五章 攻第四十五章 攻與守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七十章 李典出戰第一百四十章 鐵甲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擒龐德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佈置二百一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十五章 挑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城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取錫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七十一章 軍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七十三章 兵臨漁陽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一百六十四章 紅旗不倒,彩旗飄飄第五十五章 趙雲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俘敵第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四章 建造兵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二女彈琴第六十五章 何去處從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二百二十章 典韋VS關羽第二百零三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張邈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章 偷營劫寨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傕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遼東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七十四章 夜襲太守府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二百三十四章 劉表的選擇第六十二章 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間計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伏擊第一章 老子要白手起家第二十五章 打的就是官軍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護衛軍的實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十五章 挑戰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五章 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典韋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帶這樣的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太狠了第二百三十章 要謀反?第一百零九章 又見小姑娘第五十六章 議事第九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復漢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九十章 兩條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擒龐德第五十八章 細作第十二章 誰尿的?第一百二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零一章 對戰第六十七章 潰退之謎第二十五章 打的就是官軍第八十九章 三個數第一百五十四章 曹孟德的退路第六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章 找死將軍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一百零五章 攻第四十五章 攻與守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七十章 李典出戰第一百四十章 鐵甲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擒龐德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佈置二百一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十五章 挑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四十二章 再回首,雲山霧繞第一百一十七章 守城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取錫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滿寵的計謀第七十一章 軍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馬超第一百四十八章 破局第七十三章 兵臨漁陽第三章 美人有木有?第二百二十七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一百六十四章 紅旗不倒,彩旗飄飄第五十五章 趙雲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九章 追殺第一百二十一章 俘敵第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四章 建造兵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棄城第九十五章 險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一百六十三章 二女彈琴第六十五章 何去處從第一百八十三章 劫糧第八十八章 身陷重圍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四十章 又遇幽州軍第二百二十章 典韋VS關羽第二百零三章 凌雲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張邈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章 偷營劫寨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傕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遼東第四十八章 捉鄒丹第二十九章 來拿我吧第七十四章 夜襲太守府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二百三十四章 劉表的選擇第六十二章 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間計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一百三十六章 伏擊第一章 老子要白手起家第二十五章 打的就是官軍第二十二章 從哪來,滾哪去第七十二章 風雲再起第九十六章 大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護衛軍的實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燒大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南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荀彧獻計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七十七章 說降第三十八章 蒲柳之姿第十五章 挑戰第三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零五章 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典韋第二十六章 都是小豬惹的禍第三十一章 險境第二百零九章 韓當用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帶這樣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惠来县| 玉环县| 天台县| 磐石市| 温泉县| 白河县| 景德镇市| 和静县| 土默特右旗| 泰宁县| 婺源县| 阳谷县| 革吉县| 闵行区| 措美县| 无棣县| 通辽市| 通榆县| 盐亭县| 英超| 大邑县| 尼勒克县| 沈阳市| 丰宁| 梓潼县| 广丰县| 宣武区| 成安县| 樟树市| 渑池县| 秀山| 将乐县| 丽江市| 满洲里市| 沙洋县| 西林县| 会昌县| 甘德县| 海晏县| 钟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