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9年九月,忽必烈進抵鄂州的長江北岸接到蒙哥的死訊,弔祭過後,命大軍剋日渡江,包圍鄂州,攻下屠城】
【宋理宗急命賈似道從峽州馳援,並在軍中拜他爲右相兼樞密使,全權(quán)指揮四川、京湖、兩淮前線的所有宋軍“便宜行事”】
【賈似道趕到漢陽駐營,與鄂州守將張勝裡外聲援,後來又親入鄂州督戰(zhàn)。】
【到達鄂州後,一夜之間就在城外修築了一道木牆?!?
【蒙古大軍來勢洶洶,望著鄂州城堅固的防禦工事,一時進退失據(jù)?!?
【忽必烈在城外生擒了兩個宋軍俘虜,一打聽,才知守城的是賈似道,且宋軍“事起倉促,皆非精銳”,城中多爲老弱之兵。】
……
大宋。
趙匡胤深吸了一口氣。
“大宋忠臣良將何其多也。”
這宋理宗雖然有宋朝皇帝的通病。
但這識人用人方面倒是算冠絕南宋了。
“還得是朕的後裔啊?!?
他看了一眼昏迷過去的趙匡義,暗啐一口。
一母同胞,朕怎麼就有你這樣弟弟!
他又想到燭影斧聲之事。
神色變化不定。
一抹殺意自眼中浮現(xiàn)。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目含殺意。
兩相對比,豈不是說我的後代也比不過大哥的後代?!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
……
大明。
朱元璋捋了捋鬍子。
“若不是看他後面乾的那些欺君罔上的事?!?
“還真以爲他是個大忠臣呢!”
馬皇后帶著笑意,問道:
“那你覺得,就宋朝這些皇帝,是插手政事好呢,還是有個權(quán)臣獨當一面好呢?”
朱元璋翻了個白眼。
“妹子,你這就強詞奪理了?!?
“天下事在於皇帝?!?
“當臣子的幹好分內(nèi)事就行了,越俎代庖。”
“有功亦是過!”
馬皇后微笑著點點頭。
朱元璋一看,心生不妙。
然後想到自家王朝的未來可能也需要這樣的人物,又找補了兩句。
“當然了,具體的還要看當時皇帝的情況嗎?!?
“要是像徽欽或者趙構(gòu)那樣的皇帝,那就是有功啊!”
馬皇后輕哼一聲,撇過頭。
“滑頭!”
老朱自得笑了。
這話沒毛病吧!
至於這種皇帝會不會出現(xiàn)朱家……
笑死,幾千年纔出這麼幾個東西!
輪也輪不到我家!
……
【賈似道當時手中只有漢陽軍七百人,對抗忽必烈大軍略顯單薄,於是他以右丞相的身份命令兩淮戰(zhàn)區(qū)和川蜀戰(zhàn)區(qū)緊急支援鄂州。】
【然而四面而來的援軍寥寥無幾,負責合州釣魚城的王堅和負責瀘州防務的劉整藉口川蜀防務緊急,拒不出兵援鄂?!?
【襄陽方面的將領(lǐng)高達和曹世雄來了,但史傳這倆人對賈似道多有輕慢之舉,怎麼輕慢了,史書並無記載】
【最後四川制置副使呂文德從重慶來援,突破圍城的蒙古軍,夜入鄂州,壯大了守城的力量?!?
……
大隋。
楊堅一點也不奇怪了。
宋朝特色嗎!
至於會說什麼,猜都猜到了!
無非就是說賈似道一個文官,不懂兵事,讓我等聽他的,實在是外行指揮內(nèi)行,語氣不夠尊重等等。
“完了?!?
獨孤伽羅奇怪的看著他。
“什麼完了?!?
楊堅捻著鬍鬚百無聊賴道:
“這幾個將軍完了,要麼抗命,要麼說風涼話,這仇隙不就結(jié)下了?!?
獨孤伽羅翻了個白眼。
“與其琢磨這些,你不如先給他換個尿布吧!”
楊堅一愣,隨即感到一股潤意在手臂上。
低頭一看。
幼世民正衝他咧嘴笑。
……
【此後百餘日,宋蒙攻防戰(zhàn)異常激烈,鄂州城死傷一萬三千人,卻愈挫愈勇,將蒙古大軍拒之門外。】
【十一月,蒙軍糧草匱乏,疾病流行,忽必烈仍未能攻克鄂州。他讚歎道:“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而與此同時,蒙古國也傳來了其弟阿里不哥在漠北覬覦汗位的消息,忽必烈向部將與幕僚問計,郝經(jīng)等以爲滅宋戰(zhàn)爭決非短時間所能奏功,而汗位之爭事關(guān)大局,刻不容緩,建議忽必烈“斷然班師,亟定大計”?!?
【到了閏十一月,戰(zhàn)局發(fā)生轉(zhuǎn)變】
【但賈似道見城中死傷達一萬三千人,就有點亂了方寸,私自派遣密使宋京到忽必烈大營,以稱臣納幣等條件私自與蒙古軍議和?!?
【此時,蒙軍十之四五染上了疫疾,糧餉也告匱乏,戰(zhàn)鬥力急劇下降。】
【忽必烈趁機同意了賈似道的議和要求?!?
【以“割江爲界,且歲奉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爲條件訂立城下之盟,解鄂州之圍?!?
【因蒙軍北歸在即,他囑咐蒙使見旗動即隨軍北上。】
【宋、蒙雙方正在鄂州城頭談判,協(xié)議尚未達成,蒙使見蒙軍旗動後立即返回?!?
