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

{寧夏之役實際上只是明朝邊鎮的一場叛亂而已,整個過程乏善可陳。}

{但是這戰有一個亮點,就是爲求平叛,萬曆在兵部尚書石星的建議下賜魏學曾尚方劍。}

{大衆熟知的賜尚方寶劍以專殺和便宜行事的做法就是這開的頭。}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你說得好輕巧!還只是邊鎮的一場叛亂?}

{寧夏哱氏叛亂的平定,讓沿邊的蒙古各部因懾於威勢而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裡不敢輕易入塞騷擾。}

{那震懾作用也纔是真正的實際效果,其實這場叛亂並不大的,平叛也不是很難,算不得什麼特別了不起的成就。}

{平哱拜之亂,大明前後動用軍隊十餘萬,傷亡將士上萬,耗費軍餉不下二百萬兩,還不大呢?}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不屑一顧。

有人數優勢,又有後勤、裝備與地理上的優勢。

最後打成這幅鬼樣子?

有什麼可吹噓的!

“萬曆三大徵……”

“哼,錢倒是花的挺大!”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默默往嘴裡塞了一顆葡萄。

“他有病吧?”

花了兩百萬兩白銀打邊鎮、決黃河。

然後你吹大徵?

還有那什麼見了鬼的震懾蒙古諸部……

曹叡吐出葡萄籽,使勁撓了撓頭。

他感覺頭好癢啊!

不是,那蒙古諸部有異動又是因爲誰啊?!不是你把戚繼光貶走的嗎!

此因源於你那就應該是你來擦屁股啊!

最後吹自己屁股擦的好?

“大明軍心都已經淪落到這步田地了嗎?”

“從這方面找自豪感?”

……

大明。

朱元璋閉上眼睛,面無表情。

片刻後,長嘆一聲。

“大明……”

馬皇后也放下手裡的糕點,暗自嘆息著。

她雖然沒親身上過戰場,但老朱每次都會跟她談一些軍事方面的事情。所以她也略懂一些。

按理說,經過隆慶與張居正的改革,大明邊軍打邊鎮叛亂不是易如反掌那也是手到擒來。

偏偏最後打成拉鋸戰。

“朝廷絕對是出了問題。”

……

天幕上。

巨大的三層樓船緩緩駛入港口。

號角聲中。

一羣武士擁簇著一位身材矮小之人步下戰船。

這人長得尖嘴猴腮,頭髮稀疏,身材幹癟枯焦。

皺巴巴的刀條臉上長著個碩大的鷹鉤鼻子。

一副薄嘴脣,兩隻招風耳。

蓄著三撇蒼白的鬍鬚,穿綢裹緞。

但那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側躺著,撓了撓屁股。

嘴裡慢悠悠道:

“長得是真難看啊……”

“站在一羣殺氣騰騰的武士中間,活像一隻被人牽出來玩雜耍的猴兒。”

殿內大臣忽視了劉宏那副不著調的樣子。

衆人心中只有一念。

此人絕非常人!

有異相者,必有異才!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眼皮子跳了幾下。

嘴脣蠕動了一下又閉上了。

長得真難看啊!

比胡兒還難看!

這是猴成精了?

……

天幕裡的矮小老者坐在一座乾淨的庭院中。

他看著身前跪倒在地的武士,笑道:

“我在名護屋城時聽說你們一戰就攻克了釜山,上船出海時又聽到攻克忠州的消息。”

“八郎,現在你有什麼更好的消息要告訴我嗎?”

跪在地上的武士擡起頭,滿臉喜色道:

“太閣!”

“小西行長第一軍已於三天前渡過漢江攻克了朝鮮的王京漢陽!”

“捉到朝鮮國王了嗎?”

“朝鮮國王李昖已經退往開城,現在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繼續北上,前鋒直指臨津江,下一步就是佔領開城、平壤。”

小老頭眼中精芒一閃,大笑道:

“才二十天,我們就征服了大半個朝鮮!就算最貪心的將軍,對這樣的武士也無可挑剔!”

他擡眼逐一掃過面前的衆將,尖著嗓子叫道:

“我對諸君十分滿意!”

“漢陽已被攻克,平壤也指日可下,然後渡過鴨綠江直取明國!”

“此次如能席捲明國六百州疆土,我將把天皇陛下的聖駕遷往北京城,以北京城周圍十城之地做天皇陛下的領地!”

“而所有隨軍出征的大名、武士,封地和俸祿全部增加十倍!”

衆將高呼著“板載”

小老頭突然右手一劃。

“然後剩下的疆土就都是我的!”

