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

太史慈與張燕的會面時間並不很長,因爲事先已經交過底,這次的見面不過是把具體的要求和條件進行確認而已。

會談的結果是喜人的,張燕連同他帶來的六個部寨頭領完全被劉和的誠意,以及他爲黑山軍上下數十萬人勾畫的光明未來所傾倒,他們實在沒有想到劉和準備給他們的,竟然比他們能夠想到的最多還要多。

劉和承諾將幷州的定襄郡和冀州的趙郡劃給黑山軍,雖然這兩郡目前都不在劉和的控制之下,但定襄郡距離幽州新建的集寧城不過百里之遙,劉和若是想取,只要給駐守西線的驍騎衛和幽燕軍打聲招呼,不出半個月便可以拿下來。至於趙郡,位置就更好了,正好緊鄰著太行山的中段,黑山軍若是得了這裡,就可以將山區與平原連結起來,到時候進退自如,吃穿不愁。

劉和雖然是慷他人之慨,把袁紹現在控制的兩郡劃給了黑山軍,但也經過深思熟慮,有著長遠的打算。

首先,這兩郡之地分屬兩個州,不僅相距近千里之遠,而且中間還橫亙著巍峨的太行山脈,黑山軍中的部衆以幷州籍和冀州籍的流民居多,劉和拿出定襄和趙郡,就能讓幷州的回幷州,冀州的歸冀州,一下子將黑山軍分化成兩個部分。而且,劉和這麼分,無論是張燕,還是他的幾個手下都找不出什麼理由來反對。人有故土情結,劉和如此安排,黑山軍上下也會歡迎。張燕等人的底線不過是能有一郡之地安身,現在劉和給了他們兩個,雖然沒有連成片,可做人總不能太貪了吧?

其次。趙郡雖然靠著太行山的中段,將來把黑山軍安置在這裡容易讓他們靠山吃山,不好管轄控制,但換個角度考慮的話。綿延千里的太行山日後就算沒有黑山軍掌控。也會有其他勢力藏入其中,幹一些攔路劫財、佔山爲王的勾當。劉和大大方方地給黑山軍一塊靠山的平地。這樣既能穩住現在的黑山軍,也爲以後通過黑山軍控制太行山做好了鋪墊。

從上位者的角度來考慮,用“從良”的山賊路霸對付以後可能滋生的新興山賊路霸勢力,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還是以毒攻毒。在劉和看來,沒有誰天生願意放棄平地上安穩舒適的環境,卻喜歡呆在莽莽大山中與豺狼虎豹爲伍,除非是平地上的環境比山林還要險惡,人們爲了生存不得不逃進山中躲避。黑山軍不過是這個亂世中的畸形羣體,幾十萬人當中除了極少數是十惡不赦、作惡多端之徒,大多數人如果能夠回到平地上生活定居。他們絕對不會在山中多呆一天。

除了給黑山軍兩塊地盤,劉和還給黑山軍預留了三個營的正規軍隊編制,而這個營可不是後世“軍師旅團營”中那種營級編制,而是類似於冀州振威營和振武營這種軍級編制。三個營的番號劉和都幫著張燕想好了。分別叫做飛燕營、背嵬營和震澤營,其中飛燕營自然是照顧了黑山軍首領張燕的感受,而背嵬營則是以山地叢林作戰爲主,震澤營則是以江河湖泊作戰爲主。

如果一個營按照兩萬人編配,三個營就是六萬人的編制,對於近五十萬黑山部衆而言,已經算是足夠寬裕了。這三個營一旦編成,今後就得由劉和來供給軍餉和給養,可是要實實在在地吃軍糧的。

劉和如此大方,當然不是要當冤大頭。在他看來,黑山軍的整體戰力雖然不如幽州五軍和冀州兩營,但卻省去了訓練和整編的時間,而且替幽州和冀州節省了六萬青壯勞力,雖然開支增加了,但忽然多出來一支替他賣命的大軍,絕對不是虧本的買賣,而是大賺特賺。能用錢來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劉大公子別的不多,今後佔據了大東北之後,糧食絕對可以管飽,而銀錢方面也不用太稠,只要多開幾座礦,把俘虜來的北方胡人塞進去使勁挖就是了。

劉和除了承諾幫著黑山軍解決地盤和軍隊編制問題,還答應在時機成熟時爲黑山軍一衆大小頭領解決身份問題,也就是替他們洗去黑山叛軍的身份,讓朝廷給他們冊封官職,讓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可以挺起腰桿做人,不再被人揹後戳脊梁骨。

這一點是最能打動黑山衆人的,誰都不想揹著一個見不得光的身份進棺材,更不願意在後人提及時,覺得祖上的身份令他們覺得羞恥。人皆有羞恥之心,更有榮譽之心,哪怕是劉和今後只給他們一個虛爵虛職,也會讓這些造反起家的人覺得光宗耀祖,實現了當初的人生抱負。

當然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劉和對黑山軍開出這麼優厚的條件,那是建立在黑山軍先要拿出一份有誠意的投名狀的基礎之上。如果黑山軍只想著佔便宜,卻不肯下死力,甚至還想在劉和與袁紹之間左右漁利,那恐怕他們就是辜負了大公子的一片好心好意,而且這樣的機會永遠不會再來第二次。

