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易手

秦成還在安排對內城的威懾,巨弩與強襲營圍著城門,不時的進行一波箭雨的攻擊!

整個成都城,都被一種恐懼的氣氛壓制著。

太陽還未下山,已經有消息從成都城內傳出,劉璋願意放棄抵抗,無條件獻城投降。劉璋終於撐不住了!秦成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劉璋的放棄,這就意味著他徹底征服了益州。這也正是所有秦軍最希望看到的一幕。

秦成策馬立在內城城門口,有一個身穿錦袍的中年文士由城內走出。

“益州黃權拜見秦大人!”來人是益劉璋的智囊黃權。

“先生此番前來,所謂何事?”秦成坐在馬上,低頭看著黃權。

“秦軍兵強馬壯,益州牧爲百姓安居樂業,甘心獻出成都,希望秦大人可以善待益州之民!”黃權低頭立在秦成下方。

“這個請先生放心,秦軍入城,保證秋毫無犯,另外原有益州將領,也不會株連,劉州牧全家,秦某亦會妥善安置,還望先生如實轉達!”秦成望著黃權,保證道。

“倘若如此,黃權謹代成都百姓謝過秦大人了!”黃權此番前來,最主要就是獲得秦成對於劉璋處理以及官員安置的保證。秦成的話讓黃權頓時放下心來。

“那益州牧準備何時獻城?”秦成還是比較關心這個,長期拖延下去,容易生變。

“明日一早,劉州牧將會帶益州大小官員,在內門門口,恭迎秦大人入城!”黃權恭敬的說,畢竟成都易手,以後就要直接面對秦成的安排,所以黃權希望可以在秦成面前有一個好的表現。

“那好,我就先撤出城外!明日,等待諸君的消息!”秦成哈哈一笑,策馬離開。

黃權看著秦成離去的身影,心中暗暗傷神。自己見證了一個勢力的滅亡,明日之後,整個益州就是秦成的天下,劉璋的勢力將再不復存在。

州牧府內,劉璋沉重的聽著黃權的彙報。確定秦成不會對自己下手,才終於確定了投降的決心。

所有將領開始安排明日之事!

這一夜,成都城註定將是不眠之夜,秦軍在攻破城後撤到了城外,秦成得到了黃權的保證,給他們投降的機會,此時,所有的士兵都沒有了鬥志,居民也不再支持劉璋,連同士族與將領,都開始籌劃著明日如何面對新的主公。

......

次日一早,東方的天空漸漸翻起了魚肚白,天已微微亮,早上的朝霞將天空映襯的有些血紅,站在城牆之上,已經可以看見遠方的整齊的秦軍方陣,此時,所有的將領都已經不在防守,唯有張翼獨自一人,孤零零地在外城上巡邏,還有一千多名忠實的士兵,漫無目的的遊蕩在城頭之上。

張翼冷冷的望著城下的一些士兵,這些是吳懿的私兵。他們正在整理的城下的污穢的異物,用掃帚清理,然後再拎水將佈滿鮮血的地面沖洗乾淨。還未投降,就這般模樣,張翼對他的爲人更加鄙視。

這個時候,一名士兵來到張翼面前,指著外城門說:“張將軍,秦軍就快要進城了,兄弟們都關心怎麼應對那

。”

張翼嘆了口氣:“是啊,怎麼應對,難道憑藉自己手中的一千人去衝擊秦軍大營嗎?”

張翼看著在內門小心準備的那些求和派。能不能乘機將秦成殺了?一股念頭突然衝到張翼腦海中。想了想,張翼又沉靜下來,劉璋待自己並非親信,如今三十多歲,還是一個小小的副將。滿城僅有自己孤零零的守護這這個孤城,何必要讓大夥都陪這個城市殉葬那!

想到這裡,他擺了擺手:“讓兄弟們都散了吧!我們投降!”

身邊的親兵呆了一下,帶著遲疑目光著離開,張翼又看了看那些迷茫的士兵,士兵們都停了下來,呆呆地望著他,張翼勉強笑了笑問道:“大家還要再爲成都打下去嗎?”

不出張翼所料,所有的士兵都搖頭了,一個面色蒼白的老兵說道:“將軍,兄弟們都不想打了。再打下去也是無用,跟隨著劉璋沒有出頭之日,還不如隨著秦軍,說不定能多打幾個勝仗那!”這幾日,秦軍的戰鬥力讓益州士兵驚恐之餘,還有了深深的佩服。如果能跟隨秦軍的步伐征戰,總比益州長期敗仗要好的多。所有人都渴望和憧憬強者。

張翼鼻子有些發酸,默然的點點頭說:“那我們就降了吧,白白犧牲也沒有必要了。”

這時候,張翼已經徹底打消了刺殺秦成的想法,如果自己一意孤行,很可能激怒秦軍,事到如今,就不要再平添無故的傷亡了!

他嘆息一聲,轉身向內城走去,慢慢的站到了那羣早就準備就緒,準備恭迎秦軍進城的人羣中。

......

秦成此時還不知道,在一刻鐘前,成都城內還有這麼一個忠實的軍官,企圖刺殺於他。在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的時候,所有秦軍已經準備就位。即將進城接收成都。城外的曠野裡,三萬秦軍列隊整齊,旌旗招展,黑壓壓的士兵鋪天蓋地,聲勢壯觀,隨著沉悶的鼓聲的敲響,意味著秦軍即將進駐成都。

秦成騎著戰馬,走在隊伍前列,身後跟著諸多文臣武將。即將進城的時候,龐統拍了一下身下的駿馬,來到秦成身側,低聲問道:“主公,劉璋已經投降,如何安置他纔好?主公可有打算?”

