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

張任心中慌亂,生死存亡之際,也顧不得大股士兵,他環顧一週,看到角落有些許縫隙,催馬衝進樹林,帶著幾百親兵,便沿著一條小道,向樹林深處奔去,漸漸地不見蹤影。剩餘的幾千敗兵都漸漸退到平地,沙摩柯率五千無當飛軍從後面趕來,漢蠻之間戰爭經常爆發,無數蠻兵死在益州漢兵的刀槍之下,所有的蠻兵都已經殺紅的眼睛,他們沒有留俘虜,追上的益州士兵全部殺死,這時,一名蠻兵對沙摩柯大喊:“將軍,看那邊!”

在遠處,無數火光突起,這正是張任率兵突圍的方向。

只見遠方爆發出一片慘叫聲,喊殺聲震天,這是魏延帶領的秦軍步兵。早就將四周全部封死,魏延得到秦成的命令,在遠處設下了埋伏,專等張任上鉤!

此時沙摩柯早已經追上高沛,五個回合之下,已經將高沛斬殺與陣前,剩餘蠻兵在沙摩柯的帶領下,已經殺光所有益州士兵,此時無當飛軍堵住了另一頭,秦成、黃忠等人則率剩餘軍隊分別埋伏在樹林兩側,亂箭齊發,射殺逃命而來的敗軍。

張任見所有退路都被封死,無奈之下,只得硬氣頭皮,單槍匹馬朝著魏延所在的方向殺去。魏延手拿精鋼長戰刀,騎著高頭大馬,大喝一聲,迎戰張任。

魏延號稱秦軍中第二戰將,除了黃忠,沒有懼怕過任何人。

一柄長刀拖著風聲,迎著張任脖頸砍去。張任將手中銀槍左右揮舞。兩將在陣前殺得虎虎生風。

此時,秦成已經率領著黃忠、沙摩柯、嚴顏、王雙等武將來到陣前。

看魏延與張任交戰三十多個回合,秦成看著嚴顏,不禁感嘆:“北地槍王果然名不虛傳!這張任與老將軍號稱北槍南刀,看來果然有些本事!”

魏延攜得勝之師,四周又盡是壓陣之人,張任本來就是敗軍之將,內心已經亂了方寸,爭鬥中一開始就落到下風。

魏延越攻越猛,一把長刀如同出水蛟龍,壓制的張任只有抵抗之力。

剛過五十回合,魏延大喝一聲,一身青筋爆出,這是魏延將所有力道用於一點的前期徵兆。

“看來文長是不想拖延了,要出殺手鐗了!”秦成看著魏延直欲滴血的紅臉,對身後幾位武將說道。

果然,魏延雙手拿刀,將說有氣力彙集於刀刃之上,一刀夾雜著鬼哭神嚎之聲,力過萬均,朝著張任頭顱砍下。張任銀槍橫拿,槍柄迎上大刀。

“嗆”的一聲巨響,無數火花出現在兩人之間,大力之下,張任的戰馬已經力竭,連帶張任,直接倒在地上。

魏延大刀直指張任頭顱,就欲劈下。

“文長且慢!”

“魏將軍刀下留人!”

兩聲喊聲。第一聲來自秦成,第二聲來自嚴顏。

張任文武雙全,秦成早就想要招降,嚴顏則是想起昔日同殿之誼,不忍看張任死於刀下。

秦成已經下馬,來到陣前,雙手推開壓著張任大腿的戰馬,用手扶起張任!

但是張任卻比想象中的更加倔強。只見張任甩開秦成攙扶的手,瘸著腿

,立在一旁。

“張將軍,事到如今,何不早降?”秦成看著張任,言真意切。

“張某深受州牧大人大恩,寧死不降逆賊!嚴顏匹夫,切莫將張任看的與你一個模樣!”張任口中吐著血水,冷目看著秦成!

這個張任,還是如此的固執!