劉大公子雖然不喜歡多造殺孽,但他手下急著想立功的將領和士兵大有人在,雖然圍剿黑山軍費時費力,但只要劉和控制了整個黃河以北,下定決心來一次“太行剿匪記”,那麼不出三年,劉和有信心讓太行山中的五十萬黑山部衆只剩下一些殘渣餘孽。不出十年,讓黑山軍在太行山中永遠的消失。

任何反動勢力,面對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從來都是死路一條。

爲了展示合作的誠意,當張燕返回山中時,太史慈讓人從癭陶方向運來了五千套兵甲,還有一批份量實足的糧食,算是向張燕交了一份“定金”。能不能拿到後續的付款,接下來就要看張燕回巢之後,如何調動麾下九山十八寨的弟兄們前往幷州給袁紹添亂了。

如果黑山軍爆冷,趁著晉陽兵力空虛的機會,將這座幷州重鎮奪取下來,那就不是逼著袁紹派軍回援,而是逼著袁紹回來拼命了。

劉和這邊向黑山軍交了定金,卻沒有讓張燕那邊打什麼“收條”。按照這個時代盟約的慣常做法,其實劉和與張燕之間是要互相交換人質的,甚至是跟自己關係密切的親人,但顯然劉和沒有這樣的習慣。劉大公子不可能像劉邦那樣把自己老爹當人質,也不可能把小寶貝劉襄送進黑山,就算他願意,估計張燕也不敢收。經過多年的經營,劉和重諾誠信的名聲已經傳遍各州,這比什麼樣的質子都好用。

幾天之後,張燕返回了老巢,杜遠和孫輕把家看得不錯,沒有出什麼亂子。爲了儘早出兵幷州,張燕將隨他前往濟水的六個部寨頭領留下,然後又派人前往太行山北部山區和靠近河內的南部山區進行聯絡,召集各寨頭領前來共議大事。

雖然人多難免嘴雜,其中甚至不排除有人會向袁紹暗中通報消息,但張燕卻並不擔心這一點,因爲兵法上有句話叫做“不戰而屈人之兵”,劉和交給他的任務是吸引袁軍一部分兵力從河東回援晉陽,卻沒有限制張燕採取怎樣的方法,如果袁紹只是聽到風聲便分兵回援,反倒是給張燕聲了力氣。至於袁紹知道了之後會跟黑山軍翻臉,這就更不是問題了,袁紹這位出身名門世家的貴族,什麼時候又給過黑山軍好臉看了?

當張燕回山忙著召集部下議事的時候,回到癭陶的太史慈也沒有閒著。從近日收到的情報顯示,鄴城方向袁紹的留守大將淳于瓊與高覽之間似乎正在進行著密謀,太史慈分析最有可能還是針對河內的張楊。

魏郡緊鄰黃河,南面便是兗州的東郡,而西面則與幷州和司隸河內郡交界,袁紹之前便曾派出軍隊從內黃至黎陽一帶兵進河內,結果被張楊在鹿場山打了一場防守反擊,最終鎩羽而歸。那一次,張楊只是專心防守東線這一路,而且洛陽方面還派了部分申息軍前來增援,而這一次張楊需要防守東線、中線和西線,洛陽方面因爲要防範關中可能發生的變故,也是無法抽調太多兵力增援張楊,所以張楊面臨的形勢十分危急。

劉和在給太史慈的信中提到了河內和洛陽方面,不過沒有給太史慈什麼壓力,只是提醒他密切關注魏郡方向留守袁軍的動向,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出動振威營逼迫一下淳于瓊,使得冀州這邊的袁軍不敢有什麼大的動作。

劉和只給太史慈指明瞭一個方向,而具體如何排兵佈陣卻完全由太史慈來決定,這就給了太史慈足夠發揮和施展的空間。劉和遠在薊城,不可能及時掌握冀州的形勢,他不插手各軍具體的行動,無疑是明智之舉。

太史慈經過仔細慎重的考慮,決定發動一場突襲,既是爲了震懾冀州袁軍,同時也是給返回黑山的張燕一個提醒。

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3章 猛人出現第341章 默契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58章 見張合第281章 千里鏡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262章 藍第341章 默契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205章 勸農詩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45章 合圍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476章 補天裂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479章 作死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21章 公子練兵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377章 春將近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64章 考校第286章 追!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254章 送禮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6章 組團忽悠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445章 振勇營第378章 入谷第288章 處置
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34章 美味小點心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3章 猛人出現第341章 默契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58章 見張合第281章 千里鏡第478章 袁家內鬥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95章 從符號開始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262章 藍第341章 默契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205章 勸農詩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45章 合圍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24章 故弄玄虛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476章 補天裂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11章 人生第一仗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453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479章 作死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21章 公子練兵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377章 春將近第236章 初冬夜談(下)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64章 考校第286章 追!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254章 送禮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6章 組團忽悠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445章 振勇營第378章 入谷第288章 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施甸县| 论坛| 宿松县| 堆龙德庆县| 延津县| 郑州市| 曲水县| 瓮安县| 柘城县| 中方县| 西华县| 呼玛县| 温宿县| 澳门| 邹城市| 仁怀市| 同仁县| 伊宁县| 沙洋县| 玉田县| 响水县| 鹿泉市| 秀山| 修水县| 淳化县| 于田县| 绥阳县| 上虞市| 汤原县| 望奎县| 喜德县| 石台县| 沈丘县| 莫力| 神木县| 汉源县| 武宁县| 阿合奇县| 松阳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