秦成早就想過這個問題,沉吟了一下:“我最初的想法是將劉璋殺了,一了百了!但是這樣做的話,恐失民心,我軍初來成都,所以暫時不準備動他,找個空閒的地位,將他們全家安置過去好了!”

龐統點了點頭,低聲道:“那就安置在廣安附近吧。虛設一個官職,周邊多安插一些眼線,等待幾年,一旦成都穩定,到時候再處理也不遲。劉璋沒什麼能力,料想也翻不出什麼浪花!”

秦成點了點頭:“至於城內降將,我打算先按照原有的官職不動,以後再行處理,軍師可有更好的建議?”

龐統摸了摸稀疏的鬍子,想了一下說道:“主公的想法不錯,屬下還有一些建議,益州官員文士較多,適合內政管理,所以不妨用益州本土官員管理益州,但是軍權要抓在秦軍手裡,軍政分開可能會更好一點。這樣以來不僅可以減少益州投降官員的牴觸心理,也能讓

跟隨主公許久的秦軍將士更加忠心擁戴主公!”

漢朝時期,基本上都是軍政一體。郡守(太守)是一個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當然也統領一個郡的軍隊。後來出現了都護府,才逐漸有了一些軍政劃分的成分。但是目前推行的大多還是軍政一體的做法。秦成略微一想,覺得龐統的建議十分有用。利用文士去處理政務、辦學、製造等民事,利用武將進行招募、守衛、戰爭,這樣一個政權纔能有序的發展。果然還是龐統思慮的周詳。

“就按軍師說的辦!細節我回頭再推敲一下。”秦成呵呵一笑。

不多時,整個秦軍已經穿過外城,臨近內城城門。

看到秦軍大軍來臨,內城門開始緩緩開啓了,一隊隊益州降卒排列這整齊的隊形,從城內走出。他們放下武器,脫去盔甲,在秦軍的指引下,領取秦軍的裝備與武器,來到大營外集結,等待最新的編制安排。

“這些士兵有五千多人吧?”秦成看著慢慢走出的士兵,問道魏延。

“看樣子差不多,正好可以補充我軍的兵力!加上李嚴投降的士兵,整個成都大約有七千的降兵!”魏延說道。

士兵快要走出完畢的時候,在吳懿、黃權的帶領數十名武將文臣從城內出來,他們被士兵領到秦成面前,這些益州將領一齊單膝跪下,對著秦成,高高抱拳道:“屬下等人願意歸降秦大人!”

看到這些降將,秦成也不敢高傲,急忙翻身下馬,扶起吳懿等人,大笑著說道:“各位歸降秦軍,是秦軍的大幸,現在所有職位一律不動,待一切穩定,再與諸位詳談日後安置。勞煩諸位將軍指引進城!”

一聽秦成不再追究,還有新的安排。衆人大喜,一齊高呼道:“願爲大人效力!”

在吳懿等人的指引下,秦成慢慢的走進內城。

在內城主道之前,矮胖的劉璋,穿著普通的布衣,跪在地上,雙手高高舉過頭頂,手中託著一個銅盤,銅盤內放置著一個官印,正是益州牧印綬掛。身後是益州士族及基層官員。他跪在門前大喊道:“罪臣劉璋願獻益州給秦大人!恭祝秦大人榮登益州牧!”

“恭祝秦大人榮登益州牧!”此時所有益州降將開始一齊跪地高呼。

秦成急忙下馬,一手接過印信,一手扶起劉璋。

秦成看著劉璋,痛心疾首的說道:“秦成本是布衣之民,初起於桂陽,但天下將亂,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秦成心憂天下,不得已而入益州,爲了天下蒼生,高舉旗幟,此番接手益州,十分惶恐,劉大人深明大義,獻出成都,居功至偉,請大人放心,秦成定不會虧待大人族人!”

得到秦成的保證,劉璋徹底放下心來,在身邊的士兵攙扶下,蹣跚的走了下去。

秦成拿著益州牧的官印,翻身上馬,高高舉起。在太陽的照射下,光輝萬丈!

在無數歡呼中,秦成正式入駐成都,成爲名義上的益州牧,當然,這僅是自己承認,還需要朝廷的進一步冊封才行!

(本章完)

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四十一章 名士法正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八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夷陵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大派系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一十六章 萁谷之殤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四十七章 秦成中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二百三十四章 襄陽易手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易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超首敗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六十章 退走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零八章 大辦婚宴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八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一百八十二章 猛攻子午谷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虎相爭
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四十一章 名士法正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八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夷陵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四大派系第七十五章 劍指雲南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一十六章 萁谷之殤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四十七章 秦成中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二百三十四章 襄陽易手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一百零四章 成都易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六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七十二章 曹丕篡漢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超首敗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六十章 退走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零八章 大辦婚宴第五十三章 大軍來臨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八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一百八十二章 猛攻子午谷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突生鉅變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虎相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灌南县| 凤凰县| 化州市| 竹山县| 民县| 徐汇区| 银川市| 遂昌县| 孝昌县| 溧阳市| 澄迈县| 黄浦区| 那曲县| 翁源县| 青海省| 壶关县| 团风县| 金阳县| 贵德县| 海林市| 新绛县| 方正县| 凤山市| 武鸣县| 厦门市| 南雄市| 彰化市| 临江市| 东莞市| 清河县| 卓尼县| 蕉岭县| 周口市| 福鼎市| 汾西县| 新田县| 波密县| 化隆| 金昌市| 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