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

【公元492年正月,頒五品詔,規定:宗室遠屬不是太祖拓跋珪子孫和異姓封任的都降爲公,公降爲侯,侯降爲伯,子、男不變。】

【命令羣臣議五行之次,採納秘書丞李彪等人的建議,以爲晉承曹魏爲金德,北魏應承晉爲水德。】

……

東晉·明帝時期

司馬紹嗤笑一聲。

“空口白話,張嘴就來。”

“禪位給你了嗎?”

ωωω? тTk án? ¢ ○

……

劉宋·文帝時期

“你放屁!”

劉義隆狠狠道:

“我大宋纔是水德!”

……

【四月,頒佈新律,廢除北魏的車裂、腰斬,改爲梟首、斬首和絞刑三等。】

【把夷五族、夷三族等刑加以降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門,門誅降止本身。】

……

天幕上繼續播放,

平城

一位身穿裘袍戴著氈帽的大臣正對拓跋宏苦口婆心的勸說著:

“卦象虛實不可盡信,用兵之道不可盡隨天意,齊國此時衆志成城,不可討伐。”

一身寬袍大袖頭戴籠冠的的拓跋宏坐在倚子上,淡淡道:

“朕沒想南伐。”

正在勸說的大臣聞言一愣。

拓跋宏繼續道:

“國家自興於北方,一直以平城爲都城,雖然富有四海,但尚未統一。”

站起身,走到殿門處,拓跋宏揹負雙手遙望遠處,嘆聲道:

“平城是用武之地,卻不是能推行文化,施行文教治理之地。”

“崤山、函谷關、黃河洛陽,那纔是古代帝王之所。”

拓跋宏回頭看向大臣,沉聲道:

“朕要大舉遷入中原,以圖一統天下,光耀國家。”

畫面透過拓跋宏的眼睛,俯視著中原大地。

一身勁裝的鮮卑天子親率三十多萬的步、騎,與文武大臣從平城出發,一路大舉南下。

途經肆州、幷州等地,拓跋宏下馬親自去拜見當地老人,詢問疾苦。

路上遇到跛腳或目盲的人,他停下車問寒問暖,賞賜衣食。

畫面緩緩飄進一片烏雲之內。

電閃雷鳴間,風雨交加。

“駕!駕!”

拉著輜重的馬車車輪陷在泥潭內,冒著大雨的鮮卑將士抽打著馬匹。

車輛後面,衆將士喊著口號推著輜車。

“陛下,秋雨已下一月有餘,道路泥濘,大軍難以前行,還是暫時休息一下吧。”

大雨下,披盔戴甲的拓跋宏與衆大臣戰在簡陋的蓬帳內。

大臣們勸說著天子停止前進。

拓跋宏望著大臣們一臉怒容。

“如今舉全國之師南下,已爲天下人所共知,豈有無功而返的道理?”

“兵貴神速,下令,繼續行軍!”

一大臣聞言苦著臉拱手道:

“陛下,一月的冒雨前行,衆將士們已經撐不住了,望陛下體諒將士,歇息一下吧。”

拓跋宏聞言收斂怒色,沉思片刻道:

“前面三十里就是洛陽,那就遷到那裡吧。”

大臣聞言歡喜之色溢於言表,卻完全沒在意那個遷字。只是高呼著:

“陛下英明!”

……

【公元493年五月,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但他知道鮮卑貴族中會有很多人反對他南遷。】

【因此,他以南伐的名義帶領大軍與百官南行,且故意讓人感覺這趟路程充滿艱險。】

【八月,北魏貴族和將士近百年來在平城養尊處優的生活已經耗盡了一個馬背民族的剽悍和豪氣,他們已經無法忍受艱苦的日子。】

【於是大臣開始勸誡孝文帝不要繼續往南走了。】

【孝文帝假裝勉爲其難的暫停下來,停在哪裡?就停在洛陽。】

【九月,大軍抵達洛陽。】

【當時許多鮮卑大臣雖不願內遷,但更不想繼續南伐,故只得相從,遂定遷都大計。】

……

大漢,

劉邦摸著鬍鬚,悟到了點什麼。

如果一開始就說遷都,那些貴族肯定不幹。

但讓他們體會了一路上的艱辛後,他們自己就找地方去了。

嗯……

如果直接讓蕭何等人幹活他們肯定不滿,但如果朕學學秦二世的樣子……

劉邦眼睛裡閃著詭異的光芒。一旁的呂雉感覺到一陣惡寒!

有賊人!

……

大漢·武帝時期

霍去病瞪著眼睛,指著天幕驚訝道:

“遷都?上百年的京都這就不要了?”

“而且這過程也太過兒戲了吧!”

