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

【公元1464年正月二十二日,太子朱見深即皇帝位。】

【他這年說是十八歲,實際上剛過十六歲。】

【定年號成化,是爲成化皇帝,史稱明憲宗。】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翻了翻回憶。

“憲宗啊……”

朕的來孫,大唐的中興之主。

“這小子這麼厲害?”

被請回來封爲銀青光祿大夫的李泌猶豫了一下。

小聲道:

“陛下,這不一定啊。”

“朱祁鎮還是英宗呢。”

李隆基閉嘴了。

……

大宋·孝宗時期

趙昚突然一陣萎靡。

看著天幕連連嘆氣。

岳飛不明所以。

趙昚最後長嘆一聲。

“我大宋連一個憲宗都沒有。”

最有得憲字希望的哲宗還早死。

“大宋,是一路穩定下降啊。”

……

【按照當時官方的算法,他是大明帝國的第六位皇帝。】

【按照後人的算法,他則是大明王朝的第八位皇帝。】

……

{那麼,六和八之間爲什麼差了兩個呢(狗頭)}

{朱允炆、朱祁鈺:是啊,差了哪兩個呢?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沉著臉一言不發。

事與願違莫不如是。

他想著確定法理,偏偏自己與後代把法理弄得一團糟。

“丟人啊。”

……

【三歲以前,朱見深是整個大明最幸運的孩子。】

【那時,他的父親朱祁鎮是大明萬里山河的主人。】

【而他,則是未來接手這片錦繡江山的頭號繼承人——皇太子。】

……

天幕上。

衣著華貴的稚童白著一張小臉。

年輕的宮女抱著稚童,同樣不安的看著眼前的宦官。

“……仍居東宮,欽此!”

……

【然而,美好的一切在明英宗朱祁鎮決定率領大軍到大草原去一展大明鐵軍的雄風后戛然而止了。】

【土木堡,大明帝國最能征善戰的一批悍將強兵損失殆盡,御駕親征的皇帝也成俘虜。】

【國不可一日無君,朱見深的二叔。】

【郕王朱祁鈺成了皇位的新主人。】

【他宣佈朱見深以往的待遇不變,仍是大明的皇太子。】

【這一年,虛齡三歲的朱見深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時年二十歲的萬貞兒。】

……

大漢·武帝時期

“你先等會兒!”

劉徹那腦子轉的賊快!

在天幕展現帝妃二人時他就覺得不對勁。

現在這麼一看。

“你這不是大明版劉病已嗎?”

“不會也是個情種吧!”

衛子夫白了他一眼。

“情種怎麼了?我覺得情種挺好的。”

劉徹眉頭一橫,語氣不妙道:

“你覺得挺好?”

“你憑什麼覺得挺好?!”

“你覺得漢元帝乾的很好嗎!”

衛子夫看著眼神中閃過一絲厲色的劉徹,默不作聲。

劉徹冷冷的瞥了她一眼。

太子之事他理虧,他認了。

但事關大漢存續之事,誰也不能指手畫腳!

許平君或許是個好皇后。

但她不能是劉病已心中的唯一!

劉徹眸光暗沉。

故劍?南園?

不會存在了。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頓時明白了什麼。

“朝夕相處,同甘共苦。”

“看起來,朱見深不是薄情寡義狼心狗肺之人啊。”

“這二人應該是會像你我二人一般。”

“攜手並肩。”

許平君點點頭,然後看向劉病已。

“你說我老?”

劉病已迷茫的看著許平君。

他都懵了!

什麼玩意?

都哪跟哪啊?

這時候她不是應該感動的撲入自己懷中!甜甜的叫著自己病已!

然後自己在柔聲安慰。

兩人彼此深情相望!

最後她仰頭!我低頭!

水到渠成!

魚水交融!

你這套路不對啊!

……

【萬貞兒,確切姓名己不可考,後世多稱其爲萬貞兒。】

【其父萬貴本來是個縣衙小吏,後因犯罪被流放,四歲的女兒萬貞兒被籍沒入宮充作宮女,被分配到了孫太后宮中當差。】

【土木堡之變爆發,朱見深被冊立爲皇太子,入主東宮。】

【孫太后爲防不測,命萬貞兒前去陪護皇太子朱見深。】

【年幼的朱見深自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天翻地覆,他只知道每日在宮廷裡遊蕩玩耍。】

【然而孫太后的直覺是相當精準的。】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鈺聯合一部分大臣,一舉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地位,改封爲沂王,又立了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太子。】

【此時,朱見深五歲。】

……

天幕上。

小小庭院內。

稚童蹲在院內,無聲哭泣著。

對面的宮女彎腰抱住他。

庭院外面是無盡的黑暗。

黑暗中。

一雙雙眼睛盯著庭院內的兩人。

毫無感情。

……

【服侍太子的奴僕紛紛被遣散。】

【親生父母被囚禁在南宮,疼愛他的皇太后奶奶是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宮裡宮外處處是皇帝的眼線。】

