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

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

大漢,

臨華殿外,

“襄陽、漢水、江陵……江陵在這!”

劉邦在鋪開的山川圖上尋找著江陵。

身旁一左一右的母子倆探頭看著劉邦手指指著的地方。

“這個地方……的確是個兵家必爭之地。”

“向東可以順江而下,攻略江東。向西可以溯江而上,進取益州。”

“嗯……玄德這小子現在的確只有聯合江東共抗曹操這一條路了。”

一旁的呂雉沉思一會兒,開口道:

“問題是,這江東孫權有沒有力抗曹操之心。”

“二十萬大軍南下,還佔了江陵之地。”

“這江東怎麼看也養不出二十萬大軍,就算是有十萬大軍,恐怕也不是曹軍的對手,至於劉備的那一萬水軍……”

聽明呂雉的未完之意。

劉邦輕點著江東之地。

“娥姁,行軍打仗從來不是隻看兵力多少的。”

“不然項籍也不會在鉅鹿破章邯。”

“乃公也不會在彭城輸給項籍。”

呂雉瞥了他一眼,

項籍項籍,三句話離不開項籍!

劉邦只是看了看地圖上的襄陽與江陵。

又看著天幕上的那封信,

信中,曹操的自負和驕矜之色,志在必得與勝券在握之態,以及對江東的輕蔑和恐嚇之意,皆躍然紙上。

劉邦淡淡說道:

“曹操來的太急了。”

“此時的他應該利用荊州的資源、休養軍民、穩定荊州。如此,孫權自會不戰而敗。”

“佔據三分之二天下的曹操,耗也耗死江東之地了。”

“除非江東有天命在身,以一州之地就能北伐曹操。”

“不然,曹操就是穩贏的。”

“但他既然著急東進,情況就不好說了。”

“乃公當初在彭城手握五十多萬大軍,也是同樣志得意滿。”

“然後項羽就用三萬楚軍給了乃公一次教訓!”

“乃公觀之,這曹操怕是也得不著好。”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江東·柴桑

坐在下首首位,綸巾羽扇的諸葛亮看著坐在上首的俊朗少年。

用言辭測試著對方的態度。

“今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於江東,劉豫州駐軍於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

看著不置可否的少年英主,諸葛亮微微一笑,輕搖羽扇道:

“如今,曹操兵鋒過處,所向披靡,攻破荊州,威震四海。”

“正所謂英雄無用武之地,故劉豫州南撤至此,希望將軍量力加以安排,妥善考慮對策。”

“若將軍能率江東吳越之衆與曹操抗衡,不如儘早與其斷交。”

諸葛亮看著眼前的少年將軍,向北略一拱手。

“若無此能力,何不按兵束甲,向曹操北面稱臣。”

“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態危急,卻無決斷,恐怕大禍會隨時降臨啊!”

面對諸葛亮先聲奪人的一幕,坐在上首的少年將軍正襟危坐,淡然一笑:

“若城如閣下所言,劉豫州何不乾脆向曹操北面稱臣?”

諸葛亮聽得對方的這一詰問,慷慨朗聲道:

“田橫,齊國一壯士,但就算高祖得到天下,他也堅守節義,不肯屈膝稱臣。”

“何況劉豫州乃漢室貴胄,英雄才略舉世無雙,天下士人對其仰慕,如萬水東流回歸大海!”

“若大事不成,此乃天意!豈能屈居於曹操之下?”

此言一出,年少的君主勃然變色,怒聲道:

“我舉江東六郡之地,十萬精銳之衆,豈會受曹操的擺佈!” 隨之話鋒一轉。

“雖然劉豫州有勇氣對抗曹操,但新近戰敗,你們又如何應對此等危局呢?”

шωш? t t k a n? ¢Ο 事談到此,諸葛亮也誠懇道:

“劉豫州雖然敗於長阪,但收攏的軍士加上關羽將軍的水軍,足有精銳一萬。”

“此外,江夏劉琦的部衆也有不下萬人。”

“曹操雖人多勢衆,但勞師遠征,人馬疲敝。”“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此乃劣勢。”

“此外,荊州上下歸附曹操,乃形勢所迫,並非心服。”

“今,將軍若能命一上將統領精兵數萬,與劉豫州同心協力,必然可以擊敗曹軍。”

“曹操若敗,則只能北還。”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望將軍明斷。”

……

大秦,

嬴政看著天幕上的諸葛亮,一臉怪異。

明明是被曹操打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不得不向對方求救。

但又擺出了一種不卑不亢的姿態。

沒有絲毫求人救命的意思,沒有一絲弱勢者慣有的媚態與可憐相。

甚至還毫不掩飾的諷刺了對方一次。

這架勢,不是去求人的。

就是去指點江山的!

