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

【公元1524年五月,楊廷和致仕後,吏部尚書喬宇繼續率九卿上奏,堅持朱厚熜稱明孝宗爲考(父親),以保證大宗不絕嗣。】

【朱厚熜召督賑侍郎席書、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張璁以及在家的霍韜入京參與商議。】

【大臣們擔心無法駁倒張璁等人,同意尊興獻帝爲“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興國太后爲“本生母章聖皇太后”,隨後以大禮已定爲由,要求席書、張璁等人返回。】

【當時張璁、桂萼已經抵達鳳陽,看見邸報,立即再次上疏,指明朱厚熜被大臣矇蔽,變相承認了過繼。】

【朱厚熜立即召二人入京,且下特旨以席書爲禮部尚書,並準備在奉先殿先爲生父設置神位。】

【蔣冕見難以改變朱厚熜大禮設廟的念頭,稱病致仕。】

……

大清·康熙時期

“歷朝歷代,小宗過繼給大宗,然後繼承皇位,遠近親疏都有,但他們都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先認爹。”

康熙輕飲著杏仁露降一降肺燥,衝著對面的胤礽道:

“不先認爹當不上皇帝。”

“這楊廷和恰恰是沒走這一步,如果讓明世宗先認孝宗當爹纔給皇位,那明世宗的大禮儀就沒理了。”

“畢竟都給人家當兒子了,再反悔就是不孝了。”

“結果沒有這一步,朱厚熜給親爹爭名分就有理有據了。”

“神宗就差在這一步。”

“他沒有道理。”

“儒家講究孝道和君臣之分,楊廷和以臣子身份要求君王改變父親,就相當於逼他爹認別人做爹。”

“世宗以孝道不能變父母就立於不敗之地,只要他母親不鬆口,首輔逼皇帝爲了皇位不要母親的人倫悲劇就能讓朝廷的禮法崩潰。”

“當年武宗行事乖張可以行霍光事,世宗有孝字爲本,若有改變那就是行董卓事。”

胤礽放下手中茶盞,杯中的粉色臘梅飄蕩幾下。

“以一戶獨子繼另一戶的嗣。”

“也虧楊廷和他想的出來,假如興獻王還有其他孩子,讓興獻王妃鬆口還有點希望。”

“世宗這後面的處理也算是深諳規則,給了楊廷和體面。”

“他兒子楊慎就太不懂事了。”

康熙輕笑了一下。

“豪放派詩人,愛上頭的。”

……

【六月,張璁、桂萼抵京。)

【兩人給羣臣擬了罪狀,說他們欺君罔上。】

【朱厚熜得了助力,堅持將“本生”二字去掉。】

【但對於文官們來說,卻是一個大命題。】

【去掉“本生”二字就意味著興獻王朱祐杬在尊號上可以跟弘治皇帝平起平坐。】

【那麼,官員們旨在對宗法祖制上的追求就形同虛設。】

【朝廷官員們對張璁、桂萼這種迎合皇帝,背叛士大夫羣體的叛徒感到十分氣憤。】

【以楊廷和兒子楊慎爲首的一批翰林學士打算趁張璁、桂萼進宮的時候將二人圍毆致死。】

【結果張璁、桂萼提前得到消息,躲在武定侯郭勳府上幾天幾夜不敢出來。此時帝國已進入瘋狂。】

……

大漢·武帝時期

“真是狂妄至極!”

劉徹一拍案桌,怒罵道:

“真是欺天了!”

“嘴裡口口聲聲講著什麼宗法祖制,私下裡卻以私情定朝廷官員生死!”

“他們想幹什麼?逼宮嗎?!”

“真當法不責衆就可以免掉無視君父的名聲嗎!”

“狂妄!”

衛子夫實在難以置信。

她哪裡見過這種場面。

那些大臣們哪個在皇帝面前不跟老鼠見了貓一樣瑟瑟發抖。

大明朝臣居然打算在皇宮之中就將皇帝心腹羣毆至死?

皇帝說的對。

“真是太猖狂了!”

“大明皇帝還是對他們太好了!”

……

大唐。

“這……”

李承幹知道文官連成一片,但敢這麼肆意妄爲也是真的震驚他了。

這些事要是聚合在一人身上,那妥妥是囂張跋扈的權臣!

李世民捻著鬍鬚,無奈嘆息。

“朱元璋取締丞相制,權力會轉移是一定的。”

“但事情落到今天這個局面也有歷代皇帝的……推動。”

“追其緣由,還是祖訓二字成了遺禍啊。”

……

大明·景泰時期

“這算什麼……”

朱祁鈺嘆了口氣。

自己可是親眼看著這幫大臣是怎麼把王振黨羽全部圍毆死的。

……

天幕上。

硃紅宮門外,一羣大臣魚貫而出。

突然,一名紅袍文臣頓住腳步。

身邊圍繞的一行人看向他。

“用修?”

