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3章 惱羞成怒

時令已至五月中旬,天氣漸漸炎熱起來。

單經按照公孫瓚的命令率軍接連渡過鮑丘水和沽水,如今兵臨薊城之下。

看著雄峻高大的薊城城牆,單經心頭忽然泛出一陣無力之感。自己這次率領兩萬兵馬前來廣陽看似大出風頭,但自家人知自家事,對於能否奪下薊城,單經實在沒有什麼信心。

儘管各種消息都表明薊城如今留守的兵力不會超過五千,甚至只有三千之數,但單經總覺得這裡面有些問題。劉虞的兵馬確實比公孫瓚少,但各處駐軍的兵力加起來也有五萬之數,在面臨薊城被圍這樣重大的危機時,劉虞豈會坐而待斃?

單經這次帶來的兩萬兵馬,騎兵不過四千人,其餘的都是步兵,而且還是去年招募的新兵,整體戰力與公孫瓚帶往冀州的三萬主力不可同日而語,上了戰場只怕就是給人送菜的命。

單經心裡沒底,公孫瓚的命令又不好違背,於是指揮部隊對薊城發起一輪試探性的攻擊,結果遭到城內守軍的猛烈反擊。守城的士兵不僅裝備精良,而且善射者居多,面對攻城的敵軍,一輪接一輪的箭矢就像下雨一般潑下來,只射得單經麾下新兵抱頭鼠竄,根本不敢靠近城牆。

別看留守薊城的兵力少,爲了確保劉和父子的安全,趙雲和李嚴可是將最精銳的步兵全都留在了城內,豈是單經帶來的這些雜魚能夠應付?

單經在薊城之下碰了一鼻子灰,變得更加小心謹慎,於是他採取出工不出力的辦法,將大軍駐紮在薊城東門外十里處,每天只派一些士兵跑到東門外叫罵一通,也不真的攻城,就是噁心一下城頭的守軍和劉虞父子二人。

劉和每天都跑到東門上向外眺望,眼巴巴地等著單經再來攻城,結果總是捱罵,心裡頓時火起,琢磨著如何整治單經一番。

薊城現在有守軍六千,其中三千人是前不久剛從居庸關緊急回援的尾敦部下,緊鄰薊城的廣陽城內還有張瓚的兩千部下,也可以快速增援,加起來就是八千人,所以劉和絲毫不用擔心單經能夠攻下薊城。

劉和琢磨來,琢磨去,忽然想起一個人來,於是跟老爹商議一番,然後委派別駕趙該親自出馬,帶著一小隊人馬去了軍都陘。

劉和這邊忙著算計單經的時候,公孫瓚那邊已經與嚴綱匯合,他親自率領兩萬大軍前出到安次以北二十里處,將大軍駐紮在薊縣與安次之間。

等了幾日,公孫瓚總是收到單經傳來攻打薊城失利的消息,頓時心頭火起,於是派長史關靖前去督戰。

關靖見了單經,詢問他爲何消極避戰,單經也不解釋,拽著關靖在營內轉了一圈,然後又帶著關靖來到薊城外面,指著高大的城牆說:“關長史,現在我將這些兵馬全部交給你,如果你能攻下薊城,功勞全算你的,我自去向奮武將軍請罪!”

關靖眨巴幾下眼睛,不敢接單經的話茬。關靖也看明白了,僅靠單經帶來的這些新兵,根本就奈何不了牆高磚厚的薊城,除非是能夠掃清盤踞在安次的劉虞部衆,四萬大軍同時圍攻薊城,纔有可能拿下薊城。

關靖無功而返,將單經的難處轉告了公孫瓚。

公孫瓚北上之時,躊躇滿志,信心滿懷,結果如今卻是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這讓他非常的惱火。他也知道單經如此謹慎小心並無過錯,畢竟薊城乃幽州治所,被劉虞經營了多年,不僅城池堅固,而且城內物資儲備豐富,軍民也是團結穩定,並非尋常的小縣城。

