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

越向北走,天氣就會變得越涼爽,而腳下的道路也會變得越寬闊。

這是每一個慕名前往幽州的人,在初次踏上幽州這塊充滿了各種傳說的土地時,常常會從內心深處涌現出來的想法。

荀彧一路向北而行,途徑高邑時進去轉了一圈,感覺那裡雖然沒有鄴城寬大,但秩序卻要更加井然,行走在街面上的路人看上去也要比鄴城更顯從容和自信。他知道鄴城歸於劉和掌控還不到兩年,而高邑作爲冀州的治城,已經在劉和的影響下經營了長達十年,所以這兩座冀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城池,給人的感覺有著明顯不同。

鄴城就像一個年輕靚麗的女子,雖然姿容秀麗,但卻內涵不足。高邑彷彿婉約端莊的婦人,雖然看似內斂低調,但內裡卻有一股子雍容與華貴。

荀彧在高邑城內遊覽時,還特意去了最有名的童記牛羊店吃了一頓銅爐火鍋,這家店是馬城童記旗下的加盟店,東家名叫趙全。一開始,荀彧只覺得店東家格外的熱情,爲了迎接他們這一行品嚐正宗的童記牛羊肉,居然將整座酒樓都清場,好歹也算是把兩百多號人全都安排了下來。吃飯當中,陳逸低聲告訴荀彧,這個店東家也是有來頭的,他的弟弟名叫趙雲。

趙雲是誰?恐怕整個黃河以北上至花甲老人,下到垂髫孩童,沒有人會不知道。

“常勝將軍趙子龍,殺得胡人喪膽魂。幽燕將軍張儁義,殺得鮮卑不敢啼。忠義將軍太史慈,殺得袁紹向西逃……”這是一首流傳在北方的童謠,孩子們在玩官軍殺賊的遊戲時,口中大呼小叫的便是這個順口溜。

趙全一家定居在高邑之後,不願靠弟弟的軍餉爲生,劉和便提示由趙雲出錢。幫哥嫂在城內盤下一處店面,然後與馬城童記家聯繫,開起這家牛羊肉飯館,如今生意卻是紅火的不行。

從高邑通往薊城的道路有六百多裡,但荀彧卻走得格外輕鬆,這條官道被修建的格外寬闊平整,聽說每年還有護路隊進行定期的整修護養。在筆直通坦的大道兩側,成排的楊樹長得枝繁葉茂,整整齊齊。道路上來往的馬車、牛車絡繹不絕,牛馬的腚眼處都掛上了糞兜。這樣可以保持路面的乾淨整潔。每過十里,道路兩旁就有幾座供行人歇腳的茶肆、飯鋪。每過三十里,道路旁邊就會有可以過夜的客棧和酒樓。

荀彧下車詢問了幾家店鋪,得到的答案都是相同的。這些茶肆、飯鋪、酒樓、客棧由路政處統一修建,然後向外承包,經營者只需在年初繳納一筆保證金,然後每月下旬繳納事先議定好的租金,便可在路邊經營這些店面。

荀彧覺得由官府做東,向這些經營者收取租金。是與民爭利的行爲。陳逸笑著向他解釋說路政處收取這些租金後,用來給護路工人每月發薪,購置養路的牲畜和設備,以及購買補路的石材。因此算得上取之於民,又用之於民。

荀彧聽著陳逸口中不時冒出的新鮮詞彙,已經是逐漸適應。什麼“路政處”、“工人”、“發薪”,只要跟眼前所見聯繫起來。便知道路政處是一個專門管理道路的機構,工人指的是專門做工的勞力,發薪指的是向工人支付工錢。

車隊終於進入到涿郡境內。這裡號稱是幽州的大糧倉,蓋因郡內河流密佈,有盧水、徐水、雹水、馬水、巨水、桃水、垣水、聖水、淶水等大小十餘條河流,所以就算是在百年大旱面前,依然保持了豐收的勢頭。

讓荀彧覺得吃驚的是,爲了保持道路的通暢,在這十數道大小河流上面,都架著堅固高大的橋樑,而像易水這樣的大河,河面至少有數十丈寬,發大水的時候更是能有近百丈寬,想要在這樣的大河上修築永固橋樑,不僅工程浩大,而且對施工技術更是要求很高。至少荀彧在此前還沒有見過如此寬大的永固橋樑,如果不是先從黃河擺渡北上,見識過黃河的寬度,荀彧都要懷疑劉和今後是不是要在冀州和兗州之間修築一道橋樑。

荀彧詢問陳逸,幽州是如何做到在這麼開闊的大河上面假設橋樑,陳逸便告訴他,當初這些橋樑都是以招標的方式發包給幽州最大的建築工程隊,造橋的費用則採取集資的形式,從各郡和各縣的官庫中支出,收入好的郡縣多交,偏遠窮困的則少交。

荀彧的觀察十分仔細,他發現用來造橋的材料並非木材和石材,而是一種混合了河沙和這是一種新興的建築材料,名字叫做灰泥,具有極好的粘力,可以與水混合,等到晾乾之後比巖石還要堅硬。荀彧又問灰泥的產地,陳逸便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只聽說這種灰泥採之山中,至於是什麼山,那就屬於軍事機密,以他的身份也不可知道。

陳逸口中的灰泥,便是後世的水泥,但質量卻要比後世通用的建築水泥要差一些。劉和在幽州大力推進鍊鐵和鍊鋼產業的發展,作爲伴生產業的水泥也一直在秘密地進行實驗,並在五年之前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如今已經大規模的量產。

