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

中午午飯過後,秦成一身錦袍,頭戴玉冠,朝著城中客來香酒樓走去。

曹丕作爲曹操之子,生性風流,貪戀美色美酒美食。客來香是成都最大的酒樓,在秦軍圍城時差點關閉,後來見秦軍入城秋毫無犯,許多外出之人紛紛歸來,所以酒樓又照常營業起來。

曹丕尚未三十,其面貌如同曹操一般,身材不高,鬍鬚稀疏,眼神充滿了狡黠。此時正穿著棉衣,正在客房內揮墨疾書。屋內燃著木炭,十分溫暖。曹丕是曹操與卞夫人的長子,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爲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雖然不及曹植聰明伶俐,但是勝在沉穩。剛剛在酒樓飲食完畢,益州的飯菜不同於中原,但是色香味俱全,讓曹丕心情大好。陳羣住在驛站,而曹丕則喜歡追求享樂,所以直接住進了客來香酒樓。

“公子!蜀侯前來拜訪!”門外有侍衛通稟!

“秦成來了?”曹丕暗暗一笑,果然如賈詡所言,秦成親自前來拜訪。

“請貴客進門!”

隨著曹丕的話音,客房門拉開,秦成邁著小步,走了進來。

“子桓兄遠來是客,無奈秦成最近忙碌,照顧不周,還望海涵!”秦成笑著朝曹丕說道。

如今秦成是益州牧,又封爲蜀侯,雖然年齡不大,但是爵位與官職卻十分駭人。如今的曹丕僅僅掛了一箇中郎將的閒職,所以不敢託大,急忙朝秦成回禮。

“久聞子桓兄文武雙全,今日有幸可以一展墨寶啊!”秦成看到書桌上筆墨未乾,湊上前去仔細觀摩。曹丕曾在建安十二年做過《燕歌行》的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此對後世七言詩的創作有很大影響,也開創了建安詩人的先河,當時在中原之地,曹丕的文學還是很有名氣的。他曾跟隨鍾繇學習書法。所以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都有涉及,寫得最好的是行書,當前這幅正是以行書書寫。

看秦成湊近觀看書法,曹丕頓時如遇到知己一般。難道秦成對書法詩詞也有愛好?其實他哪裡知道,秦成僅僅是在看這位後世的開國皇帝的真跡而已。

“這要是在後世,要值不少錢吧!”秦成暗暗思想。

“蜀侯?”曹丕看秦成出身,小聲提醒。看來這位益州牧還是書法名家,竟然看到書法可以達到癡迷的程度。曹丕對秦成的知己之情頓時有多出了幾分。

“哦!子恆兄有何事?”秦成被曹丕叫了一聲,才從財迷的思緒中反應過來。

“看蜀侯也是書詞愛好之人,不知可否留下一些墨寶,供子恆學習一二?”曹丕誤以爲秦成也癡迷書畫,遞上毛筆,請秦成書寫。

“這!”秦成頓時愣在當場。他看曹丕的書法純粹是爲了好奇,想見識下這位後世的開國皇帝的真跡,誰知道竟然引出這樣的事。看秦成搖頭擺手,曹丕就有些不太樂意:“蜀侯可是嫌我字跡醜陋,文筆粗糙,才這般推辭?”

愛好書法之人對於詩詞歌賦都有種偏執的熱愛。秦成看拗不過去,只得接過毛筆。

思索了半天,秦成突然想到

一首陶淵明的詩詞,正好應景,隨即書寫起來。

曹丕湊在秦成身邊,看著逐漸出現的字跡,慢慢讀了出來:紛紛戰國,漠漠衰周,鳳隱於林,幽人在丘,逸虯繞雲,奔鯨駭流,天集有漢,眷予諸侯!這首詩詞出自《命子》,是陶淵明歷述先祖功德的詩詞,用以激勵兒子繼承祖輩光榮的家風,希望他將來成爲一個有作爲的人。秦成稍作改動,正好拿來敷衍曹丕。

曹丕細細的品讀這幾句詩詞,越讀越覺得含義深刻,不由得敬畏起來。

“丕昔日總覺得自己書畫絕倫,小瞧了天下之人。不想蜀侯不僅精通戰略佈局,連帶書畫之能都如此高超!佩服佩服!”這句話絕對是曹丕的真心之話。雖然曹丕文采不錯,但是面對晉朝第一詩人陶淵明,顯然還差一個檔次。

秦成大言不慚的接受了曹丕的恭維。反正盜竊詩詞這種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幹。

“這等墨寶,可否贈送與丕?”曹丕看著秦成的題詞,開口說道。

“子恆兄如果不嫌字跡醜陋,儘可拿去!”秦成哈哈一笑。

得到秦成的同意,曹丕將題詞放在桌上,等待字跡變幹,小心翼翼的捲了起來。

兩人一齊坐在木榻之上。

“子恆兄此番前來,是僅作爲副使前來道喜,還是代表令尊前來?”閒話說完,秦成開始將話題引到政事之上。

“這個嘛,兩者皆有!不瞞蜀侯......”

還沒等曹丕說完,秦成就開始打斷:“子恆兄不必稱呼蜀侯,如果不棄,稱思遠即可。蜀侯太過生分!”