“大膽張任,死到臨頭還如此頑固!”魏延怒目圓睜,恨不得立刻砍了張任。

“主公!”看張任完全不理秦成的招降,法正急忙上前,將秦成拉到一旁。

“孝直有辦法招降張任?”秦成問道。

“張任與張鬆乃族兄弟,兩人私下也有一些交往,主公如想收服張任,不妨讓張鬆出面,以張鬆的伶牙俐齒,說服張任應該不是難事!”法正對益州人脈十分精通。

“哦?”秦成只知道張鬆有個兄長名爲張肅,沒想到與張任還有一些關係。這樣就好辦多了。

秦成安排幾個士兵將張任牢牢看管,開始整兵前往成都。

章山之戰,規模並不是很大,相比不久前的廣漢之戰,顯得十分無力,在劉璋的錯誤指揮之下,在秦成的圍剿之中,張任被殺得全軍覆沒。一萬梓潼援軍未到成都,已經全部死在章山之中。大將高沛戰死,張任被俘!但是這場戰役卻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戰役,這一戰使秦成徹底斷絕了劉璋的想法,以廣漢、綿竹、章山爲一張網,將成都全部圍住!

......

隨著秦軍的大舉合圍,成都顯得岌岌可危。

無數大軍一波波的來到成都城下。最先到來的是秦成從章山調回的兩萬士兵。就是這支軍隊,全殲了張任的來援部隊。左側是沙摩柯的無當飛軍。經過連番大戰,無當飛軍剩餘四千人,但都是精銳之師。蠻兵一身藤甲,這是藤甲部落上供之用,輕巧方便,刀槍不入,因爲輕便,所以軍隊爬山涉水如履平地!殺氣騰騰,立在成都之下,震懾所有城內的人員。右側是黃忠率領的五千強襲營。所有士兵一身輕裝皮甲,揹負大弓,身後的箭囊裝滿了烏黑的箭支。這支部隊屢建奇功,在各個攻城防守戰上都表現的十分出色。章山之戰,強襲營伏擊張任軍團,殺退幾千人,自己毫髮無傷!中軍是魏延帶領的五千漢族步軍與五千蠻兵穿穿插組合的軍隊,人數一萬,經過多日的配合,漢蠻兩支軍隊早已經融爲一體。蠻兵的彪悍與漢軍的紀律相互融合,使得這支部隊更加勇猛!在隊伍前方,秦成率領著法正、嚴顏、王雙等將領,正看著高大的成都城牆出神!

成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城。整個城池有九個城門。其內又分爲三個城牆。最外圍的是長達三十餘里的外城。城外四丈多的護城河長年水流不斷。內部還有一個小型的翁城。翁城之內,圍繞著州衙,還修建有一個小型的內城。這三個城牆環環相扣,高大的城牆足以讓任何來犯的敵軍迎難而退!

此時的秦成率領著兩萬士兵,駐紮在離外城十餘里的一個山坡之上。大軍修整,挖溝砍樹,製作籬笆以及攻城設備。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城內的劉璋,已經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來回亂轉。

張任的一萬士兵被秦成全殲在成都城外。如今整個益州,僅剩下遠在梓潼的一萬張嶷守軍與成都的一萬駐軍!張嶷的部隊,劉璋已經不做考慮,能夠在張魯和秦軍的包圍之下守住梓潼,已經是劉璋最好的打算。所幸現在成都城高糧多,也能固守一段時間。

現在劉璋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在荊州的劉備身上。當年劉備偷襲長沙,將秦軍逼得全軍撤防,差點一蹶不振。眼下秦軍全軍出擊,劉璋相信劉備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時間一天天過去,希望在劉璋的眼前一一破碎。

面對秦成與劉璋的爭鬥,劉備也確實如同劉璋期望的一樣。

按捺不住的劉備,不顧剛剛簽署的和約,從襄陽與長沙調集了三萬兵馬,在大將關羽的帶領下,由江陵與武陵同時出兵,兵發永安!