劉和的前世雖然不是在水泥廠上班的技術人員,但他精通曆史,知道水泥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當時古羅馬人在建築中使用的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

十八世紀中葉,英國工程師斯米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製,而用於水下建築的砌築砂漿,最理想的成分則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這個重要的發現,爲近代水泥的研製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到了十八世紀末期,英國人帕克用泥灰巖燒製出了一種水泥,外觀呈棕色。很像古羅馬時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命名爲羅馬水泥。因爲它是採用天然泥灰巖作原料,不經配料直接燒製而成,故又名天然水泥。這種天然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特別適用於與水接觸的工程。

到了十九世紀,水泥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1813年,法國的土木技師畢加發現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製成的水泥性能最好。1824年,英國建築工人阿斯普丁用石灰石和粘土爲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在類似於燒石灰的立窯內煅燒成熟料。再經磨細製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後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於建築的石頭相似,被命名爲波特蘭水泥。它具有優良的建築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在劉和的主持和指導下,幽州首先在小高爐鍊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此幽州軍隊的兵器甲冑用鋼不再受限,士兵在戰場上的存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隨後,劉和又組織工匠利用立窯煅燒水泥,經過反覆的試驗,終於確定了幾種不同用途的水泥配方。

劉和十分清楚當鋼鐵與水泥結合起來之後。會給一個國家和民族帶來多大的變化,這兩種戰略性的材料不論是在軍事還是民用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水泥量產之後,劉和又很快指導工匠們摸清了鋼筋混凝土的竅門。接下來便是在幽州境內開始的大規模架橋修路工程,還有在邊塞構築永久性防禦工事。因爲目前的水泥產量還有限,而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又很多,劉和只能把水泥的使用權力收到將軍府。然後進行統一的調配和下撥。

在幽州境內修築鋼筋水泥橋樑,既屬於重大的民生工程,同時也是重要的軍事建設。別的不說。只要架設好了永固橋樑,今後無論運兵還是輸送糧草,都能節省大量時間,而且還不必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

如果說修築堅固的鋼筋水泥橋樑有什麼害處的話,那就是一旦幽州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攻破,他們南下侵掠的速度就會更快。不過劉和既然都把鋼筋水泥搗鼓出來了,那就肯定有對付遊牧民族的辦法,到時候一旦拿出來,肯定會讓世人覺得不可思議。

荀彧意識到這種用來粘合砂礫與石子的灰泥非常重要,但他這次不是來替曹操當奸細的,所以並不打算繼續追問下去。在他這樣的傳統士大夫心目中,唯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重要的事情,至於這些新式技術革新,不過是奇技淫巧罷了,遠沒有追求儒家正統來的重要。

車隊繼續向著薊城行進,在經過聖水橋時,荀彧忽然想起一件陳年舊事,便問道:“恆之,聽說當年大將軍便是在這裡遭遇了涿縣豪族的襲擊?”

“文若先生好記性,此地正是當初大將軍遇襲之處。”

“那次事後,聽說大將軍只是誅殺了首惡數人,他們的家人雖然受到牽連,卻沒有被連誅,而是被遣送到北方去屯田?”

“確實如此。涿縣的四家豪族被罰沒了九成的田地和家產,族中青壯被髮配到漁陽狄平一帶屯田,聽說現在他們在那邊已經分到了田地,還落了戶。”

“兗州和豫州也在屯田,這次我希望去狄平親眼見識一下幽州的屯田與兗州有何不同。”

“若是先生不擔心邊境上可能有瘟疫,不僅是狄平那邊可以看看,白山都尉城和集寧都尉城也可以去看看。”

“呵呵,到了幽州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有華元化和張仲景兩位神醫坐鎮,什麼瘟疫都要繞著幽州走啊!”

第77章 謀定第106章 後患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96章 誰是孫禮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390章 折服(上)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476章 補天裂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64章 考校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64章 考校第85章 勾結第8章 汗毛倒豎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8章 汗毛倒豎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289章 委任第247章 北訪(中)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41章 公子來信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15章 屈家塢堡第390章 折服(上)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462章 接見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63章 公子犯二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81章 千里鏡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65章 北地之危第345章 合圍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391章 折服(下)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
第77章 謀定第106章 後患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96章 誰是孫禮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390章 折服(上)第96章 誰是孫禮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476章 補天裂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64章 考校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539章 政教合體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275章 警鐘敲得很及時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64章 考校第85章 勾結第8章 汗毛倒豎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8章 汗毛倒豎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289章 委任第247章 北訪(中)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253章 “慷慨”的大公子第41章 公子來信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15章 屈家塢堡第390章 折服(上)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193章 激戰長安(下)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73章 爭執與分裂第179章 鳥朝上,萬萬年第462章 接見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63章 公子犯二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81章 千里鏡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65章 北地之危第345章 合圍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50章 分歧與合作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391章 折服(下)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四零一章 野心就像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游戏| 纳雍县| 岳普湖县| 正镶白旗| 河南省| 正蓝旗| 宁乡县| 肥乡县| 婺源县| 固阳县| 凌海市| 霍州市| 合江县| 巨野县| 昭通市| 明水县| 桃源县| 沧源| 仁化县| 吕梁市| 贞丰县| 本溪| 磐安县| 聊城市| 瑞丽市| 淮南市| 施甸县| 万全县| 成安县| 准格尔旗| 黑河市| 阿合奇县| 榕江县| 全州县| 东丽区| 陕西省| 洛宁县| 宁陕县| 玉龙|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