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之島的角鬥士,有一個別稱,就是野蠻人。
對於島上的權貴階級來說,由於總是生活在島上,他們會覺得有些生悶,於是就會想找點樂子,意外的一次,有人收穫了一失船,上面有著一些外島之人,當時有人靈機一動,讓那些人通過角鬥來獲得生存的機會,於是乎,一場爲了生存而拼搏的遊戲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儘管誰都知道這樣子做是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情,可是當那些高高在上的權貴看著同樣的人類爲了生存而不要命的拼搏,那種刺激,那種感烈的視解效果對他們形成了衝擊,所以,角鬥士的角鬥成爲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事物總是不斷在進化的,後面,鑑於這個角鬥士的安排太過不人道,於是乎,權貴就想出了一個能夠讓人覺得合理的方法,就是他們在內陸找一些人來,只要他們能夠拼死的去拼搏,最後的一些成功者,他們會提供給他們想要的財富,抑或者是修煉法門。
於是乎,角鬥士的角鬥就變得讓人可以接受了,他不再是單純的島上權貴們可以欣賞的一場生死大戲,同時,也是島上衆島民能欣賞到的大戲。
角鬥士的參選者,是不能有修煉過的,因爲修煉過的人異於常人,所以角鬥士們都是普通人,像張友善能夠獲得資格參加,是因爲他通過秘法隱匿了自己身上的功力。
角鬥士在角鬥遊戲上,很容易就會死亡,因此,角鬥士們到的島嶼上後,不會一開始就讓他們角鬥,而是會讓他們吃好的,更給他們一種高等的享受,當然,平素的話,他們的衣食住行是一般低等的下人才有的,那些高等享受,是會每日組織。
大概在三天後,角鬥士就會進行正式的角鬥遊戲,也就是生存遊戲,他們利用自己對慾望和生命的追求,去挑戰那些死亡遊戲,一不小心,就會死亡,而事實上,每一次角鬥大賽上,總會有很多人爲此死去。
當日子越來越接近時,角鬥士們中,有不少人開始感到忐忑不安了起來,但是對於張友善來說,他卻渾然不會在乎,因爲他是已經死亡過的人,他根本不會畏懼死亡。
現在,他就在別的角鬥士們都有些忐忑期待中,自己悄然的離開了所住的房間裡。
張友善不是一個愛閒逛的人,他現在離開房間遊走在流放之島上,不是他自己的本意,而是深淵巨龍的意思,照深淵巨龍所說,它在這島嶼是感應到一個特殊的存在,具體是什麼,它說不上來,因爲那特殊的存在似乎是被人用相應的手法進行了處理,而且這個手法十分高明,哪怕是一般神界的人親至,也無法感應到這個東西的存在,之所以它能感應到,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它特殊的能力所致。
也爲此,深淵巨龍要其去看看。
說實話,張友善在聽到深淵巨靈的請求後,不由爲之感到疑惑,因爲在他認爲,既
然那東西是像深淵巨龍那樣境界層次人的東西,他這種凡人若是介入進去,很容易就暴露,而深淵巨靈告訴他,他這一點完全是多慮了,倘若是其自己去的話,對方肯定會發現到它,但是它叫張友善過去,那麼它不用藏匿自己,而是利用自己的力量藏匿張友善就行了。
而當他這麼做後,張友善可以自由行動,至於他,則可以在其身體裡指引,這就多了其單獨去探索的自由行動的能力。
張友善明白後,自然照做。
從房間裡出來後,張友善在潛行中,突然之間整個人的身上涌起了一種異樣的感覺,他只覺得從自己身體的中心之處,一股讓他說不出來的神秘力量延身體四周擴散而開,然後涌到了自己身體的各個地方。
“現在我已然幫你做了處理,沒有人可以感受到你的存在了。”適時的,深淵巨龍的聲音在張友善的腦海裡響了起來,張友善哦了一聲,也不多說什麼,而是朝著深淵巨龍所指的方向潛行了過去。
一路穿梭,張友善不由照著深淵巨龍的指示停了下來。
面前,是一個庭院,四周讓他看了,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深淵巨龍會叫他停下,一定是有什麼原因或狀況。
“厲害啊!”就在張友善想著時,深淵巨龍的聲音響了起來。
張友善不由好奇了起來,因爲他根本看不出面前有什麼,而深淵巨靈卻在那叫厲害,想深淵巨靈是何等的人物,能讓其叫厲害的東西,肯定是真的厲害!