武士們頓時鬨笑起來。

小老頭看著他們,玩笑片刻。

等嬉鬧聲止,他瞇起眼睛望向天際。

“日本人終於跨過海洋,登上了大陸。”

“現在,讓我們實現帝國的千年鴻願,征服明國這個強鄰吧!”

聽了這話,他身旁的百餘名部將、武士一起揚起雙手。

“板載”之聲響徹海天。

……

【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關白”(替天皇統攝朝政者)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借道攻明爲藉口,正式發動了對朝戰爭,史稱壬辰戰爭。】

【他派小西行長、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等將領率二十萬大軍出征朝鮮,於四月十三日在朝鮮釜山登陸。】

【朝鮮國王李昖沉湎於享樂,疏於防務,日軍很快攻佔朝鮮王京漢城,兩名王子被俘,八道幾乎盡遭淪陷。】

【朝鮮國王嚮明朝請求援助的使節絡繹於道。】

……

曹魏。

曹操微微抿了一口茶水。

“二位,可有誰想去那倭國走一趟?”

劉備看著天幕出著神。

孫權琢磨了一下。

曹賊勢大不可力敵,大耳賊是絕不可能放棄漢家故土。

說是去一趟倭國,去了之後能不能回來都是兩說。

但是……這也未嘗不是一次機會。

“魏王,此事就交給我吧。”

曹操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劉備,對孫權笑道:

“那就有勞仲謀了。”

“江東兵將,隨你調遣!”

孫權心下一驚,臉上露出笑容。

“多謝魏王!”

……

大隋。

楊堅氣笑了。

“千年鴻願?”

“好一個千年鴻願!”

“護送遣隋使回倭的兵馬翻倍。”

皇帝的語氣中瀰漫著肅殺之氣。

“朕倒要看看伱們的鴻願是什麼!”

……

武周。

武則天瞇眼看著天幕裡那羣蹦蹦跳跳的矮人。

“癡心妄想。”

隨後又一陣煩悶。

朝中無大將,出師也無名啊。

……

大明。

朱元璋磨著牙。

“咱定日本爲不徵之國,不成想確實養成個狼子野心!”

慢慢收斂火氣,老朱再次平靜下來。

“咱要開海禁。”

馬皇后詫異的看著他。

朱元璋面無表情的看著天幕。

……

【在侵朝戰爭發起之前,豐臣秀吉就做了三手準備。】

【上策,最好能攻入中土,直搗北京,把“大明六百州”一舉吞併。】

【如果有困難,那就殺入遼東,在大陸上奪取一個立足點,以後有機會再向外擴張。】

【若遼東也難取,就兼併朝鮮,認真經營幾年,等有了機會,就以朝鮮半島爲跳板,向大陸方向發起進攻。】

【而面對朝軍的一敗塗地和日軍的咄咄逼人,萬曆皇帝的反應出乎意料的積極。】

【他迅速做出了他這輩子最重要的決策:

“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

【六月初二,萬曆下旨令遼東集結部隊,作爲應援朝鮮的先遣部隊,另外還緊急劃撥了二十萬兩銀子作爲遼東軍費,又在天津截留了漕糧數萬石以充軍資,還把四百艘運輸船拉過來改造成戰艦。】

【萬曆二十年(1592)六月十五日。】

【副總兵祖承訓帶著參將戴朝弁與遊擊史儒,率領騎兵兩千餘作爲前鋒部隊渡過鴨綠江。】

【自此開始,朝日戰爭變成了大明、朝鮮與日本的戰爭。】

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384章 嬴政VS劉邦242.今晚八點無更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27章 帝國雙璧!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607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65章 《南京條約》283.晚八沒更。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07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146.第142章 祖逖!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8章 封狼居胥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
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301.第292章 躊躇滿志的唐德宗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384章 嬴政VS劉邦242.今晚八點無更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308.第299章 力挽狂瀾之主唐憲宗李純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第27章 帝國雙璧!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568章 “英”殺于謙“孝”棄王越第607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65章 《南京條約》283.晚八沒更。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768章 湘軍三傑中國諸侯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07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603章 劉恆:天授即民授!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33章 漢武帝劉徹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146.第142章 祖逖!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28章 封狼居胥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永新县| 巴楚县| 新竹市| 广东省| 全南县| 伊吾县| 光泽县| 洱源县| 健康| 弋阳县| 新宾| 南召县| 蓬溪县| 贺州市| 大安市| 彰化县| 普兰店市| 白水县| 鸡泽县| 青浦区| 灌阳县| 宜宾市| 仁怀市| 永寿县| 景洪市| 顺平县| 阿巴嘎旗| 文水县| 南和县| 务川| 攀枝花市| 定结县| 合江县| 黄龙县| 苍山县| 南平市| 玛曲县| 惠来县| 怀仁县| 安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