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三章 不怒自威

看著城頭豎起的白旗,城門前的秦成露出了笑臉。

此時的秦軍步軍與無當飛軍已經匯合。兩軍彙集在城前接收城上的降兵。一個個益州士兵在羈押下蹣跚的走下城頭,這些士兵眼裡都是不安和惶恐。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魏延他們處理了。秦成知道這些士兵會被打散重新編隊,然後安排到各個基層,通過與秦軍老兵的結合,慢慢融爲秦軍的一部分。

王雙與沙摩柯興沖沖的朝著秦成走來,身後幾個士兵押著兩名武將。

“主公!外城已經破了!”王雙樂的大嘴咧到一旁。

“此戰沙將軍與王將軍是首功!辛苦各位了!”秦成朝著王雙與沙摩柯笑著說道。

“你們身後的是?”秦成看著身後的兩名益州將領。

“降將李嚴、吳蘭拜見秦大人!”李嚴與吳蘭看到秦成,單膝跪下。

原來這就是李嚴啊。秦成仔細的看著李嚴。李嚴在歷史中十分有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將領,蜀國後期在關羽、張飛死後,劉備主要依重兩名將領,漢中是魏延,永安是李嚴。當時李嚴在永安擋了孫權軍隊幾十年,足見其能。

此時的李嚴,因爲長時間睡眠不好,臉色極差,身上鎧甲又多有損傷,顯得有些狼狽。

秦成急忙扶起兩人:“兩位將軍能歸降,秦軍如虎添翼!現在官職暫且先按原來不動,待成都戰後再一起封賞,不知可否?”

“謝大人!”兩人一起拜謝。然後由士兵帶下休息去了。

秦成本來欲封李嚴高一點職位,但是想到成都城破,定會有更多降將,爲了避免官職混亂,乾脆等到戰後一起封賞。

“主公,接下來如何?繼續攻城還是原地休息?”王雙看著內城,眼神中露著渴望。

成都三道城門,外城已經打破,現在僅剩的內城及翁城,在秦成來看,基本上沒有太大壓力。但是,眼前還不是總攻的時候。因爲秦成答應過,要給成都投降的時間。

“先讓所有士兵原地休息吧!我們再等等!”秦成看著天空。

等?王雙有些迷茫,等什麼?作爲武將,這些計謀之事,他也不多關心。

得到上級的命令,所有進城的士兵開始喝水吃飯,進行短暫的休息。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攻城,所以都趁著著機會好好休養一會。

......

此時,吳懿已經帶著兩千士兵退回了內城,朝著州牧府跑去。

劉璋正在堂前坐立不安,城外不停的攻城聲震耳欲聾,哪怕相隔十幾裡都能聽得十分清楚。到底城門怎麼樣了?他想過去看,但又擔心自己的安危。正在這個時候,門口的侍衛大聲喊道:“吳中郎將到!”

吳懿快步的走到庭前,快進入堂門的時候,稍微猶豫了下,將皮甲用手又撕扯了幾下,又用手胡亂的抓了抓頭髮,讓自己顯得極度狼狽,然後才跨步走進大堂。

看見吳懿進來,劉璋心急火燎,急聲問道:“吳將軍,發生了什麼事?”

吳懿跪在堂前,泣不成聲:“主公,外城,已經破了!現在秦軍已經掌握住了外城,正在休息!李嚴將軍與吳蘭將軍被俘!現在生死不知!”

吳懿離開時,

正好遇到李嚴與吳蘭被秦軍圍困,在他看來,這兩人要麼戰死,要麼投降,斷然沒有第三條道路。

啊!劉璋一下子呆住了,外城不是很堅固嗎?如何一天就破了?

“快說!秦軍是怎麼攻克外城的?”劉璋拉著吳懿的鎧甲,大聲問道。

看著幾欲發狂的劉璋,吳懿也不知從何說起:“城門被秦軍用巨弩連番轟擊,已經破爛不堪,我軍正努力抵抗之際,突然有一支蠻兵由東山抄山道潛入城內,與攻城士兵聯手,一起攻克了城門,屬下如果不是見機離開,現在恐怕也已經戰死了!”