“佛教裡有一個不動心,不動心也不是心靈的死寂不動,佛家所說的不動心,就象道家所說的無爲一樣。無爲不是無所作爲,而是全體大用之爲——無爲而無不爲。佛家所說的不動心,也是這樣。不動心不是死寂不動,而是全體大用之動——應緣無住之妙用。”
深淵巨靈的聲音緩緩在張友善腦海裡響了起來,張友善不由起疑,他不明白深淵巨靈跟其說這些東西是爲了什麼,難道是跟面前深淵巨靈所看到的東西有關嗎?
“有一位懶融禪師,他有一首偈,說得很好。他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懶融禪師的這首偈,也就是說,我們正在運用我們的心的時候,恰恰是無心可用的。如果我們糾纏於事相,在事相上妄想自纏,那是徒勞自辛的事,這樣的妄想自纏的人生,不是‘空心應事,應事空心’的大智慧,不是‘風來竹面,雁過長空’的大靈動。”
“當我們放下了一切執著的時候,外不執著於色塵,內不執著於心念,乃至於對這個不執著也不執著,這時,我們的境界,就是‘無掛礙’、‘坦蕩蕩’的大智慧境界。可是,沒有智慧的人,總是執著事相,妄想分別——常慼慼。也就是說,有修養的人,他的胸懷是無掛礙的,他的胸
懷是坦蕩蕩的,他的胸懷是無住著的,所謂‘有粥吃粥,有飯吃飯’,粥也好,飯也好,樣樣都好。”
張友善聽著深淵巨靈所說,並沒有插聲,而待得深淵巨靈停下來時,他不由問道:“你爲什麼要跟我說這些?”
“我附在你的身體上,感覺到你這個人是有佛性,什麼是佛性呢?就是一個人他對於佛道的思想理解和見解很深,就會擁有相應的佛性,這個佛性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根本看不出來的,可是對於我這種神靈來說,卻是感受的非常清切。”
“那又如何?”
“你應該聽說過佛光普照吧?”
“聽過。”
“佛光普照就是修佛之人得悟大道,然後能夠散步佛光,而其根本的基礎就是佛性,如果說凡間修的是力量,那麼仙界修煉的則是人本身,而神界修煉的則是靈魂。”
“可是你之前跟我說我是七魂六魄的靈體,那不就是修煉的靈魂嗎?”
“不,這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七魂六魄的使用,是用來修煉力量,而靈魂的修煉,則是真正的靈魂修煉,你身體不但有佛性,還有道性,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深淵巨靈感嘆道,其實,它還有一番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這佛性與道性的存在並不簡單,一個凡界的普通人能身兼兩種特性,那代表著大有來頭。
“那這些東西和現在你跟我說,又有什麼關係呢?”
“很簡單,因爲在我們的面前,有著一個佛家的天地之陣,而這個陣,就連我也不覺,直到我們進入後,我才感應到它的存在,現在,我們被困在了天地之陣裡面,我沒有辦法解開它,只能靠你了。”
“可是我根本感應不到這個佛家的天地之陣的存在啊!”
“不用擔心,我會利用我的神感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的。”
深淵巨靈說話間,張友善只覺得自己整個人涌起了一種奇異的感覺,然後,他就感受到了這個天地之陣的存在,這個陣形就像是一道道神奇的光芒組成一個七芒陣圍在他的身體周遭,在陽光下,這個七芒陣散發出幽綠色的光芒。
不知道爲什麼,張友善在深淵巨靈的作用下,感受著這個大陣,然後他赫然想起了佛家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說話的意思是,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心中有塵,塵本是心,何謂心中塵,無塵亦無心。
倘若心中對世間一切事物的掛礙便是心中之法,當人明見心性,知道世事無常,一切世間之相皆爲虛妄,終須敗壞。
進而無往於相而生其心,無執著,無掛礙,即爲無心無塵。
正如先人慧仁所說的那樣,仁者心動。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