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民生是最重要的。】
【而武則天執(zhí)政以後,做了不少荒唐事,例如讓面首去領兵。】
【有很多殘忍之舉,例如清洗李唐宗室,以此清掃大臣。】
【但“民爲貴”這條基本路線始終沒動搖過。】
【“王天下者,必國富而粟多;粟生於農,故先王貴之。”這是她撰寫的《民軌》裡提到的。】
……
大漢。
劉邦深以爲然。
“做皇帝的不把民生擱到第一位,那就是存了心要像秦朝學習!”
呂雉同樣認同這一點。
“況且她還是以女人身份做了皇帝,更要特別要考慮這個問題。”
“否則定會被後世代代唾罵。”
“這句話確實是點在根本上。”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著天幕對劉啓肅穆道:
“這句話你要深深的記住。”
“它是民貴君輕的最好寫照。”
……
大漢·武帝時期
先王貴之?
劉徹瞇著眼睛打量了半天。
他倒是沒看出什麼民爲貴,但他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這個人與大臣不是一夥的!
摸著嘴邊的鬍子,劉徹嘴角翹起。
清洗宗室不稀奇,因爲南北朝那些大臣是以門閥大臣爲根基。
但清洗大臣就稀奇了。
因爲這說明她有其他有恃無恐的東西。
同樣不把大臣當人看的劉徹立刻明白了這女子的想法。
酷吏的本質就是奪權!
而奪權的本質就是皇帝從來沒有把官員集團看成是一夥的。
大臣嗎,就是助君而恤下者!
是幫皇帝照顧好百姓的,是跑腿兒的、幫忙的、辦事的。
不是什麼不得了的精英。
整肅官員也不用手軟,不用憐惜。
……
【剛當皇后時,上《建言十二事》這是她施政綱領的雛形。】
【第一條就是“勸農桑,薄徭賦”。】
【說法老套,但療效不錯。】
【她對州縣官員的政績指標有規(guī)定,哪裡的百姓“家有餘糧”,哪裡的官員就稱職。】
【哪裡的官員“爲政苛濫”,橫徵暴斂,那麼不到任期就得拿下來……把頭拿下來。】
【基於她在朝堂上大戰(zhàn)四方的“戰(zhàn)績”,官員的確用心用力。】
【而減賦稅,就是施仁政。】
【基本屬於正常皇帝的普遍認識了,不多說。】
【但跟做樣子抽三鞭子耕牛意思一下的皇帝不同。】
【武則天關注農民是有實在措施的。】
【公元686年四月,將親撰的農書《兆人本業(yè)記》發(fā)給各州縣主官,命他們在當?shù)乜逃☆C發(fā)。】
【這是歷史上唯一的由最高統(tǒng)治者親撰的農書,現(xiàn)已失傳(只於日本留有三卷)】
【史學家考據(jù)分析,按照武則天的寫作習慣,這大概是集前人農書之大成刪削編纂而成的。】
【此後唐朝的歷代皇帝都很推崇這部書。】
【最後形成定製,每年二月初一,州縣百僚都要向中央進呈一部當?shù)胤痰男掳妗墩兹吮緲I(yè)記》,以示上下都很重視農業(yè)。】
……
大隋。
楊堅捋著鬍鬚。
以此看來,這個皇帝做的還不錯啊。
也是……
跟那個逆子比起來哪個正常點的皇帝都不差!
……
武周。
原本面色平靜的武周臉色一沉。
究竟是失傳還是被抹掉功績,這很難說。
而日本這個名字……
只能說粟田真人太迷人。
那天宴會喝的有點多。
答都答應了,總不能對小國無信吧。
至於什麼“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無恙”
蠻夷無知所以無畏,從大唐學了那麼多禮儀也知道天差地別了。
不然也不會自惡其名不雅,請改爲日本了。
……
大唐·德宗時期
李適看著天幕一愣。
失傳了?
朕將每年二月一日進呈《兆人本業(yè)》定爲制度。 這種大事定會詳細記於史書。
而這種勸農的史書乃是國家之本,怎麼會失傳?