由東山進來的嗎?劉璋重重的跌坐在座椅上。早在城門建築之時,黃權、法正等人都給劉璋提過意見,說東山有漏洞,一旦有士兵越過東山,可以直接潛入城內,但是因爲山勢陡峭,再加上長時間無人問津,劉璋漸漸忽視了!沒想到,竟然被秦成鑽了空子!

天要亡我啊!

劉璋右手撫胸,重重的喘著粗氣。

“吳將軍,你覺得現在我們還能不能守住?”僅剩下內城及翁城,劉璋已經沒有了當初的信心。

吳懿心中苦笑一聲,守城三位將領,龐義戰死,李嚴被俘,現在只剩下自己,秦軍軍力如此強盛,成都鐵釘守不住了,但是,他又不敢說,只得低著頭,附在地上。

看著吳懿顫巍的動作,劉璋已經知道了結果,他重重的嘆了口氣,整個臉龐好像老了十幾歲。

“通知城內的各個文臣武將,包括費家、董家等氏族,一起來州牧府議事!”劉璋朝著門口的侍衛吩咐。

吳懿立在一旁,從劉璋的神情已經看出了他的投降之意。

小半天時間,在州衙主堂內已經聚集了幾十名益州大大小小官員,黃權、王累、吳懿、張翼、雷銅,包括董允、費觀、許靖、李恢、尹默等官員,以及一些書佐、六曹等中低級官員,全部被劉璋叫到堂內。

不到一天的時間,所有人都知道外城已破的消息。此時再不是尚未攻城時候的樣子,如今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投降,要麼死戰!整個大堂充滿了噪雜的爭吵聲!兩個意見派別很快形成,一個是主降派,由黃權、費觀、董和、吳懿等人提議,基本上佔了八成以上。

另一派則是要求死戰到底,這一派人數極少,不到兩成,主要以王累和張翼爲首。剩餘的一些人,例如許靖。李恢、尹默等都保持旁觀,但是言談中,可以明顯感覺出來,偏向於投降!

這些大臣,一旦到了生死關頭,想著的往往都是自己的得失。劉璋看著堂下爭吵不休的人羣,頓時覺得如同看到一羣蒼蠅一般噁心。

“夠了!”劉璋重重的拍了一下木桌。

大堂下,頓時出現一陣寂靜。兩派人怒目而視,站到一邊,皆不說話,都一起看著劉璋做決定。

“許公,還是你來說一下吧!”劉璋看著許靖,示意他說話。

許靖沉思了一會,慢慢走上前去,朝著劉璋參拜了一下,說道:“主公,此時外城已經陷落成爲事實,我們不得不面對秦軍的三萬虎狼之師。內城及翁城都年久失修,也遠遠不如外城堅固,以秦軍攻城巨弩的威力,最多三次輪射,就可以攻破城門。此時我軍僅剩下

不足六千的守軍!並且士氣十分低下,死守恐怕也守不了多久,與其負隅頑抗,不如現在開城獻降!屬下愚見,還望主公三思!”許靖說完,看了看黃權幾人,不僅暗自傷神。最後還是落到了求和派一方。

聽許靖一番說辭,黃權、吳懿等面露喜色,但是王累卻氣的滿臉通紅!

“許靖,王某白白尊崇你這麼多年,沒想到臨到最後關頭,竟然也這般貪生怕死!主公,我等屬下大臣皆可降秦,唯獨主公不可降啊!主公一旦開城,日後定遭秦成殺戮!還望主公堅守城池,城內軍備糧食十分充足,堅持三個月,無論劉備或者曹操都不會任由益州被秦成吞併!自然會有援兵殺到!”王累跪在堂前,以頭叩地,咚咚做響。一會功夫,整個額頭已經滿是血漿。

“王累,你這是要害死全城的百姓啊!倘若秦成敢濫殺降主,日後誰還敢再投降與秦成!反倒是一味死守,更容易激起秦軍的憤怒,一旦城破,秦成定會利用蠻軍進行屠城!這樣的後果,你可能承受!”眼見王累死諫,費觀、黃權一齊出聲指責。

堂上頓時又陷入了一陣爭吵之中。

劉璋面色蒼白,左右觀看堂下的諸人,自己還是拿不定主意!

