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

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明月高懸,

北宮·章德宮內,

一位身影單薄,不過舞勺之年的帝王正挑燈看著竹簡奏書。

還時不時的批覆兩句。

瘦小的身影被燭火映照在宮牆上,顯得異常高大。

……

【在一舉掃平竇氏外戚後,漢和帝劉肇開始親理政事。】

【十三歲的他,每日上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懈怠,史稱“勞謙有終”】

【當時各郡國不停的進獻祥瑞多達八十一處,劉肇覺得這些祥瑞都不切實際,於是全部隱沒起來秘而不宣。】

……

大秦,

嬴政面無表情的握著竹簡。

勤政這是應該做的,有什麼好稱讚的!

寡人都能想到,你們這幫後人一定不會誇寡人勤政!

不過十三歲…的確是早了點。

這樣很傷身體的。

寡人這麼試過,所以寡人知道。

……

大漢,

劉邦撓了撓臉,又看了看不遠處案幾上堆積幾許的竹簡。

隨後伸出手…

拉緊布衾又裹了裹。

“去,把那些奏疏送到丞相府,讓他儘快批覆。”

吩咐完,“鐵石心腸”的劉邦繼續看著天幕。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指著天幕連聲稱讚

“好孩子,好帝王!我家麒麟兒!”

“有朕的風範!”

……

大明,

朱元璋撫須大笑。

“漢和帝勤勉!不過跟咱比還是差了點。”

“畢竟他用是竹簡,咱用得是紙!”

“咱那一本奏摺比他三卷竹簡還多一半!”

馬皇后聽得無語。

實在想不通,爲什麼要比這個?

……

清·雍正時期

“漢和帝心有韜略,實乃大才英才。”

雍正盤著玉珠看著天幕感嘆著。

“可惜早死,實乃天妒英才。”

“要是唐玄宗的壽數能勻一些給漢和帝那就好了。”

……

【公元93年二月,因去年秋季麥子的收成不好,怕百姓糧食不足。劉肇讓各郡國上報特別貧困不能自給的戶口人數。】

【並且點明瞭,過去郡國上報貧民,是以衣服鞋子鍋碗瓢盆爲財產計算貧窮程度的。】

【而貧民們因爲害怕加重負擔,爲了避免科稅便將這些東西賣出去,豪強則以賤價買進,大得其利。】

【劉肇下詔,各郡國官吏不能躬親公辦,反而這樣聚會議論,以致耽誤農時,擾亂百姓。現在若再有這樣胡搞的,首先拿二千石論罪。】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著天幕十分滿意。

“年僅十三卻愛民如子,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

【同年,被竇憲立爲北匈奴單于的於除鞬叛亂,劉肇派中郎將任尚將其討滅】

【同年,南匈奴單于安國叛亂,被骨都侯喜斬殺】

……

天幕上,炎漢的地圖橫貫東西,上通南北。

東方至朝鮮四郡,西方到貴霜安息。

南達交趾之南,北方含括漠北鮮卑。

西漢的一衆皇帝與東漢初期的皇帝驚訝的看著那比漢宣帝時還龐大一倍的地圖。

……

【公元94年七月,班超大破焉耆國、尉犁國、危須國、山國,並斬殺了焉耆、尉黎兩國國王,將其首級傳至洛陽,從此西域降服。】 【漢朝的威勢不但延伸到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五十多個國家,使這些國家紛紛向送納質子臣服。】

【就連地處西亞的條支、安息及遠在洛陽四萬裡外的西海之濱的國家都翻譯漢朝的語言,好來遣使納貢。史書記載爲“都護西指,則通譯四萬”】

【十一月,鮮卑大都護蘇拔廆大破北匈奴逢侯單于叛軍,斬首一萬七千餘級】

【公元95年,劉肇下詔封班超爲定遠侯,蘇拔廆爲率衆王,同時在鮮卑置丞輔佐,視作內地郡縣。】

【東漢贏得鮮卑諸部廣泛的認同與擁護】

……

大漢,

劉徹站起身叉著腰開懷大笑,

“這廣大疆域朕怎麼看怎麼順眼!”

“開疆擴土!不外如是!”

“就是荒涼了一點。”

“不過沒關係!此子不可限量!”