【朱見深就這樣過著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生活,隨時可能突然死去。】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整整五年。】

【而這五年,只有一個人,無微不至地照顧朱見深,寸步不離地守護在他的身邊,給他照顧和安慰。】

【這個人,就是孩子心中最敬愛的萬姑姑。】

……

大隋。

楊堅與獨孤伽羅大約明白了。

“從皇子到太子,又從太子到親王。”

“一個不懂事的小孩被王朝的最高層摔來擺去,但他自己並不知道這些變故的意義,只知道旁人對待他的態度時不時就要發生劇變。”

“人情冷暖,在他這裡尤爲刻骨銘心啊。”

聽著獨孤伽羅的話,楊堅也同意這說辭。

只是……

“所謂患難見真情。”

“在這種人生的大起大落中才最能看出真情實意。”

“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他一直作爲皇子養在深宮,然後順順當當地立爲太子,又順順當當地繼位爲帝,那他身邊只會充斥著溜鬚拍馬之輩。”

楊堅扶膝正坐看著天幕,微微搖頭嘆息。

“就算偶有對他真情實意的,也會被阿諛奉承的狂潮淹沒掉。”

“只有在那段朝不保夕的艱難歲月中,還堅決守護著他的,纔是真心愛他的人。”

“但是……”

“兩者的身份與年齡實在是太尷尬了。”

“她都能當他阿母了……”

“這……不合禮法啊。”

……

【五年後,朱祁鎮藉助奪門之變復位成功。】

【十一歲的朱見深在羣臣的簇擁下重返東宮。】

【跟著他一起回來的,還有萬貞兒】

【那年,萬貞兒二十八歲】

【天順八年(1464),朱祁鎮駕崩,朱見深繼位,隨即冊封照顧自己多年、年長了自己十七歲的萬貞兒爲妃子,是爲萬貴妃。】

……

{這一對是一段歷史上罕見的帝王真愛,他們的相遇、相知、相隨太奇特,太巧合,如果僅從個人感情的角度講,這應該算得上史上的一段佳話。}

{拉倒吧,一個妖妃禍害後宮,朱見深都快被她絕嗣了。}

……

大明。

朱元璋紅著雙眼,指天破罵!

“荒唐!荒唐至極!”

“一個都能當你孃的人有什麼好迷戀的?”

“就算有功!給一筆錢一些地打發就是了!”

“你這混賬!”

……

{又一個被《明史》忽悠的孩子。}

{萬貴妃在《明史》上的樣貌出自《谷山筆麈》是萬曆時期的于慎行所寫的私人筆記。}

{其中萬貴妃墮後宮妃子的胎和朱祐樘被當小宮女養大都是出於此處。}

{而這兩個故事來源呢?于慎行說“萬曆甲戌,一老中官爲予道說如此。”}

……

大明·成化時期

砰!

茶盞被摔的四分五裂!

“放你孃的屁!”

朱見深紅著雙眼怒視天幕裡的說辭。

萬貞兒低下頭,面色愁苦。

朱見深喘著粗氣。

他知道文武百官一直對自己違背父母婚約,娶自己中意的對象爲正妻的做法有說辭。

同時,對生母與英宗合葬有所不滿。

“一羣下三濫的手段!”

所以他不愛見那幫人!

口中仁義道德,心中骯髒無比!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皺著眉。

“什麼欲蓋彌彰的說辭?”

從明憲宗成化年間到萬曆年間時間上隔了一百多年。

一個宮中的老太監說的故事,真實性有多少呢?

這話的意思不就是姑妄說之、姑且聽之,愛信不信,您看著辦?

他難道不知道老太監傳言訛誤,比齊東野人的荒唐言論更加荒唐可笑?

這些太監津津有味的說本朝掌故,但沒有一句實語,思之讓人可笑。

……

{但這個故事也是有人信有人不信。}

{像寫《國榷》的談遷對這事是持懷疑態度的。在《國榷》錄此事時,也照錄了于慎行那一句:“萬曆甲戌,一老中官爲予道說如此。”}

{但寫《勝朝彤史拾遺記》的毛奇齡就十分相信,並且鋪陳、敷染了這兩個故事。}

{並且加上了,孝宗生母紀氏被萬貴妃毒死後,張敏也被迫自殺的故事。}

{對於某一個故事,有人選擇相信,有人選擇不相信,原本也沒什麼。}

{問題是,修《明史》時毛奇齡參與了《明史》的編纂工作。}

{而在修撰《明史·后妃傳》時,毛奇齡就專門負責寫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四朝的后妃傳。}

{然後毛奇齡就把他先前寫在《勝朝彤史拾遺記》裡面關於這四朝的后妃的紀聞原封不動地移入了《明史》之中。}

{萬貴妃的罪行就坐實了。}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正喝著茶。

瞥了一眼天幕,蓋上茶蓋。

“朕一早就說過。”

“荒謬之言怎敢言信?”