文人看向大紅宮牆,恨聲道:

“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身邊官員聞言臉色一變,俱都看向文人。

文人環顧一週,大聲道:

“萬世瞻仰,在此一舉。”

“今日有不力爭者,共擊之!”

毒辣辣的太陽照著整座紫禁城,整座皇宮一片靜謐。

正在用膳的朱厚熜突然停下手中動作,又仔細的聽了一陣。

側身道:

“黃錦,你去外面看看。”

“朕怎麼聽見一陣叫喊聲?”

身邊的宦官領旨下去,不多時,慌亂跑進,急聲道:

“陛下!羣臣集於左順門!”

“正在叩門!”

少年皇帝的臉瞬間沉了下來。

“爲首的,你可看清是誰?”

宦官低頭道:

“翰林修撰,楊慎。”

朱厚熜放下手中筷子,看著桌子上的膳食,突然問了一句。

“你說,過一會兒他們會不會拿圓木撞門而入?”

宦官慌忙跪倒在地,額頭浸出一顆顆豆大的汗珠,臉色頓時蒼白一片。

朱厚熜唸了一句,沒在言語。

他聽著外面若隱若現的哭喊聲,偶爾還有幾下捶門聲。

“都撤下去吧。”

朱厚熜看著滿桌的膳食,緩緩起身,向深宮處走去。

“去把那些人的名單記下來。”

“一個也不許遺落。”

“朕要讓他們知道,朕即一切,君威不可犯。”

“這左順門……”

“不是那麼好叩的!”

……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

【朱厚熜第二天就要爲母親上尊號,大臣們對朱厚熜的做法極爲不滿,情緒也頗爲激動。】

【散朝過後,護禮派二百多人遲遲不願離去。】

【他們集體跪於左順門外,高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

【楊廷和的兒子翰林學士楊慎慷慨陳詞:“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有人將下朝的羣臣攔留在內金水橋,鼓動、感染,也不乏裹挾的意味。將羣臣迅速集結起來。】

【以楊慎爲首的新護禮派官員聲震闕庭。】

……

大明。

“咱還是對他們太好了!”

朱元璋拍著案桌怒罵道:

“一羣混賬!”

“他們想做什麼?他們在眼裡還有沒有皇帝?有沒有天子!”

“有沒有大明律法!”

馬皇后連忙開口道:

“重八,你先分清過去未來!”

“這是以後的事,現在可以改的。”

朱元璋很想破罵一句改他媽的頭!

但面對妹子這話不能罵。

朱元璋衝著瑟縮的宦官怒喊著:

“把燕王給朕叫來!”

……

【朱厚熜命司禮監記下所有參加者的姓名。】

【史料記載,參加此次集體示威的官員共計二百二十人,其中六部尚書五人,監察院都御史二人,六部侍郎三人,另有三品以上高級官員三十人,翰林院、詹事府等十餘個國家重要機關的官員一百八十人。】

【朱厚熜大怒,下令將鬧事的一百三十四位大臣逮捕入獄,其餘八十六人聽候處置。】

【七月十六日,朱厚熜將章聖皇太后的尊號定爲“章聖慈仁皇太后”】

【七月二十日,朱厚熜下令,叩門參與者二百二十人。】

【四品以上者奪俸,五品以下廷杖,一百八十人受廷杖,編修王相等十七人因廷杖而死。】

【隨後,又將首輔毛紀罷相、吏部尚書喬宇罷官,將楊慎等七人再次廷杖、貶官,其中楊慎戍邊雲南永昌。】

【這一年,朱厚熜剛滿十六歲。】

【在棍棒的呼嘯聲中宣告天下。自此以後,他不再是那個處處受制於人的少年皇帝。】

146.第142章 祖逖!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19.第115章 《出師表》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379章 國富 民窮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680章 清軍入關。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51章 茶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605章 隆慶開關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283.晚八沒更。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146.第142章 祖逖!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19.第115章 《出師表》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379章 國富 民窮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119.第115章 《出師表》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182.第178章 早死評價一定高的齊文宣帝高洋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680章 清軍入關。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327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51章 茶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605章 隆慶開關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283.晚八沒更。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71章 廁所政變!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197.第192章 宇文贇:主打一個叛逆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州市| 随州市| 桂东县| 佳木斯市| 西贡区| 剑河县| 东丽区| 潼关县| 东台市| 仙桃市| 遂昌县| 桃源县| 扎囊县| 阿克陶县| 光泽县| 惠东县| 乌兰县| 淮滨县| 海淀区| 手机| 葵青区| 民和| 故城县| 大名县| 隆尧县| 大宁县| 崇礼县| 泸西县| 德州市| 新兴县| 巴东县| 株洲市| 屏边| 清镇市| 新余市| 海淀区| 海城市| 广安市| 黔南| 鲁山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