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新來的經理是個女的。秋水不禁搖頭,她的第一次客服工作算初次領教了業主隔山打牛的能力,可後來接連看到馬經理被業主們懟的摔桌子板凳,被臨時工一會走一會留折騰的撓頭,強力支撐著這個四面透風,八面漏氣的小物業最終也扛不住走了。這環境女人不好呆啊,沒有大心臟受不了這烏煙瘴氣。
新經理來了,同時也帶來了頂替小楊工作的人。
女經理似乎在哪裡見過。
秋水想起來了,有一次小楊交代了件工作,秋水還在做的工程中,這女人曾彎腰詢問爲啥還沒搞完。當時情況混亂,沒人介紹這是誰,她往來穿梭在辦公室,其他人也不阻攔,應該是自己人。後來秋水問小楊,小楊說“姓文,別理她,說話賊難聽。西府那邊過來考察的。”
文經理上任第一天在物業管理羣裡發了條微信“誰願意去西府當會計和我聯繫。
“這事怎麼發羣裡?誰想去都行?羣裡就五個正式工,剩下的臨時工能當會計何必來這裡幹?如果正式工想幹,挨個約談不更好?”星河問秋水。
秋水說“你不想去?你不是以前自己開店還管過賬嗎?”
“那是個體戶,人家這是企業,我這三腳貓功夫可應付不來。看來這會計的活兒好乾,要不咋滿大街吆喝?”
三天過去了,沒聽說誰要去當會計。第四天早上開晨會的時候,文經理點名問梧桐的意願。梧桐說與其到西府當會計,還不如去給自己老爹那邊當。
散會後秋水悄悄問星河:“梧桐她爹開公司的?”
“哎呦喂,您老人家還要打算在洞裡修煉多少年纔出山呢?每天聽梧桐講故事,聽得我都能背下來了,你還當新鮮事呢?”星河壓低聲音說。
“快說吧,你知道我忙,有一耳朵沒一耳朵的。”
“梧桐她爹就是黃花集團的初創人之一啊,家大業大,就是沒兒子,幾個女兒都在公司任職。“
“那梧桐可夠個性啊,爹身居高位,女兒竟然只在一個小物業裡管前臺,這是歷劫呢還是歷練呢?”
“梧桐孩子要在省會上學,房子也在省會買的,家裡不缺錢,你說陪孩子重要還是當官掙錢重要?”
“可我咋記得她說孩子已經上大學了,當時我還納悶她的著裝看著像個少婦,孩子竟然都這麼大了。”
“孩子是上學走了,可生活習慣已經適應省會的了。”
“哦,原來這樣啊,怪不得,有次她接業主的電話竟然爆粗口了,我還想咋這麼腰桿硬呢。”
“那是,無欲則剛,你瞧文經理還得給人家面子。”
平時前臺就秋水和星河兩人,後面的一間是經理和前臺主管、行政辦公的地方,中間隔了木板牆,並不隔音。秋水和星河咬了會兒耳朵,又問道:
“你說她們咋不僱個會計,非要硬扒拉個人過去?”
“在外面僱人那得多少錢?家裡找個人又安全又便宜不香嗎?不是已經有個準會計頂替了嗎?”
“那她以前是幹出納的啊。”
“能差哪兒呢,說是過去幹會計,實則以前的出納頂會計,現在要給頂會計的出納再找個跑腿的。”
“想得夠周到的啊!”