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章二一 墩臺

孫伯綸一揮手,身邊的人都停住,他一個人解下腰刀,跑過去,道:“關老哥,出大事了。映山紅營中人馬跑光了。”

關山好聽了這話,暗道不好,隨孫伯綸來到劉家老宅,房舍內只有一些重傷不能行走的傢伙,關山好問了幾個人,才知道大隊人馬昨前半夜就走了。

“關老哥,莫不是他映山紅存了不軌之心,搶了銀子便走?”孫伯綸故意問道。

“我想不會,屈頭領跟著呢,他手下那十幾人都是老練的,又有其他兩個頭領在,映山紅不敢輕舉妄動,許是他覺得劉家人會帶來官兵,提早做準備吧。”關山好皺眉說道,但聽他那語氣,自己都沒有把握,他思索一會,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孫老弟暫且看住劉家寨,我帶我營中兄弟立刻出發,他映山紅不輕舉妄動也就罷了,若是敢做不義之事,我定然讓他好看。”

孫伯綸道:“那好,勞煩哥哥了。”

兩人商議妥當,關山好立刻召集了四十多人,在孫伯綸的目送下出發,待走遠了,龍虎問:“大人,爲什麼不告訴他屈頭領營中也空了?”

“告訴他,他就不帶人去了。”孫伯綸答了一句,連忙上馬,說:“傳令下去,鎖住寨門,龍虎,琉璃球,我給你們兩個各三十人,把剩下的兩個桿子先滅了。”

龍虎和琉璃球接了令牌,點好人馬,衝進了兩個營地。

這兩個桿子實力本就弱,又經歷了幾場大戰,此時首領又不在營中,只爆發了幾場小衝突,全都跪地投降,解決寨中其他桿子,不過用了半個時辰,孫伯綸安排好看守,又在原屬蠍子塊的流賊中抽調了五十人,發放了武器,整隊完畢後,在孫伯綸親自帶領下,前往儒林溝方向。

儒林溝位於米脂縣以北,谷內就是古老的銀川驛,崇禎元年,皇帝裁撤驛站,銀川驛自然不例外,若說儒林溝,後世極少有人知,若說銀川驛,也不曾出名,但銀川驛曾經的‘模範員工’李自成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清晨的霧氣還未散去,映山紅已經帶著十幾騎來到儒林溝,停在了溝前的石橋上,這石橋名爲儒林橋,是通往銀川驛的必經之路,橋南還有一墩臺,以此爲屏障防禦,並起到瞭望的功能。

“老哥,我查了查周圍,沒什麼人跡,怕是對方還沒到。”一個頭領趕過來說道。

映山紅點點頭,看似無意的看著周圍,卻在石橋上看到一個小石堆,頂部還有一顆狗尾草,這是他與手下人約定的暗號,說明他們已經埋伏到位了。

“下馬,咱們先等等,若傍晚還沒來,咱們就回去。”映山紅下了命令。

十幾人下了馬,來到路邊的墩臺,踹開腐爛的木門進去,雖然裡面潮溼昏暗,卻好歹能夠避風,快到中午,登上墩臺的人忽然喊叫起來,映山紅打眼一看,北面騰起煙霧,似乎有騎兵靠近,看樣子不多,他向屈頭領使了個眼色,意思很明確,等銀子到手,無論這兩個頭領還是劉家人,統統殺無赦。

不消一炷香時間,遠處的騎兵趕到,映山紅吃了一驚,竟然是關山好,一共四五十人,多是步卒,但個個披甲執銳,已經做好準備。

關山好駐馬橋頭,高聲問:“映山紅,你營中爲何空了,那些兄弟你藏在哪裡了?”

兩個頭領一聽這話,大吃一驚,問:“老哥哥,這是怎麼回事,你的手下不應該在劉家寨嗎?”

“是啊,派出來爲何不知會我們一聲,也不怕生了誤會?”

映山紅眼見事情敗露,忽然抽刀,一記猛劈,直接切開了一人胸膛,那屈頭領見狀,喝道:“殺了他們!”

十幾人圍上來,抽刀便砍,眨眼功夫就把兩個頭領和幾個手下砍成了血葫蘆。

關山好在橋頭看到這一幕,急的哇哇大叫:“姓屈的,你他媽也叛變了,快衝過去,殺了這兩個雜碎!”

“大家退入墩臺,快舉火!”映山紅絲毫不亂,率人退到了墩臺內部,三名持盾刀手堵住墩臺大門,後面則是弓手,而隨著一聲令下,墩臺上燃起一柱黑煙。

關山好帶人衝到墩臺,卻怎麼也衝不進去,衆人在門口廝殺,血流成河,屍體交疊在一起,幾番衝殺毫無結果,形勢很快急轉直下,先是幾名弓手登上墩臺,居高臨下,不斷射箭,接著,近百人從谷中衝出,堵住了石橋,對關山好人馬形成了夾擊之勢。

很快,關山好麾下人馬或死或降,關山好一人持矛,仍舊衝殺不止,縱然血流成河,也絕不投降,最終被十餘人以長矛刺殺。

“可惜了一條好漢,竟然死在映山紅這奸賊手中。”忽然,橋頭髮出一聲惋惜,映山紅轉身一看,竟然是孫伯綸。

映山紅立馬警覺起來,忙下令收縮人馬,他站在橋頭,故作鎮定,高聲問:“孫伯綸,你究竟是何方神聖,自你來到劉家寨,我們諸家頭領不僅失了和氣,現在連命都保不住了,你孫伯綸纔是叛賊奸佞!”

孫伯綸哈哈大笑,拿出一份文書,高聲道:“孫某乃是葭州都司麾下把總孫伯綸,奉大明崇禎皇帝令,征討流賊,平息民變,孫某乃是朝廷命官,麾下更是大明王師,何來叛賊之說?”