……

【公元96年,洛陽地區發生蝗災,劉肇下詔:“蝗蟲之異,殆不虛生,萬方有罪,在予一人。”】

【公元97年,甘英奉命出使大秦。】

……

大秦,

嬴政:?大秦?

……

【甘英率領使團一行從龜茲出發,抵達條支,至地中海東岸而返】

【讓東漢對中亞、西亞以及羅馬帝國有了更多的瞭解,也將絲綢之路延伸至東地中海地區】

【而馬其頓人梅斯·提提阿努斯與甘英相遇,並對中原產生了興趣,在他的組織下,羅馬帝國馬其頓行省和東方行省推羅城人組成商團,前往東漢。】

【公元100年,使團到達洛陽,劉肇在章德宮接見他們,賜予其“國王”金印紫綬”《後漢書》記載:“西域蒙奇、兜勒遣使內附”】

……

{公元100年冬,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內附,漢和帝賜其國王金印紫綬。}

{經考證,蒙奇、兜勒分別是羅馬帝國的馬其頓行省和東方省推羅城,這是漢朝與羅馬的第一次直接接觸,也是歐洲與中國有史可據的首次直接交往。}

{此事在古羅馬地理學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志》中以及馬林努斯的《地理學概論》中亦有記載,且與《後漢書》所記載的時間和史實基本一致。}

{其實吧,蒙奇和兜勒更有可能是東漢把Macedoniae誤拆分而當成了兩個國家,“蒙奇兜勒”實際上就是馬其頓。}

{估計是馬其頓總督派出的使臣出訪東漢,結果被東漢當成要“內附”了。畢竟同時期是圖拉真在位時期,各行省是不可能向其他國家稱臣的。}

……

大秦,

嬴政突然瞪大眼睛看著天幕。

“歐洲?!寡人記得這個稱呼!”

“歐洲第一次接觸,羅馬第一次接觸,甘英出使大秦。所以這個大秦就是羅馬!就是歐洲!”

嬴政以手扶額,大腦快速運轉,將種種信息統籌起來。

“甘英出使羅馬是因爲條支和安息朝貢。”

“條支和安息朝貢是因爲匈奴大敗!”

“匈奴,西域…”

“絲綢之路!”

嬴政猛的擡頭!

“絲綢之路!”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我大秦的虎狼之師又爲何不能吞掉西域提前開啓絲綢之路呢?”

“又爲何不能吞掉西域五十國?條支?安息?貴霜?和那個羅馬呢?”

想到什麼的嬴政突然笑了起來。

“對了,這‘大秦’又爲何不能是大齊,大楚,大魏呢?”

“寡人又爲何不能效仿周武王舊事呢?”

嬴政站起身開懷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們不是想要封國嗎!不是想要封地嗎!”

“好啊!寡人通通給你們!”

“就在那裡!”

“你們的封邦就在那裡!”

“就像你們的先祖一般!去殺!去奪!去建立你們自己的封國!”

……

一更獸進化!二更獸!

有一說一,我覺得列土分邦這事有搞頭。

因爲周朝的封邦建國跟漢朝和往後的那種不一樣。

周朝的分封是給你畫個地方,你自己招兵去那個地方打,打下來是你的,打不下來那就是你倒黴。

跟普遍認知裡的那種在自己國家裡劃出個地方給你是不一樣的。

具體區別就是,一個是擴張,一個是內卷。

(本章完)

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28章 乾隆盛世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9章 斷電了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761章 《廣州和約》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11章 打賞獎勵。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745章 “儒家聖君”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
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28章 乾隆盛世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393章 仔細一看這是昏君集合體啊!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67章 鬆錦之戰。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35章 就這沒了?(四千一百字)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9章 斷電了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761章 《廣州和約》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11章 打賞獎勵。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507章 有千古之稱無千古之政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745章 “儒家聖君”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712章 設軍機處斬掉相權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克什克腾旗| 茂名市| 资源县| 方城县| 蓬莱市| 淄博市| 淮阳县| 封开县| 科技| 商水县| 肥东县| 建阳市| 东辽县| 托克逊县| 黄浦区| 溧水县| 泰宁县| 习水县| 方山县| 太康县| 胶南市| 东宁县| 公主岭市| 永仁县| 玛沁县| 晋城| 永川市| 亳州市| 岱山县| 青川县| 彰化县| 东至县| 共和县| 中江县| 孝昌县| 仁寿县| 团风县| 惠水县| 贵阳市| 海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