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名義上屬於益州,在靈帝時,劉焉在京求得益州牧,派張魯襲殺漢中太守蘇固,形成自守之國。後來劉焉病逝,其子劉璋繼位,張魯爲人驕豪,時常不聽劉璋指揮,劉璋一怒之下殺了張魯母親。自此兩方鬧崩,張魯割據漢中,後來又趁亂攻下了上庸。他自稱天師,行鬼道,傳五斗米教,在漢、巴間施惠於民,發展教徒,建立“政教合一”政權,如今已經統治漢中二十餘年。
三月,秦成大軍開始出發。不到十天,已經全軍來到梓潼城下。
此時在梓潼駐守的是大將陳到與偏將張嶷。得知秦成大軍前來,兩人早就等候在城門之下。
秦成遠遠看到守在城下的兩位將領,漢朝的軍職從伍長、什長、隊率、屯長、軍侯、軍司馬、都尉、校尉、牙將,偏將、中郎將、俾將,然後是雜號將軍、前後左右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上將軍、大將軍等等。秦成此時出任益州牧,相當於前將軍職位,只不過漢朝文職一直比較高,所以秦成目前可以冊封的最高職位就是雜號將軍。陳到率領的騎兵在益州諸多戰役中立下大功,秦成升職陳到爲中郎將將軍,張嶷爲偏將軍。
“兩位將軍辛苦了!”秦成策馬來到陳到、張嶷面前,翻身下馬,將兩人扶起。此番前來,秦成騎得是西涼送來的駿馬。高大威猛,通體雪白,此時白馬立於一旁打著響鼻,配上秦成高大的身軀,頓時如同太陽一般閃耀。
“爲主公征戰,萬死不辭!”陳到、張嶷一起回答。
“不要太多禮節,進城去說吧!”秦成將馬鞭交給隨從,身後文武諸將在指引下一起進入梓潼城內。隨行軍士在城外安營紮寨。
梓潼縣衙十分簡單,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院,進出只有幾間房屋。因爲常年征戰,所以很多事情都沒人來打理。
“梓潼本是一片沃野,因爲毗鄰漢中,才導致農業荒廢,主公,如果攻下漢中,一定要將梓潼穩定下來,一旦打理妥善,這將會是另外一個江州啊!”法正跟在秦成身邊,看著破敗的梓潼縣衙,感慨的和秦成慢慢說道。
江州是目前益州的產糧大郡,如果可以將益州前線移到漢中的話,梓潼完全可以施行屯兵制,如果有江州、梓潼兩個產糧大郡的支持,後續征戰的軍糧就有了保證。
秦成點點頭,示意法正,自己已經聽到。然後一行人走進縣衙的議事廳。
議事廳不大,大約能容納二十多人。秦成首先在主位坐下,其餘諸將紛紛按照順序落座。
“張任將軍,你久居梓潼,又長期與張魯軍隊作戰,先說下敵軍情況吧!”秦成首先問道張任。張任多年駐守梓潼,自然十分了解。
“主公,梓潼與漢中相距五百餘里,中間有幾處重要的關隘。梓潼境內的是劍閣與葭萌關,而漢中境內的就是陽平關與定軍山!”
秦成正聽得入迷,聽到定軍山猛的一震,歷史上的黃忠曾在定軍山一刀砍了夏侯淵,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景了。
張任沒有看到秦成的表情,而是繼續說道:“張魯麾下有幾員大將,一個是其弟張衛,一個是大將楊任。張衛長期駐紮定軍山,楊任則駐守在上庸。謀士主要是閻圃,經濟
內政上主要依賴於楊松。”
“張魯現在軍隊大約有多少?”秦成雖然早就瞭解過,但是還是希望更清楚一點。
“張魯在定軍山有兩萬人,楊任在上庸有兩萬人。漢中的州治所在是南鄭,保守估計應該有一萬人左右。”張任回到。
五萬人。秦成此時在梓潼的軍隊也不過才六萬多一些。好在秦軍都是久經戰場之人,肯定遠勝於張魯的漢中軍隊。
“張嶷將軍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秦成看著張嶷。
張嶷見點到自己,急忙出列。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秦成,所以早就想表現一番。
“回主公,梓潼現在有陳到將軍的五千輕騎,還有七千益州本土士兵,如今已經全部融入秦軍,去年冬天,屬下安排鄧賢將軍帶兩千士兵守在劍閣,又安排高成帶領一千士兵,駐守葭萌關,爲大軍進攻漢中做準備。”陳到駐守梓潼後,將騎兵再次擴招到了五千人,又恢復到了昔日的陣容。
“張將軍做的不錯,未雨綢繆,果真是大將之才!”秦成讚歎道。
