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

天幕上

衣衫襤褸的年輕書生揹著簍筐,持著木杖,走在荒野小道上。

綾羅綢緞的富家子弟坐著黑褥紫車,悠悠哉哉的行駛在官路上。

騎著毛驢的老夫子一邊看著書卷,一邊跟在商隊後面。

紅彤彤的城壁上回映日光,似抹胭脂。

兩側綠樹低垂,翠色的林葉被陽光一照,遠遠近近地籠著一層剔透暈黃。

風吹日曬的匾額下,各有參差的士人們自遠方而匯聚。

……

【公元1341年十二月,元順帝恢復被伯顏停止的科舉。】

【從此,科舉即使在天下大亂之時仍然堅持舉行,元順帝對科舉的認真超越了所有的前朝皇帝】

【元朝一共舉行了十六次廷試,其中有十次是在元順帝時舉行的】

【元朝總計錄取進士一千一百三十九人,只順帝時期就錄取了七百人。】

【並且將國子學與科舉考試相聯繫,若是在國子學積分及格的生員,在廷試錄取時會優先照顧。】

【只從國子學積分合格生員中就先後共錄取正副榜二百八十四人,更是元代絕無僅有。】

【這讓被伯顏廢除科舉後,日漸散落的天下士子之心極大程度的回到了朝廷】

……

{啊……難怪後來懷念元朝的人那麼多}

{這是在元順帝時期吃到紅利了。}

{老朱從一開始就錯了,人家跟你根本就不是一條心!}

{人家是天子門生,你一個土裡刨食的怎配指繪他們。}

{沒辦法,老朱沒文化,所以對有文化的有濾鏡。}

{可真是……每個朝代都是在補上一個朝代留下的坑啊。}

……

大漢

劉邦挽著衣袖,雙手插袖。

“士最貴,農最苦。”

“但國家的根本在民不在士。”

目中神光微斂,無奈道:

“但治理天下卻又少不了這些人。”

呂雉神情疏冷,眼尾一挑,冷聲道:

“你又想做甚?”

劉邦默然半晌。

搖搖頭,長嘆一聲。

“做什麼?什麼都做不了。”

“這天下大勢就像有一隻無形的手。”

“一步又一步的被逼至此處。”

“最後能依靠的,還只是自己。”

“什麼帝王將相……”

劉邦臉上初次顯露出一絲頹唐。

“都是隻能伸手幫襯一把。”

“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啊。”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搖頭苦笑。

“兜兜轉轉,又是皇帝與世家相對嗎?”

……

大唐

李世民微瞇雙目。

手指捻著鬍鬚,眸中閃過沉思。

觀此言,文人似有世家之勢啊。

也對……

最早的世家不就是掌握了經意解釋的文人嗎!

“這天下,又回去了?”

……

【當時天災、戰亂、貪官盤剝早已讓天下農民苦不堪言】

【伯顏專政時又下令漢人、南人不得有寸鐵,禁百姓畜馬,全國農業更是遭受重創,各地民變此起彼伏。】

【元順帝與脫脫下令罷去禁鐵器、馬匹之令,並時常減免賦稅、負逋,讓農民休養生息。】

【還在部分地區推行“核田定役”,也就是覈實田產,分配徭役,避免富人將徭役轉嫁於貧民】

……

大宋。

趙匡胤看得眼熟。

這不就是宋遼金將要亡國時,必有英主良臣力挽狂瀾的故事嗎?

“晚咯。”

也說不清是幸災樂禍還是惋惜百姓困苦。

只覺得心中一片迷茫。

真沒有長久朝代嗎?

……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琢磨著這個徭役法令。

能不能跟變法融合一下呢?

至於說富人什麼的能不能同意……

誰問你了!

守著祖宗之法我大宋也沒得好啊,

……

【同時,爲了應付接連不斷的天災,元順帝還恢復了常平倉制度,並仿照歷代舊制,施行義倉制度。】

【但天災頻繁,常平倉還是難以招架。】

【元順帝又廣泛推行義倉,官督而紳辦,徵募富人糧食設義倉備災。】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冷笑一聲

“倉儲之法採取的是以有餘補不足的方法。”

“但若有餘不多,補不足就自然無從談起。”

“前人爲非作歹不留恩德,天下已有崩塌之兆。”

“無可更改了。”

連根本的歧視都不能改變,做一些浮於表面又有何用。

……

大隋

楊堅看的啞口無言。

做的事倒是好事,就是太晚了。

而這點似乎又不能怪在他二人頭上?

“朕原本宋朝就夠時運不濟了。”

“想不到元朝也如此……”

“這宋朝是不是真有什麼說法?”

“怎麼沾上它的朝代都這麼不堪時運啊?”

