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長青已成,萬川秋水
晨曦刺破霧靄,天光再現人間,太乙山上,有朦朧霧氣開始在山間遊蕩。
竹林深處的一座小院中,陳修緣揉了揉有些惺忪的雙眼,他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好長的夢。
這個夢很真實,好似親眼所見,但又給他一種不太真切的感覺,回想起夢境的種種,他不禁看向自己的左手手背處。
這時,手背上的印記已經完全消失不見,好似不曾出現過一般。
隨後他用力甩了兩下還有些暈乎乎的腦袋。
“難道昨夜真的是夢魘了?”
就在他剛要感受一下自己體內修煉出來的內力時,那雙古波不驚的雙眼下意識瞇了起來。
在修行前,他曾經向北冥子求教過,初入修行時,一般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他記得北冥子的回答是,初入修行,感應到內息,尋常人會花費月餘,天資出衆者三日,天資極佳者半個時辰。
初次修行,內力循環周天,一般會在體內留下三至五縷,之後便是水磨工夫,循序漸進。
但現在,他要是沒感覺錯的話,體內的內力,已成小溪,怕是三五百縷都超了。
“難道我是修道的胚子?”
一個疑問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但隨即又被他否定了,昨夜入定調息導氣的情形他並沒有忘記,他記得自己搬運周天後內力並不多,是符合北冥子那個答案的。
只是後來
“是那個夢境!”
陳修緣再度擡起了自己的左手,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手背上的印記儘管消失了,但他卻覺得那處曾經有印記的地方,有些發燙。
坐在牀上,一時間他的心裡百轉千回,心臟撲通撲通急跳個不停,一股狂喜不自覺涌上心頭。
若那個東西真的如自己猜想的那般,那可就大發了,別說縱橫百家,就算是破碎虛空,白日飛昇都會有無限的可能。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後,陳修緣纔再度平復了自己心境,實乃這驚喜太大,饒是以他的心境,也難免出現巨大的波動,他似乎都能看到一條通天的路已經出現在他的面前。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陳修緣目光閃爍,心裡默唸,若此物當真有那般作用,便是自己最大的依仗,那這個秘密,只能自己知道。
稍微修整了一下,他便再度出了自己的小院,初入修行,他該去跟師傅彙報一下,省的這位老神仙以爲自己走眼了,收了一個廢柴徒弟,以後他還得在天宗修行,這大腿該抱還得抱。
走在山間小路上,撲面而來的是草木清香,林中不時有山雀清啼,爲這清幽帶來幾分靈動。
“師傅,弟子清虛求見?!?
不一會兒,陳修緣便來到了北冥子的小院門前,他敲了敲門,出聲喊道。
“門沒關,自己進來吧!”
聽到這話,陳修緣剛要擡手推門,腦海中不由閃過幾個畫面,那還是三羊村的時候,同樣也是敲門,與現在相比,也不過才月餘時間,卻已是天壤之別。
隨後他便輕輕推開了門,然後走了進來。
“清虛,今日來尋爲師,所爲何事?”
陳修緣先恭敬行了一禮,然後開口說道:“弟子昨夜入定,機緣巧合入了修行之路,今日特地來向師傅彙報。”
聽到這話,北冥子緩緩睜開了眼睛,清虛入道之事,他早已經知曉,並且對方那恐怖的天賦,也讓他一夜未睡。 眼下弟子主動來彙報,他卻不好多說什麼,只得出聲說道:“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既踏入修行之路,那日後便勤耕不綴,亂世之中,修道還需護身之術,天宗立派多年,能夠屹立不倒,靠的不光是與世無爭,還有實力。”
聽到此話,陳修緣眼角輕跳,心裡更是贊同,大爭之世,若是靠與世無爭而求存,也並不現實。
“弟子知道了。”
見清虛點頭,北冥子忽然又說道:“長青功雖是天宗入門功夫,其性溫和,但也不宜操之過急,急功近利更是萬不可取,細水長流纔是根本?!?
陳修緣聽到此話,下意識擡起頭,卻見北冥子雙目微闔,沒有看他。
他總覺得自己這個師傅好像話裡有話,但他發誓,自己絕對沒有這種想法,至於自己現在的情況,功法自己運行的,總不能賴他身上吧?
“弟子謹遵師尊教誨!”
“另外,別人要是問起你的進度,只說初學乍練就好.”
北冥子心裡不由嘆了口氣,什麼時候他會管弟子的修行進度,但自己的這個弟子不管又不行,要是進度慢了,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要不出事便行,可清虛進度太快,資質太好,很容易被人給惦記上。
“呃”
陳修緣心裡一動,嘴角不由劃過一絲苦笑,他現在能夠肯定,北冥子一定是看出了什麼,否則絕對不會有這樣的話。
不過也好,至少現在他能確定自己拜的這位師傅不是那種包藏禍心的人。
“是?!?
“長青功小成之後,你可以轉修天宗的其他內功心法,萬川秋水和心若止水?!?
看著清虛離去的背影,北冥子眼神變得有些複雜,小成?或許現在清虛的長青功已經小成了,當真是一個不讓他省心的弟子。
時間悠悠而過,又是月餘功夫,陳修緣依舊在按部就班的修行,只是那瓷枕卻再沒有出現過,但饒是如此,他的進境也快的嚇人。
體內長青功像是上了發條一般,就算他不刻意運轉,也自動開始搬運周天,日積月累之下,內力自然水漲船高。
終於在三日前長青功推至圓滿,如今他體內奇經八脈之中的長青真氣,已水滿自溢,開始反哺肉身。
在北冥子的建議下,他開始轉修萬川秋水。
萬川秋水,作爲天宗的頂級心法,能夠以內力凝聚水流,形成劍氣或水幕,攻守兼備。
暗合道家“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的理念,強調順應自然,講究以柔克剛。
但這心法晦澀難懂,遠勝長青功,就算是他也遲遲無法入門,無怪曉夢與伏念比試時,楚南公會有那等看法。
“水無常形,道法自然。萬川歸海,劍氣如秋?!?
陳修緣放下手裡的竹簡,輕聲一嘆。
“或許得去觀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