而日本……
應是遣唐使帶過去的吧。
……
大唐·文宗時期
李昂臉色一沉。
朕早已將三卷《兆人本業(yè)》令所在州縣複寫其本散配鄉(xiāng)村。
天下處處皆有此書!
怎會失傳?
除非……
李昂面色一變。
除非又有一場如五胡亂華般的動盪之勢席捲天下!
……
北宋·哲宗時期
剛剛繼位的趙煦向講解通史的司馬光詢問道:
“司馬學士,爲什麼《新唐書》與《資治通鑑》都沒有記載此事?”
髮鬚皆白的司馬光聞言輕聲道:
“陛下,臣所撰者,以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起。”
“此等與治道無關之事,臣就不繁敘了。”
“文忠公想必也是如此。”
趙煦懵懵懂懂,總覺得哪裡不對。
“陛下,莫有妄念,臣與陛下繼續(xù)講解。”
……
【武則天勸農桑的效果非常明顯,她統(tǒng)治期內,糧食打得很多。】
……
天幕上。
一羣戴著白帽子,穿著白大褂的人員在一處寬闊的土地上掃除史塵。
一塊塊銘磚從地裡挖出,擺放整齊。
……
【1971年,考古學者在洛陽發(fā)現(xiàn)大型糧倉含嘉倉。】
【在這個倉庫裡,挖出了登記糧食入庫的銘磚。】
【上面刻的年號有天授、長壽、萬歲通天、聖歷等,皆是武則天的年號。】
【這證明在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共有二百零九個倉窟,每窟可藏五十餘萬斤糧的含嘉倉都是滿盈的。】
【《唐會要》載:“神都帑藏儲粟,積年充實,淮海漕運,日久流衍。”】
【史料與考古雙重驗證,可以證明那時糧食充足並非虛言。】
……
大秦。
嬴政神遊天外。
1971……
寡人的大一統(tǒng)延續(xù)這麼長時間了嗎?
也不知道兩千年後的皇帝如何評價寡人。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惡狠狠的看著天幕上的那羣人。
什麼考古!
你別以爲朕忘了!
那就是挖墳!
你們那裡的皇帝是怎麼回事?
怎麼還讓挖先人墳呢!
還有,這是什麼奇裝異服!
……
清·光緒時期
“看啊親爸爸!”
光緒指著天幕難以自持道:
“這是不是說明大清……有救了!”
慈溪點點頭,也喜笑顏開。
“看來哀家還是有幾分本事的,皇帝也有幾分天時。”
光緒看著天幕,興高采烈。
……
【同時還興修水利,《唐書·地理志》中就有二十項大型水渠建設的記載。】
【延續(xù)均田,重視屯田“率士屯田,積穀數(shù)百萬,兵以饒給,無轉餉和糴之費”】
【另一個考察指標就是人口增長。】
【貞觀時期結束時,大唐戶口爲四百萬。】
【經高宗、武周時期,到公元705年,戶口增至六百一十五萬餘。】
【沒有計量這逃戶在內,這個數(shù)據(jù)也已經很可觀了。】
……
{有一說一,她民生之所以解決得好,首先是天公作美。}
{高宗時期還有很嚴重的自然災害,皇帝都要到洛陽去“就食”。}
{到了武則天臨朝之後就再沒有頻繁的災害,連年豐收。}
{是有幾分天時的。}
{這話就沒道理,武則天勸農桑、修水利、重屯田,以政策手段鼓勵農業(yè)生產,這種事情伱不能抹殺吧?}
{她不是大殺特殺嗎?怎麼民生還治的好?}
{朝中鬥爭殺人無數(shù),跟一般平頭老百姓有毛關係,那些老虎下馬了你買房也不降價啊。}
{其實還是對豪門世族的打擊造就了根基,一是遏制了土地兼併的勢頭。}
{二是整肅吏治,也多少遏制了官僚對平民的“灰色”掠奪。}
{只能說,誰讓後面繼承的團體都是這兩類出身呢。}
……
《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對武則天的功績是半點不提。
我查了一天,就翻出這點。
也不知道是他們認爲民生百姓不重要,還是就想定死武則天是大逆不道。
很難明瞭。
另外,明天零點那章別等了。
沒寫完,越寫越長……
兩章合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