“好好,是我的錯,思遠賢弟也是性情中人,以後你我私下兄弟相稱!”曹丕笑著說道,只是不知此番言語是否真心。

曹丕頓了下,繼續說道:“此次前來,一方面是爲了觀看益州軍備情況,秦軍大軍攻克益州,父親也十分在意,所以特意吩咐,借恭賀之際,查看秦軍兵馬。”這是所有使者都暗自在做的事,所以曹丕也不怕秦成不滿,直接坦誠道出。

“哈哈,子恆兄果真實誠之人!不知另外一方面是何事?”秦成笑吟吟的看著曹丕。他知道還有重點沒有說出。

“丕出門之時,爲父曾說過,秦思遠乃人中之龍,令我虛心求教。另外,爲父有一句話託我代爲轉告蜀侯--如蜀侯放棄漢中戰略,許昌將全力支持蜀侯興兵復仇!”曹丕收起笑容,十分鄭重的說道。

原來曹操是怕自己搶先攻擊漢中。秦成已經明白了曹丕的來意。曹操所謂的興兵復仇無非指得是年中劉備奪取長沙四郡之事。

秦成思索了一下,淡淡的說道:“難得曹丞相如此擡愛,但是我可以實言告訴子恆兄。漢中,秦軍早有謀劃。曹丞相如果要取,秦軍斷不敢阻攔,但是也希望曹軍不要阻攔秦軍北上。漢中之事,曹秦雙方,各憑本領,請兄長代我轉達。相信丞相一定能理解秦成的決定。”

曹操爲人雖然狡詐,但是在這些大事上,還是十分有原則的。秦成相信,曹操定然會與秦軍做一次公平的競爭。但是,秦成此時比曹軍更多

了一份地利。梓潼距離漢中十分近,而且最重要的一點,秦成沒有西涼馬超的羈絆,攻取漢中更爲簡單。這也是秦成敢於坦言的一個本錢。

看到秦成一口拒絕,曹丕還想再說一些話語挽回,嘴巴張了張,又沉默了下來。

漢中是長安、成都、西涼三處的中心地段,無論誰拿下了漢中,都有了天然的優勢。秦成不願放棄也在曹丕的意料之中。

“思遠,倘若漢中被秦軍攻克,不知如何對待西涼?”曹丕又問道。

“這個問題是令尊的問題還是子恆兄自己的想法?”秦成笑著問曹丕。

“這是愚兄自己的想法,不知思遠可否告知一二。”曹丕訕訕一笑。

“這個嘛!勞煩子恆兄轉告令尊,秦成當下目標僅在漢中。如果漢中攻克,秦成十分渴望與丞相攜手,飲馬河西!”秦成鄭重的看著曹丕。

聽完秦成的話,曹丕眼角流露出一絲喜色。天水、西涼之地在黃河以西,長安在黃河以東。所以河西一般都指的是西涼之地。秦成如此說,就證明一點,他不願意與馬超、韓遂攜手。這對於曹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喜訊。沒有了秦軍的威脅,曹操就可以集中全力的消滅西涼軍了。

“多謝思遠實情相告!曹丕感激不盡!”曹丕對秦成的好感又昇華了許多。

公事談罷,兩人有在書畫方面暢聊許久。秦成本身是國畫專業,又有後世充足的經驗,所以對書畫方面,就目前來說,絕對是大師級別的。面對書畫,秦成侃侃而談,花鳥蟲魚無一不是精通,說的曹丕目瞪口呆。

“書畫一體,書有點睛之處,畫亦有點睛之筆,畫者其所欲也,心師造化二演萬物,所謂萬境由心造。由心造,有一個物質的轉化過程。自古以來,中國畫重臨池、重遊歷、重學養、重繼承。所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種畫外功的重要不言而喻。中國畫的用墨之妙,在於濃淡相生,全濃全淡都沒有精神,必須有濃有淡,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經驗,亦有惜墨如金的畫風。”秦成一邊說,一邊在白紙上書畫起來,簡答幾筆就勾勒出一副山河地圖。

“又如書法,在用筆和用墨方面,與畫功有異曲同工之效。用筆講求粗細、疾徐、頓挫、轉折、方圓等變化,以表現物體的質感。一般來說,起筆和止筆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間氣不可斷,住筆不可輕挑。用筆時力輕則浮,力重則飩,疾運則滑,徐運則滯,偏用則薄,正用則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這都是用筆之意。所以古人早有“書畫同源”之說。”

秦成的一番高論完全是後世對於書畫幾千年研究的結果,在三國時期,絕對是驚世核俗,一席話直接將曹丕打蒙在客房,直到秦成離去許久,曹丕還沒有反應過來。

秦思遠,果然文武雙全,父親的說法一點不錯。曹丕仔細回憶這秦成對於書畫的理解,慢慢的書寫於紙上,留作以後學習揣摩之用。

(本章完)

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上架感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深陷泥潭第二十九章 激戰江陵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零三章 不怒自威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七十章 襄陽來人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六十一章 招降嚴顏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謀略之爭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襄陽論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張飛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
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遲到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六章 做媒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上架感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深陷泥潭第二十九章 激戰江陵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一百零三章 不怒自威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定軍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滅張魯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夾縫中的廝殺第二百零四章 陳兵邊境第十章 入主桂陽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江邊攔截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七十章 襄陽來人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二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六十一章 招降嚴顏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謀略之爭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襄陽論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張飛之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扶沟县| 汶川县| 双柏县| 青田县| 淄博市| 三穗县| 油尖旺区| 临海市| 德庆县| 阆中市| 新源县| 焉耆| 镇远县| 四子王旗| 志丹县| 富平县| 乌苏市| 长宁县| 鄯善县| 崇左市| 张家界市| 湛江市| 南安市| 乐亭县| 临夏县| 安仁县| 柳江县| 株洲县| 武义县| 富民县| 芮城县| 榕江县| 东丽区| 武城县| 寿宁县| 正安县| 上饶县| 平江县| 麦盖提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