“多謝主公誇獎。如果主公要進攻漢中,就必須走定軍山,陽平關守兵不多,主要是爲了防備西涼的馬超騎兵,但是如今馬超正在與曹操僵持,所以陽平關就顯得無足輕重,屬下建議先出奇兵拿下陽平關,然後在匯合兵力攻打定軍山!”張嶷看著秦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既然陽平關對漢中之戰無足輕重,伯岐如何要建言拿下陽平關?”秦成饒有興趣的看著張嶷,稱呼上已經改爲張嶷的表字,這是對張嶷的一種無形的認可。
“陽平關雖然對漢中影響不大,但是卻是西涼進攻漢中的一道關隘,我軍如果拿下漢中,那麼緊接著就要面對馬超韓遂的西涼騎兵,屬下以爲,漢中不足爲慮,拿下陽平關在於防備西涼兵!”張嶷擲地有聲的回答。
秦成與法正相視一笑。這些言語,如果出自龐統、法正,甚至黃權之口都不足爲怪,但是出自一個武將的口中就有些少見。能有這般見識,張嶷也值得培養一番。
“伯岐的想法很合我的心思!這樣吧,先調撥你五千兵馬,你爲先鋒,去拿下陽平關。我隨後會帶大軍合圍定軍山!”秦成笑著說道。
“多謝主公!”張嶷急忙拜謝。
方纔自己已經說過陽平關兵力稀少,對漢中無足輕重,秦成卻安排自己首戰進攻陽平關,擺明了要送自己一個立下首功的機會,如何不讓張嶷欣喜。
看到張嶷高興的樣子,王雙就開始不太樂意了。王雙自從跟隨秦成,一路都是先鋒,此時卻被別人搶先,不僅有些惱怒。
“主公!歷來都是王雙首戰,如今爲何換做別人!”王雙一陣委屈。
“王將軍彆著急,定軍山首戰留給給你,如何?”秦成看到王雙的樣子,也是一陣無奈。
安撫了王雙,幾人又開始討論如何進軍定軍山的問題。
“主公,定軍山是漢中的天險之地,歷來就有得定軍山則得漢中,得漢中則定天下的說法,足以證明定軍山對漢中的重要性。但是張衛粗魯無謀,身邊有沒有謀臣,屬下認爲,可以用激將之法,誘出張衛主力,將其一口吃掉,拿下定軍山後
,漢中之地就一馬平川了。”法正最先說話。
“這樣吧,張嶷將軍去劍閣與鄧賢匯合,前去拿下陽平關,拿下後,留下兩千士兵駐防,其餘趕赴定軍山附近。王雙將軍帶五千步兵先到葭萌關,我與其餘諸將隨後就到,準備合圍定軍山!”秦成最終做出這樣的決定。
衆人領命而退!
......
次日一早,張嶷就帶領本部五千士兵朝劍閣方向出發。劍閣目前由鄧賢領兵兩千防守,這幾個月由於西涼與曹操反覆騷擾漢中諸地,張衛將兵力全部收回了定軍山,所以劍閣難得有了幾個月的安靜時間。
從梓潼到劍閣十分便捷,幾千人不到一日的功夫就已經抵達。
鄧賢身材矮小,其貌不揚。此時正無聊的立在軍營門前。遠遠看見有大軍從梓潼方向奔來,仔細一看原來是張嶷的隊伍。
“張將軍,此番前來,有何貴幹?”雖然張嶷此時的軍職已經高於鄧賢,但是鄧賢自持跟隨張任時間比張嶷要長,所以並不買賬。
看到鄧賢如此,張嶷也不生氣。揮手指揮部隊暫且歇息,然後下馬。
“鄧將軍,秦州牧已經率領大軍抵達了梓潼,近日將會出兵漢中,合圍定軍山!而交給你我的第一任務,就是拿下定軍山西北的關隘陽平關!”張嶷並沒有拿官職來壓鄧賢,而是推說秦成安排兩人一同出兵。其實秦成哪裡留意過鄧賢此人。
“陽平關?那麼鳥不拉屎的關隘有何用處!我看是秦州牧不樂意見你我降將立功,爲了避免與秦軍大將爭功,刻意將我等支開吧。”鄧賢雙手抱胸,一副看穿一切的樣子。
張嶷也懶得與他解釋太多。
兩者合兵一處,休息一夜。
次日在劍閣留下守兵五百,張嶷與鄧賢帶領六千五百士兵直接奔襲陽平關而去。因爲秦成大軍已經開拔,所以張嶷並不擔心劍閣有失。
陽平關是漢中外圍防禦的一個關隘,因爲靠近天水,主要是防備西涼的騎兵。但是西涼對關中的渴望遠遠超過漢中,所以陽平關就顯得無足輕重。益州軍隊如果想進攻漢中,只要攻打定軍山就可以。這樣以來,陽平關就被擱置起來。
太陽升起,陽平關守將打著哈欠,懶洋洋的照例訓查城防。突然發現一大隊士兵正在朝著陽平關推進。
他揉了揉眼睛,又仔細的看了一遍,確實是一隊士兵。
“敵襲!!”他大聲的喊著。幾百名士兵衣衫不整的從軍營跑了出來。紛紛諮詢怎麼回事?
“快看下方!”一些人已經看到了張嶷的軍隊。
“媽呀,這有一萬人吧?”這些守軍本來就是烏合之衆,許多年沒有打過硬仗,此時已經雙腿顫抖起來。
“趕緊逃命吧!”幾百人落荒而逃,甚至連進攻的是哪裡的部隊都不知道。
陽平關只有三百多守軍。面對六千多人的秦軍,選擇了不戰而逃。
張嶷沒有費一兵一卒,順利的接手了陽平關,隨後便開始積極佈防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