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師北冥,誇張的悟性
“恭喜師弟,你是北冥子師叔收下的第三位弟子。”
小院中,老者爽朗一笑,不帶半分雜質。
“北冥子”
陳修緣,或者說現在應該叫他清虛了,聽到對方的話,他心裡似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高興。
方纔那個離去的人也真的如自己所料,是那位天宗那位老前輩。
“師兄?”
老者笑著開口解釋了一句。
“我叫赤松子,現在是天宗的掌門,方纔那位離開的是天宗的太上長老,名北冥子,算起來是我的師叔。”
“清虛師弟似乎很奇怪,爲什麼師叔會收下你,在這裡我倒是可以跟你說一說,天宗收徒首看緣分,這裡的緣分其一是天緣,換句話來說,就是根骨,其二便是悟性,之後纔是機緣。”
“師弟年紀輕輕便對道有了如此深刻的認識,其悟性乃上上之姿,師叔動了收徒的心思,我倒是能夠理解的。”
聽到這話,陳修緣這纔有些明白,雖然之前說的那些話,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並沒有多驚豔,但別忘了現在是戰國,與那個時代相隔兩千多年,那些看似平常的話不知凝聚多少先賢的智慧,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又會帶來多大的衝擊。
當然,這並不是說陳修緣說的那些話又如何了得,有此結果,其實更得益於他小孩子的身份。
若同樣的話由赤松子來說,對其他人來講,就沒有那麼大的衝擊,因爲赤松子修行多年,有這些感悟也不足爲奇,但彼時的陳修緣還是一個小孩子,一個稚子有此言,在北冥子看來不就是悟性極爲出衆,堪稱是修行的良才美玉。
“那接下來我該做什麼?”
初入天宗,對於陳修緣來說,是兩眼一抹黑的,他的印象中,天宗與世隔絕,只管悟道修行,別的事情極少參與。
如今成爲天宗的一名弟子,對於宗內的日常課業還有生活習慣都不瞭解,故而也有了此問。
對於這個問題,赤松子也沒嫌棄,簡單交代了一下天宗子弟日常作息,又喚來弟子,讓其帶著陳修緣熟悉一下天宗。
逛完一圈之後,時間差不多已經到了晚上,弟子帶著他來到住處後,便告辭離去了。
看著自己的住處,陳修緣心裡有些感慨,若非自己拜入了北冥子門下,待遇可能就沒有這麼好了。
得益於北冥子弟子的身份,他分到了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並且赤松子也免去了他日常的課業,畢竟有北冥子在,也用不著陳修緣再去外門聽課。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陳修緣便躺下了,透過窗戶,他看向天幕,此時羣星閃爍,夜幕極美,耳邊有小蟲低吟,風吹過,讓人身心舒爽。
“長青功。”
似乎是想起了什麼,他隨手拿起了牀上的一個竹簡,上面記載的是天宗入門的功法,適合初學之人,修出來的真氣溫和,可以用來打基礎。
藉著房間內略顯昏暗的燭火,陳修緣簡單地掃了幾眼,只不過竹簡上的文字,並不是他所熟悉的文字,而是小篆。
這些文字他雖然認識一部分,但有很多,他一時半會兒也無法認全,故而對於竹簡上的功法,他只能搖了搖頭。
飯要一口一口吃,這個道理他是懂得,今天在熟悉天宗的過程中,他也將自己的一些安排,在心裡暗暗敲定。
首先一個就是文字,他打算用三到五天,來認全這個時代的文字,當然,只是秦小篆,畢竟在天宗內,他能接觸到的文字也只有這個。
第二,便是人體的具體穴位,道家天宗的功法,走的是奇經八脈,這些東西是他必須要掌握的一些知識。 至於耗費多長時間,這個他暫時沒有定下來,先了解功法記錄的那些穴位,後期若是有機會,再逐步認全。
這兩項完成後,便開始嘗試修行功法,在這個時代,功法纔是根本,在這一點上,陳修緣已經非常明確了。
無論是下山做一些事情,還是尋仙求道,自身的強橫纔是基礎,若是沒有足夠的戰力,一切都是空談。
至於其他的事情,都已經被他暫時拋諸腦後。
時間一天天劃過,天宗裡多了一位年輕的小師叔,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因爲陳修緣除了自己的小院,就是北冥子的住處,再有一個就是天宗的藏書樓。
三點一線的生活,讓他過上了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生活,當然在這幾天的時間中,卻讓北冥子越發的驚訝。
自己的這位弟子清虛,好似一個無底洞,瘋狂地汲取外界的知識,其進度說是一日千里也不爲過。
當然,對於這個進度,陳修緣自己也被嚇了一跳,像自己嚇自己這種事兒,他也是頭一次經歷。
許是因爲時空穿梭,靈魂經過歲月的洗禮,發生了某些不爲人知的變化,無論是記憶力還是感知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近乎妖孽。
如此強大的內核之下,其進度也是可怕的,長青功上的文字,他在北冥子口述一遍後,輕而易舉地全部都記了下來。
這種幾乎變態的記憶力和理解力讓北冥子都來了興趣。
至於人體穴位和奇經八脈,他甚至只花費了兩日便盡數記在了心裡。
前幾日,他在北冥子這邊的時間多,因爲需要求教,但後來的這幾天,他待在藏書樓的時間越發的多了起來,因爲他想盡快了解這個時代。
“師叔,今天師弟沒過來嗎?”
對於這位刻苦勤修的師弟,赤松子的感覺還是很好的,至少不用他費半點心思。
“這幾日他在藏書樓。”
北冥子收徒,看重天資和根骨,這是道家天宗的通病,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好,悟道修行,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並不是說努力就能成,與其誤人子弟,還不如不收,所以道家的弟子就算是加上人宗,人數也並不多。
“師弟的悟性,世所罕見。”
赤松子想起之前遇到的場景,不由一陣感慨。
“來歷打聽清楚了嗎?”
忽然,北冥子出聲問道。
赤松子一甩手裡的浮沉,撫須而嘆。
“趙國三羊村,飛虎寨屠村的倖存者,同行的還有兩個姑娘,一個名爲姚依,一個名爲小琳,她們兩個目前都在代城。”
“家世清白,並且師弟好像在來的時候殺了六位飛虎寨兇匪”
北冥子聽到這個答案,輕輕一嘆。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太乙以流亡,時也命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