你這儒生怎麼一股子縱橫家的味兒啊?!

……

【孫權,字仲謀。】

【公元182年,生於徐州下邳,自幼文武雙全。其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於東漢末年羣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公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刺,臨終前命張昭、周瑜輔佐孫權。隨後孫權上書交好曹操,被漢廷任爲討虜將軍、會稽太守。】

【在張昭、周瑜等人的傾心輔佐下,孫權招賢納士,分部諸將,鎮撫山越,開始統領江東。】

【公元208年,諸葛亮去往江東尋求聯盟,當時,曹操的勸降信已至江東,主和派以張昭爲首,認爲曹操託名漢相,挾天子徵四方,若是抵抗於理不合。】

【並且曹軍佔據長江,如果水路俱下,江東無天險可守,沒有能力抵抗,於是紛紛勸孫權投降。】

……

天幕上,

周瑜看著殿內的主和派,朗聲陳述著曹軍的弱點。

“曹操此行實爲送死!爲何要降?”

“請將軍與諸君聽我試言之!”

“其一,北方至今並未全部平定,馬超、韓遂等人盤踞關中,爲曹操後患。”

“其二,曹軍捨棄鞍馬,改乘戰船,與我習於水戰的吳越爭鋒,此乃自不量力。”

“其三,此時正值嚴冬,千里冰封,馬無草料,曹操驅使軍隊跋山涉水,水土不服,必生疾疫。”

“此皆用兵之大患!曹操卻貿然行之!”

“將軍生擒曹操,就在此戰。”

“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住夏口,保爲將軍破之!”

……

【經過前天諸葛亮、昨天魯肅,今天周瑜的三連分析,孫權心意堅決,當衆拔劍切下桌角說:“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

【當夜周瑜進一步分析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自中原而來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的荊州新兵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

【隨後孫權以周瑜和程普爲左右都督,魯肅爲贊軍校尉,幫助籌劃,率領黃蓋、韓當、呂蒙、淩統、甘寧、周泰、呂範等及三萬兵沿江而上,與劉備共同抗曹。】

……

{真是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曹昂:老爹你還好意思說。}

{孫權根本沒有投降選項,他和劉琮不一樣。}

{劉表單騎入荊州,靠平衡關係和聯姻士族維持了統治,和當地士族算是相安無事。}

{但孫堅孫策可是一路殺出來的地盤!當地盼著孫家死的士族可不是一個兩個!}

{他要是投了,就必然是身死族滅的下場。魯肅不提醒他,他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

www?ttκΛ n?℃O

{想要孫權命的從來不是曹老闆,而是江東之前被孫家壓得很慘的士族。}

{當年孫策殺江東士族時,可不止有四大家族,還有很多北歸的士族如王朗、華歆等,尤其這二位在曹操那裡混的還挺好,孫權要是投降了,早晚是個死。}

{一個點滿權謀的人,他可太知道自己能不能投和什麼時候投了。}

官渡之戰時的袁紹與赤壁之戰裡的曹操到底誰更蠢?

反正我覺得袁紹犯的錯誤,曹操一個不落地也全都犯了。

(本章完)

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24章 平壤之戰!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著幹啊!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250.稿丟了,盡力趕。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619章 斫棺戮屍!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
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290.第281章 忠義之薄奸邪之厚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375章 雖不多,但也有點功績。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624章 平壤之戰!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20.第214章 捅了皇帝窩了。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著幹啊!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第394章 朱棣:永樂?!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250.稿丟了,盡力趕。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718章 乾隆皇帝富察皇后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619章 斫棺戮屍!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第619章 斫棺戮屍!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嘴山市| 崇阳县| 厦门市| 墨竹工卡县| 康乐县| 南江县| 青冈县| 青神县| 车致| 锡林郭勒盟| 萨嘎县| 开原市| 农安县| 阿城市| 蚌埠市| 无为县| 夹江县| 东乌| 虹口区| 吉首市| 克拉玛依市| 井冈山市| 桐柏县| 桑植县| 廉江市| 邵武市| 太和县| 鸡东县| 十堰市| 龙海市| 淳安县| 盖州市| 道真| 儋州市| 兴国县| 太原市| 滦南县| 陆丰市| 成都市| 西城区|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