【由大理北上圍攻潭州(湖南長沙)的兀良合臺部蒙軍這時也奉命撤圍北歸?!?
【賈似道僞稱擊退蒙軍,有再造功,遂專國政?!?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眉頭一皺。
“此事有蹊蹺!”
‘“鄂州之圍中處於劣勢且急於議和的應該是忽必烈纔對!”
“能親臨前線與士兵同甘共苦,率七百精兵指揮作戰(zhàn)的人,怎麼就突然迫不及待求和了?”
劉娥斜睨著他。
“陛下有何高見啊?!?
趙恆一甩衣袖,智珠在握道:
“定是那蒙軍以十萬之衆(zhòng)不能下一城,無功而返!”
“然而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不如就將退兵之原因說成是南宋妥協(xié)投降,爾後蒙軍乃退?!?
“這樣就可以爲失利的蒙軍開脫了。”
劉娥微微蹙眉。
這個猜測不能說對,也不能說錯。
於情於理的確說得過去,也沒有具體的書面協(xié)議。
一個口頭話語,史書想怎麼記都行,只要結(jié)果對就好了。
但是……
她看向趙恆,語氣幽幽。
“澶淵之盟也是蕭太后比較急啊……”
“最後也是籤盟約了?!?
自信撫須的趙恆僵在原地。
“但…但是沒有書面合約?。 ?
“萬一真的籤盟了,還是私自籤盟!那就是欺君罔上!”
“這種事瞞不住的!”
劉娥白了一眼強自挽尊的皇帝。
就你們宋家皇帝的秉性啊……
沒準還是深得他意呢!
……
【鄂州大捷後,宋理宗任賈似道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入朝執(zhí)政。】
【賈似道開始了大權(quán)獨攬十五年的宰相生涯?!?
【立公田法“買官戶逾限之田”,將官僚、地主佔有土地超過規(guī)定的部分,抽三分之一買充公田,租賃給農(nóng)民耕作,政府按原有租額收取田租,以此解決軍糧、物價、土地兼併等問題?!?
【以身作則,帶頭將自己在浙西的萬畝良田捐出來,宋理宗的弟弟以及浙西官員趙孟奎等也都獻出自己的土地。此後十四年間,公田法共爲南宋回買田地三百五十餘萬畝?!?
【爲查清隱藏田產(chǎn),釐正賦稅隱漏,賈似道又推出了與公田法相輔相成的“推排法”?!?
【以縣統(tǒng)都,以都統(tǒng)保,依據(jù)嘉定經(jīng)界籍帳,逐段檢核其畝步有無欺隱,訂正其業(yè)主、佃戶變動情況,使民有定產(chǎn),產(chǎn)有定稅,稅有定籍。】
【但時鄉(xiāng)都官大多都是豪家大姓,雖經(jīng)檢核,賦稅仍不得其實。唯有貧弱者尺地寸土皆有稅,民力益困?!?
【而實施的另一項改革“打算法”,則是對宋蒙戰(zhàn)爭過程中所用軍費的特別會計監(jiān)察,主要是針對武將。對於其中不合法的支出,要求武將予以償還,並將獲罪的將領(lǐng)投獄治罪?!?
【這一改革也在不經(jīng)意間改變了南宋的命運。】
……
{三觀不停的在打轉(zhuǎn),已經(jīng)分不清好人和壞人了}
{當時,南宋軍餉“皆仰和糴”,於是政府不得不大量發(fā)行紙幣,造成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地方官借和糴之機層層剝削,常將上級要求的數(shù)額成倍增加,致使下層民衆(zhòng)苦不堪言。}
{1262年,賈似道提出了“公田法”,認爲這一改革“可免和糴,可以住楮弊,可以餉軍,可平物價,可安富室,一事行而五利興”。}
{公田法,是在南宋土地兼併嚴重的背景下實施的一項戰(zhàn)時經(jīng)濟政策。}
{公田法一經(jīng)推出,朝野上下一片反對。獲得軍餉來源的南宋政府當然是公田法的既得利益者,但官僚、地主都覺得政府買回公田,削減和糴,自己成了受害者,便想方設法反對公田法。}
{害百姓民不聊生的本來就是官僚、地主,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們也不願讓出自己的田地。}
{磨刀霍霍,向既得利益者而去,需要勇氣,朝著整個統(tǒng)治階級的既得利益者,這又需要何等的勇氣??。?
{懂了,古代的“忠奸”,表面上是對皇帝是否忠誠,事實上是對士大夫集團是否忠誠}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無奈嘆息
華夏百姓是最有忍耐性的。
只要有地方睡覺,能填飽肚子,再有禦寒的稻草,他們絕不會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但這不是官員肆意妄爲的理由!
“公田法……”
劉恆收拾情緒,將注意力放到此法上。
他已經(jīng)看懂了,兼併土地不會斷絕。
那就只能留下備用方案,讓後世皇帝自行判斷運用了。
……
【在賈似道掌控大權(quán)時,宋理宗正命人在各地廣泛搜尋美色,送入宮廷,還經(jīng)常召一些歌妓舞女之流入宮陪侍,貪圖享受】
【公元1264年十月,宋理宗因爲縱慾過度,身患重病?!?
【太醫(yī)們束手無策,只好懸賞重金徵求天下名醫(yī)爲他治病,但過了數(shù)天,仍舊沒有人前來應徵。】
【十五日,宋理宗病卒,時年六十歲。死後,葬於永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