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33.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

第227章 虎牢關之戰(下)

天幕上,

虎牢關。

“報!”

一名斥候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拱手道:

“秦王殿下,敵軍從大營出動了!”

身披黑甲閉目養神的李世民緩緩睜開鳳目。

“莫急,慢慢說來。”

“回秦王,竇軍陣仗很大,一邊行軍,一邊擂鼓,極其張揚!”

“規模如何?”

“從黃河、鵲山還有汜水等方向傳來的消息估計,其隊列寬近二十里長,應是傾巢而動。”

李世民聞言一喜。

“衛隊!隨孤前去偵察!”

說罷,騎上戰馬,率領衆衛出城而去,登高崗而望。

就見遠處的竇軍鼓聲雷動,旗幡鮮明。

沿著汜水的兵馬若一字長蛇,正面陣列就連綿二十餘里,所過之處蹚起了厚厚的浮塵。

……

【五月初二,竇建德果然率全部兵馬自板渚西出,在汜水東岸佈陣。】

【長陣北依大河,南連鵲山,軍陣正面就寬達二十里,擂鼓挑戰。】

【李世民率軍在汜水西岸列陣相持,登高瞭望對部將道。】

【“賊起山東,未嘗見大敵,今度險士囂,令不肅也。逼城而陣,有輕我心。待其飢,破之果矣。”】

【於是決定按兵不動,另派小部隊與竇建德軍周旋,同時派人將留在河北的一千匹戰馬召回,待竇建德軍氣衰,再一舉將其擊破。】

……

大唐。

“阿耶阿耶!你爲什麼不直接趁對方立足未穩時直攻過去?”

小李治拉著小兕子跑到李世民身邊,扯著李世民的衣角問道。

李世民正在跟長孫皇后親親我我,聞言嫌棄的看了一眼小兒子。

“一是當時河北之馬尚未返回,二是我們有險關可守,三是當時天上的毒日頭是我們的好夥伴。”

“就跟春秋的齊魯長勺之戰一般。”

小李治聞言眨眨眼,一旁的小兕子也眨眼道:

“阿耶,有沒有短勺之戰?”

李世民聞言,笑著抱起小兕子道:

“長勺之戰的長勺是地名。”

“所謂‘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這句話就是長勺之戰中曹劌說的話。”

隨即用鬍子扎著小兕子的臉。

“小兕子這回知道了嗎?”

“哈哈!阿耶!小兕子知道了!”

……

【竇建德軍沿汜水列陣,自辰時至午時,士卒飢餓疲乏,都坐在地上,爭搶喝水秩序混亂。】

【李世民見狀,立即命宇文士及率領三百騎兵經竇建德軍陣西而南,先行試陣。】

【並告誡他說:“竇建德軍如嚴整不動,即應回軍,如陣勢有動,則可引兵東進。”】

【宇文士及部經過竇軍陣前時,竇軍陣勢果然動亂。】

【李世民見機遂下令出擊,親率三千黑騎衝鋒,直撲竇軍大營。】

……

天幕上,

一身玄甲的李世民拉下面甲。

端起馬槊,一夾馬腹。

隨即如同離弦之箭般直衝敵軍而去!

“玄甲軍!萬勝!”

身後黑壓壓的驍騎緊隨其後!

平端的馬槊瞬間擊穿無數的士兵,將他們整個一分爲二!

本就精疲力盡的竇軍更加無心再戰,瞬間潰敗分散。

同時。

繡著金色唐字的大旗於竇軍中展開。

迎風獵獵!

……

【當時的竇建德正在跟將領們開會。】

【得聞李世民率軍攻來時急忙想回軍指揮,但爲時已晚。】

【竇軍未及列陣抵抗,倉卒應戰被李世民突入其陣,從陣後展開唐旗。】

【竇軍士卒以爲大營被佔,迅速崩潰。】

【李世民又命程知節、秦叔寶、宇文歆等率軍迂迴包抄竇軍後路。】

【唐軍追擊三十里,竇軍被斬首三千餘級,五萬人被俘。】

【亂軍中,竇建德中槊受傷,退至牛口渚。】

【唐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追至,竇建德於慌亂中墜馬。】

【白士讓舉槊欲刺,竇建德忙道:“勿殺我,我夏王也,能富貴汝。”楊武威下馬將竇建德抓獲。】

【虎牢關之戰就這麼結束了。】

【五月初八,李世民將竇建德等人押到洛陽城下,向王世充和洛陽守軍示威。】

【五月初九,王世充投降。】 【至此,虎牢關之戰李世民一戰擒兩王,將王世充和竇建德曾經割據的疆域全部平定。】

【北方又一次一統。】

……

大秦。

裹了裹身上的黑色裘衣。

手持竹簡的嬴政實在難掩豔羨之色。

“有勇有謀,果敢堅毅。”

“唉……”

“這要是寡人的兒子,寡人定盡心教導帝王之術。”

“可惜……”

嬴政搖搖頭。

所謂功高震主。

你父親能容你,伱大哥又能容你嗎?