獨孤伽羅懶得理會神神叨叨的他。

明明是自己作死,關宋朝何事。

……

【在設立常平倉和義倉的同時,元順帝和脫脫還著力於農業技術的改進。】

【公元1342年二月,元順帝下詔在全國頒佈《農桑輯要》】

【這是由元初名臣孟祺在世祖時代編著的農書,後又由暢師文、苗好謙修訂,內容引自《齊民要術》《士農必用》《務本新書》《四時纂要》《韓氏直說》等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分爲典訓、耕墾、播種、栽桑、養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十門,是中國古代農書的集大成者。】

【元順帝將此書頒佈天下,作爲全國農業的指導,使一些地區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如東北地區農業發展迅速,不但不再需要中央補助,還開始向朝廷輸糧,開創了東北糧食南下的歷史。】

【河南的水稻種植也大有進步,朝廷專門設立水庸田使司,專管其事,解決地方的糧食問題。】

……

武周。

武則天都能看出此時元朝是力不從心。

“錯的太多,改都改不完。”

“就差臨門一腳了。”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捋著鬍鬚,眼中閃過一絲讚歎

“不成想,竟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君臣相得。”

“就是這一幕怎麼看著如此眼熟呢?”

……

大唐·武宗時期

李炎懶散的坐在躺椅上。

“天幕要是在下一瞬說出這順帝暴斃託孤於脫脫。”

“朕可就真要懷疑你們是不是真跟漢家天子有關係了。”

……

【當時元文宗設立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元順帝自然也想有所創建。】

【於是,撰修遼、金、宋三史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三史的修撰,從忽必烈時便被提起,仁宗、英宗和文宗在位時也都想把這件事情辦成,但三個朝代屬於並立】

【金、宋又是亡於元,該如何敘述三個朝代的正統,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因此,遷延歲月,難以開局,一直拖了下來。】

【此次撰修三史,脫脫被欽點爲三史都總裁官,他深知皇帝編書心切,乾脆一錘定音:“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

【然後立即著手選派史官開始修撰工程,召集漢、蒙、畏兀兒、哈剌魯、唐兀、欽察等族的史學家參與其事,開創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從公元1343年開始,到公元1345年十月。】

【一百一十六卷的《遼史》、一百三十五卷的《金史》、四百九十六卷的《宋史》相繼修成】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也是知道修史有多難的。

司馬相公的一部《資治通鑑》依靠衆人裁剪校訂還用了十五年的時間。

就算元朝修史的人數多,但如此短的時間修成三部史書。

其中錯漏也不可避免。

……

大清·雍正時期

“三部史書。”

雍正盤腿坐在暖牀上,手裡順著玉串元珠上的金色穗子。

不緊不慢道:

“近三年而成。”

“其中以《宋史》卷帙浩繁爲最。”

“但在史料的裁剪、編次、修飾、檢校,以及文字的修飾、全書體例等方面相當粗糙。”

“而《遼史》,因爲隔了代,資料缺乏,更是錯漏甚多。”

弘曆輕笑的看了一眼書房架子上的史書。

“所以史家才言,在歷代正史中,《遼史》最爲下乘。”

“相對而言,《金史》是三史中編得最好的。”

“首尾完密,條例整齊,約而不疏,贍而不蕪,在三史之中,獨爲最善。”

雍正神色不動,捻著手中玉珠,

“但也因爲編纂者大都爲金朝遺民後裔,偏袒之心很重。”

“隱惡揚善,有不少作假、矛盾之處。”

“不過,若不是三史修成,保留了珍貴的歷史文獻。”

“經過元末大亂,後人更難修成信史。”

“這三個或許曾經輝煌耀目的朝代,怕是要隱藏於煙幕之中。”

“因此,三史的問題再多,也是瑕不掩瑜的。”

……

【從1340年到1344年,近四年的時間中,元順帝在脫脫的輔助之下,盡了極大的努力想將元朝從日趨崩壞的下坡路上拉回來。】

【而他們的作爲比之前代的無所作爲和胡作非爲,也顯得更務實、積極】

【時人讚頌朝廷更化是“至正賓興郡國賢,威儀重見甲寅前”】

【而脫脫也被“中外翕然稱爲賢相”】

【如果幹得好,且繼續幹下去,元朝或許能真正實現中興】

【然而天下百姓沒有耐心去等待和賭一個虛無縹緲的中興了。】

【老天也挖好了埋葬元朝的深坑,雖然這個坑本就是元朝自己挖的】

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146.第142章 祖逖!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283.晚八沒更。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790章 洋務運動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65章 《南京條約》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
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270.第262章 打死宋朝都不會提的功績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17章 漢惠帝劉盈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146.第142章 祖逖!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283.晚八沒更。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第790章 洋務運動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65章 《南京條約》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398章 宋徽宗反覆橫跳,金太宗得時出兵!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112.第108章 給西漢皇帝們一點漢昭烈帝的震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阿克| 景谷| 嫩江县| 东源县| 琼海市| 云阳县| 河北区| 合作市| 昌吉市| 荔浦县| 靖安县| 丰城市| 谢通门县| 石屏县| 万源市| 东乡县| 礼泉县| 黎平县| 清涧县| 徐水县| 安达市| 遂平县| 伊宁市| 昂仁县| 安义县| 安仁县| 三河市| 滦南县| 阿图什市| 无锡市| 宁乡县| 西藏| 惠水县| 沙雅县| 噶尔县| 云梦县| 安宁市| 卢湾区| 德阳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