公孫瓚的本意是想逼迫駐守安次的劉虞部下接到薊城告急的消息之後急忙北上增援,到時候他就可以在半路上對這支部隊下手,奈何李嚴穩坐釣魚臺,根本就不理睬公孫瓚這一招誘敵出城的計策,弄得公孫瓚現在反倒是沒了主意。

正在公孫瓚一籌莫展之際,關羽前來向他建議,不如取消此前的命令,讓單經放棄攻打城池堅固的薊城,轉而進攻薊城北面的昌平。同時,關羽還建議公孫瓚不要盯著安次的守軍,應該轉而前去攻打廣陽,如此一來,便可以化被動爲主動,不僅對薊城形成南北夾逼之勢,而且還不用擔心後勤補給方面的問題。

公孫瓚仔細一想,覺得關羽的建議確實可行,於是立即派人前去給單經下達命令,而他也趁著夜色掩護,忽然盡起大軍向著防守薄弱的廣陽行進,將安次遠遠拋在了身後。

隱蔽在外準備尋機殲敵的趙雲,忽然偵察到公孫瓚的異動,於是趕緊率領部隊搶先一步趕回了廣陽城,等到公孫瓚的大軍來到時,廣陽城的守軍便從原來的兩千變成六千,一時之間變成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廣陽城內的兩千守軍,都是五阮關張瓚的部下,他們接到的命令只是負責看押城內三千俘虜,還有就是照顧三千匹戰馬,根本就沒有做好硬抗公孫瓚兩萬大軍攻城的準備,如果趙雲稍微遲疑一些,被公孫瓚搶得先機,後果實在不堪想象!

那三千俘虜和三千匹戰馬,原本就是公孫瓚的,廣陽城要是被公孫瓚攻下,他不僅沒有任何損失,還能立即將俘虜釋放出來充作兵力,此消彼長之下,接下來的戰事就會更加麻煩。

當公孫瓚看清廣陽城頭的守軍將領竟是趙雲時,心中五味雜陳,一時之間竟然有些失神……

“你們不是說把守安次的主將是趙雲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公孫瓚指著城頭的趙雲,大聲喝問部將嚴綱和關靖。

嚴綱心想鬼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當時趙雲、太史慈與關羽和張飛在安次城外鬥將的時候,又不是我一個人看著,這才幾天功夫,誰知道他咋就跑到廣陽來了。

關靖也是一臉無辜,他從出征以來就跟著公孫瓚,除了前幾天去見過單經一面,其餘的時間從未離開中軍大帳,誰知道趙雲怎麼忽然就從廣陽冒了出來。

此時扯皮和推諉已經無濟於事,公孫瓚親自來到廣陽城下,對城頭的趙雲說道:“子龍,可否記得當初投奔於我時說過的話?”

趙雲看著城下的公孫瓚,心中同樣百感交集,他大聲對公孫瓚說:“當然記得!當初我曾說過,不會因爲個人的想法而刻意疏遠袁紹而偏向於你,而是追隨能夠施行仁政的主公。事實證明,當初是我錯了!你和袁紹都不是能夠施行仁政的主公,你們爲了爭權奪利,可以置幽州和冀州的百姓死活於不顧,真正施行仁政的是劉大人和公子!”

公孫瓚本來是想憑藉昔日舊情從而說服趙雲放棄抵抗的,不成想卻卻被趙雲狠狠地當衆數落了一頓,惱羞成怒之下,立即命令部隊攻打廣陽城。

趙雲雖然曾經追隨過公孫瓚,但自從轉投劉和之後,就是一心一意地輔佐劉和,早將公孫瓚當成了首先需要剪除的敵人,所以面對公孫瓚的大軍圍攻時,毫不留情,指揮麾下騎兵下馬登城與公孫瓚的士兵進行殊死搏殺。