但是,此次防守永安的是以高順爲大將的重甲步兵陷陣營,以及一萬五千名嚴守以待的秦軍士兵。經歷了長沙之戰的屈辱,面對依然想故技重施的荊州兵,高順與郝昭利用永安的地勢,將來犯的士兵殺得血流成河!

這一仗,陷陣營的威風發揮的淋淋盡致。一千人的陷陣營,面對幾倍於自己的敵軍,毫不退縮,甚至還隱隱發起幾次反攻!呼嘯的投石車,尖銳的弓箭聲,力竭的廝殺聲,無數的聲音,匯聚在永安城下。

沿著刀劍與血海,關羽指揮荊州軍隊連續進攻了永安三天,卻絲毫沒有建樹!三天後,荊州士兵丟下近一萬人的屍體,倉皇的撤回了襄陽。

得知失敗的消息的諸葛亮也是一陣愕然。根據諸葛亮的分析,秦成如果想要攻打益州,必定會從永安抽出兵馬,按照正常情況推算,永安駐軍應該不會超過五千。但是,此時的永安,連帶陷陣營在內,已經接近兩萬的士兵!基本上都接近與關羽攻城部隊的數量。

那麼問題來了,秦成攻打成都的士兵是從哪裡得到的?

劉備與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有一點,他們不得不承認,在永安的阻擋下,荊州軍想打入益州,比登天還難。

隨著關羽部隊的撤退,意味著劉備集團已經放棄了對益州的爭奪。

......

隨著永安戰役的落下,秦成已經斷定不會再有新的援軍。曹操正陷在西涼馬超的亂戰中,無力南顧。張魯剛剛被臨行前的張任擊潰,不敢再做出擊。所以,圍困成都,正當其時。

十幾天後,無數兵馬再次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

得知章山勝利後,省去了後顧之憂,龐統率領著四千秦軍,從廣漢出發,在成都城下與秦成大軍匯合。

陳到在綿竹留下一千士兵守護,帶領著四千騎兵,也馳騁到了成都城下。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秦成在成都城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三萬。是守城士兵的三倍之多。

(本章完)

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零八章 大辦婚宴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八十四章 冊封大典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八十四章 冊封大典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二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之威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十四章 第一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七十九章 美女與寶刀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雪回家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章 蠻牛孟獲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
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退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次求和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二百六十章 最後的屏障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二百二十九章 困獸之爭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虎歸位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的內亂第一百零八章 大辦婚宴第九十八章 序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錘定輸贏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零一章 費家反戈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二百四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讓我來斷後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九十章 兵發廣漢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議東征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水諸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功成名就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八十四章 冊封大典第一百六十八章 搞曹操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八十四章 冊封大典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二百五十八章 虎豹騎之威第一百六十章 人小鬼大第一百五十五章 至死不渝第十四章 第一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十七章 三大謀士齊出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七十九章 美女與寶刀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郃行險招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十九章 再出奇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雪回家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三十三章 我叫孫尚香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八十章 蠻牛孟獲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十一章 又添虎將第二百五十三章 地大物博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敢要嗎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四十三章 喋血成都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一十九章 南鄭城下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零六章 拉人下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軍渡河第七章 引君入甕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九十四章 章山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鲁甸县| 小金县| 绥阳县| 沂水县| 百色市| 西青区| 巴南区| 西和县| 嘉义市| 宁安市| 长汀县| 紫云| 友谊县| 广宗县| 托里县| 青冈县| 正定县| 平昌县| 灵璧县| 晋中市| 尖扎县| 宝兴县| 顺昌县| 综艺| 德保县| 关岭| 灌云县| 女性| 浮梁县| 清流县| 离岛区| 鄂州市| 湟中县| 东山县| 监利县| 景东| 玉门市| 彩票| 东光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