“多好的兒子啊……”

……

大漢·武帝時期

看著天幕,劉徹敲著案幾。

竇建德與王世充的敗亡並不出乎意料。

這場虎牢關之戰是圍城打援的經典案例。

不可否認。

唐軍的裝備精良、實力強大。

但李世民的取勝主要在於其作戰指導上的得宜。

在戰爭發起之前,親自去了解敵情,並隨時跟蹤和掌握敵情變化情況。

到了戰爭決策之時,其決策果斷,善於選擇進攻方向和決戰時機。

在戰爭進行中,面對敵方優勢兵力,果斷選擇從中間突破、直搗對方腹心之地的戰法。

常常身先士卒,親自指揮戰鬥,在掌握敵情之也極大鼓舞士氣。

“英雄少年啊。”

劉徹忍不住感嘆著。

“李淵有個好兒子。”

“但是你又該如何面對太子呢?”

……

大明·永樂時期

“虎牢關之戰能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看出來是什麼了嗎?”

朱棣翻著手裡的《孫子兵法》淡淡的詢問著朱瞻基。

朱瞻基看著朱棣手裡的書封,腦子回想著兵法裡的內容。

隨即擡頭道:

“是處軍相敵之法。”

朱棣頭也不擡看著兵書。

朱瞻基則恭敬的繼續道:

“就處軍而言,唐太宗一開始就果斷的佔據戰略要地虎牢。”

“在戰爭之初就造就了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態勢。”

“而在相敵方面,唐太宗則自始至終都非常注重觀察敵情。”

“雖親身犯險,但總能在觀察中獲得敵情從而分析判斷。”

“又在此基礎上制定正確的作戰方式,靈活的打擊敵人。”

“決戰前通過適當規模的小戰以探知竇軍的虛實。”

“決戰中捕捉竇軍疲乏跡象,又通過小規模的試戰了解到竇軍的實情後,抓住時機果斷實施進攻。”

“最終擊敗十萬之衆的竇建德軍隊。”

“這些都表明了唐太宗對時機的把握和作戰方式的運用。”

“與之相反的就是竇建德了。”

朱瞻基神采飛揚道:

“未全力拿下虎牢就已輸了一著。”

“不明唐太宗數騎冒進的意圖便率然出戰,結果中了埋伏,損兵折將,導致兵鋒受挫。”

“決戰之前,不知唐軍放牧牛馬乃是利誘之計,輕易驅動全軍出戰。”

“決戰之時,不知掩蓋己方的真實軍情,將所有弱點全部暴露在唐軍眼前,爲敵所乘,處處陷於被動。”

“孫子曰: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竇建德無端輕視唐軍實力,輕舉妄動,終於落得兵敗身亡的下場。”

朱棣合上書,放到桌子上。

“分析的不錯,希望上了戰場你也能明白這些。”

朱瞻基猛的擡頭。

朱棣點點頭,嘆氣道:

“你那個胖爹是真不好搞。”

“但再不好搞也讓他老子我搞定了。”

……

李世民打仗是很有藝術感的,看著像莽,但一切都是謀定而後動。

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33章 漢武帝劉徹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253.第245章 天可汗!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27章 帝國雙璧!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748章 道光皇帝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283.晚八沒更。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著忽悠!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
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33章 漢武帝劉徹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253.第245章 天可汗!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第27章 帝國雙璧!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17章 漢惠帝劉盈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748章 道光皇帝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283.晚八沒更。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著忽悠!第606章 隆慶中興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揭西县| 嘉祥县| 黄石市| 宁河县| 肇庆市| 达日县| 启东市| 盈江县| 满城县| 民乐县| 中超| 汶上县| 兴山县| 阳朔县| 重庆市| 博野县| 伊金霍洛旗| 寻乌县| 晋中市| 鄢陵县| 龙江县| 呼玛县| 米易县| 颍上县| 杭锦后旗| 浮山县| 纳雍县| 米泉市| 阿图什市| 凉山| 新昌县| 南汇区| 安达市| 平顶山市| 万荣县| 驻马店市| 陆川县| 贞丰县| 甘洛县|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