正在這時候,門外一個士兵跌跌撞撞的跑上堂前,跪在劉璋面前:“報!州牧大人,秦軍在外城調撥軍隊,即將開始攻城了!”

“啊!”所有人都楞在當場。

“主公,快點做決定把!要不然,一旦城破,將會生靈塗炭啊!”費觀在下方苦苦哀求。

經不住求和派的說辭,劉璋長嘆一口氣:“罷了,罷了!降了吧!”

聽到劉璋答應投降,所有求和派都洋溢著得意的笑容,唯有王累,面如死灰,攤在堂前。他口中癡癡的唸叨著:“完了!益州完了!”

在所有人都準備起身,迎接益州新的主人的時候,王累突然猛地起身,朝著大堂門口的一根粗大柱子上直直的撞去。

王累已經抱定了必死之心,再加上所有人都沉浸在劉璋答應投降的話語裡,所以都沒有料到會有這般變故。

只聽“哃”的一聲,王累一頭撞到實木的立柱之上,額頭的鮮血如同泉水般汩汩流出,匯成一條小河,慢慢的蔓延在大堂門口。

“主公!王累......先走一步了!”說罷,王累沉沉的閉上了眼睛。

“王先生!”劉璋看著撞死在堂前的王累,失聲叫到。

在成都即將崩潰的時候,這麼一個文士,用生命祭奠了劉璋益州的滅亡!在所有人都各奔前程的時候,只有王累用這麼剛烈的手段,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生的時候,自己未給予太多的重視,但是,死的卻是如此壯烈。

看著倒在門口的王累,所有人都止住了腳步。不知道誰是第一個領頭人,大家開始默默的低頭默哀。雖然許多人並不是很喜歡這個倔強的乾瘦的文士,但是,此刻,他確實值得所有人爲之哀思。

“厚葬了吧!”劉璋用長袍抹著眼淚。不知道是爲了王累的死難過,還是爲了自己未知的命運流淚。

天空,黑的有些嚇人,彷彿天也要哭泣一般。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上架感言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羽敗亡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六十章 退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羽敗亡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克汝南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二百三十四章 襄陽易手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三十九章 天妒英才第八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羽敗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雪回家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起風雲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六十三章 虎將黃忠第二十三章 三軍會盟
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到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打關口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上架感言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二百二十章 執念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羽敗亡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一百九十五章 秦成話天下第六十章 退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羽敗亡第一百九十一章 勝負已定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克汝南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二曹反攻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二百三十四章 襄陽易手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三十九章 天妒英才第八十七章 戰前會議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士之言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將出馬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七十一章 和談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二百六十一章 力挽狂瀾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三十一章 劃分荊州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四十二章 連夜出逃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一章 關羽敗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雪回家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八十三章 新的南蠻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兩百零一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起風雲第二百三十二章 誠意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國事家事,孰重?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上架感言第二百四十八章 宛城事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五十章 我是鄧艾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六十三章 虎將黃忠第二十三章 三軍會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苏州市| 广丰县| 满洲里市| 西安市| 进贤县| 洪洞县| 富蕴县| 育儿| 钦州市| 扬州市| 中方县| 中西区| 靖边县| 荃湾区| 滨州市| 浏阳市| 漯河市| 庆安县| 清水河县| 秦皇岛市| 香港 | 阜城县| 黑山县| 黔南| 南乐县| 安溪县| 安岳县| 淮北市| 石屏县| 石家庄市| 凤凰县| 凯里市| 松原市| 剑阁县| 云龙县| 怀集县| 平邑县| 天门市| 阳山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