“你......你竟然官軍,老子上了你的當了。”映山紅聽了孫伯綸的話,怒火涌上心頭,他一直以爲孫伯綸只是想吞併諸部罷了,卻不曾想他是朝廷命官。

“既已知道,還不束手就擒,我稟明上官,說不定留你一條性命。”孫伯綸不鹹不淡的勸降。

映山紅吐出一口帶血濃痰:“我呸,老子就算是死,也絕不落你手裡。”說著,帶著全部兵馬撤進墩臺。

孫伯綸見狀也不下令進攻,等待落在後面的步卒到了後,下令就地駐紮,伐木製造挨牌,忙活了一個時辰,才讓步卒持挨牌向前推進,在橋頭建立防線。

章三二 搶城章二九 東虜後撤章四九 談判無果章十 法典、聯盟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四九 談判無果章三九 開山、碎嶽、沉陸章十七 掌握局面章九 媾和章十八 束手無策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四八 逆襲章四三 奪旗章三一 師生章一五八 囚籠開始章五三 態勢章二 結拜 下章五九 弄權章五 三江好章二四 暗涌章九 設局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三六 突營章八七 搶劫-最賺錢的行業章八六 腐蝕策略章九三 敵對章一一一 兩不侵犯章九四 亂兵章一三八 遼南局面章八 戰火休章十八章 撤退章四十 工匠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一三九 一團迷霧章十四 逆襲章十一 介入日本章三四 陝西生變章五十 強軍章二十七 美人伴章三六 終章章十八 束手無策章十五 天由大明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章十七 消息 上章二二 炮擊章七九 擲彈兵逞英豪章二二 靴子落下章十 煤鐵礦章四二 部署章五 銀磚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六 國運之戰章九十 決裂章四二 清洗的前兆章三七 攻城準備章三十 花錢買命章八三 兵戈 十四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十一 聯姻扎薩克圖部章六 國運之戰章一 新編制章六二 三才章十一 大炮章二一 大功章一二六 不甘的私心章二 孫傳庭的發現章三三 近戰 下章九六 密談章八十 兵戈 十一章五二 皇太極稱帝章一三六 打開局面章三三 近戰 下章十一 挑撥 (求推薦和收藏)章五十 強軍章一一六 入蜀通道百萬字了 開單章慶祝 順便公佈重要信息章四 不散夥章二二 炮車章三二 近戰 上章三五 壁壘章五 截人騾章八 定海之殤章七 ‘惡客’登門章七九 兵戈 十章一一九 秦王的茶章一五五 身後事章六十 血灑冰河章三六 終死章二五 楊鶴章三五 召對 下章二五 楊鶴章四二 潰逃 上章三一 浮橋章二七 山西章五一 法子章三 彘首爲聘章二七 相持章一一六 入蜀通道章二三 晉商的覆滅章十四 暗流
章三二 搶城章二九 東虜後撤章四九 談判無果章十 法典、聯盟章八四 兵戈 十五章四九 談判無果章三九 開山、碎嶽、沉陸章十七 掌握局面章九 媾和章十八 束手無策章七八 畏懼之心章四八 逆襲章四三 奪旗章三一 師生章一五八 囚籠開始章五三 態勢章二 結拜 下章五九 弄權章五 三江好章二四 暗涌章九 設局章十四 後發制人章三六 突營章八七 搶劫-最賺錢的行業章八六 腐蝕策略章九三 敵對章一一一 兩不侵犯章九四 亂兵章一三八 遼南局面章八 戰火休章十八章 撤退章四十 工匠章二六 功過是非章一三九 一團迷霧章十四 逆襲章十一 介入日本章三四 陝西生變章五十 強軍章二十七 美人伴章三六 終章章十八 束手無策章十五 天由大明章七一 最好的結果章十七 消息 上章二二 炮擊章七九 擲彈兵逞英豪章二二 靴子落下章十 煤鐵礦章四二 部署章五 銀磚章五一 華麗的骯髒章六 國運之戰章九十 決裂章四二 清洗的前兆章三七 攻城準備章三十 花錢買命章八三 兵戈 十四章十二 遏制策略章十一 聯姻扎薩克圖部章六 國運之戰章一 新編制章六二 三才章十一 大炮章二一 大功章一二六 不甘的私心章二 孫傳庭的發現章三三 近戰 下章九六 密談章八十 兵戈 十一章五二 皇太極稱帝章一三六 打開局面章三三 近戰 下章十一 挑撥 (求推薦和收藏)章五十 強軍章一一六 入蜀通道百萬字了 開單章慶祝 順便公佈重要信息章四 不散夥章二二 炮車章三二 近戰 上章三五 壁壘章五 截人騾章八 定海之殤章七 ‘惡客’登門章七九 兵戈 十章一一九 秦王的茶章一五五 身後事章六十 血灑冰河章三六 終死章二五 楊鶴章三五 召對 下章二五 楊鶴章四二 潰逃 上章三一 浮橋章二七 山西章五一 法子章三 彘首爲聘章二七 相持章一一六 入蜀通道章二三 晉商的覆滅章十四 暗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辽阳县| 灌南县| 霍州市| 南宁市| 贵南县| 博兴县| SHOW| 石楼县| 鄯善县| 新巴尔虎左旗| 杭锦旗| 宁化县| 弋阳县| 砀山县| 阿荣旗| 江油市| 阿拉善右旗| 镇坪县| 武乡县| 宿松县| 徐汇区| 青田县| 友谊县| 江川县| 高雄市| 苗栗市| 克拉玛依市| 革吉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乌什县| 龙泉市| 泰兴市| 阿拉善右旗| 宁国市| 鄱阳县| 望城县| 汉阴县| 宁河县| 明水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