“說明憲宗專寵萬貴妃,致使萬貴妃飛揚跋扈,從而後宮有妊,皆遭潛害。”

“可是,萬貴妃替憲宗生下的長子不幸夭折後,賢妃柏氏不就在成化五年光明正大地生下了明憲宗的次子朱祐極了嗎?”

“成化七年,朱祐極還光明正大地受封爲了皇太子!”

“只不過次年正月因病去世罷了。”

乾隆打開扇子,跟和珅侃侃而談道:

“最荒謬的是。”

“孝宗朱祐樘是成化六年出生。”

“而太子朱祐極是成化八年逝世。”

“《明史·萬貴妃傳》卻寫紀妃讓門監張敏溺死孝宗,張敏驚呼:“上未有子,奈何棄之。”

“這上未有子一語,他從何說起啊?!”

“反過來,若說萬貴妃專房溺惑,那麼其他妃嬪就很少有機會接觸憲宗了。”

“可孝宗受封太子之後,竟出現了十子之國之事,其中最小的,是憲宗的第十四子。”

“這明顯不合情理。”

“若說萬貴妃暗害憲宗,更是貽笑大方!”

乾隆說的開心,盤腿坐好,指點江山道:

“《明憲宗實錄》中,其中就有稱讚萬貴妃撫養孝宗及請求紀妃入住永壽宮的疏文!”

“孝宗生母分量不夠,只能承託萬貴妃膝下,這要是暗殺,豈有不成之理?”

“那孝宗的生母也不是萬貴妃毒死的,所謂的孝宗父子相認時,紀氏早已沉痾多時了。”

和珅聽得瞠目結舌。

“陛下日理萬機,竟還能一眼去僞取真!”

“真龍天子之能非凡人所能解之!”

“但陛下,這前朝人怎麼對萬貴妃附加如此多的無稽之談?”

乾隆輕笑一聲:

“萬貴妃病逝後,憲宗給她上諡號,並予厚葬。”

“但由於萬貴妃任用萬安一夥人亂政。”

“到了孝宗朝,大臣們要秋後算賬,提議廢除萬貴妃的諡號並毀壞墳墓,被孝宗制止了。”

“也許就是因爲奈何不得。”

“所以要在書裡編排一下,出出惡氣吧。”

“明朝皇帝的刀,還是不夠快啊。”

……

【也許在朱見深看來,萬貞兒在自己悲苦無依時陪伴自己,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人。】

【但在外人眼裡,這就是亂了禮法。】

【第一,因爲她是父犯親罪被籍沒入宮的家屬,這種來歷只能作爲最低賤的宮女,想當個後宮的女官都不現實,更別說冊妃了。】

【第二,萬貞兒的年歲和帶小孩兒的關係形成了一種長輩關係,是絕對不能談婚論嫁的。】

【這種事在尋常人家便己經爲禮法所不容,發生在皇帝身上,更是難敵天下悠悠之口。】

【同時,爲了解決萬貞兒的身份問題,朱見深同時尊錢皇后和周貴妃爲皇太后。】

【周太后逝世後,又違背朱祁鎮的遺言,將周太后以皇后的禮制葬入了英宗寢陵。】

【這些都是明目張膽不遵遺詔和嚴重違背禮法的做法。】

【皇帝連續公然違禮,這對儒士組成的朝廷而言,對崇信禮法的大明而言,都是巨大的衝擊。】

【隨之帶來的後果就是。】

【君臣對立。】

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146.第142章 祖逖!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57章 河套之亂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242.今晚八點無更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42.今晚八點無更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32章 成吉思汗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
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610章 湊不出三對家庭美滿的皇帝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146.第142章 祖逖!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57章 河套之亂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66.第258章 李治是個什麼樣的皇帝?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122.第118章 諸葛亮:亮,想造個坦克。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203.第198章 一口背了近千年的黑鍋。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793章 天津教案外交失敗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731章 全才和珅議罪銀製242.今晚八點無更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242.今晚八點無更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32章 成吉思汗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428章 御天下之要術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太仓市| 黄冈市| 京山县| 民丰县| 永平县| 宜君县| 册亨县| 正安县| 紫阳县| 仁怀市| 黑水县| 曲阜市| 漳州市| 嘉定区| 崇明县| 福州市| 光泽县| 白山市| 古交市| 南涧| 乌苏市| 资阳市| 枞阳县| 车致| 吉木乃县| 印江| 板桥市| 柳江县| 洪洞县| 黑水县| 视频| 平和县| 鹤庆县| 云林县| 郑州市| 沾益县| 陵水| 郸城县| 靖州|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