劉徹往後一仰,靠著軟榻,臉色晦明。

“遷都這樣的大事,自然不可能這麼簡單一定有是多方考慮。”

霍去病愣了一下,恕他眼拙,沒看出來。

“遷都和均田令這兩個舉措,讓北魏對農耕的依賴度越來越高。這是一處關鍵。”

劉徹看著不明所以的霍去病,給他講述著這裡的因素。

還指望你當大將軍呢,一點內政都不懂那可不行。

“而另一個考慮,就是軍事上的因素。”

用酒水在案桌上簡畫了幾筆,劉徹指著案桌道:

“柔然在北方草原崛起,勢必對平城的安全形成威脅。”

“畢竟平城相對於柔然的地理位置而言,顯然太過偏北了。”

看著對此事一目瞭然的霍去病,劉徹也就不多說,繼續道:

“遷都還有一個同樣不容忽視的因素。”

“經濟。”

劉徹倚著軟枕,

“拓跋氏定都平城,很多人都會以各種不同的理由來到平城,定居在平城和平城周圍。”

“而已平城附近的土地環境根本無法承受這種極速的膨脹。”

“都城人口增加,供給平城使用的糧食也會不夠。”

“對於鮮卑來說,剛從草原進入中原時,平城對拓跋氏來說,是個好地方。”

“然而,他們的勢力再越來越往南擴張,相較於南方的景色和南方所能提供的條件,平城及其周圍的環境,就會越來越顯得荒涼。”

“這時,中原之地的廣袤農田就顯得更重要了。”

霍去病聽完思考一陣,開口道:

“那爲何不遷都到鄴城去?”

“鄴城的位置比洛陽更靠北,而且經過曹操的治理鄴城周圍的農田狀況也比洛陽好。”

“畢竟從靈帝開始,洛陽就反覆經歷戰亂破壞,經濟很難恢復。”

“從軍事和經濟角度看,都是鄴城的建都條件比洛陽更好?”

劉徹冷笑一聲:

“但鄴城沒有帝王氣,非帝王居。”

“這拓跋宏已經不在認爲自己是鮮卑拓跋氏的族長了。”

“而是中國皇帝,他有了皇帝的自我認知,也有了要統治整個天下的野心。”

“不過…過猶不及。”

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劉徹完全不看好拓跋宏的改革後續。

伱想改就改,鮮卑那些貴族可不一定想改。

就算一時推廣開,你兒孫能不能堅持住還難說呢!

……

東魏,

坐在下首的高歡看著天幕,對坐在上首的元修說道:

“孝文帝在文明太后去世後很快地作出義無反顧的決斷,可見文明太后去世三年以來尚能制約政局。”

“孝文帝如此迫不及待做出遷都決定,恐怕也想擺脫文明太后的影響吧,是吧,陛下。”

元修擠出一個笑臉,勉強道:

“丞相所言,未免有點偏頗了。”

高歡盯著元修一言不發,直到元修用袖口擦著冷汗才笑道:

“孝文帝爲了表示孝敬,曾在方山頂上太后陵園側後預築壽宮。”

“但遷都洛陽之後,孝文帝似乎已將此事忘卻,在洛陽爲自己重新營建陵園,將壽宮改成了萬年堂。”

“隨後將自己葬於長陵,而那裡埋葬著孝文昭皇后。”

“兩冢相依,一高一矮。”

“與永固陵和萬年堂形制正好相反。”

高歡死死的盯著元修,微笑道:

“可見孝文帝生不能繼續忍受太后陰影籠罩,死不願葬入文明太后陵側的陪陵。”

“這豈不是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個人情緒,最有力的說明嗎?”

被案幾擋住的雙手緊握成拳,元修笑著點頭道:

“丞相高見,朕長見識了。”

……

【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宣佈遷都洛陽。】

【鮮卑人的習俗是編髮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夾領小袖,多數人不會說漢語,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習俗。】

【且新遷之民初來洛陽,無一椽之室居住,食無擔石之儲,不擅農業,人心戀舊。】

【這些問題,都阻礙著北魏政權的鞏固。】

【在王肅、李衝、李彪、高閭等漢族士人的支持下,孝文帝立即開始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

……

從遷都洛陽開始,通往隋唐的強盛之路才被孝文帝開啓。

話說,唐朝的審美觀應該就是延續的北魏。

第514章 李景隆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689章 平定三藩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753章 虎門銷煙!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
第514章 李景隆第682章 清朝一統天下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689章 平定三藩81.第79章 暴躁老哥,劉備登場!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753章 虎門銷煙!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809章 丁戊奇荒天下無糧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53章 劉秀:聽說有人模仿我?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海门市| 德庆县| 临澧县| 阳新县| 安新县| 陆川县| 阿合奇县| 丰县| 宝清县| 宜城市| 隆回县| 汉中市| 鹰潭市| 大丰市| 定襄县| 伊宁市| 金川县| 闵行区| 阿拉善左旗| 新干县| 察哈| 松潘县| 巩义市| 沽源县| 乐业县| 株洲县| 浠水县| 临朐县| 沛县| 定西市| 新密市| 南和县| 宣武区| 米泉市| 邵武市| 临夏县| 鲁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胶州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