於是,廣陽城成了公孫瓚的噩夢……

三日之內,公孫瓚親自指揮大軍五次攻城,在付出七千人的傷亡之後,依然沒有拿下廣陽。爲了抵擋公孫瓚惱羞成怒的猛烈攻擊,趙雲麾下士卒也付出了近三千五百多人的死傷。

公孫瓚見強攻難以奏效,又派關羽來到城下搦戰。趙雲毅然不懼,率領五十名黑甲鐵騎出城來戰關羽,戰至七十回合時,一槍挑飛了關羽的大刀,關羽急忙撤退,結果後背上被趙雲猛刺一槍,受傷不輕。公孫瓚急忙派兵再來攻城,趙雲率領鐵騎從容撤回城內,繼續指揮士卒進行防守作戰……

近在咫尺的劉和,天天都能收到關於廣陽激戰的消息,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候,他卻不敢輕易從薊城分兵前去增援趙雲,所以只得給駐守安次的李嚴緊急下令,要他棄守安次,率領全部兵馬增援廣陽。

李嚴也知道廣陽的戰略位置遠高於安次,所以毫不猶豫地帶著留守安次的七千兵馬,以最快速度向廣陽趕來。

正當公孫瓚與趙雲的激戰處於膠著之時,忽然接到偵騎緊急報告,聲稱發現一支人數近萬的大軍正從安次趕來助戰。已經打紅了眼的公孫瓚,立即命令三千白馬義迎戰李嚴的援軍,雙方在距離廣陽二十里的地方發生一場激戰。

面對天下最精銳的輕騎兵,李嚴毫無懼色,指揮車營士兵衝在最前方,鉤鑲營和刀盾營緊隨其後,將五百名弓弩手護衛在當中,其餘的普通士兵則部署在中軍兩側,然後一線平推地朝著白馬義從衝殺過去。

白馬義從面對李嚴這個防禦嚴密的龜殼陣型,沒有撿到半分便宜,在付出近千傷亡之後,只得撤回公孫瓚的大營,再也不敢來戰李嚴。

公孫瓚看到自己的白馬義從傷亡慘重,心痛如刀絞,他實在無法想象名不見經傳的李嚴竟然如此厲害,好似對自己的白馬義從早就想好了對付的辦法一樣。

仗打到這種程度時,公孫瓚已經徹底被耗光了鬥志和銳氣,他現在對於佔領廣陽和涿郡不抱絲毫希望,只是想著趕緊離開這個讓他損兵折將的鬼地方,今後再也不要對上趙雲和李嚴這樣難纏的對手。

就在公孫瓚灰頭土臉之時,從薊城忽然來了一位老者。當公孫瓚見到這位老者之後,屁都沒放一個,乖乖帶著被打殘的部隊撤出幽州,灰溜溜地滾回了南皮。

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97章 危急關頭第457章 驅離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271章 後花園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17章 大俠之威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21章 鬥嘴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359章 喜當爹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46章 北訪(上)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68章 以禮服人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390章 折服(上)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269章 愁婚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4章 超級驚喜第344章 鎮胡碑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39章 迴歸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60章 信都會盟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75章 強勢上位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55章 誰偷誰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157章 後怕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96章 誰是孫禮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5章 巧舌如簧
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97章 危急關頭第457章 驅離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271章 後花園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17章 大俠之威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21章 鬥嘴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359章 喜當爹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46章 北訪(上)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68章 以禮服人第375章 亂世人心第390章 折服(上)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420章 困獸猶鬥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47章 以毒攻毒第269章 愁婚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4章 超級驚喜第344章 鎮胡碑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39章 迴歸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60章 信都會盟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75章 強勢上位第230章 步步緊逼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485章 梟雄本色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55章 誰偷誰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157章 後怕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96章 誰是孫禮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458章 暗中交換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5章 巧舌如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安宁市| 鹿泉市| 越西县| 乌恰县| 盘山县| 同德县| 邯郸市| 镇远县| 新安县| 东丰县| 阿拉尔市| 稷山县| 洪泽县| 五寨县| 台中县| 昭平县| 开阳县| 平阳县| 荔波县| 越西县| 潜山县| 长汀县| 岑溪市| 马鞍山市| 胶南市| 龙海市| 吉林省| 开平市| 宜春市| 渝北区| 治多县| 韶山市| 蒙山县| 惠安县| 新干县| 丰原市| 若羌县| 沧州市| 娱乐|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